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专题六检测卷活页规范训练 苏教版选修《史记》.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专题六检测卷活页规范训练 苏教版选修《史记》.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专题六检测卷活页规范训练 苏教版选修《史记》.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专题六检测卷活页规范训练 苏教版选修《史记》.doc_第4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专题六检测卷活页规范训练 苏教版选修《史记》.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检测卷(时间:9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知识(2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虽万世世不轶毁b虏魏王,禽夏说c于是信孰视之 d盖聪明绚智之所居也解析a“轶”同“迭”;b“禽”同“擒”;c“孰”同“熟”。答案d2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百姓当家则力农工 力:努力,致力于b悉诣守、尉杂烧之 杂:杂乱c通有补民益主之业 通:普遍d天下已集,乃谋畔逆 集:集中解析b应为“共,全都”;c应为“显贵,得志”;d应为“安定,和睦”。答案a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而叔带去周适晋b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君安与项伯有故c众多厌之者 暴秦之欲无厌d秦之纲绝而维弛 绝知此事要躬行解析a均为动词,到。b分别为原因,缘故/旧交情;c分别为讨厌,厌恶/满足;d分别为断/全,尽。答案a4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志与众异 公子从其计b愿枉车骑过之 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c始有宠于灵公 故令自夷于此d大王乃肯临臣 乃赐胡服解析a均为第三人称代词,他的。b分别为代词,他/助词,的;c分别为介词,表被动/介词,在;d分别为表转折/表顺承。答案a5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公子立自责 b愿君留意臣之计c而以公子为长者 d臣闻中国者解析b指“仔细考虑”;c指“有德行的人”;d指“中原地区”。答案a6下列句中的活用词类型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朱亥袖四十斤铁椎a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b羞与绛、灌等列c天下共苦战斗不休 d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解析例句和a均为名词用作动词。b为意动用法;c为形容词作动词;d为为动用法。答案a7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小人哉程婴 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c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d甚哉水之为利害也解析c为被动句、判断句。abd为主谓倒装句。答案c8名句填充。(任选8空,8分)(1)与朋友交,_。(2)子曰:“_,患不知人也。”(3)_,可以为师矣。(4)_,思而不学则殆。(5)知之为知之,_,是知也。(6)_,不知其可也。(7)见贤思齐焉,_。(8)_,不耻下问。(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10)知者乐水,_。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答案(1)言而有信(2)不患人之不己知(3)温故而知新(4)学而不思则罔(5)不知为不知(6)人而无信(7)见不贤而内自省也(8)敏而好学(9)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0)仁者乐山二、语段翻译(10分)翻译下面文言文语段中画线的句子。9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齿奇、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1)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2分)译文:_(2)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2分)译文:_答案(1)庄襄王以秦王儿子的身份作为人质抵押在赵国,见到吕不韦的妾,十分喜爱,就娶了她,生了始皇。(2)招引收罗宾客游士,想借此吞并天下。【参考译文】秦始皇帝,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曾以秦王儿子的身份作为人质抵押在赵国,在那里见到吕不韦的妾,十分喜爱,就娶了她,生了始皇。秦始皇是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在邯郸出生的。出生后,起名叫政,姓赵。在他十三岁那年,庄襄王去世,政继承了王位做了秦王。这时候,吕不韦为相国,封十万户,封号是文信侯。招揽宾客游士,想借此吞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齿奇、麃公等为将军。秦王年纪小,刚刚登上王位,把国事委托给大臣们。10七月,戍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胜自立为楚王,居陈,遣诸将徇地。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二世怒,下吏。后使者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上悦。武臣自立为赵王,魏咎为魏王,田儋为齐王。沛公起沛。项梁举兵会稽郡。(1)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3分)译文:_(2)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3分)译文:_答案(1)崤山以东各个郡县的年轻人为秦朝的官吏所苦,都杀了他们的守尉令丞造反,来响应陈涉。(2)那不过是一群盗匪,郡守郡尉正在追捕,现在全部抓获了,不值得担心。三、课内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114题。王遂往之公子成家,因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圣人观乡而顺宜,因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却冠秫绌,大吴之国也。故礼服莫同,其便一也。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儒者一师而俗异,中国同礼而教离,况于山谷之便乎?故去就之变,智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穷乡多异,曲学多辩。不知而不疑,异于己而不非者,公焉而众求尽善也。今叔之所言者俗也,吾所言者所以制俗也。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无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故寡人无舟楫之用,夹水居之民,将何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此愚智所明也。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今骑射之备,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愚,不达于王之义,敢道世俗之闻,臣之罪也。今王将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臣敢不听命乎!”再拜稽首。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也。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 错:涂饰b穷乡多异,曲学多辩 曲学:学识渊博c吾所言者所以制俗也 制俗:改革风俗d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 攘:排斥,排除解析曲学:偏颇浅陋的学说。答案b1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因自请之/因事而制礼b礼者,所以便事也/因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c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d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而叔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解析b项均为表凭借,用来。a项分别为于是/根据;c项分别为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d项分别为连词,表目的,用来/连词,表并列,而。答案b13下列句子不能作为赵武灵王要推行“胡服骑射”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利其民而厚其国故礼服莫同,其便一也穷乡多异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将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顺中国之俗abcd答案b1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0分)(1)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6分)译文:_(2)不知而不疑,异于己而不非者,公焉而众求尽善也。(4分)译文:_答案(1)地方不同使用会有变化,事物不同礼制也会更改。因此圣人认为如果可以利国,方法不必一致;如果可以便宜行事,礼制不必相同。(要点:易、一、同)(2)不了解的事不去怀疑,与自己的意见不同而不去非议的人,才会公正地博采众见以求尽善。(要点:非、公焉而众)四、课外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1519题。(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受平谒,入见平。平等七人皆进,赐食。王曰:“罢,就舍矣!”平曰:“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于是汉王与语,而说之,问曰:“子之居楚何官?”曰:“为都尉。”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诸将尽喧,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复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顾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注】 中涓:此处指侍从官。护军:监督、协调各将领行动。喧(xun):喧哗。尾生:古代传说坚守信约的人。孝己:商代武丁之子,为人孝顺。15下列三句话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使为参乘,典护军今又从吾游汉王乃谢a做模范游玩道歉 b做模范 交往致谢c掌管 交往道歉 d掌管 游玩道谢答案c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子之居楚何官 b金多者得善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 c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诸将乃不敢复言 d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 解析乃:才。a.之:助词,的/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b.者:的人/定语后置句标志,可不译;d.为:介词,为了/动词,作,担任。答案c1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陈平“能言善辩”的一组是()(3分)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abcd解析是陈平的客观陈述,不属“能言善辩”,是绛侯、灌婴等谗害陈平的语句。排除,即可找到答案。答案d18下列对本文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王受绛侯、灌婴等影响,怀疑陈平,陈平解释有理,才得到汉王信任。b陈平能言善辩,深得汉王信任。汉王能力排众议,重用陈平。c陈平靠能言善辩取得汉王信任,诸将对他不满,但也无可奈何。d陈平为人品质不良,但由于善于狡辩,因而取得汉王信任。解析汉王信任陈平,看重的是他有能利于国家的才能。答案b1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1)平,反复乱臣也,愿王察之!(3分)译文:_(2)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4分)译文:_(3)诚臣计画有可采者,顾大王用之。(3分)译文:_答案(1)陈平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乱臣,希望大王审察他!(2)我推荐有特殊谋略的人,只是考虑他的计谋是否有利于国家罢了。(3)如果我的计谋有值得采纳的,希望大王采用。【参考译文】陈平就到修武投降汉军,通过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见他。这时万石君奋做汉王的中涓,接受了陈平的名片,引陈平去见汉王。陈平等七个人都进去了,汉王赐给他们酒食。汉王说:“吃完了,到馆舍去休息吧。”陈平说:“我为要事而来,我所要说的,不能挨过今日。”当时汉王便与他交谈,因而很高兴,问道:“您在楚军中担任什么官职?”回答说:“当都尉。”当天就任命陈平当都尉,让他当参乘,主管监督联络各部将领的事。将领们都喧哗起来,说道:“大王今天得到一个楚的逃兵,不知道他才能高低,就和他同坐一辆车子,反倒让他监护老将!”汉王听到(这些议论)后,更加宠幸陈平。绛侯(周勃)、灌婴等都诋毁陈平说:“陈平即使是美男子,只不过外表美丽,并没有真才实学。我们听说陈平居家时,和他的嫂子私通;侍奉魏王又不能容身,逃出来归顺楚王;归楚和楚王不相投,又逃来归汉。如今大王器重他授予高官,让他监督各部将领。我们听说陈平接受将领们的金钱,给钱多的,就得到好的待遇,给钱少的,就得到差的待遇。陈平,是个反复无常的乱臣,希望大王审察他。”汉王对陈平怀疑起来,召魏无知来责备他。魏无知说:“我所说的是(他的)才能,陛下所问的是(他的)品行。假如现在有尾生、孝己的好品行而对战争胜败的关键问题没有益处,陛下哪有空闲时间去使用他呢?楚、汉相持不下,我推荐有特殊谋略的人,只考虑他的计谋能否有利于国家。又何必因为盗嫂、受金而怀疑他呢?”汉王又召陈平责备说:“先生侍奉魏王不相投,便离开他去投楚王,如今又跟着我活动,讲信义的人应当这么三心二意吗?”陈平说:“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采用我的主张,所以离开他去侍奉项王。项王不能信任人,他所信任的不是姓项的本家就是老婆的兄弟们,即使有奇谋之士也不能任用,我这才离开楚军。听说汉王能够用人,因此投奔大王。我空身而来,不接受金钱便没有支出的费用。如果我的计谋有值得采纳的,希望大王采用;假使没有可用的,金钱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