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第一课时 (2).docx_第1页
《端午的鸭蛋》第一课时 (2).docx_第2页
《端午的鸭蛋》第一课时 (2).docx_第3页
《端午的鸭蛋》第一课时 (2).docx_第4页
《端午的鸭蛋》第一课时 (2).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余倩玲【教学目标】1、 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2、 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3、 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4、 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比如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那谁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呢?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呢?(让学生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这方面的信息,教师适当补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与交流】1、学生交流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亦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两个五,故又称“重五”。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纪念屈原说、迎涛神说、龙的节日说、恶日驱避说等。影响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2、端午节的风俗吃粽子、系百索子、赛龙舟、包五彩香包、贴五毒、喝雄黄酒等等。3、 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资深文化界名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曾长期任职北京京剧院编剧。代表作有: 小说:受戒大淖(no)记事 散文集:蒲桥集等。【展示与提升】1、 哪些当课文中写了地的风俗?1、系白索子。 哪些详写? 2、做香角子。3、贴五毒。4、贴符。 5、喝雄黄酒。6、放黄烟子。7、吃“十二”红。8、挂“鸭蛋络子”哪些详写?1、放黄烟子为什么? 2、挂“鸭蛋络子二、解读“童心”1、 精读4、5小节,作者写了哪些玩法?(1) 挂“鸭蛋络子” (2)挑鸭蛋 (3) 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4)吃鸭蛋(5) 装萤火虫2、“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1)为什么不挑白的,而要挑淡青壳的呢?(2)要挑形状好看的,为什么说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呢?【材料介入:鲁迅朝花夕拾小引】“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问:儿时的事情写得那么细致,当时汪老先生他大致多少岁?为什么会这样写? (他是1920年出生的,这个时候是1989年,69岁。作者写东西的时候与自己的人生态度、生活态度是息息相关的。) 【材料介入: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三、感悟“乡情” (齐读2、3两段)1、作者为什么如此细致地写高邮鸭蛋? 2、哪一句话写得特别有情趣? 【体味乡情,朗读品析文白相间的语言】 材料介入:1981年初秋,受高邮市政府的邀请,爸回到了他魂牵梦萦、阔别了42年的故乡高邮。出发前他掩饰不住的那股子欣喜劲儿,真如一个赤子将投进母亲的怀抱。江苏电视台为爸拍了一部电视片梦故乡。我记得那次周末回家,爸急不可待地要放这部片子的录像带给我们看。汪嘲笑他:老头儿看过了又要看,几遍才算够?看片子的时候,我们一如既往地插科打诨,说爸“表现不俗,可以评一个最佳男主角”,可是没有像以往一样听到他反抗的声音。我回头看,一下子惊呆了:爸直直地盯着屏幕,眼中汪汪是饱含着泪,瞬间,泪水沿着面颊直淌下来!【总结与反馈】家乡的鸭蛋是与众不同的、声名远播的、历史悠久的、吃法多样的、美味可口的、色彩鲜艳的、一提起家乡的鸭蛋,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源于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缘于那深深的故乡情结。【课内精读练习】阅读“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完成下面的题目。1、选段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先写了高邮咸鸭蛋_名声大_,然后写了高邮咸鸭蛋_质细而油多的特点_。 2、仔细揣摩画横线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吱”,形象地描摹出筷子扎进咸鸭蛋时红油从中冒出来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家乡咸鸭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