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辩论赛的流程.doc_第1页
大学生辩论赛的流程.doc_第2页
大学生辩论赛的流程.doc_第3页
大学生辩论赛的流程.doc_第4页
大学生辩论赛的流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辩论赛的流程 辩论赛的流程一般是怎么样的呢,一场辩论赛没有流程是很难举办的。下面是搜集的大学生辩论赛的流程,欢迎阅读。更多资讯辩论赛栏目! 大学生辩论赛的流程 一、 1、开场白 2、队员入场,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立场,介绍参赛队员,介绍评委及其点评嘉宾 3、比赛开始 4、评判团交评分表后退席评议 5、评判团入席,点评嘉宾评析赛事 6、宣布比赛结果(包括最佳辨手) 二、辩论程序 1、陈词阶段 正方一辩发言(三分钟) 反方一辨发言(三分钟) 2、盘问阶段 (1)反方三辩提问 (2)正方一辩回答、提问 (3)反方一辩回答、提问 (4)正方二辩回答、提问 (5)反方二辩回答、提问 (6)正方三辩回答、提问 (7)反方三辩回答 (每人30秒,共3分钟) 3、盘问总结 正方二辨(1分30秒) 反方二辨(1分30秒) 4、自由辩论阶段 由正方首先发言,然后反方发言,正反方依次轮流发言。(各四分钟) 5、总结阶段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四分钟)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四分钟) 时间 1、陈词共6分钟 (1)正、反方一辩发言各3分钟 2、盘问阶段共6分钟 (1)提问用时10秒,回答用时20秒 (2)二辨陈词共3分钟, 3、自由辩论阶段共用时8分钟,每方用时4分钟 4、总结陈词阶段共用时8分钟,每方用时4分钟 规则 1、盘问规则 (1)每个队员的发言应包括回答与提问两部分。回答应简洁,提问应明了(每次提问只限一个问题)。 (2)对方提出问题时,被问一方必须回答,不得回避,也不得反驳。 2、自由辩论规则 (1)自由辩论发言必须在两队之间交替进行,首先由正方一名队员发言,然后由反方一名队员发言,双方轮流,直到时间用完为止。 (2)各队耗时累计计算,当一方发言结束,即开始计算另一方用时。 (3)在总时间内,各队队员的发言次序、次数和用时不限。 (4)如果一队的时间已经用完,另一队可以放弃发言,也可以轮流发言,直到时间用完为止。放弃发言不影响打分。 3、辩论中各方不得宣读事先准备的稿件或展示事先准备的图表,但可以出示所引用的书籍或报刊的摘要。 4、比赛中,辩手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辩手发言。 延伸阅读:辩论赛常用技巧和战术、辩论赛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正方一辩的发言时间控制:正方一辩是整场辩论的第一个发言者,他没有驳斥的对象,要做的只是把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认认真真地念好。不过,如果能在念出最后一个字时,恰恰时间结束的铃声响起,可收到先声夺人之效。这一点极难,所以不必强求。正方一辩还有一些战术,如在发言结尾向对方提出好几个问题,以图扰乱对方一辩发言,但对方如稍有经验,一般是避而不答,于是反而容易暴露本方的进攻点。一辩还常在结尾时说:“关于*将由我方二辩、三辩作进一步的阐述。”这种做法优点是在配合上显得连贯,缺点是可能会 破坏一辩的整体气势。如果时间已到而稿子还未念完,可以把论点重复一遍,然后坐下。 2.控制驳论的的比例:除正方一辩外,其余辩论队员都面临着如何在发言中处理驳论与立论的关系,初学者易犯的毛病:一是明明听到对方漏洞百出,却不知从何下手,好象武学中的全是空门,竟然成了没有空门;二是知道应该驳斥哪一点,一站起来就面红耳赤,恨不得一棍子把对方打死,但是由于无法有效地组织语言,说起来吞吞吐吐,观众看了都替他着急。驳论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事先有所准备,对方可能从哪点进攻,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把想到的驳论分点写在卡片上,对方谈到哪一点,就抽出哪张卡片放在稿子开头;首先驳斥对方的常识性错误及口误,如对方背错了某句诗词或在某句话中漏掉了一些关键字而导致意思截然相反,都应该抓住机会予以痛击;临场驳斥要注意对方发言中的开头一段,因为时间有限,如果驳斥其结尾,往往来不及组织语言;反驳的对象不要太过分散,不超过3点;最好是针对前一个发言者进行驳斥,如果中间已经隔了几轮发言,驳斥的效果会减弱。当然,对方的重大漏洞或关键的论点、论据例外;确实觉得反驳有困难可以只立论。 3.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初看辩论的人可能会觉得那些辩论稿满篇都是听不懂的新名词的辩手才是高手,其实恰恰相反。前面已经说过,辩手经过准备之后,对辩题的理解往往比评委深刻,这时,既要深得入,又要浅得出,发言时要避免使用专用术语,即使用也要作说明,此外,要多使用比喻、举例、排比等手法。如果能在发言中以幽默的语言或大义凛然的陈词引起观众的笑声和掌声,对评委会产生较大影响,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自由辩论。 4.概念的模糊和清晰:其实不光是概念,很多场合都需要模糊的语言让对方找不到靶子,这似乎和第3点有点矛盾,但第3点指的是一般情况,而这里指的却是特殊情况。举个例子:在“法治能消除腐朽”的训练赛中,我持正方立场,这时我方面临的一个难题是怎样给消除下一个定义,消除的权威定义是使不存在,如果同意这个定义,显然不利;如果不同意,这个定义又实在太难驳倒,甚至很难防守。最后我方采用了这样的定义:法治能消除腐朽,指的是法治的惩治、防范、监督、教育几种功能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实战效果颇佳,对方没有什么好办法指出我方这个定义错在何处,结果在枝节问题上作了大量的纠缠。可以看出,概念模糊化目的是为了防守,这种概念的本意对已方是不利的又或者无法定义精确。相反,概念的清晰是为了进攻,如上例中反方当然要旗帜鲜明地提出消除就是使不存在,使腐朽现象为零,这样才能加强进攻的力度。 5.煽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