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上作业.doc_第1页
初三语文上作业.doc_第2页
初三语文上作业.doc_第3页
初三语文上作业.doc_第4页
初三语文上作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敬仲镇中学初三语文作业1、云南的歌会 一、知识积累1、给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注音。熹微 蹲踞 譬喻 忌讳 龙吟凤哕 2、文学常识填空 沈从文,原名 ,湖南凤凰人。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集 、 ;长篇小说 、 ;其中最著名的中篇小说是 。 3、课文具体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各有侧重,请分别选择三个场合不同的侧重点。A写唱歌的环境 B写唱歌的场合 C写唱歌的人(1)山野对歌( )(2)山路漫歌( )(3)村寨传歌( )4、文中“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一句中“多”字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二、妙点揣摩 阅读(在昆明乡下一种淳朴本色的美)1、(1)这一段写唱歌的环境,写了植物_,写了动物_、_、_。(2)这一段用_、_的自然美景有力地烘托映衬了_。2填写下列比喻句的喻体,并说说这样比喻的作用。“云雀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_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作用:_。3“赶马女孩子的唱歌”有什么特征?_4“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就能唱出如此动人的歌,这体现云南怎样的风格特点?_三、积累运用 1、仿句练习:练习生活实际,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句子 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 清明你看江南的雨,细雨裹着万重山; 端午的鸭蛋一、知识积累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门楣( )苋菜( ) 熏五毒( ) 腌腊( )囊萤( ) 车胤( ) 练nng_ nng_绳xin_鸭蛋简zhi_ chn_蜍2、选择答案,分别选出各句的语言特色。A平淡而有味。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C文白夹杂,有淡淡的幽默。(1)“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 )(2)“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3)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二、妙点揣摩 (阅读“A.我的家乡是水乡. 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C.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这叫什么咸鸭蛋呢!”)3、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4、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体现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A处: B处: C处: 5、“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6、袁枚是_代诗人、诗论家,文中引用他的文章说明了什么? 三、开放探究7、下面一段话有几处错误,请加以修改。“五四”青年节那天,我班举办了一次“青春万岁”主题演讲,校长也参加了。会上,同学们和许多共青团员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气氛非常热烈得很。特别是文娱委员精彩的演讲,博得全场一片喝彩声。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句改为:_句改为:_句改为:_6绝唱 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偌大( )遽( )皓齿( )屏气( )骋( )花坞( )2指出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及其相似点。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 二、能力提高 (阅读“王小玉便启朱唇、愈险愈奇。”片断做题)1简要地解释下列词语 (1)启朱唇:_ _ (2)发皓齿:_ _2用“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来形容声音,表现了这声音的什么特点? 答:_ _3简答下列问题 (1)文中的“恍如”是什么意思? 答:_ _(2)“愈翻愈险”的“险”字表现了声音的什么特点? 答:_ _三、开放探究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依据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本报讯:“这瞬间我绽放,只愿为你而美丽”这两天,走到上海世博园E片区中国民企联合馆,游客首先听到的就是这首由华谊兄弟邀请国内顶尖音乐人为民企馆创作的主题歌曲活力 闪耀,走进馆内,复星集团、新光集团、华谊兄弟等闪亮的“金华元素”又特别吸引游客的眼球。 。7、雪一、知识积累1.依原文内容填空。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_雪花。_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_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_的消息,是_皮肤。2、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凛冽 脂粉奁 磬口 朔方 tu尽 x笑 yn脂 目光zhuzhu 霁_ 眷_念 彷徨_3、古代有不少写“雪”的诗篇,请你写出二个含“雪”字的诗句。(1) , 。(2) , 。二、能力提高(阅读全文,回答文后问题。)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品读江南雪部分,思考:江南的雪有怎样的特点,描写时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作者又是怎样描绘北方的雪的?作者对北方的雪又倾注了怎样的情感? 三、开放探究文段中,画线句有语病,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句请写出修改意见,句请将正确的写在横线上。近年来,我校多次邀请法官、律师、公安干警和法律工作者来校举办法律知识讲座,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经常组织学生慰问孤寡老人等公益性活动。2008年我校获得了德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10、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一、知识积累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诞( )生 花苞( ) 不屑( ) 谨( )记 鄙夷( )2在括号里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下,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 )闻嗅百合花的芬芳( )许多情侣互相拥抱( )许下了“百年好和”地誓言( )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没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二、能力提高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地顽强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来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a在野草和蝴蝶地鄙夷下,野百合努力的释放内心地能量。b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c这时候,野草和蝴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3、根据上下文判断,“它那灵性地白和秀挺地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地颜色。”这句话应放在第段的a、b、c三处的 处。4、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展示了“百合”怎样的形象?答: 5、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答: 6、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为题,有什么含义?答: 三、开放探究7、请根据下面这首诗对出下联。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芳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张学良咏兰)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 下联: 8、请写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的书名和作者。 ,作者: ,作者: ,作者: ,作者: 11海燕一、 知识积累1.填空。海燕是_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_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着“_”之意。在_的大海上,狂风_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_,在_地飞翔。2.给加点字注音。胆怯_ 蠢笨_ 翡翠_ 蜿蜒_3.根据下面几句话的提示,组织适当的语句,填写在横线处。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世界的营养品”。我正是靠着读书才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当我_时,我读到了_,我变得_了;当我_时,我读到了_,我变得_了。二、能力提高4.作者满怀激情,塑造了“海燕”这一形象,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海燕”的象征意义。 5.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写作特色,试说说“暴风雨”“大海”“海鸥、海鸭、企鹅”“乌云、闪电、雷声、狂风”“太阳”的象征意义。 三、开放探究请根据你平时的阅读积累,仿照例子写出一句话。要求:说出名著作者、名著名称、名著中的某一人物,并且联系人物的形象,对现实社会中某种现象表达自己积极健康的愿望。初中四年下来,我的脑海中常常活跃着名著中一个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我常常想:假如我是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我一定会去铲除我们这个社会上的一股股“毒瘤”,如接纳未成年人的黑网吧、制假售假的窝点等,还社会一块明净的乐土。假如我是:_ _。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知识积累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深d( )固 z z( )不倦 j( )取qi( )而不舍渊博( ) 锲而不舍( )2、根据意思写出成语。形容毫不费力_有恒心地坚持下去_不用说就可以明白_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成_二、能力提高 (阅读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这一点非常重要)1、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什么? _2、说说这段文字用了什么方法?_3、文中加粗的“这一点”指代的内容是什么?_三、开放探究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低碳经济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低碳生活”这一名词又逐渐走进普通群众。最近的“两会”中 “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的呼声也不断传出。所谓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最终目的是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我市准备就“低碳生活”开展全民教育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作为普通市民,你觉得可以在哪些方面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请列出一条。 15、谈读书一、知识积累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藻饰() 狡黠() 诘难()滞碍() 怡情() 吹毛求疵()2、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3)、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4)、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3、在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填上相应的词语()、读书使人,讨论使人,作文使人。(2)、读书足以,足以,足以。二、能力提高(阅读谈读书“读史使人明智皆有特药可医。”)后回答问题。4、仿照句子造句,要求内容集中,句式相似。原句: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明智,作文使人准确。仿句: 5、本段主要采用了 、 等论证方法。6、文中特药可医具体指 7、写出两句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包括作者) 三、开放探究请把与水浒有关的三个选项挑选出来。(填序号)吴承恩 施耐庵 吴敬梓 杨志 杨修 范进 三英战吕布 三借芭蕉扇区 三打祝家庄 、 、 (2)这一夜我的睡眠很不好,希望和恐惧轮流地在我心中转来转去。我起来好几次最后可纪念的8月19日那天,早晨六点,客厅门打开,尼摩船长进来,他对我说:到自由通行的海了! 上面文字出自名著 ,尼摩船长的话表明此时他们已经摆脱困境,他们遇到的这个困境是: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知识积累1给下列词中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慨叹( ) 省悟( ) 家谱( ) 搽脂抹粉( )( )mio茫( ) j梁( ) kung骗( ) w蔑(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1)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玄虚:_(2)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前仆后继:_(3)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不足为据:_二、能力提高 3理解下列句子或短语中加粗部分的含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_ _ 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_ _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_ _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_ _要自己去看地底下_ _三、开放探究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与发达地区相比,重庆中小学生存在矮个多、胖墩多、近视眼多等。挑食、偏食,形成了一部分学生营养摄入不足,不利于长高。而过多的食用高油、高热和高糖食品,会让无法消耗的能量转化成脂肪,积蓄在体内,形成“胖墩”身材。学生近视眼越来越多,一方面与他们的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缺乏有关,另一方面,课业负担和娱乐负担造成用眼过度,影响危害了视力健康。有关部门已专门对这一现状进行研究和调查,并寻找相应对策。(1)第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2)第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3)第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4)第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19与朱元思书一、 知识积累1.给加点字注音。湍( )鸢( )戾( )嘤( )柯( )泠(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猛浪若奔( ) 急湍甚箭( )蝉则千转不穷( )横柯上蔽( )经纶世务者( )任意东西( )3、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视觉:_ 听觉:_ 二、综合练习(阅读文中第三段做题)4、解释加点词的含义。互相轩邈( )鸢飞戾天( )负势竞上( )6.翻译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7、“直视无碍”“千百成峰”各写的是什么物?什么景? 8.从抒情方面来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探究练习(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9、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 (1)杨子之邻人亡羊 之: (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之:10、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 11、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1、马说一、知识积累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骈死 祗 槽枥 粟一石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不以千里称_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 执策而临之_ _策之不以其道_ _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才美不外见_食之不能尽其材_ _二、综合练习1、下列各句中的“食”读音和意义都相同的是_和_;_和_。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食之不能尽其材。2、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_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文:_3、本文采用的写法是_。文中的“伯乐”是比喻_; “千里马”是比喻_;“食马者”是比喻_。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_。4、文中写千里马的遭遇的句子是:_。5、本文论证的中心是:_。三、探究练习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百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帝使我长百兽。 译文: (3)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译文: 2由这个故事衍化出的成语是什么?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成语: 这个故事说明了: 22、送东阳马生序一、知识积累1、给加粗的字注音。嗜学()烨然( )叱咄()负箧()曳屣()皲裂()2、宋濂,字景濂,号潜溪,_(朝代)文学家。他的散文清新简洁,行文善于变化,思想也比较深刻。朱元璋称他是“_”,刘基赞许他“_”,四方学者称他“_”。宋濂与_、_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本文节选自_,这里“序”的意思是_。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硕师( )稍降辞色()礼愈至()俟其欣悦()4、翻译下列句子。日再食_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_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_二、能力提高5、全文从几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 6、从文中可以看出,明代太学生有哪些优越的学习条件? 7、全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三、开放探究(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闵:担心,忧虑。揠:拔。芒芒然:疲劳的样子。槁:枯死。 1、文章第二段批评了哪两种人? 2、说说这则寓言的现实意义。 23诗词曲五首一、知识积累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 。4、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 。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二、能力提高 (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二、开放探究(赏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1、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 3、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什么? 24小石潭记一、知识积累1、请为下列划线字注音:佁()然不动俶()参()差()披拂斗()折蛇行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凄神寒骨。凄:_寒:_心乐之。乐:_犬牙差互。犬牙:_斗折蛇行斗:_蛇:_3、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二、能力提高(通读全文后做题)4、“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 _”呼应,又为下文的“_ _”埋下伏笔。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 _”。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 ”和 “ ”两个句子得到印证。5、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答:_ _6、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答: 三、探究练习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遂成大学 衡乃与其佣作 8、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译文: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译文: 9、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用四字短语作答)25岳阳楼记一、知识积累1.给划线字注音。谪守( ) 霪雨霏霏( )( )岸芷汀兰( )( )樯倾楫摧( )( )2.解释划线的词。增其旧制( ) 前人之述备矣( )沙鸥翔集( ) 谪守( )3.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二、能力提高4.用课文原句填空。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 _。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_ _。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_ _。5、翻译画线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微斯人,吾谁与归? 11.“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哪两种心情? 12.“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三、探究练习(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啖粥而读 音: 义: 辄以水沃面 音: 义: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26醉翁亭记一、知识积累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环滁皆山也 (2)蔚然而深秀者 (3)翼然临于泉上 (4)饮少辄醉 (5)醉翁之意不在酒 (6)杂然而前陈者 (7)杂然而前陈者 (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翻译下列句子(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二、能力提高 (阅读文章第二段做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山间之四时也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