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整理.doc_第1页
细胞生物学整理.doc_第2页
细胞生物学整理.doc_第3页
细胞生物学整理.doc_第4页
细胞生物学整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1、选择:10题,2分,共20分 4、简答:2题,5分,共10分2、填空:20空,1分,共20分 5、名词解释(英文):10题,2分,共20分3、判断:10题,2分,共20分 6、术语:10题,1分,共10分不考:第十二章 核糖体、第十五章 第二节 胚胎发育、第十七章 细胞的社会联系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第九章 细胞信号转导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第十章 细胞骨架第四章 细胞质膜 第十一章 细胞核与染色质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十三章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第六章 线粒体和叶绿体 第十四章细胞增殖调控与癌细胞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 第十五章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第八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第十六章细胞死亡与细胞衰老一、选择1. 下面没有细胞壁的细胞是( A )A.支原体 B细菌C蓝藻D植物细胞2. 用电镜在细胞中观察不到微粒体,其原因是( D ) A.微粒体太小无法观察 B它是匀浆和离心后的产物C电子束完全穿透微粒体D没有采用负染色法3. 研究某类生长因子受体在细胞分布的部位可用( C )技术A. 原位杂交B.显微操作C. 免疫电镜 D.细胞融合4. 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的研究手段应为( B )A. PCR B. in situ hybridization C. southern D.norhern5. 某种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阻止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还是阻止蛋白质的合成,可用下列技术证明( C )A.电镜负染色技术 B.免疫荧光技术 C.放射自显影技术 D. 免疫胶体金技术6. 动物细胞存在而植物细胞不存在的是( D )A.水孔蛋白 B. ABC转运蛋白 C. 钙泵 D钠钾泵7. 一般把甘露糖-6-磷酸作为( D )的特异标志A. 内质网驻留蛋白 B.高尔基体O-连接的糖基化蛋白 C. 线粒体外膜蛋白 D.溶酶体酶8. 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蛋白质转运到内质网、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的细胞器中,这种蛋白质分选方式属于( A )。A. 蛋白质的跨膜转运B.膜泡运输 C.选择性门控转运D. 细胞基质中蛋白质转运 9. 蛋白质从粗面内质网合成后转运到高尔基体,进而分选至细胞的不同部位,这种蛋白质分选方式属于( B )。A. 蛋白质的跨膜转运B.膜泡运输 C.选择性门控转运D. 细胞基质中蛋白质转运10. 下列细胞器中质子泵存在于( D )A. 高尔基体cis面上B.内质网膜上C. 线粒体膜上D.溶酶体膜上11. 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C )A.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的受体在细胞核内B.NO可以导致血管平滑肌的舒张C. GTP 的水解,GTPase 开关调控蛋白由失活状态变为活化状态D.靶蛋白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细胞调节靶蛋白活性的方式12.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没有以下哪种蛋白的参与( C )A.肌球蛋白 B. 肌钙蛋白 C. 驱动蛋白D. 肌球蛋白13. 微丝参与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C )A. 黏着带 B. 黏着斑 C.桥粒 D.半桥粒14. 第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B )A.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B.着丝粒不分离C.染色单体分离D.不出现交叉15. 下面有关P5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DNA的损伤会导致P53升高,激活DNA修复系统B. DNA严重损伤,P53将诱导凋亡因子的表达,伤细胞进入凋亡程序C.端粒的缩短也可使P53升高,诱导P21表达,CDK失活,最终引发细胞衰老D.P53是抑癌基因,其突变可导致视网膜母细胞瘤16. 下列关于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中,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D )A. 决定子影响卵裂细胞向不同的方向分化B. 细胞旁分泌产生的细胞生长分化因子(FGF、TGF)对邻近的细胞的分化产生影响C. 位置效应的影响,如靠近脊索的细胞分化为底板,而远离脊索的细胞分化成运动神经元D.信号分子的有效作用时间持久,细胞可将作用储存起来并形成长久记忆,如果蝇成虫盘17. 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节主要是( B )A.复制水平的调节B.转录水平的调节C.翻译水平的调节D.加工水平的调节18. 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 )A.线粒体释放穿孔蛋白与颗粒酶可进入细胞核切割DNAB. bcl-2 家族成员可促进细胞凋亡也可抑制细胞凋亡C.线粒体释放的AIF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G进入细胞核切割DNAD.凋亡小体细胞膜的磷脂酰丝氨酸暴露出于膜外,被吞噬细胞识别并吞噬。19. 用爪蟾,酵母和海胆的研究证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EA MPFP32P45; B MPFP34cdc2P56 cdc13CC MPFP34 cdc2cyclinB;D MPFP34cdc28cyclinB E MPFP32P34cdc2820. 下列哪种物质不会诱发细胞凋亡( D )A. Cyt c B.AIF(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 C.endonuclease G D.Bcl-2 21. 下列哪种物质不会对细胞分化有显著影响( C )A.位置效应 B. 环境 C.奢侈基因 D. FGF22. 下列有关周期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周期蛋白均含有一段相当保守的氨基酸序列,称为周期蛋白框(cyclin box)B.不同的周期蛋白框识别不同的CDK,组成不同的cyclin-CDK复合体,表现出不同的CDK活性。C.周期蛋白的近N端均含有一段特殊序列,称为破坏框(destruction box)。D. cyclin A 和cyclin B 的降解是泛素依赖性的。23. 在整个细胞周期中DNA 复制一次,且只能一次。执照因子假说认为是对细胞核染色质DNA复制发行“执照”(licensing),获得DNA 复制所必需的“执照因子”Mcm 蛋白(minichromosome mantenance protein)是在细胞周期哪个时相( D )A. G1期 B. S期 C.G2期 D. M期24. 下列叙述不属于癌细胞的基本特征的是( B ) A.癌细胞的细胞间粘着性下降,具有侵润性和扩散性 B.癌细胞分化程度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细胞 C.体外培养不会出现接触性抑制现象D.蛋白表达谱系或蛋白活性发生改变25. 用于亲子鉴定的DNA序列是( B )A.satellite DNA B.minisatellite DNA C.microsatellite DNA D.rDNA26. 下列哪种不属于微丝结合蛋白( D )A.成核蛋白 B.加帽蛋白 C. 交联蛋白 D.肌动蛋白27. 下列不属于细胞骨架的是( A )A.马达蛋白 B. 应力纤维 C.基体 D.核纤层28.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细胞通讯方式( C )A. chemical signal B. contact-dependent signaling C. initiation DNA synthesis D. gap junction29. 下列不属于细胞表面受体的是( D )A.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B.G-蛋白偶联的受体C.酶偶连的受体D.类固醇激素偶联的受体30. 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通过核孔复合体的运输属于哪种蛋白质的转运方式( C )A.膜泡运输 B. 选择性的门控转运 C.细胞质基质中蛋白质的转运 D.蛋白质的跨膜转运31. 下列细胞器中的蛋白质不是通过后翻译途径分选的( C )A. 线粒体 B. 过氧化物酶体 C. 细胞膜外 D. 细胞核32. 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线粒体需要通过频繁的融合与分裂共享细胞内的遗传信息;B. mtDNA 和cpDNA 均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C. mtDNA 和cpDNA复制所需的 DNA 聚合酶、解旋酶等均由核基因组编码; D.野生型果蝇精细胞发育过程中线粒体融合形成大体积球形线粒体称“模糊的葱头”33. 下列有关V型质子泵和F型质子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植物细胞、真菌和细菌细膜上存在V型质子泵;B. 动物细胞溶酶体膜和胞内体膜上存在V型质子泵;C. 线粒体内膜和类囊体膜上存在F型质子泵;D. F型质子泵利用质子动力势合成ATP,可称作F1F0-ATP合成酶;34. 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显示是( A )A. 膜蛋白的流动性 B.单克隆抗体制备 C. 细胞融合实验 D. 杂交细胞筛选实验35. 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质膜的功能( D )A. 参与形成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B. 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完成信息跨膜传导;C. 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胞外基质间连接;D. 膜脂的异常与某些遗传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有关;36. 下列关于细胞损伤错误的叙述是( B )A. DNA 的损伤会导致p53 的水平上升,激活DNA 的修复系统B. DNA 的损伤会关闭很多下游基因的转录如编码p21的基因C. p21与各种cyclin-CDK 复合物结合,抑制它们的活性,使细胞周期阻滞D.在DNA 严重损伤情况下,p53 将诱导凋亡因子的表达,使细胞进入程序化死亡37. 下列有关非组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能与特异DNA序列相识别,并结合于DNA双螺旋大沟处B.非组蛋白具有不同的结构模式,如螺旋-转角-螺旋,亮氨酸拉链等C.帮助DNA分子折叠,协助启动DNA复制、转录、调节基因表达D.DNA聚合酶、RNA聚合酶不属于非组蛋白范畴38. 下列有关活性染色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活性染色质是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占基因总数10% B.活性染色质的核小体发生构象改变,具有疏松的染色质结构,从而便于转录调控因子与顺式调控元件结合C.活性染色质DNA对DNase I 的降解比没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DNA要敏感的多D.活性染色质的组蛋白乙酰化程度低,便于核小体相位改变,暴露转录的DNA39. 下列细胞器中的蛋白质不是通过后翻译途径分选的( C )A. 线粒体 B. 过氧化物酶体 C. 细胞膜外 D. 细胞核40. 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线粒体需要通过频繁的融合与分裂共享细胞内的遗传信息B. mtDNA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C. mtDNA复制所需的 DNA 聚合酶、解旋酶等均由核基因组编码D.野生型果蝇精细胞发育过程中线粒体融合形成大体积球形线粒体称“模糊的葱头”41. 不属于古细菌(archaebacterian)的是( C )A.产甲烷球菌 B. 盐细菌 C. 蓝细菌 D. 热原质体42.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 光镜以可见光为光源,而而电镜电子束为光源;B. 光镜是玻璃透镜,不要求真空;而电镜是电磁透镜要求真空;C. 光镜观察的生物组织样品需要固定、包埋、切片、染色等,而电镜则不需要;D. 光镜利用样品对光的吸收形成明暗反差和颜色变化,而电镜利用样品对电子的散射和透射形成明暗反差43. 人红细胞膜ABO血型抗原的成分是 ( D ) A. 磷脂B. 糖脂 C.糖蛋白 D.鞘氨醇44. 下列哪些发现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 C ) A. G蛋白 B. 钙调蛋白 C. 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D.一氧化氮45. 下列关于活性染色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A. 常染色质的转录活性高于异染色质,两者间不可相互转变B. 活性染色质的核小体发生构象改变,具有疏松的染色质结构C. 活性染色质的组蛋白乙酰化程度高D. 活性染色质具有DNase I超敏感位点46. 下列属于组织特异性基因的是 ( D ) A.微管蛋白基因B.糖酵解酶的基因C.核糖体蛋白基因D.肌球蛋白基因47. 下列关于癌细胞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A.癌细胞分化程度高于正常细胞B. 癌细胞的染色体表现为非整倍性C. 肿瘤细胞间的黏着性下降 D. 不出现细胞分裂的接触性抑制48. 乙酰胆碱受体属于( D )系统。A酶联受体 B G-蛋白偶联受体 C通道偶联受体 D以上都不是。49. 逆转病毒(retro virus)是一种 ( D )A. 双链DNA病毒B. 单链DNA病毒C双链RNA病毒D单链RNA病毒50. 细胞内特异DNA或RNA序列的定性与定位通常采用的技术是 ( C )A.杂交瘤技术 B.放射自显影 C. 原位杂交 D.胶体金技术51. 观察活细胞结构的显微镜一般用( D )A荧光显微镜 B光学显微镜 C偏光显微镜 D 相差和干涉显微镜 52. 下列哪种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A )A Rb BSrc CRas Dmyc 53. 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属于( C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54. 在分裂中期,CDK-细胞周期蛋白复合体发生了( B )变化A CDK降解 B细胞周期蛋白A降解 C CDK和细胞周期蛋白A都降解D细胞周期蛋白A磷酸化 55. 下列叙述不属于癌细胞的基本特征的是( B )A.癌细胞的细胞间粘着性下降,具有侵润性和扩散性 B.癌细胞分化程度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细胞 C.体外培养不会出现接触性抑制现象D.蛋白表达谱系或蛋白活性发生改变 56. 下列有关RNA聚合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RNA聚合酶I转录的rRNA分子,与胞质来核糖体蛋白结合形成核糖体亚基,以RNP的形式离开细胞核B.RNA聚合酶III转录的5s rRNA与tRNA的核输出是一种由蛋白质介导的过程C.RNA聚合酶II转录的hn RNA,在核内进行5端加帽和3端附加多聚腺苷酸序列以及剪接等加工过程,然后形成成熟的mRNA出核D. RNA聚合酶I转录的rRNA分子通过加工主要形成28s 和18s的rRNA分子。57. 不会出现在减数分裂偶线期的事件是( C )A.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 B.形成联会复合体C.等位基因之间部分DNA片段出现交换和重组 D.合成在S期没合成完毕的DNA二、填空1. 1838 -1939年两位德国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JM施莱登和T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而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提出了 细胞来自细胞 的观点,细胞学说得以最终完善。2. 存在于盐湖、煤堆以及温泉中的极端微生物有 产甲烷类 , 盐细菌 , 热原质体 , 硫氧化菌 。 3. 适于观察活细胞的光学显微境有相差显微镜 、 微分干涉显微镜 、 倒悬显微镜 、 暗视野显微镜 。4. 最常用促使细胞融合的化学试剂是 聚乙二醇 ,促使细胞骨架中微管去组装的试剂是 秋水仙素 。 5. 利用超速离心机对细胞组分进行逐步分离的常用方法有 差速离心法和 密度梯度离心法 。6. 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电子传递的四个复合物分别是 NADH-辅酶Q还原酶 ,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 辅酶Q细胞色素还原酶 ,细胞色素氧化酶。7.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以色列的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和美国的欧文罗斯(Irwin Rose),以表彰他们就发现和阐明蛋白质经 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途径 所作的杰出贡献。8. 某些蛋白质如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和Bip等都具有 4肽 信号(KDEL 或 HDEL) 以保证它们滞留在内质网中,并维持很高的浓度,以帮助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的正确折叠。9. 溶酶体的基本功能是细胞内的消化作用,一般可概括成 内吞作用 、 吞噬作用 和 自噬作用 三种途径。 10. 次级溶酶体是初级溶酶体与细胞内的自噬泡或者异噬泡(胞饮泡、吞噬泡)融合形成的复合体分别称之为 自噬溶酶体 和 异噬溶酶体 。11. 细胞通过 分泌化学信号 , 细胞间接触依赖性通讯 和 细胞间形成间隙连接 三种方式进行细胞间的通讯。12.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包括 激活离子通道的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的信号通路 , 激活或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G蛋白偶联受体 , 激活磷脂酶C、以IP3和DAG作为双信使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13. 有些细胞表面形成特化结构,这些特化结构的维持需要不同的细胞骨架成分的参与,其中微绒毛主要由 微丝 构成,纤毛主要由 微管 构成。14. 微管可以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目前发现的与微管结合的主要马达蛋白是 驱动蛋白 , 胞质动力蛋白 。15. 染色质DNA上与复制、分裂和遗传相关的功能元件是 自主复制DNA序列 、 着丝粒DNA序列 、 端粒DNA序列 。16. rRNA的转录主要发生在 FC 与 DFC 的交界处,并加工初始转录物,而在 处装配为核糖体亚单位。17. 核糖体的大小亚单位是在细胞中的 核仁 部位合成的。18. 减数分裂前期的五个时期出现一些特征性的变化,染色体浓缩出现“8”“V”“O”形状是在 双线期 。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仍然留几处相联的交叉部位出现在 双线期 ;联会复合体部位的中间,出现重组节是在 粗线期 ;同源染色体配对主要发生在 偶线期 期;染色粒出现在 细线期 期;19. APC主要介导Anaphase Inhibitors和Cyclin蛋白降解,Anaphase Inhibitors的作用是维持 姐妹染色单体 粘连, 抑制后期启动;Cyclin的降解意味着有丝分裂即将结束,染色体开始 去凝集 ,核膜重建。20. 由于在 G蛋白偶联受体 方面所作出的突破性贡献,20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项授予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洛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以及布莱恩克比尔卡(Brian K. Kobilka)。21. 诱导神经管出现背腹分化的主要是四种信号分子: FGF 、 RA 、 Shh 、 BMP 。(不考)22. Robert Horvitz 实验发现证ced3 和ced4 是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必需基因,ced9 的功能是抑制细胞的凋亡。23. 目前能引发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凋亡的因子为凋亡诱导因子(AIF) 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G 。24. 细胞死亡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 和自噬性细胞死亡 。25. 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形态学观察 、 DNA电泳 、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法 、彗星电泳法、流式细胞分析 。26. 细胞死亡的方式包括 细胞凋亡 、 坏死 、 自噬性细胞死亡 。27. 动物细胞凋亡的阶段可以划为 接收凋亡信号、 凋亡相关分子的活化 、 凋亡的执行 、凋亡细胞的清除 。 28. Horvitz霍维茨, and Sulston萨尔斯顿share Physiology or Medicine Nobel (2002)that is “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genetic regulation of organ development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器官发育的遗传基础和细胞的程序化死亡29. 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基团可以引发细胞损伤最终导致衰老。这些活性氧基团成分主要有三种类 超氧自由基 、羟自由基 、过氧化氢 。30. 我国在研究细胞凋亡领域两位优秀的科学家是 袁钧瑛 、 王晓东 。31. 高等动物分化细胞的细胞核必须在卵细胞质 中才能完成去分化过程,该过程又称为重编程 。32. 细胞分化是通过严格而精密调控的基因表达实现的。分化细胞基因组中所表达的基因大致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s) ;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对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如微管蛋白基因、糖酵解酶系基因与核糖体蛋白基因等。另一类是称为组织特异性基因 (tissue-specific genes),或称奢侈基因(luxury genes) 。是指不同的细胞类型进行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如卵清蛋白基因、上皮细胞的角质蛋白基因和胰岛素基因等。还有一类为调节基因(regulatory gene),其产物用于调节组织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或者起激活作用,或者起阻抑作用。33. 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转变成另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的现象称为转分化。转分化往往经历去分化(dedifferentiation) 和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 。34. 动物细胞(尤其是高等动物细胞)随着胚胎的发育,细胞逐渐丧失了发育成个体的能力,仅具有分化成有限细胞类型及构建组织的潜能,这种潜能称为多潜能性(pluripotency)具有多潜能性 的细胞称为干细胞(stem cell) 。35. 在胚胎学研究中,人们已注意到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细胞分化与器官构建的影响,并称这种作用为胚胎诱导(embryonic induction) 或 称为近端组织的相互作用 。36. 动物体内细胞分裂调节失控而无限增殖的细胞称为肿瘤细胞(tumor cell) 。具有转移能力的肿瘤称为恶性肿瘤 ,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称为癌 。37. 恶性肿瘤细胞与良性肿瘤的最主要区别是:细胞间的黏着性下降 ,具有侵润 性和扩散 性。转移并在身体其他部位增殖产生的次级肿瘤称转移灶 。38. 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是多级调控系统,主要发生在三个水平上:1.转录水平的调控,决定某个基因是否被转录,并决定转录的频率;2.加工水平的调控,决定初始mRNA(hn RNA)被加工能翻译成多肽的信使RNA(mRNA)的途径;3.翻译水平的调控,决定某种mRNA是否会真正得到翻译,如果能得到翻译,还决定翻译的频率和时间长短。39. 此外,在一些真核生物中,在TATA框上方75个bp处,有一个恒定的GGTCCAACT,称为CAAT框 。在转录起始点上游约100200bp处包含有GGGCGGG序列,又称GC序列 。 两者作用是决定RNA聚合酶转录基因的效率 。40.41. 在转录水平上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转录因子也含有不同的结构域:一个是DNA结合结构域 ,它结合DNA的特异碱基对序列。如“锌指”、“螺旋-转角-螺旋”、“亮氨酸拉链”。另一个是激活结构域,它通过与其它蛋白质相互作用激活转录。例如转录因子(如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与DNA结合并捕获辅激活子(CBP),CBP具有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活性。42. 与结合RNA聚合酶的核心启动子结合的转录因子称为通用转录因子 。与特异基因的各种调控位点结合,进而促进或阻遏目的基因的转录的因子称为特异转录因子 。43. 目前能引发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凋亡的因子为凋亡诱导因子(AIF) 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G 。44. 连续分裂的细胞,在细胞周期中连续运转的细胞,又称周期性细胞(cycling cell) 如:小肠绒毛上皮隐窝细胞,上皮组织的基底层细胞,部分骨髓细胞等。通过持续不断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弥补细胞死亡脱落所造成的细胞数量损失。45. 休眠细胞为暂时脱离细胞周期,不进行增殖,但在适当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的细胞,如某些免疫淋巴细胞,肝细胞、肾细胞等也称为G0期细胞或静止期细胞 。46. 根据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人们将有丝分裂认为地划分为前期、前中期、中期、后期、末期和胞质分裂等6个时期 。47.48. 星体微管逐渐向“细胞核”内侵入。有的星体微管迅速捕获染色体,并与染色体一侧的动粒结合,形成动粒微管(kinetochore microtubule) 。而由另一极星体发出的微管则迅速与染色体另一侧的动粒相结合。另一些星体微管的游离端也逐渐侵入核内,形成极性微管(polar microtuble) 。49. 染色体向赤道板上运动的过程称为染色体列队 或染色体中板聚合 。在每一个动粒上结合的动粒微管可以多达几十根。50. 胞质分裂开始时,在赤道板周围细胞表面下陷,形成环形缢缩,称为分裂沟(furrow) 。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参与了分裂沟的形成和整个胞质分裂过程。胞质分裂开始时,大量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在中间体处装配成微丝并相互组成微丝束,环绕细胞,称为收缩环 。51. 减数分裂期(meiosis)前期持续时间较长。要进行染色体配对和基因重组。此外,也要合成一定量的RNA和蛋白质。根据细胞形态变化,又可将前期人为地划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等5个阶段。52. 同源染色体配对的过程称为联会(synapsis) 。联会初期,同源染色体端粒与核膜相连的接触斑相互靠近并结合。从端粒处开始,这种结合不断向其它部位延伸,直到整对同源染色体的侧面紧密联会。联会也可以同时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几个点上。在联会的部位形成一种特殊复合结构,称为联会复合体 。53. 卵母细胞成熟需要雌激素、孕酮的刺激。将孕酮诱导成熟的卵细胞的细胞质注射到卵母细胞中,可以诱导卵细胞成熟。表明在成熟的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必然有一种物质,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将这种物质称为促成熟因子,即MPF .54. 1988年,Lohka等以非洲爪蟾卵为材料,分离获得了纯化的MPF,并证明其主要含有p32kDa 和p45kDa两种蛋白 。55. 酵母中这些与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调控有关的基因,被称之为cdc(cell division cycle)基因 。56. 在增殖调控中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有关的蛋白大体可归纳为5类: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细胞内信号转换子(器)、核转录因子、细胞周期调节蛋白 。前4类主要是原癌基因产物 ,最后一类主要是抑癌基因产物 。这些蛋白突变或异常,将引起生长调节紊乱,导致癌变,甚至死亡。57. 狭义的细胞骨架指细胞质骨架,包括微丝、微管、中间纤维 。58. 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细胞核骨架 、细胞质骨架 、细胞膜骨架 和 胞外基质 。59. 微丝的装配必需在一定的盐浓度(主要是Mg2),一定的G-actin浓度和ATP存在下,才能进行。60. 细胞内微管呈网状或束状分布,并能与其它蛋白共同装配成纺锤体、基粒、中心粒、鞭毛、纤毛、轴突、神经管等结构61. 中间纤维按其组织来源及免疫原性可分为5类:1.角蛋白纤维,存在于上皮细胞中。2.波形纤维,存在于间质细胞和中胚层来源的细胞。3.结蛋白纤维,存在于肌细胞中。4.神经元纤维,存在于神经元中。5.神经胶质纤维,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中。62. 狭义的核骨架仅指核内基质 ,即细胞核内除核膜、核纤层、染色质、核仁和核孔复合体以外的以纤维蛋白成分为主的纤维网架体系;63. 广义的核骨架包括核基质 、 核纤层 和 核孔复合体 。64. 核骨架蛋白与富含AT的DNA序列即核骨架结合序列 结合,又称为MAR结合蛋白。通常核骨架蛋白与DNA放射环两端的MAR DNA序列结合,将其锚定在核骨架上,以形成DNA放射环 。65. 管蛋白 位于中心体周围的基质中的,为微管蛋白二聚体提供起始装配位点,所以又称成核位点 。66. 研究核孔复合体超微形态结构的方法有超薄切片技术 、负染色技术 、冷冻蚀刻技术。67. 细胞核主要由核被膜、染色质、核仁及核骨架组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储存场所,在这里进行基因复制、转录和转录初产物的加工,从而控制细胞的遗传与代谢活动。68. 核孔复合体主要有以下4种结构组分:胞质环 ;核质环 核质环就像一个“捕鱼笼”(fish-trap),也称为核篮(nuclear basket)结构;辐(spoke)由核孔边缘伸向中心,呈辐射状八重对称。可进一步分为三个结构域:“柱状亚单位”,“腔内亚单位”,“环带亚单位”;栓或称中央栓 ;又称为中央颗粒;又叫做“transporter”;69. 通过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转运具有双向性,即能把复制、转录、染色体构建和核糖体亚单位装配等所需要的各种因子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组蛋白、核糖体蛋白等运输到核内;同时又能将翻译所需的RNA、装配好的核糖体亚单位从核内运送到细胞质。70. 非组蛋白主要是指染色体上与特异DNA序列相结合的蛋白质,所以又称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的不同结构模式螺旋转角螺旋模式,锌指结构模式,亮氨酸拉链结构模式,螺旋-环-螺旋结构模式,HMG框结构模式。71. 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的不同结构模式有:螺旋转角螺旋模式,锌指结构模式,亮氨酸拉链结构模式,螺旋-环-螺旋结构模式,HMG框结构模式。72. 中期染色体具有比较稳定的形态,它由两条相同的姐妹染色单体构成。彼此以着丝粒相连。根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可将中期染色体分为4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 ;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 端着丝粒染色体 ;73. 着丝粒连接两个染色单体,并将染色单体分为两臂:短臂(p)和长臂(q)。由于着丝粒区浅染内缢,所以也叫主缢痕(primary constriction)。包括三种不同的结构域:动粒结构域(kinetochore domain)中央结构域(central domain)配对结构域。74. 在细胞世代传递中,确保染色体的复制与稳定遗传,染色体应具备三种功能元件(functional elements): DNA复制起点,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维持染色体细胞世代传递中的连续性;着丝粒使细胞分裂时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在染色体的部端必须有端粒,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1.自主复制DNA序列(autonomously replicating DNA sequence,ARS)2.着丝粒DNA序列(centromere DNA sequence,CEN)3.端粒DNA序列(telomere DNA sequence,TEL)75. 多线染色体和灯刷染色体这两种染色体总称为巨大染色体(giant chromosome)。76. 通过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三种基本的核仁结构可以识,分别是1.纤维中心(fibrillar centers),2.致密纤维组分(dense fibrillar component,DFC)3.颗粒组分(granular component,GC)。77. 染色质具有高度有序、折叠盘绕、包装致密的结构。因而很明显转录的进行需要染色质包装的“松弛”,从而使一套转录装置能与染色质基因上的起始点接触,发生转录作用。78. 目前研究染色质结构的改变与基因活化的关系主要体现三方面:一是活性染色质超敏感结构形成,便于RNA聚合酶能起始转录;二是活性的染色质结构域如何与周围的非活性区域隔离;三是RNA聚合酶如何通过与组蛋白结合的DNA模板进行转录。79. 2012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授予John B. Gurdon约翰戈登和Shinya Yamanaka山中伸弥。后者发现向小鼠的成纤维细胞中转入Oct4、Sox2、c-ymc和KLF4四种基因后,可诱导产生 多能干细胞 ,为研究疾病机制提供了新方法。80. 干细胞根据来源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还可以根据干细胞的组织来源分为造血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肌肉干细胞。81. 从DNA到蛋白质的四级组装分别是 核小体 、 螺线管 、 超螺线管 、 染色单体 。82. 人体内的细胞每天要合成几千克的ATP,且95的ATP是由线粒体中的呼吸链所产生线粒体的功能不仅是为细胞提供ATP,而且还与细胞中氧自由基的生成、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的信号传导、细胞内多种离子的跨模转运及电解质稳态平衡的调控等有关。83. 参加呼吸链的氧化还原酶有:烟酰胺脱氢酶类(以NAD+或NADP+为辅酶);黄素脱氢酶类(以黄素单核苷酸FMN或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为辅基);铁硫蛋白类;辅酶Q类;细胞色素类;84. NADH呼吸链生成ATP的3个部位是:NADH至辅酶Q;细胞色素b至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aa3至氧之间。这3处各生成一分子的ATP,共生成3个ATP分子。而FADH2呼吸链只生成2个ATP分子,这是因为电子从FADH2至辅酶Q间传递所释放的能量不足以形成高能磷酸键。85. 在电子显微镜下,叶绿体是由叶绿体膜或称叶绿体被膜、类囊体 和 基质构成。86.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三大步骤: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碳同化;87. 根据结构与功能,内质网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结构类型 糙面内质网 和 光面内质网 。88. 内质网的功能1.蛋白质的合成2.脂质的合成3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4新生肽的折叠与装配5. 内质网的其它功能89. 在分泌细胞和分泌抗体的浆细胞中,粗面内质网非常发达。内质网上有一种称为易位子的复合体,其功能与新合成的多肽进入内质网有关。 90. 光滑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重要场所,广泛存在于能合成类固醇的细胞中。如睾丸的间质细胞、肾上腺皮质、肝细胞等。91. 寡糖基转移到天冬酰胺残基上称之为N-连接的糖基化,与天冬酰胺直接结合的糖都是N-乙酰葡萄糖胺。也有少数糖基化是发生在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也有可能发生在羟赖氨酸或羟脯氨酸),称之为O-连接的糖基化,与之直接结合的是N-乙酰半乳糖胺。92. 高尔基体一般显示有极性,可区分出靠近细胞中心的顺面或形成面或凸面(convexity);远细胞中心的另一面,称之为反面或成熟面或凹面;93. 溶酶体含有几十种酸性水解酶类,它们在内质网上合成时发生了N-连接的寡糖链修饰,然后进入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的顺面膜囊中存在N-乙酰葡萄糖胺磷酸转移酶和N-乙酰葡萄糖胺磷酸糖苷酶,在这两种酶的催化下,寡糖链中的甘露糖残基磷酸化产生6磷酸甘露糖。94. 根据溶酶体的不同生理阶段,可分为初级溶酶体、 次级溶酶体 和残余体 。95. 过氧化物酶体中常含有两种酶:一是依赖于黄素(FAD)的氧化酶,其作用是将底物氧化形成H2O2;二是过氧化氢酶,其含量常占过氧化物酶体总蛋白量的40,它的作用是将H2O2分解,形成水和氧气。96. 生物大分子的装配方式分为自我装配 、协助装配 、直接装配 。97. 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主要有三种途径: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吞与胞吐 。98. 膜转运蛋白可分为两类:一类称载体蛋白 (carrier proteins),它即可介导被动转运,又可介导逆浓度或逆电化学梯度的主动转运;另一类称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s) ,只能介导顺浓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被动转运。99. 所有真核细胞都有从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向质膜流动并与之融合的过程,通过这种组成型的胞吐途径 新合成的囊泡膜的蛋白和脂类不断地供应质膜的更新,确保细胞分裂前质膜的生长;囊泡内可溶性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有的成为质膜外周蛋白,有的形成细胞外基质组分,有的作为营养成分或信号分子扩散到胞外液。100. 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细胞以三种方式进行通讯:1.通过分泌化学信号 2.细胞间直接接触,细胞间接触性依赖的通讯 3.细胞间形成间隙连接,使细胞质相互沟通 。101. 细胞识别是指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分子选择性地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细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102. 根据信号传导机制和受体蛋白类型的不同,细胞表面受体可分为三大家族: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 G蛋白偶联的受体 酶偶联的受体 。103. 由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主要包括:cAMP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104. 锚定连接的两种不同形式:1. 与中间纤维相连的锚定连接。桥粒 和半桥粒 。2. 与肌动蛋白纤维相关的锚定连接。粘着带 和粘着斑 。105. 构成锚定连接的蛋白可分为两类:1.细胞内附着蛋白 2. 跨膜连接蛋白。106. 肉眼的分辨率一般只有0.2mm ,光学显微镜为0.2um ,电子显微镜为0.2nm 。107. 可对特异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定性定位的最有力的技术。包括免疫荧光技术和荧光素直接标记技术。108. 相差显微镜 ,其样品不需要染色,就可观察活细胞、甚至研究细胞核、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动态。109. 扫描电镜主要用于观察样品表面的形貌特征 110. 冷冻蚀刻(freeze etching) 技术主要用来观察膜断裂面的蛋白质颗粒 和 膜表面结构111. 差速离心与密度梯度离心相结合分离细胞器与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 。112. 基因型相同的细胞形成的融合细胞称为同核融合细胞 。113. 基因型不相同的细胞形成的融合细胞称为异核融合细胞 。114. 通过细胞杂交形成的单核子细胞称为融合核细胞 。115. 病毒(virus)主要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116. 类病毒(viroid)仅有一个有感染性的RNA构成的生命体。117. 朊病毒(prion)仅有感染性的蛋白质构成的生命体。118. 古核生物或称古细菌。包括:产甲烷球菌、盐细菌、热原质体(生长在煤堆中)、硫氧化菌(生长在硫磺温泉中)119. 生物学上常用的电镜技术包括超薄切片技术 、负染技术 、冰冻蚀刻技术 等。120. 生物膜的基本特征是流动性 和不对称性 。121. 真核细胞中,质子泵可以分为三种P型质子泵 、V型质子泵 和H+_ATP酶 。122. 由G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cAMP信号通路 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123. 溶酶体酶在合成中发生特异性的糖基化修饰,既都产生6磷酸甘露糖 。溶酶体的标志酶是酸性磷酸酶 。124. 在内质网上继续合成的蛋白中如果存在停止转移序列 ,则该蛋白将被定位到细胞膜上。125. 细胞核中的核仁区域 含有编码rRNA的DNA序列拷贝。126. 染色质DNA的三种功能元件是自主复制DNA序列 、着丝粒DNA序列 、端粒DNA序列 。127. 微管特异性药物中,破坏微管结构的是秋水仙素 ,稳定微管结构的是紫杉醇 。128. CDK1(MPF)主要调控细胞周期中G2 期向M期 的转换。129. 按照所含的核酸类型,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 和RNA病毒 。130. 染色质包装的多级螺旋模型中一、二、三、四级结构所对应的染色体结构分别为核小体 、螺线管 、超螺线管 、染色单体 。131. 常见的巨大染色体有灯刷染色体和多线染色体,分别存在于两栖类卵母细胞 和果蝇唾液腺 中。132.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美国科学家与一位德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 兰迪谢克曼 和托马斯祖德霍夫 。他们共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