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岳教案 四姑中学:张从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杜甫及本诗的写作背景。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2、制作微课,理解诗歌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难点:理解诗歌的写作手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幻灯片1)师问生:认识吗?(生看图后)答:右边是中央一套的著名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左边是著名主持人董卿和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年度冠军武亦殊。师:同学们,上海16岁的高中生武亦殊夺冠了。她夺冠过程中,比较激烈的场面出现在“文字线索题”这个环节。今天老师现学现用,也有一个文字线索题需要同学们根据文字提示,进行抢答:“他是谁?”(播放放幻灯片2)生:杜甫师:同学们,大家抢答很激烈。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八年级上册杜甫的诗歌望岳。(板书:望岳,并放映播放放幻灯片3)二、复习检查:点学生背诵望岳,并在黑板上默写望岳!讲解重点字词的读音,意义。(放第四张幻灯片。)三、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播放第五张幻灯片。)四、整体把握:1、(播放第六张幻灯片。)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点问学生。打开超链接到第三张幻灯片,板书以下内容。) “岱宗”两句:“远望”“造化”两句:“近望”“荡胸”两句:“细望” “会当”两句:“极望” 前六句是实叙,后两句为写虚2、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特点:秀、高。 造化终神秀,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五、课文精讲:1、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播放第七张幻灯片。)首句“岱宗夫如何?”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同时点题,引出描写对象。“齐鲁青未了。”句,作者笔锋一转,进而写齐鲁平原之色“青未了”。上下两句看似“脱臼”,实则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作者在此以横向的距离之远突出纵向的泰山之高。2、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播放第八张幻灯片。)第二句,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下句写泰山的高大。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播放第九张幻灯片。)第三句,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播放第十张幻灯片。)第四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写极望之情。同学们,课文精讲部分到此就结束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在讲第一句和第三句的时候讲的时间长些,讲到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时候讲的时间短些。这是为什么?是不是第一、三句重要,第二、四句不重要呢?不是的!其实历年中考,各地对于第二、四两句的考查恰恰很多!为了解决这个考点,老师录制了一个微课视频,一起来看看!(打开微课视频。微课视频解说如下。)六:微课视频解说:造化钟神秀:(第一张幻灯片)钟:聚集。会意字,最初表示鸟类栖息在树上,逐渐表示人事物聚集在一起。我们在初中学习了8常见的修辞手法,其中有一种是拟人。拟人是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本句中,“造化”即“天地”“大自然”对泰山的钟爱是独一无二的:它将一切关于“神奇”“秀丽”都“聚集”于泰山。因此,理解“钟”需要明确以下两点:1、“钟”,将大自然写得有情,作者亦是移情于大自然,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之热爱!2、“钟”,写尽了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色。 人事物聚集 拟人 泰山神奇秀丽(放映第二张幻灯片,引入第三张幻灯片)阴阳割昏晓:(第三张幻灯片)“害”是“割”的本字。害,金文在舌头中间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割断舌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割”这个字于人于物都是有“害”的,是具有破坏性的。在上半句中,我们已经分析过作者着一“钟”字写尽了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色。此处用一个“割”,岂不是作者亲手将营造的泰山的“自然美”“破坏”了吗?不,不是!此处用“割”,作者另有深意:“阴阳”分指山的北、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此其一;其二:“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是否有害 语不惊人死不休 泰山遮天蔽日总结:(第四张幻灯片) 人事物聚集 拟人 泰山神奇秀丽 泰山的自然美 是否有害 语不惊人死不休 泰山遮天蔽日同学们,根据你们阅读古诗的经验,会知道大多数诗歌是借景抒情的,即所谓的“诗言志”,本诗也概莫能外。作者在第二联中用“钟”和“割”两个字,饱含深情地写出了泰山的自然美。作者当然会借泰山的自然美,来抒发自己的人格美。接下来我们看诗歌的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第五张幻灯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终当要”。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的人格美,(播放第六张幻灯片)七、中考衔接(作业)(播放第十一张幻灯片。)(2009年湖北省襄樊)阅读古诗望岳,回答问题。(4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 样,突山了泰山 的形象。(2分)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2分)附答案:遮天蔽日(或“巍峨高大”、“高大雄伟”)。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2014年山东省临沂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4分)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突出了泰山什么特点?(2分)答: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答: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xx年装修施工合同2篇
- 雕塑设计与制作公司员工保密合同
- 安全方面培训目的课件
- 电梯工程分包方案模板(3篇)
- 球磨机系统安全培训课件
- 安全文明施工培训
- 环保水处理岗位知识培训课件
- 防洪工程安全方案(3篇)
- 地下防水的工程方案(3篇)
-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PEP英语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篇)
- 2025年秋季学期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三篇)
- 买家赎楼签协议签合同
- (2025年标准)整容医师聘用协议书
- 煤矿机电考试试题及答案
- 借名购车协议贷款协议书
- 2025至2030年中国虹膜识别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职工院感防控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