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地理 4.2 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每课一练 中图版选修3(1).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地理 4.2 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每课一练 中图版选修3(1).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地理 4.2 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每课一练 中图版选修3(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为保护文物古迹,敦煌莫高窟文物管理局对入洞游客人数作了限制,又限制停留时间,主要原因是()a避免游客丢弃大量垃圾b为了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c减少因游客触摸、拍照、呼吸、汗水等使珍贵的壁画受到损坏d避免游客在壁画上乱刻乱画2生态旅游的一大特色是“保护旅游对象”,下列旅游行为中与此不相符的是()a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b在旅游区中建造一些亭台、楼阁,以丰富旅游景点c旅游的接待设施以小巧为主,并掩映在树丛之中d旅游者在旅游中,所有的废弃物应丢入垃圾箱,以确保土壤和水不受污染3下列不属于旅游中的问题的是()a对旅游地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b旅游地的环境遭到污染c旅游地的经济快速发展d旅游地大量出售当地特色野生动物4下列旅游活动属于对社会秩序扰乱的是()a旅游者随意践踏、触摸、拍照b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过度开发c旅游者的捕猎活动和采集贝壳、珊瑚等d旅游者的活动占据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5在旅游环境保护中政府的作用是()a倡导绿色旅游 b评定旅游环境容量c建立环境保护法规 d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6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有()空气污染珍稀物种灭绝建筑物过于密集自然资源的破坏文物古迹的破坏a bc d71956年我国在广东肇庆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其根本目的是()a保护热带森林生态系统b保护亚热森林生态系统c发展旅游业d保护著名古寺庆云寺8下列关于旅游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旅游环境保护就是禁止开发旅游资源b旅游只是少数人的活动,所以不必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c旅游环境保护提倡“绿色旅游”“红色旅游”d建立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对旅游环境保护起了积极作用每年的农历五月“端午节”,珠江三角洲各地都进行龙舟竞渡,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商人前来观光,进行文化交流以及从事商业贸易等活动。据此回答910题。9龙舟节在珠江三角洲延续了2 000多年,其自然原因主要是()a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b基塘、湖泊众多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d河流无明显的枯水期10要想使龙舟节更好地延续和发展,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建立环境立法和相关保护政策b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c加大开发力度,多建娱乐场所d提供“绿色”旅游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西部某地区地理简图材料二1992年九寨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每年到此旅游的中外游客不断增多,2002年更是高达125万,2009年值“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当日进入景区的游客达2.8万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高级督察员桑塞尔以前参观九寨沟时曾留下一句忠告:“旅游是对景区的挑战,游人增加会损害景观本身,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所以旅游开发要相当谨慎。”(1)九寨沟在图中的对应字母_,试分析该地区发展旅游资源的优势与不足。(2)旅游活动中游客会对旅游环境造成哪些不利影响?(3)九寨沟内著名的五彩池,是阳光、水藻、湖底沉积物的“天作之合”。近几年,却出现水位大幅度下降的现象。试分析五彩池水位下降的原因。(4)为控制游客数量超载,你认为应采取哪些限制性措施?(5)九寨沟旅游景区进一步发展的措施有哪些?(至少写出三项)12读下面的旅游漫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四幅漫画所揭示的旅游中的不良行为对应正确的是()a 破坏宾馆设施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破坏文物随地乱扔果皮b 破坏文物随地乱扔果皮破坏宾馆设施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c破坏文物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破坏宾馆设施随地乱扔果皮d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破坏宾馆设施随地乱扔果皮破坏文物(2)图中旅游者的不良行为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旅游者旅游时应遵守哪些旅游要求?(3)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b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礼貌的要求c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还要注意旅游安全d文明旅游可有可无,只要尽兴就好参考答案1c2b3c4d5a6b7b8d9c10.c11(1)c优势:旅游资源独特,具有非凡性,游览价值高,集群性好,地域组合好。不足:客源市场远,位于深山地区,交通通达性较差,旅游的环境承载量较小。(2)造成环境污染,对动植物资源、背景环境、文物古迹、视觉效果的破坏,影响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等。(3)游客增多,沟内经营规模扩大,使水资源遭受污染和浪费,导致水位下降。(4)提高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数量;实行门票提前预订方案;在景区内的饱和区设置限流设施等。(合理即可)(5)制订发展政策:“沟内游,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