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5章——高专高职《妇产科学》(第二版)ppt课件.ppt_第1页
5第5章——高专高职《妇产科学》(第二版)ppt课件.ppt_第2页
5第5章——高专高职《妇产科学》(第二版)ppt课件.ppt_第3页
5第5章——高专高职《妇产科学》(第二版)ppt课件.ppt_第4页
5第5章——高专高职《妇产科学》(第二版)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孕期监护及保健 秦雯 第1节孕妇监护 一 产前检查时间应从确诊早期妊娠时开始 常规行妇科检查及全身检查与有关的血 尿化验检查 未见异常者 于妊娠20周起每4周检查一次 妊娠28周后每2周检查一次 妊娠36周后每周检查一次 若发现属高危妊娠 应酌情增加复查次数 及作有关的特殊检查项目 首次产前检查 一 询问病史1 一般资料询问孕妇姓名 年龄 结婚年龄 胎产次 籍贯 职业 住址 爱人姓名等 2 推算预产期从末次月经 LMP 日期推算预产期 EDC 的方法是 从LMP来潮的第一天算起 月份减3或加9 日数加7 若以农历计算 月份仍为减3或加9 日数加15 即为预产期 3 本次妊娠情况停经后有无早孕反应 病毒感染及内服用药史 胎动开始时间 有无恶心 呕吐 头晕 头痛 眼花 心悸 下肢浮肿 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 4 月经史及婚产史了解初潮年龄 平时的月经周期 是否为近亲婚配 如为经产妇 了解有无流产 早产 死胎死产 难产及分娩方式 产后出血 胎盘滞留及产褥感染史 胎儿及新生儿情况 末次分娩或流产时间 5 既往病史重点询问有无心血管疾病 肝肾疾病 肺结核 出血性疾病 手术史 性病及发病时间和治疗情况 6 家族史家族中有无高血压 糖尿病 双胎及其他遗传性疾病史 7 其他了解配偶健康状况 有无遗传性疾病 孕妇有无烟酒嗜好 二 全身体格检查应观察孕妇发育 营养状况 步态 身高 体重及血压 身高140cm以下 体重小于40kg或大于80kg为高危因素 注意乳房发育及乳头有无凹陷 检查心 肺 肝 脾等脏器有无病变 查看下肢有无水肿等 妊娠期血压正常时不应超过140 90mmHg或与基础血压相比较 收缩压不超过30mmHg 舒张压不超过15mmHg 超过者均应视为异常 三 产科检查1 腹部检查孕妇排尿后仰卧于检查床上 头部稍垫高 双腿略屈曲稍分开 露出腹部 使腹肌松弛 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 1 视诊 观察腹形及大小 腹壁有无水肿 妊娠纹及手术瘢痕等 2 触诊 测量耻骨联合上子宫高度及最大腹围值 随后用四步触诊法检查子宫大小 胎产式 胎先露 胎方位及胎先露是否衔接 第一步检查者面向孕妇头部 双手触摸子宫底部 了解宫底高度及子宫外形 然后以双手在宫底部相对轻推 判断占据宫底的胎儿部分 若为胎头则硬而圆 有浮球感 若为胎臀则软而宽 且形状不规则 第二步检查者双手分别置于孕妇腹部两侧 一手固定 另一手轻轻向深部按压 两手交替 辨别胎背及四肢的位置 胎背感觉平坦饱满 应确定胎背是向前 向侧或向后 可变形 高低不平者为胎儿肢体 且有时感到胎儿肢体活动 第三步检查者将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 置于耻骨联合上方 握住先露部 并轻轻左右推动 以确定先露部是否衔接 入盆 并可进一步鉴别先露部是胎头或胎臀 第四步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 两手分别放于先露部的两侧 在近骨盆入口方向向下轻轻深按 再次核对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 并确定先露部入盆程度 若先露部活动 且居骨盆入口以上称 浮 部分入盆稍可活动称 半固定 不能活动则称 固定 通过上述检查仍难确定胎位时 可作肛查或B超检查等 以协助诊断 3 听诊 从妊娠18 20周后即能从腹壁听到胎心音 正常胎心率为每分钟120 160次 如胎儿俯屈时 胎心在母体腹壁近胎儿背侧传导最清楚 2 骨盆测量目的是了解骨盆大小 形态 估计足月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 因此在初诊时即应对孕妇进行骨盆外测量 特别是对初孕妇及有难产史或胎儿较大的经产妇尤为必要 凡骨盆外测量径线狭窄者 应于妊娠24周后 36周前 阴道较松软时进行骨盆内测量 以明确诊断 制定分娩方案 骨盆测量分外测量和内测量两种 1 骨盆外测量髂前上棘间径 IS 取伸腿仰卧位 测量左 右髂前上棘外缘间距离 正常为23 26cm髂嵴间径 IC 取伸腿仰卧位 测量左 右髂嵴外缘间最宽的距离 正常为25 28cm 骶耻外径 EC 取左侧卧位 右腿伸直 左腿弯曲 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凹陷处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 正常值为18 20cm 第5腰椎棘突下相当于髂嵴后联线中点下1 5cm处 或腰骶部米氏菱形区的上角 出口横径 TO 又称坐骨结节间径 孕妇取仰卧位 两腿弯曲外展 双手紧抱双膝 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全屈 测量两坐骨结节前端内侧缘间的距离 正常值为8 5 9 5cm 该径也可用检查者拳头测量 如其间能容纳一成人横置手拳 则估计大于8cm 即属正常 2 骨盆内测量 骶耻斜径或称对角径 DC 自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 测量时检查者将一手的示 中两指伸入阴道 以中指尖触及骶岬上缘中点 将示指上缘紧贴耻骨联合下缘 以另一手示指正确标记此接触点 抽出阴道内的手指 测量中指尖至此接触点之间的距离 即为骶耻斜径 正常值为12 5 13cm 不得小于12cm 此径线值减去1 5 2cm 即骨盆入口前后径 骶耻内径或真结合径 的长度 此径线过小 常影响胎头入盆 坐骨棘间径 以示 中指或示指伸入阴道 分别触及两侧坐骨棘 左右横扫估计其间的距离 并注意是否突出 正常值为10cm以上 此径线小则影响胎头在中骨盆腔的内旋转动作 作内测量除了解以上径线外 尚需了解骶骨弯曲度 骶尾关节活动度 坐骨切迹 即骶棘韧带 的宽度 若骶尾关节不活动 或坐骨切迹宽度小于2横指时 说明中骨盆或出口可能有狭窄 均可影响胎儿娩出 3 阴道及肛门检查 孕妇在妊娠早期初诊时均应作一次阴道检查 以了解产道 子宫及附件有无异常 如在孕24周以后作阴道检查 应同时作骨盆内测量 妊娠最后一个月及临产后应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检查 肛门检查是为了了解先露部 骶骨 坐骨棘 坐骨切迹及骶尾关节的活动度 检查者以右手戴手套 示指沾润滑剂伸入孕妇肛门 向后触摸骶骨以了解其弯曲度 坐骨切迹 坐骨棘及骶尾关节情况 4 绘制妊娠图将每次检查结果 如血压 宫高 腹围 体重 胎位 胎心音 头盆关系 水肿及重要的化验结果等记录于妊娠图上 绘制成曲线图 以观察妊娠期母儿的动态变化 起到发现异常和相应处理及时的功效 四 辅助检查 1 娠期出现并发症 按需要查肝功能 血液化学 电解质测定以及胸透 心电图 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等项检查 2 对胎位不清 听不清胎心者 应行B型超声检查 3 对有死胎死产史 胎儿畸形史和患遗传性疾病病例 应检测孕妇血甲胎蛋白值 羊水细胞培养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等 三 复诊产前检查复诊产前检查是为了解前次产前检查后有无改变 以便及早发现异常 复诊产前检查应包括 1 询问前次产前检查之后 有无特殊情况出现 如头痛 眼花 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