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4页
【创新设计】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 末 检 测一、选择题 每年的农历五月“端午节”,珠江三角洲各地都进行龙舟竞渡,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商人前来观光,进行文化交流以及从事商业贸易等活动。据此回答12题。1龙舟节在珠江三角洲延续2000多年,其自然原因主要是()。a光热充足,降水丰富b基塘、湖泊众多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d河流无明显的枯水期答案c2要想使龙舟节更好的延续和发展,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建立环境立法和相关保护政策b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c加大开发力度,多建些娱乐场所d提供“绿色”旅游答案c 著名的“春城”昆明市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基于这个气候特点,昆明市提出了建设湖滨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但是滇池水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障碍。据此回答35题。3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b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d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解析昆明四季如春,一是由于纬度较低,全年太阳辐射都比较强;二是由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答案d4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其海拔高度在()。a8001 000米 b1 8002 000米c2 8003 000米 d3 8004 000米解析滇池位于云贵高原西部,该高原西高东低,海拔由2 000米降低为1 000米,故答案是b。答案b5昆明市实施建设湖滨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之一是()。a填埋严重污染的滇池水域,借此拓展城市新区b全面实施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c环湖大规模建设滨水型城市新区d把昆明市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至滇池湖畔解析全面实施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是昆明市实施建设湖滨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之一。答案b 6在德国汉诺威市中心区设置游览标志线,其主要目的是()。a使旅游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城市的主要景点有一个基本了解b使旅游者不会走失或迷路c使旅游者不会偏离此线d使旅游者都沿主要公路游览答案a7下列关于丹霞旅游风景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丹霞地貌是仅在我国广东特有的一种地貌类型b丹霞旅游区具有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而不具备历史文化价值c丹霞盆地的自然景观以奇、险、美著称d丹霞盆地受工矿业及大规模森林采伐的影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解析丹霞地貌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也有分布,在我国福建、甘肃等地也有;广东丹霞地貌旅游区位于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会处,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答案c8闽南部旅游规划中的“三区”是指()。a鼓浪屿旅游区、老城旅游区、南山旅游区b老街区、步行街区、名人名事社区c中心游览区、环岛旅游区、铁路沿线区d生态旅游区、体育旅游区、林地疗养区答案a9下列属于旅游景区中不和谐音符的有()。品牌之争重复开发低水平开发盲目开发集中开发a bc d答案b10去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旅游,要提前半年预订门票。这说明()。 a旅游活动规模应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b公园管理者运用心理学方法促销门票 c使平日很少的旅客能集中安排,提高交通效益 d公园售票能力有限解析各个旅游景区的旅游容量是有限的,所以每天进入旅游景区的最多人数也是有限的。去美国大峡谷旅游的人很多,所以须预订门票。答案a11下列行为不会对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的是()。 a驾驶快艇游览玄武湖 b在南京中山植物园采集鲜花 c在中山陵音乐台举办小型音乐会 d在紫金山顶建大型观景台 解析驾驶快艇会对湖中生物,特别是鱼类造成很大影响;在植物园中采集鲜花会破坏其他人的观赏;紫金山顶面积小,有天文台,建大型观景台,游人过多,会造成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而在音乐台举办小型音乐会则不会造成破坏。 答案c丝绸之路作为中国最早推出的旅游线路之一,长期以来处于不温不火的境地,随着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的实施,“丝绸之路”被打造成了拥有强大产品支撑的国际品牌,游客人数急剧增长。据此完成1213题。12合理的旅游规划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增强旅游景区的吸引力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彻底避免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a b c d 解析合理的旅游规划能够减轻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普及旅游环境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持久地解决旅游环境问题。 答案a13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意义不包括()。 a提升该旅游景区的品位 b扩大该旅游景区的规模 c提高该旅游景区的效益 d开发该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 解析旅游景区规划的意义体现在旅游品位、规模和效益等方面。 答案d14下列属于旅游活动直接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台风过后,海边一些旅游设施遭到破坏 b为改变“自古华山一条路”,近年来金工开辟了复线旅游线路 c在许多旅游风景区的著名景物上留有诗人和书法家的诗句和石刻 d修建黄山索道,砍掉山上的林木4 8450立方米 解析修建黄山索道,砍掉山上的林木48450立方米既破坏景区资源又破坏森林植被。 答案d15能确保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的措施有()。确保野生动植物有足够的生存空间注意保护旅游区的生态环境旅游活动规模应与环境承载量相一致风景区应配备污染物的人工处理系统 a b c d 解析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旅游资源保护的基础之上,确保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才能使野生动物持续繁衍,植物群体保持盎然生机。旅游活动规模过大,将严重破坏旅游资源。人工处理污染物的速度要比自然的净化和吸收速度快得多,有些污染物必须借助人工方法才能处理掉。 答案d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受旅游价值、客源市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交通通达性、基础设施、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据此 回答1617题。16壶口瀑布具有十分独特的自然景观,但每年到此旅游的游客并不多,主要原因是()。 a旅游价值不高 b交通通达性较差 c地区接待能力不足 d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答案b17下列有关旅游活动规模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活动规模不受承载能力的限制 b活动规模应小于环境的承载能力 c活动规模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d活动规模越大,环境的承载能力越大 答案c 18旅游地的生态结构失调,以致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 a修建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 b旅游地居民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c旅游者的触摸、拍照等行为 d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 解析旅游地居民为发展旅游业,如不适当使用当地动植物资源,乱捕滥杀,乱伐滥挖,往往会使自然界中食物链破坏,生态系统失调,环境功能减退。 答案b 读“某沿海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底图”,据此回答1920题。19此处旅游景区最适宜开展的旅游活动是()。 a沿河漂流 b生态旅游 c悬崖攀岩或蹦极 d乘游船观湖20此处旅游景区中下列哪一个区域所占比重最大()。 a游览区 b保护区 c服务区 d道路 解析通过读图了解景区的旅游规划,旅游资源的特色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开发时要注意对保护区的保护,交通线路的通达性,以及所规划景区的旅游吸引物的特色。 答案19.b20.b二、综合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林芝桃花节于4月1日拉开帷幕。下图为林芝旅游资源分布图。(1)说出材料中列举的旅游景观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有哪些?(2)2012年林芝桃花旅游节将延伸为“桃花文化旅游季”。这对于我们在开发旅游资源时有什么启示?(3)当地风土人情有哪些?答案(1)布久喇嘛寺、千年古堡群、列山古墓群、太昭古城。(2)文化的力量是独特而强大的,真正传之久远的东西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借助于文化元素。(3)这里是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具有不同的民居建筑、不同的服饰文化、不同的民俗风情等。22读“某地区旅游资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图中看,该地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有_、_、_、_等。(2)为发展当地旅游业,准备修建公路,图中a和b两条路线各有利弊,试加以分析。(3)发展当地旅游业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答案(1)雪山湖泊石林傣族风情(2)a线路地形平坦,建筑成本低,但占用耕地;b线路要考虑地形、地势,会增加成本,但节约耕地,景点连接较好,景点间交通便利。(3)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区的环境容量相适应,该地区有石林、雪山等,环境脆弱,开发不合理易造成生态的破坏。23. 根据2012年2月10日长江日报报道,鄂湘赣抱团发展旅游,编排推广水体、红色、乡村旅游线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以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为重点,辅之于临水人文景观,编排推广“一江两湖三名楼”之旅和多种水体旅游线路;依托大别山、韶山、井冈山,以著名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重点,编排推广连接三省的红色旅游线路;依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以仙洪试验区、婺源为重点,编排推广多样化乡村休闲旅游线路。同时,广泛组合三省其他重点旅游景区,编排推广适合不同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 阅读材料,说明赣湘鄂编排推广水体、红色、乡村旅游线路的意义。答案有效整合三省旅游资源,突出特色,塑造知名旅游品牌; 增强旅游资源的集群、地域组合状况,提高游览价值; 拓展旅游空间,扩大旅游环境承载量。24长江隧桥正式通车,去崇明岛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2011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崇明岛每个景区共接待游客70424人次。 自4月30日至5月2日的三天节日休息期间总流量为10 2740辆次,比去年增加7.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崇明岛旅游定位于“生态旅游”。请分析崇明岛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 (2)长江隧桥开通引发了崇明岛旅游热潮,试分析近期崇明岛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合理化建议。解析(1)崇明岛岛上有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生态农业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