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合金化元素在钢中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各自特点_高农.pdf_第1页
微合金化元素在钢中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各自特点_高农.pdf_第2页
微合金化元素在钢中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各自特点_高农.pdf_第3页
微合金化元素在钢中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各自特点_高农.pdf_第4页
微合金化元素在钢中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各自特点_高农.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吞9 0 年第9期城 们技 术 总第 1 83期 讨论 与 议 微合金化元素在钢中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各自特点 离农 鞍钢钢铁研究所 近年来 国内外对 钢中加 入徽泛合金 元素以获得 高强度 高抗脆断裂性以及良 好的冷加工成型性 和可焊性的微合金钢的研究极为重视 对妮 钒 钦等合金元素 在俐中作用及原 理 各 自特点以及复合应用效果作了较 详细论述 1 前言 微合金化技术是靠加微量合金元素来 提高性能的技术 以Nb Ti V为代表 的徽合金化元素 缩写 为MAE 是在钢 热加工过程中固溶或者以碳氮化物方式存 在 分别对细化组织 相变强化 沉淀强化 等起着显著的作用 使机械 性 能得到提 高 从而获得高强度 高抗脆断裂性 以 及 良好的冷加工成型性和可焊性的微合金 化钢 近年来国内外对微合金化低合金钢 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对钢中MAE作用原 理和机制的研究一直在继续 了解和掌握 近期有关的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当今科研和 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 本文对微合 金化元素在钢中作用的基 本原理 各自特 点以及复合应用效果加以概述 2 微合金化元素的基本特征 2 1 徽合金元众的固有特性 其固有特性主要有 很 低 的含量 10 一3 10 一 肠 与C N和S交互作用 在基体上形成第二相沉淀 对组织产 生强烈的影响 通过工艺参数来控制溶 解和沉淀反应 钢中的MA E百分含量在 大多数情况 下是很低的 它们的浓度大约限制在 1 0 一 1 0 肠 由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所决 定 它们能与C N和S等钢 中 的 元素发 生反应 在比较低的温度下 它们的亲和 力导致第二相的沉淀 提高温度 即在奥 氏体区 间 这些 化合物全部或部分地溶于 钢的基体 中 第二相的溶解和沉淀对钢的 性能产生的影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溶解 和沉淀不仅取决于反应元素的浓度 而且 还取决于轧制工艺参数 钢的最终性能是 M AE间接和直接作用的结果 因此它们 不仅能够控制再结晶和奥 氏体转变的基本 过程 而且能够调整结构参数来控制产品 的性能 2 2 徽合金化元素可控制的结构参傲 主要结构参数是 晶粒大小 和形 状 不同尺寸的沉淀物 铁素体型红l 织 铁素体 贝氏体 马 氏体 位错 密度 织构 非金属夹杂物 MAE通过沉淀粒子成核 与阻止晶界 迁 移 的方式来减 少奥氏休品粒J之寸 图 1 示出沉淀相体积分数和粒子 尺寸对奥氏体 鞍 钢技术 晶粒尺寸的影响 不仅正火钢奥氏体中析 出的非共格质点可减少铁素体晶粒 M AE 1000 氮 呈 00 二 10 一 J n 甘 气 乍 叱莫唱 10 一4 l 0月 图 1 匕教积分数 体积分数和粒子尺寸对奥氏体 晶粒尺寸的影响 生5 还可在热机械轧制期间通过推迟再结晶 来实现显著地细化铁素体晶粒 表 1给出了微合金化钢中不同类型的 沉淀物 沉淀物的尺寸及形貌取决于钢的 成分 MA E所形成的化合物和形成温度 其范 围较宽 这个范围从凝 固前析出的粗 大夹杂到铁素体上形成的极细小的半共格 团状物 尺寸变化范围大于 10 这些粒 子对最终产品性能产生相应的影响 MA E以各种不同方式影响奥氏体转 变 表2 如果合金化元素固溶于奥氏 体中 它如同许多常规合金化元素一样将 推迟奥氏体转变 如果奥氏体中析出质点 引起加速形核 那 么MA E对奥氏体转变 的影响就会相反 即加速奥氏体转变 衰 1 橄合金化钥中各种沉淀物 沉淀类型和尺寸沉淀种类 例 子 粗大夹杂物 10 nm 在凝固前或凝固期间沉淀 TiNTi一C ZS 细小沉淀物 10 1 n m 低一Ti 在丫相内沉淀 TiN 降低沉淀温度 中等沐 刁 沉淀物 10 n m 在丫晶粒边界和亚结构上沉淀 N b CTIC 中等大小沉淀物 102口m 应变诱导沉淀 N bCTIC 列状细小沉淀物 Y 一相间沉淀 NbCTICV C N IOi n m 极细小 半共格沉淀物 团状 IOi nm 相内沉淀N bCTICV C N 化 一 一 i 11 衰 2 合金化元幸对Ya 稗变的形晌 MAE状态 对转变 的影 响 1 M r 元素溶解于界扫 推迟转变 2 M X 丫中碳氮化物 加速转变 3 M X 丫巾应变诱导一强烈加速转变 碳篮化物 位错密度是MAE影响 的另一结构参 数 最有效地提高位错密度的方法是降低 奥氏体转变温度 使转变在贝氏体区内发 生 而不是在铁素体区域内 在钢中加入 Nb和Ti可达到这一 目的 如果 在两相区 进行热形变 MAE将会 推迟 回复过程 1 990年第9 期 从而引起最终产品中位错密度增加 微合金化钢的另一个重要结构参数是 铁素体织构 表 3 给出了对热轧和冷轧产 品中织构的研究结果 这些织构对钢的机 械性能有一定影响 在冷轧和再结晶的带 材 中 微合金化元素提高织构程度 产生 高的 r值 随之而带来良好的深冲性能 农 3 徽合金化们中产生的织构 一 二二全 一丝 一上 一兰竺 二塑 且 一鲤蟹些竺 热轧带钢或形变热处理钢板 在 丫十a 区轧制的产品 冷轧和再结晶钢板 112 11 0 100 011 111 112 554卜 丝5 履 黯黔皇霜氛 在Z方向的易脆诱导织构间隙 好的粤 装宫 异性 MA E还可控制钢中非金夹 杂物的生 成和形态 TIN常常同在它们上面结晶的 碳硫化物在一起或者形成单独的夹杂物 对硫化物形状的控制会大大提高横向试样 的韧性和冷加工成型性 2 3 续合效果 微合金化中的MA E在物理冶金学上 的多重效应 图 2 可用来控制一些关键 问题 包括组织的形成和限制那些不希望 u IJ题M人E 机制 的有害元素 通过控制应变强化 再结 晶 沉淀作用和奥氏体转变 就能得到决 定最终产品所需要性能的预期组织 氮 硫与MAE结合可增加抗时效 能力 改善 冷加工成型性以及得到更好的抑制裂纹的 能力 甚至碳与MA E结合也能 对改善钢 的性能作出贡献 由于减少了在奥氏体转 变时起作用的部分碳 或者由于使碳溶解 于铁素体 中 使其成为无害 组 织 形成 组织 性能 晶粒尺寸 强度 一 组织 一 韧性 位错密叫 成型性 乎 少 竺竺 沉淀相 时效抗 lJ 一竺 巡主 兰全竺 冷成型性 断裂抗力 孙 工C曰一 古N 一 图 2 MA E控制着HS L A钢的物理冶金 3 微合金化元素的各自特点 尽管所有的MAE都符合既能细化品 粒 又能产生沉淀强化作用的双重要求 但它们是不能互换的 每一种元素都具有 各自不同的特点 它们与钢中常见的四种 元素 碳 氮 硫 氧 之 间有着程度不 同的亲和力 表 4 在生产过程中 通过特定化合物的溶 解与沉淀相之间的作用使MA E发挥出最 大的作用 图 3示 出 了碳化物和氮化物在 10 00 时的溶解度等温线 从 中可见 在 通常碳 氮和合金化元素含量 肖况 下 只有 NbC TIC和VN化合 物对 控制生产 艺 过程 中溶解或析出是有效的 TIV不能充 分溶解 而V C具有非常大的浴解度 鞍 钢技术 衰 4 Nb T i V与们中C N S O之间的亲和力 比较 胶胶胶 C C CN N NS S S0 0 0 N N Nb b b 一竺士 T T T i i i 二三 三二 十 十十 V V V V V V V V V 十 十十 二 土上上 十 十十 十十十十 十十十十十十 注 多者代友亲和力强 二二 代表该砂氮化物起主 要强化作用 谷 认试 试10 一 2悦 NbC iTN 丫 10 一 L 一一一 叫一一玉一 一习 10 一 10 一3 10 一之 10 一 10 0 C或N 书 图 3 钢中Nb Ti V化合物在 10 0 0 时 的溶解度等温线 3 1 Nb N b在浓度很低 的情况下就可产生很 大的影响 这是由于在奥氏体或铁素体中 形成了非常细小弥散的沉淀相 在Nb C N 型碳氮化物 中的碳和氮的百 分含量是 由钢的基础成分和析出温度所控制 在奥 氏休低温区变形导致细小弥散的碳氮化物 发生应变诱导析出 这会极显著地推迟再 结晶 在铁 素体高温区 大量的 Nb处于 过饱和状态和特殊沉淀状态 结果形成很 细小半共格的粒子或团状物 它们产生显 著的沉淀硬化 在正火状态下 由于碳氮 化物成核和钉扎晶界的作用 细化了奥氏 体和铁素体晶粒 17 3 2 Ti 在MAE中 Ti被称为多重功 能 的合 金化元素 当Ti洛解于奥氏体中时 显著 地推迟奥氏体转变 微量的Ti就足以与钢 中的氮结合 保证钢的时效抗力 当浓度 调 整到化学计量的情况下 钦的氮化物呈 细小弥散分布并能减小奥氏体晶粒尺寸 在所有的沉淀相中 TIN阻止奥氏体晶粒 长大比其它的沉淀相更为有效 甚至在冷 却速度低的大线能量焊接的电渣焊中也是 如此 它们能有效地限制焊接热影响区的 晶粒粗化 在奥氏体低温区 应变诱导碳 化物沉淀类似于N b的应变诱导碳化物沉 淀 大大地推迟再结晶 与 Nb类 似 铁 素体中极细小弥散的T IC产生显著的沉淀 作用 由于钦与硫的亲和力较大 所以钦 能够形成坚硬的碳硫化物 这可防止拉长 的硫化锰所产生 的不良影响 从而使钢韧 性的各向异性程度减小 平台冲击能横向 纵向比值提高 5 3 V 与N b和Ti比较 V在钢 1 1 的溶解度 最大 形变热处理时 在奥氏体低温区 V 对再结晶没有很大的影响 但钒钢的优点 是 在未再结晶区间 进行与 N b或Ti合 金化钢同样程度的热变形时 不会增加轧 制力 钒合金化钢 中化合物溶解度很大 冷却到铁素体范围后才产生析出 这样就 可以产生相当大的沉淀强化 因而在正 火 淬火和回火钢 中 可以借助于V的机 淀相来进一步提高强度 3 4 徽合金化元素的盆合加入 早先生产的微合金化低合金钢通常只 采用一种MA E 而现在则倾向采用多利 MA E 很多研究结果表明 复合加入N b Ti V两种以上元素的时候 夕 它们的碳氮 化物行为和单独加入时是不 一样的 1 u r 一 N b复合加入的钢 比单独加入的 山咬龙 1900 年第 9 期 钢有更好的抑制奥 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 而不如iT单独加入的抑制效果 H o g u h t o n 对T 卜Nb复合加入钢中析出行为做了 详细的讨论 发现沉淀相先以 Ti 二 N b 二 N 的形式存在 然后以其为核心不均匀地析 出复合沉淀相Nb TIC 一 C N 二 在Nb 一 V钢中 N bC或VN顺粒倾向于 抑制晶粒长大 而易溶解的VC顺粒则常 用来析出强化铁素休 K o za su 等人采用分析电子显微镜对 V 一 iT复合加入钢中的沉淀相进行了研究 发现形成 Ti 二 V 二 N复合沉 淀物 其 组成比X依存于沉淀物颖粒直径 越是细 小的沉淀物越是富V 这是 由于富Ti的质 点沉淀温度较高 沉淀后在高温停留的时 间较长 来得及稍为长大 而富V的质点 在更低的温度沉淀 因此更细一些 对复 合沉淀物 TIV N对奥氏体晶粒生长的影 响研究得到不同的结果 就某一特定的 V N含量下的沉淀强化效果来看 Ti 一 V 一 N钢比相应 的V 一 N钢明显 降 低 这是因 为V C N 或VN有在奥氏体 中 预先存在 的TIN顺粒上析出的倾向 因而减小了其 从铁素体中析出的驱动力 而这种析出对 强化才是有效的 最近国外一些学者根据V 一 T卜 N系钢 的特点 提出一种再结晶控制轧制 RCR 新工艺 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钢中TIN或 TICN在较高的温度下析出来抑制奥氏体 晶粒长大 同时钢中的V能够在Y一 a 相变 时形成沉淀相 从而提高钢的强度 采用 这种工艺不仅能使晶粒细化 同时还可直 接应用在现有的轧钢设备上 在某些情况 下 还可省去正火工艺 4 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锰资源较贫乏的国家 储 量仅占世界的0 8肠 而V Ti N b资源 却极其丰富 其中Ti的储量占世界首位 V占第四位 N b的储量也较丰 富 微合 金化低合金钢的发展势在必行 在 六 五 和 七 五 期间 国家专门组织开展 了全国范 围由数十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 参加的大规模科技攻关 使低合金钢应用 理论研究在深度和广 度上都 有了很大进 步 有些方面已赶上国际水平 如研究微 Ti处理提高韧性的机制 提出了定量描述 铁素体晶粒尺寸不均匀性的方法 开发了 一种非水电解液恒电流侵蚀萃取 10 0 人以 下微细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