高中语文 4《聊斋志异》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4《聊斋志异》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4《聊斋志异》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4《聊斋志异》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4《聊斋志异》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聊斋志异 香玉王六郎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是唐朝诗人元稹为悼念亡妻而作的 离思 其四 中的诗句 直到现在 这两句经典之语仍是痴男怨女们的爱情箴言 花仙香玉携绛雪为爱而生 为情而绝 实是感人至深 这些花妖狐魅对真爱的执着追求 是否会给无数恋爱中或即将恋爱之人以更多的期待和向往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蒲松龄 1640 1715 字留仙 又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 世称聊斋先生 清代杰出文学家 山东淄川 今山东淄博 人 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 19岁应童子试 以县 府 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乡里 补博士弟子员 但后来屡应省试不第 直至71岁时才援例成为贡生 为生活所迫 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 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 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有家做塾师 舌耕笔耘四十余年 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家 1715年 清康熙五十四年 正月病逝 除 聊斋志异 外 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 戏剧 俚曲以及有关农业 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淄川离齐国故都临淄数十里 有很多优美的民间传说 蒲松龄5岁时 正值改朝换代 清军入关 在扬州屠城 在山东镇压农民起义 发生了很多稀奇事 这些都影响到 聊斋志异 的创作 蒲松龄大概在分家以后 做私塾教师时 就开始写 聊斋志异 他的好朋友张笃庆发现蒲松龄因为写 聊斋志异 影响到考举人 就写了一首诗劝他 聊斋且莫竞谈空 意即别写小说了 专心去考试吧 但是蒲松龄不听 还是写 不管哪个朋友听到什么奇闻逸事 他都要了解一下 写到自己的作品里 有时还在他的家乡柳泉旁边摆茶摊 请过路人讲奇异的故事 听完后回家加工 他还有一个取材途径 就是到古人的书里找素材 聊斋志异 里大概有一百篇小说 都是改写自前人作品 蒲松龄就是通过种种方式和努力 最终完成了具有世界影响的 聊斋志异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 注字音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2 写汉字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3 集词语秀外惠中 现写作 秀外慧中 容貌清秀 内心聪慧 多指女子 得陇望蜀 比喻贪得无厌 助纣为虐 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 衣冠楚楚 形容穿戴整齐 漂亮 4 辨用法秀外惠中眉清目秀 站在门口的正是我那几年未谋面的表姐 一位性格开朗 温柔大方 秀外惠中的江南女子 一个人形象的美好体现在眉清目秀 即形体美 语言美 行为美 心灵美 提示两个词都有容貌好看之意 但前者还包括内心聪慧 后者只是形容人容貌俊秀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1 1 君汹汹似强寇 令人恐怖 不知君乃骚雅士 无妨相见 借此与风流士 长作幽会 亦佳 良夜更易尽 朝暾已上窗 愿如梁上燕 栖处自成双 2 妾以年少书生 什九薄幸 不知君固至情人也 然妾与君交 以情不以淫 若昼夜狎昵 则妾所不能矣 相见之欢 何必在此 日日代人作妇 今幸退而为友 点评 利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是这篇小说最为突出的特点 小说中的香玉为白牡丹所化 她开朗活泼 豁达乐观 敢于冲破世俗的束缚 她认为只要是 骚雅士 有才 就可以 无妨相见 托付终身 她看到黄生的诗作后 顿生仰慕之情 于是前来相会 至于 遂相狎 并以 愿如梁上燕 栖处自成双 自陈心迹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与婉转妩媚 情感炽烈的香玉相比 绛雪明显不同 她为耐冬所化 友善清雅 贞静自持 她认为男子不仅要有才 更应该是 固至情人也 才肯 入室 以身相许 她在认识到黄生是一个至情痴心之人时 始属意于黄生 她认为男女相爱可以 以情不以淫 当黄生 欲与狎 时 她认为男女 相见之欢 何必在此 她和黄生在一起总是 至则宴饮唱酬 仅 慰君寂寞耳 她和黄生的爱情更着重于精神上的结合 香玉死后 在黄生深情的感召和香玉的托付下 她取代了香玉的位置 成为黄生的妻子 但当香玉死而复生时 她又退而为友 同时 心中依然保持这份爱情 忠于友情 与黄生 香玉共守一生 同生同死 香玉与绛雪在小说中对比鲜明而又互相衬托 成为人们喜爱的两个艺术形象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2 情之至者 鬼神可通 花以鬼从 而人以魂寄 非其结于情者深耶 一去而两殉之 即非坚贞 亦为情死矣 人不能贞 亦其情之不笃耳 仲尼读唐棣而曰 未思 信矣哉 点评 黄生 香玉 绛雪的故事 不只是 有情人终成眷属 还希望永葆恩爱 于是有了黄生之 寄魂 一死而二殉 如此超越生死的恋情 害得 异史氏 大发感慨 为情要忠贞 3 女子已相代矣 仆怜其抱中儿 代弟一人 遂残二命 故舍之 更代不知何期 或吾两人之缘未尽耶 点评 此言一出 既解释了 妇沉浮者屡矣 忽淋淋攀岸以出 藉地少息 抱儿径去 在友人心中的存疑 也表现了王六郎的心地善良 同时又推动着情节继续向前发展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4 置身青云 无忘贫贱 此其所以神也 今日车中贵介 宁复识戴笠人哉 点评 这句话讽刺了世态的炎凉 人情的淡薄 王六郎不过是河中溺鬼 却对贫贱之交的情感如此真挚 人间难得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1 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的结局一般都是 大团圆 哪怕无法 大团圆 也来个充满浪漫色彩的 化蝶双飞 或 鸳鸯相向鸣 小说 香玉 在结尾处却不这么处理 而是设计了一个凄婉的结局 一去而两殉之 你认为这样安排好不好 为什么 提示 这样安排好 因为对作者而言 希望借此表达 完美的爱情在世俗中不被珍惜的悲凉与无奈 的现实 对黄生 香玉和绛雪来说 凸显了 只要至情在 死何异于生 的愿望 更加感人至深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2 蒲松龄是描绘妖鬼狐仙的高手 他笔下的香玉和绛雪两个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点 他是怎么表现的 提示 神性 物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赋予香玉和绛雪以人的优秀品质 香玉的热烈多情 良夜更易尽 朝暾已上窗 愿如梁上燕 栖处自成双 绛姐性殊落落 不似妾情痴也 但相怜爱 合好自有日耳 妾忍风雨以待君 君来何迟也 绛雪的善解人意 妾不能如香玉之热 但可少慰君寂寞耳 日日代人作妇 今幸退而为友 善于捕捉香玉和绛雪的形貌特征 如 香玉身为白牡丹 作者写她身着 素衣 花枝摇曳多姿 状其 盈盈而入 花易凋零 则写 妾弱质 不堪复戕 花遭风雨吹打 即写 妾忍风雨以待君 花香扑鼻 则写 香风洋溢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香玉 王六郎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聊斋志异 中精怪形象的塑造方法新探精怪形象虽有动物性 神异性 但其核心是人性 具有人的感情 行为特点 他们是带有物性 神性的人 蒲松龄写精怪的高人一等处和感人处 就在于写出了精怪的丰富人性 不是一般泛泛的人性 而是开掘深度的人性 精怪性格之复杂 情感之丰富 心理活动之曲折远非其他书同类形象可比 聊斋志异 表现人性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完成 一是精怪通过家庭实现社会化 民间信仰认为 物老成精 精怪是某物自己通过长期修炼而成的 都是独来独往的 蒲松龄突破这一观念 聊斋志异 中的精怪大都有同类亲人 有家庭 二是在他们步入人世与人交往发生感情纠葛时 其人性进一步深化 人性更加丰富 增加了深度 狐精长亭 长亭 的深度人性是夹在父与婿的激烈矛盾纠葛中表现出来的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其夫石太璞是乘人之危向岳父要婚 翁婿之间就产生了情感的 死结 长亭夹在两者之间 受到两种感情力量的撕扯 内心备受煎熬 她一方面不肯背父 一方面不肯伤夫 然而 她遵父命就必然伤夫 照顾丈夫就要背父 她的每一步选择都非常艰难 都在泣血 她以伦理大节为原则来进行选择 当父亲要杀石太璞时 她背父去通风报信 后又绝食 要求其父履行与石太璞的婚约 婚后又因母亲思念 求夫让自己回娘家 其父严命其不准返回夫家 在公公去世时 她背父回家奔丧 尽 翁媳之礼 料理后事 在父亲有难时 她又给丈夫下跪 请丈夫救助 父亲获救后 她决然留在石太璞身边 蒲松龄充分展示了长亭在两难选择中的痛苦 她是那样温顺 那样善良 为遵父命自己做出巨大牺牲 抛夫弃子多年 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 她两难抉择的痛苦深度展现其人性的深度 她挑起三代人感情的重担 逐步化解亲人间纠结的能力和方法 又增加了她形象的厚度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但他们的身上 毕竟存在着明显的神性 物性 在言谈举止 心理变化等方面 都有所体现 蒲翁确实是写鬼话妖的高手 能将神性 物性 人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寂寞蒲松龄文河郎蒲松龄是寂寞的 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事情是十九岁那年在县 府 道连考了三个第一 成为一名秀才 这的确很牛 算是少年得志 春风得意了 但此后他的社会身份一直是一个秀才 作为一个男人 他热衷功名 他对自己的身份一直耿耿于怀 相当不满意 于是 在他的诗文中我们就经常看到他牢骚满腹了 据说他在二十岁时就开始了 聊斋志异 的创作 这对于一个致力于科举的人来说 是不合时宜的 因为科举黑暗 这固然是一方面的原因 但另一方面 八股文与艺术创作是截然不同的两码子事 它们的思维方式本来就井水不犯河水 我个人认为 蒲松龄科举的不得意也与 聊斋志异 的创作有关 有时我想 才华盖世的曹雪芹 如果参加科举 也未必真的会蟾宫折桂 农村生活一向枯燥乏味 蒲松龄的生活并不富裕 在 元配刘孺人行实 一文中 他曾形象地描述过他的居住环境 居惟农场老屋三间 旷无四壁 小树丛丛 蓬蒿满之 偏僻 寂静 荒凉 这样的环境氛围在 聊斋志异 中曾反复出现 从他的词作 大江东去 寄王如水 中 我们看出他的日常生活状态是 数卷残书 半窗寒烛 冷落荒斋里 一个典型的落魄书生的生活 在生活态度上 他与陶渊明不同 对于陶渊明而言 田园生活是一种如鱼得水的回归 在功名利禄上 他与曹雪芹不同 对于曹雪芹而言 荣华富贵是一种过眼云烟的虚幻 蒲松龄在心理上和生活上都不如意 子夜荧荧 灯昏欲蕊 萧斋瑟瑟 案冷凝冰 聊斋自志 一个深陷孤寂之中的人内心深处是不自觉地渴望着温暖的 在生理上和感情上都渴望着女人的滋润 道理很简单 黑夜中的人格外需要灯火 所以 他笔下的书生身居荒斋总有女人飘然而来以身相就 他也意识到现实生活中这些女人是不可能心随意动招之即来的 于是 这些女人的本来面目就成了花妖狐魅 聊斋志异 中写得最好的是女人 对蒲松龄来说 女人是一种臆想和安慰 是长夜中的梦 而天亮的时候 梦就必须醒了 所以 在文章的最后 他又板着面孔 以太史公的口气讲了一通大道理 现在看来 这是他作品的一个不伦不类的结尾 他对女性是欣赏的 在很大程度上 作为那样一个时代的男人 他对女人 也体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尊重 但总的来说 他缺少曹雪芹的那种大爱和悲悯 作家应该以慈悲为怀 他在才华上是不输于曹雪芹的 一个作家应有的想象力 虚构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 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他都屈指可数 他的那些最优秀完美之作 当然是从艺术性的角度来讲 是那些用曲折入微 姿态横生的笔触描写男女情事的篇什 而不是那些所谓针砭现实的东西 他的真正价值在于他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 而不是他所反映出的现实 纳博科夫说 艺术创作的存在价值与社会性无关 纳博科夫向来目下无尘 他很偏激 偏激是否就是独特 但这句话很有见地 现代作家沈从文 张爱玲写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那些作品就是证明 在 聊斋 湘裙 一文中 蒲松龄曾用这样一句话叙述了一个叫晏仲的人物的心理 鬼虽非人 慰情亦胜无也 显而易见 这是他的夫子自道 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作为 聊斋志异 一书的主旨 二十岁左右的蒲松龄春风得意 在现实中是满怀希望的 但三十当立而未立 四十不惑却更惑 我想 聊斋志异 不是一下子变成 孤愤之书 的 只是到后来 它才慢慢成了蒲松龄的生命寄托的吧 但就是这 生命的寄托 一直到死 他也没能看到它得以印刷出版 寂寞是蒲松龄命运的基调 他创造了他的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