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doc_第1页
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doc_第2页
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2014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的特点2说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学习重难点】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2、生物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p65-p68页后独立完成 时间人物实验依据结论或假说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 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膜是由 组成的20世纪初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进行化学分析膜的主要成分是 和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从红细胞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 倍细胞膜中脂质分子排列为 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 的三层结构构成生物膜为三层静态统一结构1970年分别用 标记两种细胞的蛋白质,并将两细胞融合,发现荧光均匀分布细胞膜具有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提出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模型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 、 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学习随想(二次备课)2.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基本内容组成成分: 、 、 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布: 、 、 结构特点: 功能特点: 糖被(糖蛋白):位于 ,有保护、润滑、识别等作用。 【合作探究】1.现有人的成熟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等实验材料及用具,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分析有关问题。(1)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上述 _材料做实验。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它 _。(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中,由于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3)科学家将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_。2.已知磷脂分子头部是亲水的,尾部是疏水的,而细胞内外都有水,两层脂质分子又是如何排列的呢?请试着画一画。【典例分析】例1 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 )。a水 b磷脂 c糖类 d蛋白质例2 (1)人体组织液中的o2若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有机物,这些氧分子要通过( )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a1层 b2层 c3层 d4层(2)大气中的o2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至少要穿过( )层磷脂分子。a3层 b5层 c6层 d10层学习随想(二次备课) 【效果测评】一、选择题1提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时间和科学家分别是 ( ) a1959年,罗伯特森 b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 c19世纪,施旺和施莱登 d19世纪,欧文顿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是以蛋白质为基本骨架 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的三层结构 静止的 流动的( ) a b c d3在细胞膜上,和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其他大分子之间互相联系,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 )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4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 ( )ac、h、o、n bc、h、o、n、p cc、h、o、s、p dc、h、o、mg、fe5维生素d能较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基本支架 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6 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 ) 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 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 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7对白血病病人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法是将正常人的骨髓造血细胞移植入病人体内,使病人能够产生正常的血细胞。移植之前需要捐献者和病人的血液进行组织配型,主要检测他们的 hla(人体白细胞抗原)是否相配。hla是指 ( ) arna b dna c磷脂 d糖蛋白二非选择题学习随想(二次备课)8在人和鼠的细胞融合实验中,用两种荧光物分别标记两种抗体,使之分别结合到鼠和人的细胞膜表面抗原物质上(如图)。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开始融合时,人、鼠细胞的表面抗原“泾渭分明”,各自只分布于各自的细胞表面;但在融合之后,两种抗原就平均地分布在融合细胞的表面了。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细胞融合的实验表明了组成细胞膜的_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由此也证明了细胞膜具有_的特点。 (2)在细胞融合实验中,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说明了这类物质在分子结构上具有_性。(3)细胞融合实验若在20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平均分布的时间大大延长,这说明_。若在1条件下,两种表面抗原便难以平均地分布,这又说_。9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结构的历程是从_的现象开始的。_是了解结构的基础,_又提供了探究结构的线索。人们在_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又通过进一步的_来修正假说,其中_的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