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十三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考点展示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2016 选择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运动的含义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2012 2014 2015 2017 选择 规律的含义 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2012 选择 主干构建自主落实 考点突破考向剖析 课时作业 易错诊断消除盲点 热点聚焦32建设生态文明建成美丽强国 内容索引 主干构建自主落实 运动是物质 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概念 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 现象的 人类社会也具有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是物质的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含义 不依赖于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唯一特性 自然界是 人的意识 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 固有的根本属性 客观物质性 变化和过程 社会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 的产物 物质概念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与运动 承担者 存在方式 认识和把握规律 并 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 造福人类 必须尊重规律 按 办事 规律概念 事物运动过程中 的 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 它不以 为转移 既不能被 也不能被消灭 探究世界的本质 物质是运动的 特点 运动是 的 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 的 的和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 的统一 无条件 永恒 有条件 暂时 人的意志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本质 固有 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都遵循其 运动与静止 运动是有规律的 方法论 创造 运动秩序 固有的规律 客观规律 利用 考点突破考向剖析 考点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1 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 特点 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 其他属性 独立性 可知性 永恒性 绝对性 无限性 3 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 点拨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是从万事万物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 相对于意识来说 是第一性的东西 不包括精神 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既包括具体的物质形态 也包括精神 意识现象 物质 物质的具体形态 不能用物质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 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多样性 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 否则会抹杀世界的统一性 物质性 世界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典例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影子 抗震救灾精神 青藏铁路上飞驰的列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a b c d 答案 解析影子 青藏铁路上飞驰的列车属于物质范畴 正确 抗震救灾精神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属于意识范畴 不选 解析 答案 1 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 意志 感觉 经验 心灵等视为唯一的实在 当成第一性的东西 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而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的机能 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跟踪训练1乔治 贝克莱主张 存在就是被感知 离开心灵 事物就不存在 故有人认为 物质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请你反驳这一观点 答案 考点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点拨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 有以下几种说法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物质 世界是物质的 体现物质的词语 世情 国情 省情 实际 经济形势 地区特点 个人情况等客观实际 解析题干没有涉及改造世界 不选 物质不是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而是对万事万物的概括和总结 错误 典例2美国科学家雷纳 韦斯 巴里 巴里什和基普 索恩获得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就是因为他们在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ligo 项目和发现引力波方面的贡献 引力波开启了人们认识宇宙的新途径 人类有机会了解物质新的奇异阶段 这一成果让我们进一步领悟到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物质是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a b c d 答案 解析 跟踪训练2读图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劳动在由古猿向人的进化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这说明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具有一致性 人类社会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是客观的 古猿向人的进化过程具有客观物质性 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a b c d 答案 解析 解析由古猿到现代人 劳动在其进化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说明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这一进化过程具有客观物质性 正确 中 具有一致性 表述不准确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遵循各自的发展规律 题干中没有涉及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等 不选 1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考点3运动的含义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2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提醒 哲学上讲的运动的绝对 永恒 无条件 是指不管在什么条件下 运动不生不灭 永恒存在 具体的运动以及相对静止都相对的 暂时的 有条件的 心之官则思 强调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符合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天心阁 阁中鸽 鸽飞阁不飞 稳中求进 学习只有逗号 没有句号 典例3 2015 江苏高考 世间万物 变动不居 明者因时而变 知者随事而制 这说明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一切要以时间 地点 条件为转移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 b c d 答案 解析 解析 世间万物 变动不居 明者因时而变 知者随事而制 说的是要看到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要做到因时而变 随事而制 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 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 正确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对立统一的问题 不选 解析香港愈加繁荣但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活方式仍然保持不变 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选b 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 跟踪训练3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 20年来 一国两制 构想下的香港愈加繁荣 同时基本法承诺的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仍然保持不变 这体现的哲理是a 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b 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d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答案 解析 1 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正确理解规律 可以借助下图 考点4规律的含义 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2 特征 规律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如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如 天有常道 地有常数 君子有常体 原理及其方法论 规律是客观的 普遍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尊重客观规律 按规律办事 点拨规律是一种联系 但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规律 现象 规则 规律只能被认识 尊重 利用 不能被改变 改造 创造 消灭 典例4漫画 破旧立新 启发人们办事情要a 分工协作b 勇于创新c 尊重规律d 依靠群众 答案 解析 解析漫画 破旧立新 把 故居 拆了建 纪念馆 讽刺的是破坏文化故居的错误做法 启发人们办事情要尊重规律 不能盲目蛮干 a b d说法与题干的意思相反 解析认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成为钢琴家的学琴方式 是只强调一个方面的盲目蛮干 主要问题在于违背了人才成长的规律 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 应选 手指练得飞快也需要循序渐进和良好的习惯 错误 跟踪训练4著名钢琴艺术家傅聪认为 学琴的人以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变成第二个郎朗 其实5 10年之后 只不过是成了一批 光彩的手指 而已 这与成为艺术家的境界相去甚远 这种学琴的方式问题在于 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轻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 违背了人才成才的规律a b c d 答案 解析 1 客观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 普遍的 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违背规律如 如拔苗助长 速成班 等 2 主观能动性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在客观规律面前 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 造福人类 如 从天而颂之 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人工降雨 南水北调等 原理及其方法论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正确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考点5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点拨体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天灾不由人 抗灾不由天 在遵循货币规律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 在价值规律基础上进行生产经营 在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基础上 推进国企改革 财税改革 既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又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遵循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规律的基础上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 既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又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典例5 2017 全国 2016年12月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要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 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遵循教书育人规律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一切以时间 地点 条件为转移 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 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a b c d 答案 解析 解析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 是坚持一切以时间 地点 条件为转移的体现 当选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等 体现了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的统一 当选 答案为b 想问题 办事情的出发点是客观实际而非创新意识 错误 认识事物的顺序是从个别到一般 再到个别 即由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顺序 错误 答案 1 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 2 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象国的资源和条件 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3 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 跟踪训练5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 近年来 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 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 利用对象国资源 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 消费习惯 审美标准 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结合材料 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 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 答案 解析 解析本题以中外文化交流为背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答题的关键是明确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因此需要回答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二者的结合 易错诊断消除盲点 失分点1混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解析a与题意不符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故排除 b正确且符合题意 客观实在性是指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 故入选 c与题意不符 客观实在性与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无关 故排除 d与题意不符 客观实在性并不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秩序 故排除 矫正训练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这里的 客观实在性 是指a 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b 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c 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特质d 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 答案 解析 失分点2混淆割裂运动与物质关系所犯的错误 提醒离开运动谈物质 属于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离开物质谈运动 属于唯心主义 矫正训练2科学家们发现 在微观世界里 有共同来源的两个量子之间存在着 纠缠 关系 无论两者相距多远 只要其中一个量子状态发生变化 另一个量子就会立即 感应 并作出相应变化 这表明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可以离开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a b c d 答案 解析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 错误 直接排除 解析 失分点3对规律的客观性理解有误 提醒规律是客观的 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 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但人们不能发明 改造 创造 改变 消灭客观规律 矫正训练3一直以来 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 生长过程不可逆转 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 成熟的 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 成为未成熟的细胞 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 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上述材料表明 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 发展的 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 使之造福人类 只有认识规律 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a b c d 答案 解析规律是客观的 不能改变规律 错误 错误 尊重规律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 解析 失分点4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割裂开来 提醒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矫正训练4我国地质地貌复杂 气候类型多样 自然灾害频发 因此 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 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 b c d 答案 解析 解析意识具有能动性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以符合客观规律为前提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防灾减灾从根本上要尊重自然规律 认识并利用自然规律 而不是简单地顺从自然 说法错误 建设生态文明建成美丽强国 热点聚焦32 背景扫描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顺应人民盼环保 求生态的强烈愿望 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5年4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出台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 热点解读 建设的意见 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目标愿景 重点任务 制度体系 根据中央有关部署 国务院陆续出台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史上最严 的新环保法2015年开始实施 从环保部公开约谈 到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 再到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 一系列环保重拳出击 一系列举措抓铁有痕 生态环保执法监管力度空前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力度最大 举措最实 推进最快 成效最好的时期 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党的十九大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大会首次把 美丽 写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把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强调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 信息点 考点对接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自然界是客观的 要尊重自然规律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要坚持用联系 发展 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命题前瞻 命题猜想 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 影响社会安宁和经济发展 这一热点常考查党和政府的相关知识 世界的物质性 尊重客观规律 意识的作用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据此回答1 3题 1 原来讲 绿水青山 是生态环境 金山银山 是gdp 现在讲 绿水青山 就是 金山银山 实际上就是把保护生态环境 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放进了发展本身的内涵 从唯物论的角度看 这一转变 把握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蕴含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表明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强调客观实在性是自然环境的根本属性a b c d 命题预测 答案 1 2 3 2 绿水青山 如何更好地换来 金山银山 核心是要从原来孤立的 景点旅游 向全社会 多领域 综合性的 全域旅游 转变 以 旅游 为手段 培育旅游新业态 满足不同群体 不同时段的旅游需求 从辩证法观点看 发展 全域旅游 抓住了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能够带来质的变化 能使人感受到旅游对生活品质提升的价值意义 表明我国旅游业态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注重资源的综合优化 实现了产业链整体价值a b c d 答案 1 2 3 3 某地在实践中对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 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 二是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保住绿水青山 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这一认识过程进一步证实了 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a b c d 答案 1 2 3 课时作业 一 单项选择题1 十九大报告强调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类必须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 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这告诫我们 改造自然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规律是客观的 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不可调和a b c d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材料不是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选 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调节的 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发挥主观能动性 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 尊重自然规律 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坚持联系的观点 借助工具利用水资源a b c d 2 漫画 井 给我们的启示有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漫画反映的是由祖辈 父辈到子孙打水的难度越来越大 启示我们要尊重自然 尊重规律 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正确 从矛盾的观点看 我们要对水资源进行 保护中利用 利用中保护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正确 中 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 表述错误 漫画不是强调 借助工具 与漫画寓意不相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下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 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a b c d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体现的是世界是物质的 体现的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体现的是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体现的是规律的客观性 故选b 4 水木年华在 一生有你 中感叹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候的容颜 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歌词蕴含的哲理有 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 无条件的 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类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a b c d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岁月无情的变迁 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规律的客观性 正确 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错误 题干没有涉及规律的含义 不选 解析 解析 见与不见 明显否认了事物的运动变化 片面地看问题 正确 观点与题干主旨相反 5 你见 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 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 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扎西拉姆 多多的这首 见与不见 正确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否认了事物的运动变化 认为事物的变化不受外界影响 肯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a b c d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在哲学史上 对于 运动 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 物质是惰性的 它的运动仅仅是在外力作用下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 这一观点 正确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 说明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看到了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只看到了运动中的量变 否认了运动中的质变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解析 解析题干观点承认了运动 但认为运动只是外力作用下的位置变化 否认了性质变化的运动 否认了内因的作用 正确 错误 题干没有涉及物质的唯一特性 不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 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 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 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 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 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 即可分析选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选a b c说法不符合题干的主旨 d说法错误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8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 乃曰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 市罢 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 无自信也 这一寓言故事与下列成语体现哲理相一致的是 纸上谈兵 刻舟求剑 揠苗助长 望梅止渴a b c d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解析 郑人买履 属于生搬硬套 死搬教条 用来讽刺只信教条 不顾实际的人 与之一致 揠苗助长违背客观规律 望梅止渴属于唯心主义 不选 9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常听人说 读书没有用 因为许多大学生 研究生毕业也找不到工作 或者给学历低于他们的人打工 反而有一些中途辍学的人最后变成暴发户 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错在a 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现实b 把偶然个别现象当成一般规律c 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蒙蔽d 通过事物个性去把握事物共性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题干中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a错误 题干没有把握住共性 d错误 c正确 但没有b深刻地指出其问题所在 解析 10 2017年6月 在北京召开的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 近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航天领域的专家代表汇聚一堂 围绕诸多议题 探讨航天探索当前面临的挑战 解决方案及未来发展方向 航天探索 可创造出世界上原本不存在的物质 基于世界是统一的客观的物质世界 要努力摆脱固有的客观事物的束缚 力图揭示航空航天领域的特殊规律a b c d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任何科学探索都是建立在世界的物质性基础上 航天探索揭示了航空航天领域的特殊规律 符合题意 答案为d 人们可以创造物质的具体形态 但不能创造物质 错误 人类的活动总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从前有个人 吃了生芝麻觉得一点都不好吃 炒熟了再一尝 觉得满口喷香很有味道 他想 既然熟芝麻好吃 我就用熟芝麻来种 不就直接收获熟芝麻了吗 于是他就种了很多熟芝麻种 结局可想而知 这则寓言启示我们a 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b 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c 在矛盾特殊性基础上概括出矛盾普遍性d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题干中的做法明显违背了客观规律 故选d a b c说法正确 但都不符合题意 解析 12 漫画 一切从娃娃抓起 给我们的启示是a 要尊重客观规律b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c 要热情支持新事物d 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什么都要从娃娃抓起 拔苗助长 适得其反 b c d不符合漫画主旨 解析 13 下列成语典故与漫画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 故步自封墨守成规b 拔苗助长缘木求鱼c 讳疾忌医因噎废食d 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解析漫画反映的是违背客观规律而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错误做法 b与之一致 a体现的是静止的观点 c体现的都是片面的观点 回避矛盾 d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4 两位小学生在计算 125 8 125 8 时 得出两个不同的结果 甲同学算的结果等于64 而乙同学算的结果等于1 由此可见a 人们对同一事物可以有多种正确的认识b 认识和利用规律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c 搞好局部才能推动整体的健康发展d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解析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只有一个 a错误 题干没有涉及搞好局部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c d不选 二 简析题15 定力 本来是佛教用语 是指处变不惊 临危不惧的一种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同志把这个词拿过来加以改造 赋予它特别的含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 但怎么改 怎么完善 我们要有主张 有定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 如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 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刚刚起步 有的方面还没有破题 需要广泛探索 关键是要保持战略定力 应势而谋 深入研究管用的措施和办法 在经济新常态下 唯有保持战略定力 增强发展自信 我们才能做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 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才能在 乱花渐欲迷人眼 时保持沉着冷静 在 千磨万击 和 东西南北风 中 咬定青山不放松 向着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协力奋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结合材料 从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的角度 指出保持战略定力的依据 答案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绝对运动的同时也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相对静止就是事物的稳定性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 必然的 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中心小学招聘短期临聘教师2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有关it专业的毕业论文
- 文化传播公司项目执行流程手册
- 人事专员专业毕业论文
- 2025四川泸州泸县医疗卫生辅助岗项目人员招募2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升庵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甘肃庆阳市庆城县县直事业单位选调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4年教研教学工作总结范例(二篇)
- 园林绿化施工承包合同
- 2025房屋买卖合同详细样本
- 异常工况安全处置管理制度(根据导则编写)
- DL-T5588-2021电力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规程
- 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考值 2024年版
- 文昌顺发畜牧有限公司养猪场项目 环评报告
- MTT 386-2011 煤矿用电缆阻燃性能的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非正式版)
- 食堂培训卫生防疫课件大纲
- 2024年华能甘肃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助产士在产时并发症处理中的助产安全
- 单片机的看门狗
- 市场营销(第2版)课件全套 王永贵 第1-17章-市场与市场营销概述及发展-顾客营销学
- 外贸委托付款协议书WORD模板(中英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