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选择题1(名师原创)维新派提倡西学,反对科举制度,中国的科举制度走到灭亡是在()a1840年前后 b晚清c1920年之后 d新中国成立后解析维新派进行的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影响巨大,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实行“新政”,就是仿照戊戌变法的内容进行的,于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1905年即清朝晚期,故选b项。a项在维新派兴起之前;1920年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而科举考试全部是文言文;d项则更晚。答案b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他所说的“长技”在19世纪中期已经出现的是()a电话 b火车c电视 d飞机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魏源的海国图志写于1845年,即1845年以前西方出现的科技产品,故只有b项正确;a、c、d三项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答案b3(2012陕西检测)“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儒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a康有为自幼接受儒学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康有为为维新变法制造理论根据,减少变法阻力c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d康有为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解析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以及康有为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康有为把儒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以减少改革和变法的阻力,故选b项。a、c、d三项与题干不符,应排除。答案b4(2012南昌模拟)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c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析b、d两项属于思想领域,c项属于政治上的变化,故排除b、d、c三项;只有a项是五四时期社会觉悟的具体表现,故选a项。答案a519131914年,在中国的文化论坛上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思潮,这股思潮得到了当时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这说明当时的中国政府()a要实行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b主张思想文化上要“百家争鸣”c为复辟帝制大造舆论d要掀起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19131914年,正是袁世凯当政期间,袁世凯为恢复帝制大造复古舆论,在他的支持下,各地纷纷成立各种尊孔复古组织,故选c项;其余各项都与题意不符。答案c6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a取得了重大突破 b被全社会所认同c推动了政治改革 d取得了彻底成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影响,b、d两项不符合史实,北洋政府的改革只是教育方面的一个措施,不是政治改革,所以选a项。答案a7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主流思想,维新变法思想被三民主义所取代,三民主义又被马克思主义所取代,这几种思想的更替实际上是由()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决定的b各种思想宣传的广度和力度决定的c由官方的支持程度决定的d由广大人民的认识程度决定的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的清政府“新政”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某些条件;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使中国的工人阶级壮大到近200万人,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阶级基础,故选a项。b项是表面现象;当时的官方是清政府和北洋政府,他们都反对新思想的传播,排除c项;广大人民对维新思想和辛亥革命思想都认识不清,排除d项。答案a8(2012广东六校联考)如图为1904年驻日大使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甲午战争后,国人的救国观念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晚,科技不如欧美发达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解析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重视文科学习,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的破产,使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科技不能挽救民族危亡,故转而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选a项。b项的说法有误,c、d两项与题干无关,应排除。答案a9(2012福建三校联考)有论者称“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符合这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解析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排斥一切西方文明,排除a项;戊戌变法借助中国儒家文化宣扬民主思想,排除b项;辛亥革命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则是中国知识分子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进行反思的结果,但在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存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完全否定而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的错误倾向,d符合题意。答案d10(2012唐山摸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维护孔子的地位,把孔子尊为主张变革的先师;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却批判孔子,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前者是在民族危机加深和中国资本主义刚刚产生的情况下出现的后者是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背景下产生的前者借助孔子的权威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后者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其目的是打破封建思想束缚a bc d解析维新思想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出现的,但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并不是刚刚产生,而是有了初步发展,不正确。康有为之所以尊孔子为主张变革的先师,是想借助孔子的权威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以减少改革的阻力;后者是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民主政治,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所以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c11四洲志是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组织编辑的著作,其目的是为抗英斗争提供参考,这里所说的“四洲”不可能包括()a南美洲 b北美洲c大洋洲 d非洲解析人们习惯上所说的五大洲是亚、非、欧、大洋洲和美洲;大洋洲是1870年由英国库克船长发现的,所以不包括大洋洲。但四洲志中介绍了世界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这里所说的“五大洲”是把美洲分成了南美洲和北美洲。答案c12中国的文言文历史悠久,在近代却遭到彻底批判,以至于被白话文替代。首先使用白话文写小说的是()a陈独秀 b康有为c鲁迅 d胡适解析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最早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得到陈独秀、鲁迅等人的赞成,但第一个使用白话文写小说的却是鲁迅,写的是狂人日记,故选c项。答案c13“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与材料思想相符的是()a新文化运动传播者 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解析模仿西方器物,以新卫旧,符合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特点,故选b项。答案b14清初诗人陈元孝在南宋末帝投海身死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a提倡反清复明 b抵制保皇势力c宣扬传统文化 d激发民族主义解析南宋末帝投海身死表明南宋被外族元朝所灭,该事件反映的是南宋军民坚决抗击元军,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民族主义精神。陈元孝题诗,章太炎以该诗题画,意在激发民族主义,号召人民反对清政府的统治,故选d项。答案d15李大钊和胡适本来是新文化运动中并肩战斗的密友,可是在五四运动之后两人反目成仇,多次在报纸刊物上进行论战,其论战的实质是()a封建主义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的交锋b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c无政府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斗争d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斗争解析本题学生易误选b项,原因主要是对胡适和李大钊思想观点的阶级属性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二者实际上分属两个阶级。胡适的观点属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中的实用主义,李大钊于五四运动后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其观点是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二者的论战实际上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即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斗争。答案d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张之洞劝学篇材料二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三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一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产生该思想的背景。(2)材料二、三在手段、目标上有何差异?分析他们的主张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3)材料四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我们如何看待此观点?(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轨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抓住关键信息“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来归纳,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第(2)题注意材料二、三中康有为、孙中山两人的阶级派别,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原因要从当时中国国情和阶级属性来分析。第(3)题主要抓住信息“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来归纳。第(4)题结合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来归纳概括。答案(1)核心:“中体西用”。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2)差异:材料二主张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材料三主张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3)观点:只要引进西方民主、科学,就可以救国。评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但存在着绝对肯定西方的偏激看法。(4)轨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器物制度思想)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守于祖宗之法乎?夫能使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材料三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材料四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上(1)材料一代表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图像赏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安康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商业大学《英语听力(5)》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师范大学《智慧仓储虚拟仿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电站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电工复审试题及答案
- 电厂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导游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东北林业大学《肿瘤免疫治疗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德宏职业学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育婴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三种人试题附答案
- 北京市八十中学2025届八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答案
- 2024年 金泽镇专职村务工作者招录考试真题试题含答案
- 哇哈哈品牌管理制度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第二中学英语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
- 2024年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真题及答案
- 湖南省2025年高考公安院校公安专业考生档案审核表
- 2025年第十届“学宪法、讲宪法”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历史●湖北卷丨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