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共轨喷油器主要结构参数对燃油流动和喷雾特性的影响共轨喷油器主要结构参数对燃油流动和喷雾特性的影响 夏兴兰 郭立新 杨海涛 许吉 吉 中国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江苏 无锡 214063 摘要 根据喷油嘴流量系数试验和喷雾形态试验结果分别对燃油在喷油嘴的流动模型和喷雾 模型进行标定 利用标定后的模型进行 CFD 计算分析 研究了共轨喷油器的主要结构参数 包括进油量孔直径 出油量孔直径 控制腔容积 喷孔 K 系数 喷孔入口园角半径 喷 孔直径 对燃油在喷油嘴内的流动和喷雾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喷油器 喷雾 贯穿度 流量系数 SMD 主要软件 Fire Hydsim 喷油器是柴油机供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喷油器的结构对喷孔内部燃油的 流动特性 1 和喷雾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不仅影响喷雾质量 喷雾油束与燃烧 室的配合 而且影响喷油时刻 喷油持续期 喷油规律等喷油特性 所有这些都 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 经济性和排放性 但是喷孔内部流动空间的几何尺寸 极小 燃油以很高的压力和速度流经喷孔 且是强湍流流动 这使得直接观察和 测量喷孔内的流动相当困难 此外喷孔内部的流动还会伴随有空穴现象 使流动 成为气液两相流问题 故试验测量难度相当大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详细的研 究喷油器的结构参数对燃油在喷孔内流动和喷雾的影响 为喷油器的结构设计奠 定理论基础 1 计算模型计算模型 1 1 计算流程 喷油器结构如图 1 所示 喷油器的主要结构参数 如进油量孔直径 出油量孔直径 控制腔容积和喷油嘴中的喷孔 K 系数 喷孔入口园角半径 喷孔直径等 直接影响到燃油 在喷孔中的流动 进而影响油嘴的喷雾特性 2 从而影响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 为了研究共 轨喷油器中的主要结构参数对油嘴喷雾特性的影响 需要对喷油器中不同的流动过程 分别 进行一维和三维的流动计算 图 2 为喷油嘴喷雾计算的流程图 首先利用 Hydsim 软件对供 油系统进行液力计算 得到喷油嘴入口处的压力边界条件 再以此压力为边界条件在喷油嘴 内部进行三维多项流计算 然后根据喷油嘴内部流动计算得到的喷孔出口处的流体速度 湍 流状况等边界条件进行燃油喷雾计算 并用喷雾试验台的测量结果对喷雾模型进行标定 最 后把经过标定后的喷雾模型应用到发动机中进行喷雾 燃烧和排放的计算 图 3 油嘴内部流动计算边界条件设置 图 4 流量系数标定 用 Hydsim 进行供油 系统计算 用 Fire 进行油嘴内部三 维多项流的流动计算 燃油在定容弹里 的喷雾计算 发动机中喷雾 燃烧和排 放计算 用喷雾试验台测量结果 对喷雾模型进行标定 图 2 喷雾计算流程图 图 1 共轨喷油器结构示意图 1 2 计算边界条件 喷油嘴内部流动计算的入口和出口边界都采用压力边界条件 在稳态计算过程中时 针阀升程固定为0 28mm 进口压力为120MPa 出口压力为5MPa 在瞬态计算时 喷油电 信号持续时间为1 5ms 由Hydsim计算得到针阀升程和进口压力曲线 根据气缸压力得到出 口压力曲线 如图3所示 油嘴内部流动计算时 壁面边界条件采用混合壁面函数 即当近壁湍流雷诺数y 较大 时采用标准的壁面函数 当近壁湍流雷诺数y 较小时采用Popovac Hanjalic 提出的壁面函 数 2 1 3 计算模型的标定 在进行油嘴内部流动计算时先要对计算模型进行标定 标定方法是 采用和油嘴流量试 验台试验时相一致的进出口压力 进口压力10MPa 出口压力0 1MPa 在不同的针阀升程 条件下 将计算所得到的流量系数与实测的流量系数进行比较 并将误差控制在5 以内 如图4所示 在对油嘴内部流动计算模型进行标定以后 再进行油嘴内部流动的稳态和瞬态 计算 在喷雾过程计算时 也要对喷雾模型进行标定 将计算所得到的喷雾形态与喷雾试验台 测量结果进行对比 如图5所示 实验 计算 t 0 8ms t 1 0ms t 1 2ms t 1 4ms 图5 喷雾模型的标定 2 计算结果与分析计算结果与分析 2 1 喷油器进油量孔直径的影响 喷油器进油量孔直径 dz 的大小直接影响油嘴针 阀的运动规律和喷油规律 从而影响燃油在油嘴中 的流动过程 并对燃油喷雾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图6为喷油电脉冲信号和利用Hydsim计算的基准参 数下的针阀升程曲线 图 7 为利用 Hydsim 计算喷油 器进油量孔直径大小对喷油特性的影响 从图中可 以看出 随着进油量孔直径的减小 油嘴针阀开启 速度增加 提前达到最大升程 而针阀关闭时间推 迟 图 7 a 这样针阀总的打开时间增加 所以 喷油量增加 图 7 c 瞬时油嘴流量系数也增加 图 7 b 进油量孔直径的减小后 针阀提前打开 这使得喷油孔内速度增加 速度分布更加均匀 喷油孔内空穴数量减小 如图 8 所示 这使得喷雾过程贯穿度增加 SMD 减小 如图 9 所 图 6 喷油脉冲信号和针阀升程 示 从图 10 的喷雾形态也可以看出 进油量孔直径减小后 喷雾图像更长 喷雾卷吸的空 气速度增加 这将有利于油滴的二次破碎 使 SMD 减小 表 1 列出了进油量孔直径减小后 喷油过程各参数变化的相对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 进油量孔直径减小 0 02mm 后 针阀开启时间减小 14 3 针阀落座时间增加 16 7 喷油 量增加 7 1 回油量减小 7 2 喷雾贯穿度增加 6 3 SMD 减小 3 9 760CA 760CA 840CA 840CA dz 0 02mm dz 0 01mm dz dz 0 01mm dz 0 02mm dz 0 01mm dz dz 0 01mm a 进油量孔直径对喷油孔内部速度场的影响 b 进油量孔直径对喷油孔内部空穴分布的影响 图 8 喷油器进油量孔直径对燃油流动的影响 a 针阀升程 b 瞬时流量系数 c 喷油规律 图 7 喷油器进油量直径孔对喷油特性的影响 a 对贯穿度的影响 b 对 SMD 的影响 图 9 喷油器进油量孔直径对喷雾特性的影响 表 1 喷油器进油量孔直径对喷雾特性的影响 2 2 喷油器出油量孔的影响喷油器出油量孔的影响 喷油器出油量孔直径 da 的大小也会对油嘴针阀的运动规律和喷油规律以及燃油的喷雾过 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图 11 为喷油器出油量孔直径大小对喷油特性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 随着出油量孔直径的增大 油嘴针阀开启速度增加 提前达到最大升程 而出油量孔直径对 针阀落座过程几乎没有影响 图 11 a 这样随着出油量孔直径的增加 针阀总的打开时 间增加 油嘴瞬时流量系数增加 图 11 b 所以喷油量增加 图 11 c 出油量孔直径的增加后 针阀提前打开 这使得喷油孔内速度增加 速度分布趋于均匀 空穴数量稍有减小 如图 12 所示 这样 喷雾过程贯穿度增加 而 SMD 减小 如图 13 所 示 表 2 列出了出油量孔直径增加后 喷油过程各参数变化的相对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 出油量孔直径增加 0 02mm 后 针阀开启时间减小 17 9 针阀落座时间基本不变 喷油量 增加 3 2 回油量减小 5 7 喷雾贯穿度增加 8 3 SMD 减小 3 7 840CA dz 0 02mm dz 0 01mm dz dz 0 01mm dz 0 02mm dz 0 01mm dz dz 0 01mm a 喷雾形态 b 空气卷吸速度 图 10 喷油器进油量孔直径对喷雾形态和空气卷吸速度的影响 针阀开启时间 针阀落座时间回油量 喷油量 贯穿度 SMD dz 0 02 14 3 16 7 7 2 7 1 6 3 3 9 dz 0 01 7 1 8 3 3 6 3 7 4 0 2 6 dz dz 0 01 14 3 4 2 3 3 4 6 6 1 4 2 a 针阀升程 b 瞬时流量系数 c 喷油规律 图 11 喷油器出油量直径孔对喷油特性的影响 740CA 740CA 800CA 800CA da 0 01mm da da 0 01 da 0 02mm da 0 01mm da da 0 01 da 0 02mm a 出油量孔直径对喷油孔内部速度场的影响 b 出油量孔直径对喷油孔内部空穴分布的影响 图 12 喷油器出油量孔直径对燃油流动的影响 表 2 喷油器出油量孔直径对喷雾特性的影响 2 3 喷油器控制腔容积的影响喷油器控制腔容积的影响 图 14 为喷油器控制腔容积 vk 的大小对喷油特性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 随着控制腔容 积的减小 针阀开启时间略有提前 喷油量略有增加 喷孔瞬时流量系数也略有增加 控制腔容积减小后 喷油孔内速度略有增加 而空穴数量基本不变 如图 15 但喷雾 贯穿度增加 SMD 减小 喷雾特性得到改善 如图 16 所示 但控制腔容积不能无限缩小 应保证针阀能到达最大升程 并使之完全开启 表 3 列出了喷油器控制腔容积变化后 喷油过程各参数变化的相对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 出 喷油器控制腔容积减小 5mm3后 喷油量增加 2 5 回油量减小 0 3 喷雾贯穿度增 加 6 3 SMD 减小 5 6 a 对贯穿度的影响 b 对 SMD 的影响 图 13 喷油器出油量孔直径对喷雾特性的影响 针阀开启时间 回油量 喷油量 贯穿度SMD da 0 01 14 3 3 3 3 4 4 2 3 9 da da 0 01 10 7 3 0 2 1 4 2 3 4 da 0 02 17 9 5 7 3 2 8 3 3 7 740CA 740CA 800CA 800CA vk 5mm3 vk vk 5mm3 vk 5mm3 vk vk 5mm3 a 控制腔容积对喷油孔内部速度场的影响 b 控制腔容积对喷油孔内部空穴分布的影响 图 15 喷油器控制腔容积对燃油流动的影响 表 3 喷油器控制腔容积对喷雾特性的影响 a 针阀升程 b 瞬时流量系数 c 喷油规律 图 14 喷油器控制腔容积对喷油特性的影响 c 对贯穿度的影响 d 对 SMD 的影响 图 16 喷油器控制腔容积对喷雾特性的影响 针阀开启时间 回油量 喷油量 贯穿度 SMD Vk 5mm3 0 3 2 5 6 3 5 6 Vk Vk 5mm3 0 3 1 0 1 4 0 21 2 4 喷孔喷孔 K 系数的影响系数的影响 喷孔 K 系数的定义为 10 12 dd k 式中 d2为喷孔入口直径 m d1为喷孔出口直径 m 喷孔K系数对燃油在喷孔里的流动和燃油喷雾都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K系数的增加 喷孔内燃油流动速度增加并且趋于均匀 空穴数量减少 图17 所以喷孔流量系数增加 图 18 喷孔贯穿度也增加 图19 当K系数1 5 时 喷孔中的空穴基本消失 在喷雾初期 由于空穴对雾化的促进作用起主导作用 而此时随着K系数的增加 喷出的空穴数量减小 因此随着K系数增加喷雾初期的SMD增大 如图20 a 所示 在喷雾的中后期随着喷入 的燃油量增加和贯穿度加大 二次破碎所占的比例大大增加 在距离喷孔较远的区域 燃油 的破碎主要是由于高速运动的油滴和周围气体相互作用产生不稳定波作用引起的 当不稳定 波的振幅大于临界值时 液滴即发生破碎 因为随着K系数的增加喷孔的喷射速度加大 二次破碎更加激烈 所以在喷雾过程的中后期 随着K系数的增加SMD减小 如图20 b 所示 图21 22为t 0 8ms时不同K系数下的喷雾形态和喷雾对周围空气的卷吸速度 从图中 可以看出 随着K系数的增加 喷雾贯穿度增加 喷雾对周围空气的卷吸速度也增加 这 有利于油滴的破碎 K 0 K 0 5 K 1 0 K 1 5 K 2 0 K 0 K 0 5 K 1 0 K 1 5 K 2 0 a K系数对喷孔中速度发布的影响 b K系数对喷孔中空穴发布的影响 图17 K系数对喷孔中燃油流动的影响 图18 喷孔K系数对瞬态流量系数 图19 K系数对喷雾贯穿度的影响 2 5 喷孔入口圆角半径的影响喷孔入口圆角半径的影响 图23为喷孔入口园角半径对喷孔内速度分布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 随着入口园角半 径比r d的增加 喷孔内速度发布趋于均匀 当K2 时 喷孔出口处的速度基本均匀 图 24为喷孔入口园角半径对喷孔内空穴发布的影响 从图可知 随着入口园角半径比r d的增 加 空穴数量减少 当K1 且r d1 或 2 时 喷孔内的空穴基本消除 图25 27为喷孔入口园角半径对喷孔瞬时流量系数 喷雾贯穿度和喷雾SMD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针阀升程较小时 喷孔入口园角半径对流量系数影响很小 当针阀升程加 大时 随着喷孔入口园角半径的增加 流量系数增加 喷雾贯穿度增加 SMD减小 图28 29为t 0 8ms时的喷雾形态和卷吸空气的速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 随着喷孔入口 圆角的增加 喷雾贯穿度增加 喷雾周围的气相速度增大 这样加大了卷吸的空气速度 这 将有利于燃油雾化及于空气的混合 K 0 K 0 K 1 K 1 K 2 K 2 r d 0 r d 1 r d 2 r d 0 r d 1 r d 2 图 23 喷孔入口园角半径对速度发布的影响 图 24 喷孔入口园角半径对空穴发布的影响 a 喷油初期 b 整个喷油过程 图20 K系数对SMD的影响 K 0 K 0 5 K 1 0 K 1 5 K 2 0 K 0 K 0 5 K 1 0 K 1 5 K 2 0 图21 K系数对喷雾形态的影响 图22 K系数对空气卷吸的影响 t ms t ms 2 6 喷孔直径的影响喷孔直径的影响 图30 31为喷孔直径对喷孔内燃油速度分布和空穴分布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 随着 喷孔直径的减小 喷孔出口速度趋于均匀 喷孔内空穴数量减少 图32 34为喷孔直径对瞬 态流量系数 喷雾贯穿度和SMD的影响 从图可知 喷孔直径减小后 瞬态流量系数增加 喷雾贯穿度减小 SMD减小 图35 36为t 0 8ms时的喷雾形态和喷雾周围卷吸空气速度 从图可知 喷孔直径减小 喷雾贯穿度减小 喷雾形状变得更加细长 同时 喷雾周围卷吸 空气速度也减小 d 0 14mm d 0 15mm d 0 17mm d 0 18mm d 0 20mm d 0 14mm d 0 15mm d 0 17mm d 0 18mm d 0 20mm 图30喷孔直径对喷孔速度分布的影响图31喷孔直径对喷孔空穴分布的影响 图 32 喷孔直径对流量系数的影响 图 33 喷孔直径对喷雾贯穿度的影响图 34 喷孔直径对喷雾 SMD 的影响 图 25 喷孔入口园角半径对 瞬态流量系数 图 26 喷孔入口园角半径对 喷雾贯穿度的影响 图 27 喷孔入口园角半径对 SMD 的影响 r d 0 r d 0 0625 r d 0 1 r d 0 2 r d 0 3 r d 0 r d 0 0625 r d 0 1 r d 0 2r d 0 3 图 28 喷孔入口园角半径对喷雾形态的影响图 29 喷孔入口园角半径对空气卷吸的影响 3 结论结论 用喷油嘴流量系数试验和喷雾形态试验结果分别对燃油在喷油嘴的流动模型和喷雾模 型进行标定 利用标定后的模型进行燃油在喷油嘴的流动计算和喷雾计算 研究了喷油器的 主要结构参数对燃油在喷油嘴内的流动和喷雾的影响 得到如下结论 a 喷油器进油量孔直径减小 则喷油孔内燃油流动速度增加 速度分布更加均匀 空 穴数量减小 喷雾贯穿度增加 SMD减小 b 喷油器出油量孔直径的增加 则喷油孔内燃油流动速度增加 速度分布趋于均匀 空穴数量稍有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魏振瀛课件
- 民法总则干部普法课件
- 初中课外读物考试题及答案
- 博弈论期末考试及答案
- 方舱医护与公众人物
- 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教育讲解
- 民族进步条例课件
- 民族花园课件
-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领域与构成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路径
- 弹塑性力学完整版本
- 2025年度车辆外借责任免除及保险条款协议
- GB/T 45214-2025人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数据质量评价方法
- 皮肤病靶向治疗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课件
- 申请协助执行申请书
- 有孩子无财产无欠债离婚协议书
- 七年级“阅读与写作”社团计划
- 高考文言文知识清单(120个重点实词+18个虚词)-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 小儿腹泻病护理说课比赛
- 新疆天泽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笔试真题2023
- 邮政局员工培训课件:支局客户开发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