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完善稿 2008. 01).doc_第1页
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完善稿 2008. 01).doc_第2页
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完善稿 2008. 01).doc_第3页
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完善稿 2008. 01).doc_第4页
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完善稿 2008. 0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完善稿 2008. 01)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贯彻实施,促进教育事业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持续增长之间的协调发展,规范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规划、建设管理,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与郑州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及其它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等,参考与借鉴国内其它先进城市的管理经验,在分析研究郑州城市规划建设现状及人居环境发展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 第二条 在本市规划建成区范围内从事与中小学校幼儿园新建、改扩建时的建设选址、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有关的建设和管理活动,应符合本规定,并按相关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本规定中所指的“中小学枝”,是指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六年制普通小学与三年制普通初级中学 本规定中所指的“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 本规定中所指的“老城区”,是指三环路以内区域 本规定中所指的“城市新区”,是指三环路以外的规划建成区。包括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须水组团、惠济新行政区、河南惠济经济开发区、北部组团、南部组团等 第三条 本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由郑州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章规划选址 第四条 布局原则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布局选址应符合下列原则: 学生能就近走读入学 学校应具有较好的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地制宜 第五条 服务半径 学校服务半径要根据学校规模、交通及学生住宿条件、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等原则确定 中小学生不应跨越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及车流量大、无立交设施的城市主干道上学。寄宿制学校,可不受此限制 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 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2000米 全日制托儿所、幼儿园(幼儿白天在园所生活的托儿所、幼儿园)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米 寄宿制托儿所、幼儿园(幼儿昼夜均在园所生活的托儿所、幼儿园)服务半径不作特别强调和控制 第六条 选址原则 新建的普通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址应选择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接近城市绿化带、方便家长接送、远离污染源的地段。 4个班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在3个班以下时,也可设于居住建筑物的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应避开高层建筑的阴影区、地震断裂带、山丘地区的滑坡段、悬崖边及崖底、采空区、河湾及泥石流地区、水坝泄洪区等不安全地带 架空高压输电线、高压电缆及通航河道等不得穿越校区 中小学校幼儿园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米:与城市主干道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米,当小于80米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中小学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中小学校幼儿园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中小学校幼儿园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中小学校幼儿园选址应注意与噪声源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教学用房区内有安静的环境。 第七条周边环境 中小学校幼儿园不应与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传染病房、太平间、公安看守所、异味源如公厕、化学制品点、餐馆厨房、网吧、游戏机房等不利于中小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主要出入口两侧各30米范围内,不得修建垃圾转运站等环卫设施,不得设立集贸市场和摆设商贩摊点 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应与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或有害品的研制、生产、贮运场所等保持相应的安全距离 新建露天市场边沿与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间距不应小于100米 商业闹市与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间距不应小于150米 露天体育场边沿与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间距不应小于100米 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公交首末场站、轨道交通站点的边沿与中小学校幼儿园校 园间距不应小于300米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用地标准 第八条 人口配建规模 城市新区: 每2万人区域内预留l所36个班规模的中学建设用地 每1万人区域内预留l所24个班规模的小学建设用地 每5000人区域内预留l所6个班规模的幼儿园建设用地 老城区: 老城区旧城改造地区在确定普通中小学校建设规模时,宜以规划新增人口为基准,并结合改造地区内现状教育设施承载力,合理确定人口配建规模;其中城中村改造地区现状人口规模中仅计入拥有当地农村户籍的人口数,其余常住人口不再计入中小学校人口配建规模中 每2万人区域内预留1所36个班规模的中学建设用地 每1万人区域内预留1所24个班规模的小学建设用地 每5000人区域内预留l所6个班规模的幼儿园建设用地 老城区旧城改造地区在用地确实紧张、布局难以安排的情况下可按照人口配建规模对现状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增容扩建或增加规划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建设规模 第九条 学校建设规模与班额人数 幼儿固(包括托、幼合建):6班、9班、12班,托儿所每班25人,幼儿园每班 30人 完全小学:12班、l8班、24班、30班、3b班,每班45人 九年制学校:18班、27班、36班、45班,小学阶段每班45人、中学阶段每班50人 初级中学:12班、18班、24班、30班、36班,每班50人 第十条 幼儿园用地与生均用地标准 城市新区幼儿园用地规模2700-432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12 -15平方米 城市新区幼儿园6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7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5平方米生 城市新区幼儿园9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324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2平方米生 城市新区幼儿园12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432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2平方米生 老城区幼儿园用地规模2160-396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11-12平方米 城市老城区幼儿园6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16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2平方米生 城市老城区幼儿园9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97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1平方米生 城市老城区幼儿园12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396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1平方米生 第十一条 小学用地与生均用地标准 城市新区小学用地规模14000 -24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11-13平方米 城市新医小学24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14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l3平方米生 城市新区小学30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175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3平方米生城市新区小学36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0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2平方米/生 城新区小学48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4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l平方米生 老城区小学用地规模1000015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9平方米 老城区小学24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10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9平方米生 老城区小学30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125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9平方米生 老城区小学36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15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9平方米生 第十二条 中学用地与生均用地标准 城市新区中学用地规模24000-48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20平米 城市新区中学24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4000平方米 城市新区中学30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30000平方米 城市新区中学36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36000平方米 城市新区中学48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48000平方米 老城区中学用地规模18000-36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15平方米 老城区中学24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18000平方米 老城区中学30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2500平方米 老城区中学36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7000平方米 老城区中学48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36000平方米 第十三条 用地规模控制 新建小学的规模控制在24班以上,小学用地规模最大不超过25000平方米 新建中学的规模控制在36班以上,中学用地规模最大不超过50000平方米 第十四条教职员工居住用地 教职员工居住住宅应纲入城市住宅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不得建于中小学校园幼儿园以内 第四章 规划设计与指标控制 第十五条 容积率控制 学校的建筑容积率可根据其性质、建筑用地和建筑面积的多少确定,原则上: 小学不宜大于0.8 中学不宜大于0.9 第十六条 中小学校生均绿化用地指标 校园公共绿地包括成片绿地、花园、景点、生物种植园等,可采用分散、垂直、屋面多种形式,以改善校园环境。 中学生均绿化用地指标不得小于l平方米 小学生均绿化用地指标不得小于0.5平方米 第十七条 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用地指标 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平方米。各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 应有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其面积不宜小于下式计算值: 室外共用游戏场地面积(平方米)-180+20 (N-l) 注:180、2 0、l为常数、H为班数(乳儿班不计);室外共用游戏场地应考虑设置游戏器具、30米跑道、沙坑、洗手池和贮水深度不超过0.3米的戏水池等。 室外游戏场地用地6班不宜小于640平方米;9班不宜小于880平方米:12班不宜小于880平方米 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1/2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曰照阴影线之外 第十八条 中小学校运动场地设计 体育活动场地与教学楼之间应有合理的间距,并联系便利。 生均运动场地用地指标 小学生均运动场地用地不宜小于2.3平方米 中学生均运动场地用地不宜小于3.3平方米 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之用 运动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场地应为弹性地面 每6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地 小学18个班以下规模的学校宜设200米环形跑道(含60米直跑道);24班规模的中小学校宜设25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30班规模以上的中小学宜设400米环形跑道(含100米直跑道) 位于老城区的中小学校,若发展用地确有困难,田径场面积可适当减少,但小学必须建设60米直跑道,中学必须建设100米直跑道 有条件的学校宜设游泳池。规模大于36班的中学、规模大于24班的小学宜预留游泳池用地 第十九条 校园出入口的设置 学校主要出入口应面向其所服务的居住区或大量人流来校的位置,尽量设置于交通方便、便于学生就学、有利于人流迅速疏散、车流量较小的街道上,不宜紧靠城市主干道 确定学校出入口时应考虑学校内部的总平面布局,其位置应有利于教学用房和体育活动场地,有利于学校的功能分区与道路组织 学生入校后应能直接到达教学楼,不得穿越体育活动场地,但应同时能够直接顺畅的到达体育活动场地 学校主要出入口应充分考虑上下学时大量人流的迅速疏散,校门外侧应留有缓冲地带的空间,并设置警示标志 学校主要出入口宜设置方便家长接送学生的接待区或等候设施 第二十条 校园自行车停放要求 在教学区与体育活动区,应禁止各种车辆入内,避免人车交叉。应将自行车停放的活动范围限制在离校门较近的校区内,以保障学生步行的通畅和安全。自行车的存放面积按每辆车l平方米计算,可设置简易自行车棚,也可在建筑物内设置半地下停车场 第五章 建筑设计 第二十一条 建筑层数 中小学校的教学、办公用房宜设计成多层建筑。小学的普通教室宜在四层以下,不宜超过4层;中学的普通教室宜在5层以下,不宜超过5层。其它教学、办公用房可根据使用要求设计 幼儿园建筑层数不宜高于3层 第二十二条 日照1 小学教学楼应满足冬至日不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中学教学楼应满足冬至日不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托幼生活用房应满足冬至日不小于3小时的日照标准 第二十三条 其它 其它建筑技术指标按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2002年版等执行 第六章附则 关于中小学幼儿园的规划配置,应在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