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申论素材.doc_第1页
山西申论素材.doc_第2页
山西申论素材.doc_第3页
山西申论素材.doc_第4页
山西申论素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申论素材-看山西如何转变用水方式发布: 2010-06-28 09:14 | 来源: | 编辑: | 查看: 262 次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10年6月6号头版呢,山西少有哦 山西缺水。缺到什么程度?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人均供水量位列全国倒数第一。缺水,成为制约山西发展的突出瓶颈。山西的用水结构很不合理。地表水留不住,黄河水成本高,用水量的2/3靠抽地下水。井越打越深,费用越来越高,地下水超采严重这样的用水方式难以为继。没有水何谈生存,何谈发展?!不转变用水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一句空话。随着新的治水思路的确立,山西变了!“多用地表水,少用地下水”,山西35项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快马加鞭,百座病险水库得以加固,西山引黄灌溉工程全面启动,地表水供水能力明显增强,今年灌溉面积将增加到1800万亩;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全省地下水位止降返升,11个市中有7个市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56米饱受缺水之困的山西迈出转变用水方式的坚实步伐。 看山西如何转变用水方式从地下水到地表水构建三晋大地“新水网”,补起缺水的“短板”在太原市小店区黑驼村,相距不远的三口井,见证了山西水资源的变迁:第一口井是上世纪60年代打的,深60米,当时水能喷出1米高,但到1990年不出水了;第二口井是1994年打的,深181米,3年后又干了;2002年打了第三口井,井深已达858米。山西照这样用水还能撑多久?2007年,水利部专家组“会诊”山西水问题时担忧地说,继续这样不合理的用水结构,过不了多少年,一旦遇特大干旱,山西可能“地上没水用,地下无水抽。”水是山西之短、山西之痛。山西的决策者们认识到:加快转变用水方式,山西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重新摸水情、算水账,山西开始冷静反思:每年分配给山西43.1亿立方米黄河水,山西却只用了不到1/4,为什么靠着黄河用不上?水库蓄水不足河川径流量的1/10,为什么大量的水白白流走?遇上特大干旱,从哪儿取水“多用一盆地表水,多留一盆地下水”山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路线图日渐清晰。2007年起,山西举全省之力实施兴水战略,按照“西引黄河、东搞拦蓄、统筹区域”的战略布局,总投资150亿元,建设35处应急水源工程,推进覆盖全境的十大骨干供水体系,构建“两纵十横、六河连通,多源互补,丰枯调剂”的三晋大地“新水网”,从根本上补起山西缺水的“短板”。随着运城市夹马口灌区北扩和北赵引黄灌溉工程的投入运行,到今年底将有百万亩旱垣田变成水浇地。运城旱垣上,40多万祖辈“靠天吃饭”的农民将梦想成真。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说,财政资金、煤炭基金、社会融资等多渠道投入,到今年年底,将有30项应急水源工程投入运行。到2012年35项工程全部建成后,全省地表水供水能力将达到45亿立方米,占全省用水量的2/3,将彻底扭转不合理的用水结构。常年多用地表水,补充涵养地下水,旱年启用地下水,山西将可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旱。从“保命水”到“增产水”补电价降水价,有效利用黄河水“把水引进来,还要让群众用得起。”这就要靠政策引导,合理用好黄河水。从偏关到垣曲,山西沿黄地区山高坡陡,灌溉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运城市临猗县孙吉村农民王占鳌说:“扬程260米,抽一立方米黄河水要0.7元,浇一亩地80多元,比井水还贵。年年抗旱,只舍得浇一次保命水,亩产也就几百斤。”高水价让农民守着黄河不敢浇,望水兴叹。补电价,降水价,山西动了真格,去年省政府出台了补贴政策,省级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将黄河水灌溉电价由每千瓦时0.269元降到0.06元,水价从每立方米0.5元降到0.25元。渠通了,水价降了,农民引黄灌溉热情高涨。“水价降了一半,灌溉时间也缩短了2/3,保命水变成了增产水。”尝到甜头的王占鳌说,今年水浇得好,收成差不了,每亩稳上千斤。临猗县寺后村农民贾冯稳,自己掏钱建起了提水泵站,“果园效益高,值得!”水到哪里,哪里就能调整结构。补贴政策带动,工程合理调配。“引沁入汾”工程实现沁河和汾河“两河牵手”,解决临汾盆地缺水,哺养汾河下游水量;坪上应急引水工程,为忻府、定襄、原平“解渴”山西按照“用好老灌区、建设新灌区、改造和修复旧灌区”的思路,到明年,全省灌溉面积将发展到2000万亩,实现农民人均一亩水浇地。寺后村干部贾万祥说,现在用黄河水划算,村里的19眼井,今年用不上了。在回龙灌区,214眼机井90%已经停用,年减少地下水开采260万立方米。监测显示,黄河灌区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明显放缓。随着用水方式的转变,土地的利用率、产出率也在提高。“过去只种一季,现在敢种秋了。”稷山县化峪镇阳平村支书任新山说,有水浇了,去年村民们收完小麦种玉米、棉花,全村耕地的复播面积从不到30%到了95%。运城禹门口灌区,有效灌溉面积扩大了5万余亩,浇水有保障了,小麦亩产由320公斤增到475公斤,复播玉米平均亩产达到600公斤。财政拿钱补贴水价、电价值不值?山西省副省长刘维佳给记者算了两笔账:一笔是农民的增产增收账:一立方米水能增产3斤粮。到2011年,仅灌溉一项,山西可望年增产粮食8.5亿公斤,农民减负增收达到10亿元以上。一笔是水账:到2020年,引黄灌溉面积从212万亩发展到729万亩,年灌溉用黄河水量将由现在不足3亿立方米,增加到21亿立方米,仅农业灌溉,每年将减少开采地下水8亿10亿立方米,这对山西生态的意义无法估量。从“大锅水”到明白水利用水价杠杆,拧紧节水阀门,以水定发展一手开源,另一手如何节流?用水限额、节奖超罚、工程节水,三晋大地的节水阀门正在拧紧。灌溉使用卡,对清徐县农民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在徐沟镇高花村农田里,村民李玉虎拿卡在控制器上一刷,水就通过管道“哗哗”流到自己的地里。李玉虎说:“以前是大锅水,渠道走一路漏一路。现在刷卡浇地,一亩地用水定额是170立方米,节约归己,超用加价,既明白又省钱,灌溉成本从每亩40元降低到16元。”如今在清徐县,工业、农业、生态都有了用水指标,192个行政村每户都分配了初始水权,1298眼机井全部安装了用水计量设备,实现了总量监控,计量用水,农民用上“明白水”、交上“明白钱”。水价杠杆撬动节水革命。清徐县孟封镇小武村侯中喜说,过去浇地都是大水漫灌,现在管道直接铺到田边。为了省水,农民们把大垄改成了小垄,地膜覆盖保墒、保水。“水龙头一开,跳的都是钱呀!”目前清徐县年均节水2000万立方米,减少地下水开采1659万立方米,相当于建一座中型水库。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去年山西提高地下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由原来的每立方米1元提高到2元,超采区由1.2元提高到3元。通过地下水资源监控网络,控制体系直接到县。同时,省政府将地下水位变化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财政并不富裕的洪洞县,今年开展“节水工程建设年”活动,规划投资1.58亿元,受益范围12个乡镇、226个村,将使全县43万亩农田实现节水灌溉。为何力度这么大?副县长乔永生说:“工程完工后,灌溉用水量将下降30%以上,年可节水8000多万立方米,这将突破洪洞严重缺水的制约,为今后发展腾出用水空间。”大槐树镇秦堡村支书顾福民说:“这个工程大家喜欢,愿意出工出力。从正月初八到现在,村民干劲十足,硬化了8公里长的灌渠,减少渗漏,每亩水费降了一半。”发展观在变,发展模式也在转变。在山西,“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成了许多地方的硬杠杠。严格限制高耗水行业、提高用水效率,去年全省万元GDP用水量从155立方米降到了100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47提高到了0.5。节水型社会初见成效。清徐县从2004年开始地下水位止降,去年地下水位总均值回升1.6米。从2009年以来,断流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