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学生自主梳理重点文言词汇,准确翻译句子。2.指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完善自己的梳理方案。3.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加深课文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复习重点:积累重点文言词汇,能翻译重点句子,深入理解内容和主旨。复习难点: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加深课文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复习过程:一、导人新课:古代名士文人常爱以物咏情言志,我们今天要复习的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就是托物言志中的名篇。作者借陋室、莲花抒发自己怎样的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吧。二、小组活动:活动一:检测课前自主学习情况1、 小组交流、展示汇报:具体分工:第1小组推荐通假字, 2-3小组推荐伤仲永重点词,4-5组推荐孙权劝学重点词,6-7组推荐一词多义,8组推荐重点句子2、各个学习小组开火车展示,师生互评。活动二:当堂检测1、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抢答)有仙则名( 出名 ) 惟吾德馨( 品德高尚 ) 可以调素琴( 弹奏 )宜乎众矣( 应当 ) 可爱者甚蕃( 多 ) 陶后鲜有闻( 说 ) 2、 重点句子翻译。(学生抢答)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文: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我唯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贴近去玩弄啊。】活动三: 再读文本,理解内容1、 朗读课文,结合课题关键词来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1)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陋室铭通过对陋室周围的环境的描写,室主人交往的人和平时生活情趣的叙述,来表达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2)说,是一种古代议论性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议论,相当于现代的杂文,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爱莲说,作者赞美莲的优美形象与高贵品质,说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抒发了作者鄙弃追慕富贵的恶浊世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洁身自好的品格。2、 比较陋室铭与爱莲说的异同。相同点:两篇都是托物言志的文章,:陋室铭爱莲说 两篇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和意志情趣。陋室铭展示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爱莲说以爱莲之情来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 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 鱼我所欲也表现了孟子的态度,人应该保持本心,舍生取义。)托物言志陋室铭托物言志,借陋室不陋,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类比手法的运用。用“山”、“水”类比“陋室”,引出主旨句,惟吾德馨骈散结合,句式整齐,朗朗上口。活动四:课堂检测综合分析选择题:陋室铭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极为简陋。B.本文表达了作者不愿追名利,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C.从表达方式看,本文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达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D.文章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解析:A (作者以“苔痕上阶绿”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马上以“草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鲜活状态。)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首以山水类比,表明陋室铭也有山水般的“名”与“灵”;后文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表明三者均因主人德高而显名。这就使前后文气贯通,一气呵成。B、“调素琴”与“无丝竹”,前者悦耳,暗示自得其乐,独善其身的陋室生活;后者是作乐俗音,作者无法与之同流合污。二者从正反两面描写的是同一情操,并不矛盾。C、文中开头几句排比,使内容起伏跌宕,全篇文气畅通;中间几句对偶,既描且叙,言简义丰,节奏感强,还造成一种磅礴的气势。D、文中作者不以“君子”的孤高自傲标榜,而用君子的修德敬业律己表现出对人生失意、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中国古文人如范仲淹、欧阳修等也有此境界。【解析:C (应把“使内容起伏跌宕”和“造成一种磅礴的气势。”换个位置。) 】爱莲说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作者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美好的品质。B、 文章综合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第一段先描写后记叙,第二段先抒情后议论。C、 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D、 作者的人生态度: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解析:B (第一段先记叙后描写,第二段先议论后抒情。 )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文章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夷。B、 文章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莲的气质,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C、 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D、 文章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解析:D ( 写牡丹是为了反衬莲花,并不是赞美牡丹。)】三、课堂小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文言文复习中,学会举一反三,落实每个知识点的巩固,确保课内文言文不丢分,争取在中考中考出优异的成绩。4、 作业布置:完成中考宝典p102-P104练习题。5、 板书设计:陋室铭爱莲说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学生自主梳理重点文言词汇,准确翻译句子。 2.指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完善自己的梳理方案。3.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加深课文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复习重点:积累重点文言词汇,能翻译重点句子,深入理解内容和主旨。复习难点: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加深课文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复习过程:一、我会梳理:课前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要求:课前自主梳理文中的知识点,小组交流,推荐展示学习成果。)(一)文言词语1.通假字:2.重点词(至少10个,每课5个,并解释词意。) 【示例:藩:多。】(1)( ) (2)( )(3)( ) (4)( )(5)( ) (6)( )(7)( ) (8)( )(9)( ) (10)( )3.一词多义(至少2组) 老师示例如下 名:1)有仙则名( ) 2)名之者谁( ) 3)并自为其名( ) 4)不能名其一处也( ) 之:1)何陋之有( ) 2)无丝竹之乱耳( )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水陆草木之花( )远:1)香远益清( )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亲贤臣,远小人( 疏远 ) 鲜:1)陶后鲜有闻( ) 2)芳草鲜美( ) 益:1)香远益清( ) 2)自以为大有所益( ) 3)至于斟酌损益( ) (二)应当注意的重点句子(每课两句)(1)原句译句:(2)原句译句:(3)原句译句:(4)原句译句:(3) 再读文本,理解内容1、请抓每课的关键词来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态度、情感和观点)。2、比较陋室铭与爱莲说的异同。(四)综合分析选择题方法。解答本类题时要求学生可从四个方面去分析:1).看选项是否混淆人物,张冠李戴。即把某人做的事迷惑性地说成另一人做的事。例如“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明显是错误的,公输没有主动。2).看选项是否曲解文意,前后颠倒。例如“文中重点记叙口技艺人的表演,依次写了由两个声响场景组成的一次深夜火警。这前后两个场景,先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再由动到大静。”其实火警的描写并没有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再由动到大静。3).再看选项手法分析,否是牵强附会。例如“作者用对比手法,将方仲永的童年、青年和老年三个时期进行鲜明的比较。”文中并没提到三个阶段的对比。4)最后看选项是否无中生有,曲解观点。例如湖心亭看雪中“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作者并没厌食情结。课外名句积累:陋室铭 1.点明全文主旨(总领全篇)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本文描写陋室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从正反两方面表现室内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文中以比喻起兴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7.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爱莲说(1)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2)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4)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1)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2)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4)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综合分析选择题:陋室铭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极为简陋。B.本文表达了作者不愿追名利,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C.从表达方式看,本文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达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D.文章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解析:A (作者以“苔痕上阶绿”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马上以“草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鲜活状态。)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首以山水类比,表明陋室铭也有山水般的“名”与“灵”;后文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表明三者均因主人德高而显名。这就使前后文气贯通,一气呵成。B、“调素琴”与“无丝竹”,前者悦耳,暗示自得其乐,独善其身的陋室生活;后者是作乐俗音,作者无法与之同流合污。二者从正反两面描写的是同一情操,并不矛盾。C、文中开头几句排比,使内容起伏跌宕,全篇文气畅通;中间几句对偶,既描且叙,言简义丰,节奏感强,还造成一种磅礴的气势。D、文中作者不以“君子”的孤高自傲标榜,而用君子的修德敬业律己表现出对人生失意、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中国古文人如范仲淹、欧阳修等也有此境界。【解析:C (应把“使内容起伏跌宕”和“造成一种磅礴的气势。”换个位置。) 】爱莲说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E、 作者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美好的品质。F、 文章综合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第一段先描写后记叙,第二段先抒情后议论。G、 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H、 作者的人生态度: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解析:B (第一段先记叙后描写,第二段先议论后抒情。 )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为邮电人:大学第一课 课件 第4章“邮”岗位
- 东南亚跨境电商市场短视频营销策略与2025年市场应用报告
- 东南亚跨境电商市场消费者忠诚度研究报告
- 导游课件内容
- 东南亚跨境电商市场产品退货率分析与降低策略报告
- 导学案的使用培训课件
- 安会考试卷及答案
- 关于玫瑰题目及答案
- 环境资源知识题库及答案
- 寒号鸟课件讲解
- 跟痛症教学讲解课件
- 《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
- 《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国际组织课件
- 绪论(遗传学)课件
- 滴定管使用课件
- 单片机应用技术项目教程C语言版ppt课件(完整版)
- 公司金融课件(完整版)
- 公司员工薪资审批表
- 四年级公共安全教育全册教案(海峡教育出版社)
- 高处作业审批表
- 太湖综合整工程生态清淤取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