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高中地理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双基限时练2 中图版必修1.doc_第1页
【名师一号】高中地理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双基限时练2 中图版必修1.doc_第2页
【名师一号】高中地理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双基限时练2 中图版必修1.doc_第3页
【名师一号】高中地理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双基限时练2 中图版必修1.doc_第4页
【名师一号】高中地理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双基限时练2 中图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2)(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14题。1下列外力作用与图中对应正确的是()a侵蚀作用 b风力作用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解析根据五种外力作用的关系和“侵蚀产物”的标注,不难判断为侵蚀作用,为风化作用,为搬运作用,为沉积作用。答案a2下列地貌与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溶洞 b裂谷c沙丘 d戈壁解析根据五种外力作用的关系和“侵蚀产物”的标注,不难判断为侵蚀作用,为风化作用,为搬运作用,为沉积作用。溶洞是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a对应正确;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戈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裂谷是内力作用的形成的。答案a3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a bc d解析沙尘暴发生时的外力作用是风力搬运作用,属于图中的。答案c4“水滴石穿”描述的是图中哪种外力作用()a bc d解析“水滴石穿”是由于流水对岩石的长期侵蚀形成的,是侵蚀作用的结果。答案a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读图完成56题。5八卦洲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a地壳抬升作用形成的b地壳下陷作用形成的c长江的侵蚀作用形成的d长江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解析在长江下游,由于河道展宽,流速减缓,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下来,后出露江面,形成八卦洲。答案d6由于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长江河道及八卦洲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可能是()a八卦洲将与长江南岸相连b八卦洲将与长江北岸相连c八卦洲以侵蚀为主,面积缩小d长江河道左偏,南岸淤塞解析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长江水流向右偏转,故右岸(即南岸)冲刷严重,而左岸(北岸)流速较为缓慢,泥沙淤积,故八卦洲最终将与北岸相连。答案b7下列风向或河流流向表示不正确的是()解析沙丘的迎风坡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陡。答案b8形成下图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物理风化 b风力侵蚀c流水沉积 d流水侵蚀解析图示为瀑布,是由流水侵蚀而形成的。答案d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911题。9图示岩石中,属于花岗岩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甲和乙为岩浆岩,丙为变质岩,丁为沉积岩;在岩浆岩中花岗岩是由岩浆侵入地壳上部而形成,玄武岩分布在地壳表层,所以乙为花岗岩。答案b10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a外力作用 b固结成岩作用c地壳下沉 d高温熔化解析读图可知,为冷却凝固作用,为风化、侵蚀与搬运作用,为重熔再生作用,为变质作用,为固结成岩作用,所以为外力作用。答案a11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c丙类岩石具有层理结构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解析读图可知,甲为岩浆岩中的玄武岩,由于岩浆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气体,当岩浆喷出地表,温度与压力迅速降低,所以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答案a下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14题。12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a bc d解析通过地层剖面图考查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从图中可知该区域发生过岩浆活动,岩浆上升时穿透破坏了地层,由此可知此处最先形成了各层,其后发生了岩浆活动,因而最晚形成的应为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答案c13如果是石灰岩,则为()a花岗岩 b砂岩c大理岩 d板岩解析考查三大类岩石间的转换,石灰岩受热(与岩浆接触)会发生变质,生成大理岩。答案c14处岩石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a含有生物化石 b有较多的气孔c含有煤层 d有明显的层理解析处岩石是岩浆喷发到地表冷却后而形成的喷出岩,因岩浆喷出时,大量挥发性物质从其中溢出,因而有许多气孔构造;而选项a和c、d都是沉积岩的典型特征。答案b15下图表示某河口地区的海陆变迁状况,由甲演变到乙的原因可能是()河流侵蚀地壳下降泥沙沉积海平面上升地壳上升a bc d解析对比甲、乙两幅图可以看出,乙图比甲图中海洋的面积扩大,而陆地面积减少。图中海洋面积扩大可能是地壳下沉,海水入侵陆地形成的,也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形成的。答案d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乙图是_,二者都是河流_地貌。(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处分布,乙在_处分布。(3)随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a黏土砾石粉砂b砾石黏土砾石c砾石粉砂黏土d砾石黏土粉砂(4)根据甲图,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特点及分布。第(1)题,从地貌景观示意图上可判断甲为洪(冲)积扇,乙是河口三角洲,都是河流沉积而成的堆积地貌。第(2)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确定c、b处应是发育在山谷中的一条河流,b位于谷口前,可能会形成洪(冲)积扇;a在河流入海口处,可能会形成三角洲。第(3)题,由a到b谷口变得更开阔,因此流速变得更慢,沉积物颗粒更细小。第(4)题,由景观示意图可以看出从洪(冲)积扇的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其剖面图应与b图符合。答案(1)洪(冲)积扇三角洲堆积(2)ba(3)c(4)b17读某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填出图中空格中所代表的岩石类型:a:_;b:_;c:_。(2)由图可知,祼露的岩石是外力作用的物质基础,先后经过_作用和_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又成为_作用的对象,最后在低洼地区经过_作用和_作用形成沉积岩。(3)用图中数字填出形成下列事象的地质作用:a大理岩的形成_;b含煤的岩层的形成的_;c海底火山喷发_。解析本题以地壳物质循环图考查了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与地质作用。由题干可知岩石的转化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地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具体分析如下:第(1)题,c类岩石由岩浆形成,因此为岩浆岩;a类岩石是由出露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