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与练】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获得教养的途径单元检测(含2013试题)苏教版必修1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对应学生用书第129页)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麻痹/秘鲁狭隘/怨艾蛟龙/言传身教b.宽敞/场院蚯蚓/龟兹娓娓/韦编三绝c.咖啡/关卡嘉奖/雪茄锦缎/竭尽全力d.先后/纤夫泡菜/泡桐巫师/乌拉草解析:dd项依次读xin/qin,po/po,w/w。a项依次读b,i/y,jio/jio。b项依次读chng/chng,qi,wi/wi。c项依次读k/qi,ji,jn/j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舷号为“16”。“辽宁舰”交接入列后将继续开展相关科研试验和军事训练等工作。b.为促使救市方案极早通过表决,美国各地商会已致电所有国会议员,宣称“美国人民不会容忍那些漠不关心灾难发生的人”。c.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日美频繁举行连合军演,刻意突出军事安全议程,加剧地区紧张局势,不利于促进亚太地区之间的安全互信,不符合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d.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留传很广的一句话,当这句话成为现实时,多少会有一些悲凉。解析:ab项极早及早;c项连合联合;d项留传流传。3.(2013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倒金字塔形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至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c.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解析:a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a项,以至:连词,直到,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要注意与“以致”区分开,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b项,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捐,抛弃。这里望文生义,误将“捐”理解为“捐献”。c项,热诚:诚心而诚恳。应用“热忱”。d项,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卒,尽,完。此处属望文生义。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美国苹果公司前任总裁乔布斯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尚,所以缔造了自己的企业,不断开发出最先进的电子产品。b.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精灵文洛克,它以英格兰的萨罗普羊为原型,造型活泼而且富有动感,其设计充满了想象力。c.美国民众在纽约发起了“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抗议政府的权钱交易和贫富差距日增等问题,如今已成为席卷全美的社会运动。d.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合理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是否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解析:ba项不合逻辑,用“所以”联系上下句,强加因果。c项结构混乱,开始的主语为“美国民众”,最后分句的主语暗换成了“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搭配不当,“抗议问题”动宾搭配不当。d项表意不明,前面提出具有两面性的两个问题,后句中代词“此”,指向不明确。二、阅读鉴赏(26分)(对应学生用书第129页)(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至于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资源熏陶得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朱熹就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读古人书、与古贤为伍,是一个人精神境界高尚的表现,可以提醒人们不要堕入俗流。有时称赞一个人的文章写得好,会惊叹地说这是古人的文章,这是极高的赞赏。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溶解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不应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造成全民族的阅读风气,首先是造成阅读经久不衰的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刘梦溪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中华读书报2003年11月26日)5.为什么我们要阅读经典?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文化传承为目的b.是承继传统的一种方式c.可以变化人的气质d.可以转移社会风气解析:a“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不等于“目的”。6.多元文化的今天,对外来文化的相关认识不恰当的一项是()a.不可避免,也无需拒绝b.中西文化需要融合,融合会让本民族的文化得以更好的发展c.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外来文化d.对外来文化接受、融合程度的高低,意味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高低解析:d“意味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高低”的结论不当,原文也未作相关论述。7.以下对这两段文字的相关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近百年,西方以其文化的强势给我们的文化传统带来了冲击b.传统文化要走向发展,与现代化同步,就要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文化的“西化”c.观念的变化,时代的发展,离不开对经典的阅读d.加速现代化进程,首先是要造成阅读经典的社会风气解析:ca项,原文是“强势文化”;b项,“现代化”不等于“西化”;d项“造成阅读经典的社会风气”不是“加速现代化进程”的前提条件。(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7分)轻松读经典周国平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许多时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我们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么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图书市场上有一件怪事,别的商品基本上是按质论价,唯有图书不是。同样厚薄的书,不管里面装的是垃圾还是金子,价钱都差不多。更怪的事情是,人们宁愿把可以买回金子的钱用来买垃圾。至于把宝贵的生命耗费在垃圾上还是金子上,其间的得失就完全不是钱可以衡量的了。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对经典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对某部经典或某位经典作家的全部著作下考证和诠释的功夫,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学者的读法。但是,如果一部经典只有这一种读法,我就要怀疑它作为经典的资格。唯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为如此,在阅读它们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在这个意义上,经典属于每一个人。 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品质的一种检验。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我的意思是说,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多么遥远。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它就在我们身旁,其中的财富属于我们每一个人。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凡是领略过此种享受的人都一定会同意,倘若一个人活了一生一世,从未踏进这个宝库,那是遭受了多么巨大的损失啊。(摘自文汇报)8.结合第3段,说说你对“人文经典”的理解。(3分) 答案:指那些“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并且“其影响得到了许多时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的著作。 9.作者认为怎样的阅读才算完美的阅读?(5分) 答案:第4段中“真正的阅读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10.同样是书,作者认为有的装的是“金子”,而有的装的是“垃圾”。这里,“金子”指什么?“垃圾”又指什么?(4分) 答案:金子指那些能让人获得美的感受、受到启迪或有实际用途的好书;垃圾指那些无用的或给人以不良影响的书。11.从读书的目的来说,第9段画横线的句子中“读经典的轻松”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轻松”有何不同?(5分) 答案:读经典的“轻松”是指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读大众时尚读物的“轻松”是指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娱乐性质的消遣)。三、语言运用(12分)12.(2013高考浙江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字数不超过25字。(4分)太阳怨云:“你为什么总是匆匆跑掉?”云怨风:“你为什么吹得我站不住脚?”风怨太阳:“你为什么总是用灼热的鞭子赶着我跑?”最后,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寓意解读题是一种新题型。本题可用由果溯因法解答。本则故事的果是“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原因是“太阳”“云”“风”相互“怨”,让人不由联想到社会上那些“踢皮球”“扯皮”现象,据此可写出答案。答案:(示例)讽刺那些不承担责任,相互推诿而误事的现象。13.观察漫画这并不是胜利!,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1)简要介绍漫画的内容。(2分) (2)结合漫画的标题,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2分) 答案:(1)漫画的主体部分,画了一棵手掌形的树。“手指”被砍去了三根,只剩下光秃秃的“食指”和“中指”成“v”形。画面的左上角有“这并不是胜利!”的字样。(2)这不是表示胜利,而是对人类的控诉。这不是胜利,而是人类的毁灭。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瑞典文学院2012年10月11日19时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诺奖评委会认为“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假如能为中国历代的文学家们投票,谁最有希望得诺贝尔文学奖?对此,102名中国作家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呼声最高的是李白、曹雪芹、杜甫、苏轼、屈原和鲁迅,其中,李白和曹雪芹分别得了16票排并列第一,鲁迅得了6票位居第六。请你从这六位作家中任选一位,至少填出他的一篇代表作(要求为高中语文必修或选修教材中学过的),并为他们写出虚拟的获奖理由,不超过50字。作家:代表作:颁奖词: 答案:(示例)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祝福拿来主义李白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屈原离骚湘夫人杜甫秋兴八首咏怀古迹苏轼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李白:由于他杰出的诗歌拥有伟大的艺术性,在不适合幻想的人生里,诠释了人类的价值。曹雪芹:和着血,蘸着泪,为封建末世大家族吟唱一曲挽歌,成就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杜甫: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穷年忧黎元,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叹息肠内热四、作文(50分)15.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埃及著名作家阿巴斯阿卡德在我为什么喜欢读书一文中讲述自己喜欢读书的原因时说:“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因为它从生命的深处增加了生命,尽管它并不能在时间上延长它。”请以“自己的生命和书本给予的生命”为话题,自行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写作提示:本题的考查目的决不是让考生漫谈、空谈、泛谈读书的作用,而是要求考生深刻思考这个个体的、自然的生命和人类创造积淀的文化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人不接受这种人类文明的传承,或者是接受比较肤浅,他就不可能对二者关系有多么深刻的思考,而肤浅又会对人造成巨大的障碍,因此,从本质上讲,对二者关系的理性思考实质上就是自己的一条出路。换句话说,人读书是为了提升价值和发掘自身的潜能。另外,一些读书多、阅读面宽的考生面对这个话题将会比较从容。本题对学生的读书方法将起到警示作用:死读书,不能从书本中跳出来反观自身是不行的。例文用书给生命润色听说,上帝赋予人生命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像一张没有着色的白纸,像一幅没有涂色的图画,没有一点瑕疵,没有一个污点。随着时间的流逝,生命出现了变化,或美丽动人,或丑陋不堪。人生这幅巨画的效果怎样,完全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里。如何去装扮它,如何去美化它,怎么给生命润色呢?我觉得应该从深处入手,去改变一个人的气质。那就要多读书,用书给生命润色。这样,生命就会幸福多彩,生命便会磅礴厚重,绚丽多姿。用书给生命润色。书籍是精神世界的补给品,生活中要是没有书籍,就仿佛万物没有了阳光,就好像鱼儿没有了清水。在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超越时间,可以跨越国界,任自己在思想这块广袤的土地上任意驰骋。可以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以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感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以惊叹“飞流直下三千尺”,可以幻想“欲上青天揽明月”,可以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亦可以去月色中赏清清荷塘。用书做生命的底色,生命会更美丽。用书给生命润色。“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与书为伍,便会染上书的清香,“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有书便能在千里之外运筹帷幄,有书便拥有了思想王国的天下。可以置身于酷暑而心静自然凉,可以置身于闹市而心远地自偏。可以坐观天下变,可以静卧览古今。在书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现代仓储管理高级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德惠市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中级物业管理综合知识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建筑工程师高级职位面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 13猫随文识字教学课件
- 2025年国际贸易实务高级专家考试模拟题集及解析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专员中级面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营养师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中政治特岗教师招聘面试必-备知识点总结与预测题
- 电信行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届安徽省高三一轮复习模拟卷化学试题(解析版)
- 智能决策与规划算法-深度研究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每日一练带答案(共20天)
- 2025年租住合同模板电子版
- 收费站停电应急预案
- 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培训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课件(演示)
- 原料溯源管理制度内容
-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全套教学设计
- 2025届新高考地理冲刺热点复习区位评价类综合分析题解题技巧
- 水域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