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课程标准】概述五四运动的过程,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认识五四运动由爆发到发展的过程,包括运动的主力和中心城市的变化;五四精神的内涵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多角度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应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必须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课前预习案【自主学习】知识梳理问题导引一、五四运动的背景:1.主要原因:一战爆发后,日本加快侵华步伐。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妄图使中国成为日本的殖民地。2.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3.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4.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5.阶级力量: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二、五四运动的概况1第一阶段(爆发)(1)中心:北京(2)主力:青年学生(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还我青岛”2第二阶段(高潮)(1)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2)主力: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初步胜利(1)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2)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3)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三、五四精神1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2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出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3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4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五四运动的背景是什么?(国际背景、国内背景)结合65页小字思考:五四运动中的三罢斗争有哪些人参加?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中国为什么能拒签合约?2、五四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什么?【拓展延伸】1.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比较项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社会性质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点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群众基础缺乏群众基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结果和前途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失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属世界革命的范畴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特别提醒(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大区别是领导阶级的不同(2)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3)成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2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特别关注广泛的群众基础)。(1)指导思想不同:五四运动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辛亥革命则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2)革命性质和发展方向不同:辛亥革命的性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其发展方向,其发展方向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五四运动则是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端,其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3)革命主力不同:五四运动的主力是无产阶级;辛亥革命的主力是主力是民族资产阶级。(4)领袖人物不同:五四运动的领袖人物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辛亥革命的领袖人物是资产阶级革命派。(5)群众基础不同:五四运动有广大工人、学生和市民参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辛亥革命则脱离了群众。(6)革命的彻底性不同:五四运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则缺乏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7)影响不同: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辛亥革命则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预习自测】11919年,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出卖中国权益,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这直接导致了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d八一宣言的发表2.1919年5月,北京学生发动了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纪念这次爱国运动的节日是a. 劳动节 b. 教师节 c. 护士节 d. 青年节3.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和约签字”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4.“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5.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b民主和科学精神 c追求真理的精神 d勇于解放的精神【我的疑问】课内探究案合作探究要求:(1)自主探究、生生合作、组内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以下探究问题;(2)各小组组长指导协调探究任务的完成,安排专人做好相关讨论记录,并确定需进行探究成果展示的同学。(2009年山东文综29题)(11分)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下图是近代列强侵略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人民抗争示意图。请回答:(1)据上图,概括说明列强对该地区的侵略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4分)(2)在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各自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3分)五四运动又为探索民族独立的道路做出了哪些新贡献?(4分)【课堂小结】构建本课知识树【当堂检测】1.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具有明显的不同点是: a其发生有更深刻的社会根源 b. 其指导思想更具有革命性c.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 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它比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开始发生变化c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革命的领导任务 d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a.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 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c. 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 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4.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c.十月革命的影响 d.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5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c.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d.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6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7.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剧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剧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8.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a.爱国主义 b.民主科学 c.追求真理 d.平等进步课后拓展案【课后作业】1. 理解并记忆课本基础知识【课后反思】第16课参考答案【预习自测】addda【合作探究答案】:(1)侵略范围不断扩大,由沿海深入内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