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二地理《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教学案.doc_第1页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二地理《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教学案.doc_第2页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二地理《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教学案.doc_第3页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二地理《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教学案.doc_第4页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二地理《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教学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二地理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教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和地域分布特点2、学会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3、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4、认识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5、了解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6、理解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自主探究:1、地震为何呈带状分布?两条巨型灾害带各有哪些主要灾害? 2. 导致亚洲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因素有哪些? 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南方低山丘陵区严重,但南方低山丘陵区因水土流失而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比黄土高原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试从影响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的因素角度加以分析说明。4、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为什么有增加的趋势?.5、我国干旱分布区和洪涝分布区有什么联系?6、华北地区自然灾害有哪些?原因是什么?7、为什么说人为原因是引起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8、土壤能否降解净化各种污染物?9、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 尝试演练: 例1: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震级高达里氏8.9级的大地震,被列为百年以来的第五大地震。据表回答(1)(3)题。年代发生地点里氏震级1960年智利9.5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9.21957年美国阿拉斯加安德烈亚诺夫群岛9.11952年俄罗斯堪察加半岛9.0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8.9(1)百年以来里氏9.0级以上大地震主要分布在( )a太平洋中脊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c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d大西洋中脊地震带(2)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的大地震,是由于(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背运动张裂而形成的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背运动张裂而形成的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3)下列有关这次地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次地震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主要是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的,所以海啸在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b由于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海域,所以对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影响较大c新加坡虽然距震中比斯里兰卡近,但由于受到岛屿的阻隔只有震撼,损失不大d印度洋中的岛国马尔代夫,由于地势低,首都马累三分之二的地区被海水淹没答案:(1)b(2)d(3)a例2:读台湾岛地形示意图,回答问题。(1)台湾岛的地形特征是,因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发生最多的自然灾害是。(2)在同一次自然灾害中,岛的西部往往比东部灾情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东部山脉纵贯,西部平原广阔地势东高西低 地震 (2)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较多,交通设施密集 例3: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1)这种气象灾害最有可能是( )a台风b寒潮c沙尘暴d干旱(2)甲地受该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a地形为盆地b受盛行风影响小c距离海洋较远d纬度较低(3)图中所示的灾害多发的季度是( )a夏秋季节b深秋和初春c隆冬季节d春节前后答案:(1)b(2)a(3)b现有沙漠荒漠化快的地区 例4 读下图,回答(1)我国该地区荒漠化快的原因是。(2)a沙漠的名称是;b沙漠所在的省区是。(3)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是。(4)华北地区的哪种天气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迹象?(5)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例5 除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外,其他原因造成的水域污染,称为非点源污染。1985年,在美国总长约290万千米的河流中,受非点源污染的河流长约26.6万千米,其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类型见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关于美国河流非点源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60%的河流主要受到来自农业的污染b美国47%的河流主要呈现泥沙污染c美国8.7万千米长的河流主要呈现农药污染d美国主要受采矿污染的河流与主要呈现病原菌污染的河流长度相当(2)导致美国的河流非点源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人类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b人类活动排放的营养物质c人类活动排放的有毒物质d人类活动造成的土荒漠化(3)根据图示资料,要减轻河流非点源污染,农业生产应减少、的投入。答案:(1)d(2)a(2)化肥 农药 当堂检测:1非洲最突出的自然灾害是( )a火山、地震b干旱c龙卷风d风暴湖2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和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重叠的国家或地区有a美国佛罗里达半岛b日本九洲、四国岛c印度半岛d伊比里亚半岛3环太平洋灾害集中的原因是( )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多山地地质灾害沿海地带多水水文灾害 暴雨集中,滑坡时有发生a多高山积雪冰川b植被稀疏,地面以荒漠为主c地热高差大,地形复杂d水旱灾害频繁5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灾害强度的差异 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 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abcd6能够有效地减弱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因素是(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b灾害程度 c抗灾减灾能力d人口密度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我国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回答12题。7下列地区是我国滑坡灾害频发的是( )a内蒙古高原b云贵高原 c山东丘陵 d华北平原8能够增加滑坡灾害频度的人类活动是( )a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b在陡坡上堆放大量废渣c缓坡上修筑梯田d长江三角洲地区挖渠引水92000年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与其相关联的另一种灾害是( )a寒潮b干旱c雷暴d洪涝10从气候和农业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江淮地区d华北地区1120世纪后期,受自然灾害影响而死亡人数最多的大洲是( )a非洲b欧洲c亚洲d北美洲12珠江三角洲近年城市化速度加快,成为我国重点建设的三大城市群之一。但也发现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在加大,原因是( )a寒潮濒濒南下b台风登陆次数增多c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快d人们消费水平提高,排污量增加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其中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据此回答14题。13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a峰岭众多,地表呈波状起伏b石灰岩广布,地表起伏很大c黄土覆盖,地面坦荡无垠d地表沟壑纵横14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b风力强盛c土质疏松d高原地貌15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a史前以自然因素为主,现代以人为因素为主b史前及现代水土流失都以处因素为主c史前及现代水土流失都以人为因素为主d史前以人为因素为主,现代以自然因素为主16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能防治水土流失d人类只能减轻或者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读全球荒漠人布图,回答57题。17全球荒漠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abcd18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约为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有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乱垦滥牧、砍伐森林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abcd19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冬春沙尘天气频发。下列受沙尘暴天气危害较重的一组城市是( )a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b成都、武汉、南京c沈阳、天津、青岛d贵阳、昆明、重庆课堂小结:【课后拓展案】1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有关资料。x地位于美国西部,y地位于印度中部。据此回答以下问题。地点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与震中的距离(千米)地震发生时间(当地时间)震级死亡人数(人)x2005.8上午10:257.48y5002.5上午4:007.11802(1)从表中资料看,下列哪一项不能明确判断?( )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bx地地震释放的能量大于y地c两地都不位于震中d两地都受到了地震波的强烈冲击(2)y地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6:30,y地所有用的标准时是( )a东五区的区时b东六区的区时c世界时d以上都不是(3)关于x、y两地发生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均位于板块碰撞处b两地均位于板块张裂处c两地均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dx地位于板块碰撞处,y地位于板块张裂处(4)造成y地的死亡人数较多的可以原因有哪些?2右图是1985 1999年富裕国家和贪穷国家灾害损失比较图,读后请分析回答:(1)富裕国家的gdp约是亿美元,贫穷国家的gdp约是亿美元。(2)富裕国家灾害易损性,贫穷国家灾害易损性。(3)综合自然和人文地理背景,下列大洲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是(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亚洲3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1)(5)题。(1)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洪水 干旱 台风 泥石流 寒潮abcd(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b台风和干旱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3)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台风c泥石流d洪水(4)按所在有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发生在水圈中的自然灾害有( )a干旱与台风b洪水与风暴潮c泥石流与寒潮d寒潮与台风(5)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事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