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全国名校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含解析)(1).doc_第1页
【备战】全国名校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含解析)(1).doc_第2页
【备战】全国名校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含解析)(1).doc_第3页
【备战】全国名校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含解析)(1).doc_第4页
【备战】全国名校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含解析)(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单元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目录f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f2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1f3 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1f4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综合2 f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6f1(2014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s和放射性同位素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s和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可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来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中dna的复制【知识点】探索遗传物质的实验。【答案解析】c解析:培养噬菌体的培养基必需含有细菌;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的时间需适当,不能过长,否则部分细菌会裂解死亡释放出噬菌体,影响实验结果;dna复制不需要嘧啶核糖核苷酸作原料。【思路点拨】根据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原理及过程分析。7f1(2014浙江效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知识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答案解析】b解析:噬菌体是寄生生活的,必须在有活细胞的培养基中才能生存,不能直接培养在普通培养基上;实验中搅拌离心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通过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认是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思路点拨】根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进行分析。42f1(2014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由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可知,下列注射物能使实验小鼠死亡的是 ( )ar型活细菌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cr型活菌+s型细菌dna dr型活菌+s型细菌dna+dna酶【知识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答案解析】c18f1(2014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如下: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将有毒的s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整个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b.实验、实验可作为实验的对照c.实验和实验中的死亡小鼠体内都可分离到s型活细菌d.重复做实验与,得到同样的结果,可排除s型活细菌由r型活细菌突变而来【知识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答案解析】a解析: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在存在转化因子,没有得出dna是转化因子的结论。【思路点拨】根据相关实验分析。6f1(2014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若l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l个32p标记的噬菌体浸染,裂解后所释放的噬菌体中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知识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答案解析】a解析:子代噬菌体是以亲代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合成dna的,以大肠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因此子代噬菌体一定有35s,但子代噬菌体含有32p的几率为2/2n。【思路点拨】根据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及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分析。20f1(2014湖南衡阳八中高一过关考试)用噬菌体去感染细胞内含大量的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 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知识点】噬菌体侵染细胞的特点【答案解析】b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利用细菌细胞内的物质合成自己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合新的噬菌体个体,细菌裂解后新的噬菌体释放出来,3h存在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故选b。【思路点拨】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特点。21.f1(2014哈尔滨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为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有人想用含32p噬菌体进行侵染细菌的实验,关于此次实验的做法及分析正确的是a需用含有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t2噬菌体b需用已被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已标记的大肠杆菌c若此次实验上清液中出现了大量放射性,原因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d离心的目的是让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和细菌分离【知识点】噬菌体侵染实验【答案解析】c解析:用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用t2侵染大肠杆菌得到32p标记的噬菌体,a错误;用已被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b错误;实验上清液中出现了大量放射性,原因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c正确;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d错误。【思路点拨】掌握噬菌体侵染实验的原理及过程。20.f1(2014哈尔滨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3个实验s型菌的dna+dna酶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入小鼠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入小鼠s型菌的dna与高温加热后冷却的r型细菌混合注射入小鼠以上3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 b存活,死亡,存活c死亡,死亡,存活 d存活,死亡,死亡【知识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答案解析】b解析: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才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dna酶能够水解s型菌的dna,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dna能使活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导致小鼠死亡;中r型细菌被加热杀死,不能被s型细菌dna转化,小鼠存活,故选b.【思路点拨】掌握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及实验过程。12.f1(2014哈尔滨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a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c艾弗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 d克里克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知识点】教材实验【答案解析】b解析: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a错误;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验证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艾弗里采用将dna和蛋白质分离的方法,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克里克等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d错误。【思路点拨】掌握教材实验的背景资料及常用方法。9.f1(2014哈尔滨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c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d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知识点】噬菌体侵染实验【答案解析】d解析:噬菌体侵入细菌只有dna进入细菌,进入细菌后,以自己的dna为模板,以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为原料合成dna和戴白质外壳,然后装配成完整的噬菌体。故选d 。【思路点拨】掌握噬菌体侵染的特点。27f1(2014广东湛江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所用的科学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以豌豆为材料进行研究遗传规律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b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时,运用了假说演绎的方法c格里菲思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知识点】有关科学家的实验【答案解析】ad解析: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格里菲思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用的是体内转化实验法,没有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思路点拨】根据有关科学家的实验分析6f1(2014广东湛江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b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多样性,是生物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c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d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知识点】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实验【答案解析】b20f1(2014福建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a. 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和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点】肺炎比球菌转化实验【答案解析】c解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是根据大多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得出的,不是根据该实验得出的。【思路点拨】根据肺炎比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及结论进行分析。10f1(2014福建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的遗传物质是( )a、rna b、dna c、dna和rna d、dna或rna【知识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答案解析】b13f1 (2014宁波高二八校联考)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只含有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b只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d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知识点】dna是遗传物质【答案解析】d14f1 (2014宁波高二八校联考)s型肺炎双球菌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肺炎双球菌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菌混合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b s型菌与r型菌的结构不同是由于遗传物质有差异 c将s型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体内有s型菌产生,小鼠死亡 d肺炎双球菌利用小鼠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知识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答案解析】b15 f1 (2014宁波高二八校联考)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无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大肠杆菌,则新生的噬菌体可含有a32p b35s c32p或35s d32p和35s【知识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答案解析】a解析:新生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原料来自细菌,而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又没有进入细菌体内,因而子代噬菌体不要能含有35s。【思路点拨】根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分析。10f1(2014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知识点】教材经典实验的结论。【答案解析】b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没有证实遗传意在的化学本质,a错误;噬菌体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当噬菌体侵染的时候蛋白质外壳是不会进入宿主细胞的,所以分别用带放射性物质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其内部遗传物质,离心处理之后就更易解释,而肺炎双球菌则不明显,b正确;dna双螺旋的结构特点是a=t,c=g,所以嘌呤数等于嘧啶数,c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能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d错误。【思路点拨】理解并识记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7f1 (2014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下列四组成分中,属于dna分子组成成分的是() a脱氧核糖、核酸、磷酸 b脱氧核糖、碱基、磷酸c核糖、碱基、磷酸 d核糖、脱氧核酸、磷酸【知识点】dna的结构【答案解析】b解析:dna中含有脱氧核糖、磷酸及四种含氮碱基,不含核糖。【思路点拨】只要根据dna的化学组成分析即可。f2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20f2(2014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a复制出现差错 b发生过交叉互换c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发生紊乱 d发生了自由组合【知识点】dna复制【答案解析】a27. f2(2014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用35 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5p的培养基中培养,请问最快在第几次细胞分裂的后期,细胞中只能找到1条被35p标记的染色体 a.2 b.3 c9 d19【知识点】dna的复制【答案解析】b解析:由题意可知,20条被标记的dna第一次复制,结果所有的染色体均有标记,既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被35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为40条,形成的子细胞中20条染色体均被标记,经复制后,形成40条单体,而其中的一半,即20条具有35p标记。而当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染色单体随机分开,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2个细胞,而某个细胞分到具有35p标记的染色体的数目为0-20,而第三次分裂是以第二次分裂的子细胞为前提,在后期被标记的染色体为020,故b正确。【思路点拨】掌握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7f2(2014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3h标记,并供给1h 的原料。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3h-dna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a0 b25% c50% d100%【知识点】dna复制、减数分裂【答案解析】d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只有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才进行dna复制,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原来标记的dna两条链分别作模板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链。【思路点拨】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分析。29f2(2014浙江效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用35 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5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有丝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5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a0条 b20条 c大于0小于20条 d以上都有可能【知识点】有丝分裂,dna复制。【答案解析】d解析:第一次有丝分裂完成后所有子细胞的染色体都有35 p标记,但第二次有丝分裂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只有一条含有35 p标记,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又随机移向两极,因而子细胞中被35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abc三项都有可能。【思路点拨】根据dna复制过程及有丝分裂过程分析。15f2(2014浙江效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下列各项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dna复制 rna复制 转录 翻译 逆转录 a b c d【知识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解析】a8f2(2014浙江效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已知dna分子中,碱基对a与t之间形成二个氢键,c与g之间形成三个氢键;在一个双链dna分子片段中有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90个。因此在这个dna片段中含有游离的磷酸基的数目和氢键的数目依次为 a200和400个 b44个和510个c2个和400个 d 2个和510个【知识点】dna的结构【答案解析】d9f2(2014浙江效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c碱基与脱氧核糖相连接 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知识点】dna的结构【答案解析】b46f2(2014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下列有关结构数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脱氧核糖、磷酸 dna是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 - 2n)/2 脱氧核苷酸数 = 磷酸数 = 碱基总数 = ma. b. c. d.【知识点】dna的结构【答案解析】a39f2(2014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小麦的遗传物质中含有的碱基种类是a1种 b4种 c5种d8种【知识点】dna的结构【答案解析】b29f2(2014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b.生物界丰富多彩,起决定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c.体现生物界多样性的是蛋白质的多样性d.没有rna的多样性,就没有蛋白质的多样性【知识点】dna的结构【答案解析】a解析: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碱基对的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思路点拨】根据dna的多样性的含义分析26f2(2014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在同一草场上,牛吃了草长成牛,羊吃了草长成羊,其根本原因是牛和羊的()。a染色体数目不同b消化吸收能力不同c蛋白质结构不同ddna上的遗传信息不同【知识点】dna的结构【答案解析】d23f2(2014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下图表示某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胞嘧啶核糖核苷酸b在dna中的特定排列顺序可代表遗传信息c如果该片段复制两次,则至少需要游离的鸟嘌呤核糖核苷酸6个ddna解旋酶作用于处的化学键【知识点】dna的结构【答案解析】b解析:形成的是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dna复制需要的是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dna解旋酶作用于碱基间的氢键而不是处的化学键。【思路点拨】根据dna的结构基本知识分析。19f2(2014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两条链均被32p标记的一个dna分子在含31p的环境中连续复制3次后,所得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分子个数是a6 b4 c 2 d8【知识点】dna的复制【答案解析】c解析:被32p标记的dna的两条链在复制过程中分开分别存在于两个子代dna分子中。【思路点拨】绘出dna半保留复制的简要示意图。9f2(2014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a碱基序列 b碱基数目 c的比值 d碱基种类【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答案解析】d解析: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其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同源染色体上为等位基因时,其碱基序列不同,a错误;同源染色体上为等位基因时,由于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形成的,而基因突变是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因此碱基数目也不一定相同,b错误;不同双链dna分中或的比值均相同,但的比值一般不同,c错误;所以dna都含有四种碱基,即a、c、g、t,d正确。【思路点拨】理解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17f2(2014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祭祖是我国民间的风俗。在一起祭同一祖先的亲缘关系较远的两位男性,其体细胞中碱基排列顺序最相似的dna为a线粒体中的dna b常染色体上dna cy染色体上dna dx染色体上dna【知识点】dna的结构【答案解析】c15f2(2014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b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c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d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3h标记【知识点】dna的复制【答案解析】d解析: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绘出dna连续复制两次的简图可知,dna第一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3h标记,但第二次完成复制时,每条染色体只有一条单体带有3h标记。【思路点拨】绘出dna复制的简要示意图。14f2(2014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体外进行人体dna复制实验,向试管加入有关的酶、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37下保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生成dna,合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充足b不生成dna,因为缺少dna模板c能生成dna,有催化dna合成的酶d不生成dna,因为实验中缺少酶催化的适宜温度【知识点】dna的复制【答案解析】b10f2(2014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假设将1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三次连续的有丝分裂产生后,含有15n的dna所占的比例为( )a0 b100% c50% d 25% 【知识点】dna的复制【答案解析】d【思路点拨】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绘图分析4f2(2014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中,嘌呤占52,嘧啶占48,此生物一定不是 a.噬菌体b.大肠杆菌c.青霉菌d.人 【知识点】dna的结构【答案解析】a21f2(2014湖南衡阳八中高一过关考试)某一双链dna分子含有800个碱基对,其中含a 6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了数次后,消耗环境中含g的脱氧核苷酸6200个,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 a.4次 b.5次 c.6次 d.7次【知识点】dna分子的复制及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答案解析】b解析: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形成的子代dna分子和亲代相同,不配对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所以g占200个,(6200+200)200=32,所以复制5次。【思路点拨】本题考查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2f2(2014湖南衡阳八中高一过关考试)dna的一个单链中(a+g)/(t+c)=0.2,该比值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a0.4和0.6 b. 5和1.o c0.4和0.4 do.6和1.0【知识点】dna的结构特点【答案解析】b解析:双链dna是碱基互补配对的既a=t、c=g,dna的一个单链中(a+g)/(t+c)=0.2,则另一条链(a+g)/(t+c)=5;整个dna分子符合 碱基的互补配对,所以(a+g)/(t+c)=1,故选b。【思路点拨】掌握dna分子碱基配对的特点。17f2(2014湖南衡阳八中高一过关考试)一个由15n标记的dna分子,在没有15n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a1/10 b.1/5 c.1/16 d.1/32【知识点】dna分子的复制【答案解析】c解析:一个由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得到25=32个dn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其中有2个dna分子各含一条母链,其他dna分子不含15n,所以复制5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故选c【思路点拨】掌握dna的复制特点。18f2(2014湖南衡阳八中高一过关考试)经检测某病毒的核酸,得知其碱基的含量分别为:a23%,t36%,g21%,c20%,试问其核酸应为 a双链dna b单链dna c双链rna d单链rna【知识点】碱基配对特点【答案解析】b解析:由题意可知a、t、c、g四种碱基均有,而没有u,说明不是rna,排除cd,又因为双链dna的特点是a=t,c=g,所以不是双链,故是单链dna。【思路点拨】掌握dna和rna的结构特点及双链dna的碱基配对特点。19f2(2014湖南衡阳八中高一过关考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对模型,其中正确的是 【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答案解析】d解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五碳糖,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两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碱基按照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碱基对,两个脱氧核苷酸形成了脱氧核苷酸对,脱氧核苷酸对的两个脱氧核苷酸是反向、平行的。a、从五碳糖和磷酸基团的形态和位置可判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不是反向平行的,a错误;a与t这个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该是两个而不是三个,b错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中的脱氧核糖与磷酸基团之间的连接位置不对;而且,g与c这个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该是三个而不是两个,c错误;脱氧核苷酸对的两个脱氧核苷酸是反向平行的,核苷酸的连接方式和碱基对之间的氢键都正确,d正确。【思路点拨】掌握dna分子的结构特点,dna分子的组成单位。16f2(2014湖南衡阳八中高一过关考试)下图表示dna相关的某一生理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该图示过程为转录b在解旋酶作用下,到过程将形成两条独立的母链c图中的x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中共有4种碱基,4种脱氧核苷酸【知识点】dna分子的复制【答案解析】d解析:i是dna分子、是dna的复制过程,表示个子代dna分子。该图示过程为dna的复制过程,故a错误;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所以i到过程不会形成两条独立的母链,故b错误;图中x代表腺嘌呤,故c错误;i是dna分子,dna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含有四种碱基,故d正确。【思路点拨】理解dna分子结构特点和dna的复制过程。15f2(2014湖南衡阳八中高一过关考试)如右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和b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有1个c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连接起来的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知识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答案解析】a解析: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碱基组成,即图中的a,b中磷酸的连接位置不正确,a错误;由题图可知,每个五碳糖都只有1个碱基与之直接相连,b正确;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苷酸链,即图中,c正确;脱氧核糖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因此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是胸腺嘧啶碱基t,d正确【思路点拨】掌握dna分子的结构特点。28.f2(2014哈尔滨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b第三次复制需要2.1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3【知识点】dna的复制【答案解析】b解析:dna的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a正确;由题意可知dna分子中a=t=20%10000=2ooo,g=c=30%10000=3000,第三次复制产生了四条新的dna分子,共需要12000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错误;由于半保留复制,复制三代后共8个dna分子16条单链,其中有2条被标记,所以比例是2:14=1:7,c正确;子代被标记的dna分子数有2个,未被标识的有6个,比例为2:6=1:3,d正确。【思路点拨】掌握dna复制特点及碱基的计算方法。27.f2(2014哈尔滨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和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含腺嘌呤17%的dna比含胞嘧啶15%的dna耐热性高d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是通过氢键连接的【知识点】dna双螺旋结构【答案解析】解析:图中表示磷酸,表示脱氧核糖,表示胞嘧啶。dna分子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错误;由于每个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排列的脱氧核苷酸单链构成,故中的不是这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中下方的磷酸基团与才共同构成这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结构,b错误;a与t之间两个氢键,c与g之间三个氢键,含c、g越多越稳定,c正确;dna单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d错误。【思路点拨】掌握dna的结构特点及碱基配对特点。22.f2(2014哈尔滨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右图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腺苷 c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腺嘌呤【知识点】化合物的化学组成【答案解析】c解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错误;为腺嘌呤,b错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c正确;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错误。【思路点拨】理解a在不同化合物中的不同名称。23.f2(2014哈尔滨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是四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知识点】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答案解析】b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特异序列,不是碱基的随机排列,b错误;一个基因含多个核氨酸,其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顺序决定的,c正确;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当没有染色单体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当有染色单体时,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d正确。【思路点拨】理解基因的本质及染色体与基因、dna之间的关系。18.f2(2014哈尔滨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的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知识点】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答案解析】b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不在染色体上,a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b正确;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c错误;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d错误。【思路点拨】理解并掌握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7.f2(2014哈尔滨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所有dna的两条链都被15n标记),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有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a2小时 b4小时 c1.6小时 d1小时 【知识点】dna的复制【答案解析】c解析:假设该细胞分裂了n次,则dna分子复制了n次,由题意可得关系式:2:2n=1:16,2n=32,n=5,8小时细胞分裂了5次,因此该细胞分裂的周期是85=1.6小时。故选b。【思路点拨】根据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推断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对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34f2(10分)(2014广东湛江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 min分裂一次):实验一:离心,实验二:离心,实验三:中带dna重带轻带(1)实验一和实验二的作用是_。(2)从实验三的结果c、d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_(是/不是)半保留复制。(3)如果实验三的结果都为f,则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_(是/不是)半保留复制。(4)如果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与结果d相比,结果e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_(发生变化/没有变化),放射性强度不同的是_带。【知识点】dna的复制【答案解析】【思路点拨】【思路点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dna的复制方式,dna的两条链都含有14n,则离心后dna分布于试管的轻带,如果dna的两条链都含有15n,则离心后dna分布在试管的重带,如果dna的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则离心后该dna分布于试管的中带,据此进行分析作答。25f2(2014广东湛江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构成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相等c基因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d基因能够存储遗传信息且可以准确复制【知识点】基因的本质【答案解析】ad解析: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因而构成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不相等,不同的基因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不是随机排列的。【思路点拨】根据基因的含义分析22f2(2014广东湛江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圆圈中内容所对应的名称相符的是( )a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一腺苷c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一腺嘌呤【知识点】dna与rna的区别【答案解析】d解析:是腺苷,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思路点拨】根据有关物质的组成分析。15f2(2014广东湛江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有人提出“吃基因补基因”的观点,下面对该观点的辨析中,最合理的是( )a不赞成,因为基因被吃后会被消化分解,不可能补充或整合到人体原有的基因组中去b不赞成,因为基因被吃后会造成基因突变,导致出现不可预测的变异c赞成,因为基因只是一个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已,被吃下后不会被分解d赞成,因为基因被吃下后,可弥补缺陷的基因或修正原有基因的不足【知识点】基因的本质【答案解析】a7f2(2014广东湛江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3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其结果可能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消耗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00个d该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最多有2100种【知识点】dna的复制【答案解析】a解析: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产生的dna中含有14n的dna分子占100%,消耗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4-1)70=1050,该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少于2100种。【思路点拨】基因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进行分析。36f2(2014福建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小张同学用纸片、别针等材料做了一段基因模型,下图是该模型一部分,请据图回答:(1)图中 代表 (填中文名称)。(2)图中的 为 (填中文名称)。 (3)以图中的标号为10的dna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称为 , 该rna的碱基顺序为 。 (4)如果该基因中的变为 ,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 。这种改变是否会引起相应的蛋白质的改变? (填“是”或“否”或“不一定”)。【知识点】dna的结构【答案解析】(每空1分,共6分)(1) 脱氧核糖 (2) 胞嘧啶 (3) 转录 cagu (或ugac) (4) 基因突变 不一定 35f2(2014福建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将亲代大肠杆菌(dna含15n)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和),再将第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得到第代,用离心方法分离得到dna的结果。则第代和第代大肠杆菌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是()【知识点】dna复制【答案解析】a解析:将亲代大肠杆菌(dna含15n)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繁殖得到的第代dna为同时含15n和14n,第代为1/2同时含15n和14n,位于中带,另有1/2全部含14n,位于轻带;将第代大肠杆菌再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得到第代的dna为1/2同时含15n和14n,位于中带,另有1/2全部含15n,位于重带,如a所示。【思路点拨】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分析。26f2(2014福建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某双链dna分子(如下图所示)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b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1234c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d图中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4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知识点】dna的复制【答案解析】c解析:根据dna一条链上atgc1234及两条链的碱基互补配对可知,dna另一条的atgc2:1:4:3,dna双链中atgc3:3:7:7,a+t=(3+3)/(3+3+7+7)=3/10.碱基总数为400.可知a+t=3/10.400=120,而双链中a=t,a=60,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2-1)60=180,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图中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4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18。【思路点拨】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dna的复制特点进行有关计算。14f2(2014福建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过程中的解旋发生在( ) adna分子的两条母链之间 bdna子链与其互补的母链之间 c两条dna子链之间 ddna子链与其非互补母链之间【知识点】dna的复制【答案解析】a解析:dna复制过程中只有亲代dna的两条母链需解旋。【思路点拨】根据dna复制的过程分析。5f2(2014福建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