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2. 近代有学者称:“封建社会这个名词的正确定义,就是名义上在一个王室的统治下,而实际上土地权和政治权却被无限制的分割:每方土地上都有它的大大小小的世袭主人,支配着一切经济和政治上的权利,形成一种地主与附属土地的农奴的现象。”这种封建制度普遍推行的结果是 ( )a.初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b.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c.导致了统一国家的分裂d.削弱了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4.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b.地方设郡县最先在秦朝推行c.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5.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变化 ( )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6.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b.血缘纽带、家国同构c.君主专制、官僚政治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7.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分封制全面崩溃 b.宗法制荡然无存c.郡县制初现雏形 d.实行郡国并行制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讲到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时写道:“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这种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c世卿世禄制 d科举制9.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 ( )a.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b.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c.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d.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10.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11.西汉有“三选七迁”的说法,“三选”指“徙吏两千石及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都陵”“七迁”指“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后且实关中”。上述史实体现的统治思想是( )a.重土安民b.重农抑商c.以孝治国d.强干弱枝12.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 ( )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13.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14.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15.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16.十二铜表法表三第4条规定:“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如愿意,可自费供养。若无力自费供养,则拘禁他的人每日应发给他面粉一磅,如愿意,亦可多给”。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a.体现人权至上的法律原则b.突出强调权债双方自由平等c.重点保护债权人的财产权d.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特权17.地米斯托克里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在萨拉米战役中,他指挥雅典海军,取得了对波斯侵略者的决定性胜利。史书记载他曾被放逐。美国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刻有他名字的陶片有190枚,根据字迹辨认是14人刻写。这反映 ( )a.雅典民主制度健全,凡对民主构成威胁的人都将被放逐b.直接民主有利于维护雅典城邦以及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c.雅典公民虽然民主法制意识浓厚,但文化素质普遍低下d.一些政客常常以民主为号召,鼓动民众把陶片放逐法作为打击政敌的武器18.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过:“即使每一位雅典公民都是苏格拉底,每一次雅典人大会也仍然会是一堆群氓。”这段话从本质上说明 ( )a.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b.雅典人喜欢辩论不务实c.雅典民主的优越性d.雅典直接民主的局限性19.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 )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20.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陪审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 )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b.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21.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西塞罗意在表明 ( )a.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b.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c.法律必须维护广大罗马人民的利益d.法律必须与雅典的民主政治相适应22.罗马市政官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此规定体现了罗马法的主要现实意义是 ( )a.协调罗马公民间的关系b.维护奴隶主的经济利益c.保护奴隶的正常交易d.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23.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 ( )a.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b.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c.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d.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24.“封建”源于西周,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以“封建”一词对应西方的“feudalism”(封土封臣),后该词又输入中国,异化为社会形态学上的“封建社会”。结合“封建”词义的演变,下列哪种说法不符合史实( )a.体现了西学东渐的影响b.“封建”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c.“封建”本义为封邦建国d.“封建”与中央集权制相抵触 25.北宋初年,“置诸路转运使”,掌一路财赋,后其权力有膨胀之势,俨然为路级行政长官。宋廷在各路又置提点刑狱司等三司分转运使之权,宋代路级地方行政制度最终形成。这表明( )a.分权是宋代集权的必然选择b.控制地方财权是宋代集权的核心思想c.宋代形成路、州、郡、县四级地方行政体制d.宋代地方官制的创新围绕中央权力的加强26.以下对于明朝内阁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明太祖统治时内阁开始取代宰相b.内阁大学士参与机要事务的决策c.票拟制度使六部成为内阁下属机构d.明朝统治时内阁的地位逐渐下降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b.首辅权力失控c.内阁取代六部d.君主集权加强28.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科目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a.b.c.d.29.读下面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c.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30.史学界研究发现,明清时期国家对乡村的治理主要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进行,基层社会的自治化倾向越来越强。这表明 ( )a.乡里组织是明清时期成立的乡村自治组织b.国家政治体制上的中央集权严重弱化c.宗族、士绅阶层成为动摇封建统治的重要力量d.国家控制与乡村自我管理相结合,共同维护基层社会秩序二、非选择题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以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四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名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论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6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6分)32. 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地方长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一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三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效性。 一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材料四 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可以从多种维度来考察。当我们对这两种政治文化从宏观上做一个粗略的观察后,有一种现象令人十分醒目。这里权且将其概括为“一”与“多”。无疑,这是一对模糊的概念,这里用来概括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特征。它们包括这两种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道路、它们在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层面的表现,以及隐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深处的政治思维定式和政治心态。 丛日云“一”与“多”: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分析(1)结合材料一,说明“周”与“秦”各自建立了什么制度,有何优越性?(6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请用明清时期各一个典型史实证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4分)(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6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一”和“多”这两种个性特征在古代中国和希腊的政治制度方面的基本表现,并简析其形成的政治、经济原因。(6分)班级 姓名 考号 考场号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高二历史答题卷31.(1)(6分)(2)(6分)(3)(6分)32.(1)(6分)(2)(4分)(3)(6分)(4)(6分)座号高二历史参考答案15 d a d a d 610 c c b a c 1115 d c b d d1620 d d d c d 2125 a d a b d 2630 b d a b d 31.答案 (1)时代背景:政治上,地主阶级日益崛起(士阶层日益活跃,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各诸侯国打击奴隶主贵族,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形成。 (2)相同点:其目的都是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的特点;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 (3)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32.(1)周:分封制。优越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秦:郡县制。优越性: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2)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3)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 (4)基本表现:“一”指中国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多”指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原因:中国政治,秦统一全国后,吸取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历史教训;经济,小农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精密注塑机定制研发合作合同
- 2025年跨境投资再担保金融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高品质住宅装修工程监理及全面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全自动化食品生产线配件定制供应合同
- 2025年校园保安公司合同标的安全守护与学生安全保障协议
- 2025年班轮运输货物包装材料环保认证及质量检测服务合同
- 2025年企业员工安全责任与专项意外伤害保险合同文本
- 2025年矿产采矿权质押租赁经营合同模板
- 2025年高端医疗健康保险贷款助贷服务合同
- 2025年35KV变电站建设环保验收与污染处理保障合同
- 2025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及答案解析
- 甘肃省兰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江苏保安证试题及答案
- 2024广西公需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答案
- 2025四川成都新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三级(高级)保育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真题卷(后附答案和解析)
- 怎么制作历史教学课件
- 《通信技术基础》技工全套教学课件
- 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课件
- 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护理查房
- 余华《活着》人物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