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CNG加气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车用CNG加气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车用CNG加气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车用CNG加气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车用CNG加气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第一章 概 述 1.1 工程名称及业主 工程名称:石家庄市车用 CNG 加气站一期工程 项目建设单位:石家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法人代表: 地点:石家庄市和平路 558号 项目设计单位:石家庄东计研究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法人代表: 张 设计工号: T 1.2 城市环境状况及汽车尾气治理的迫切性 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机动车尾气污染。截止到 2002 年的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石家庄城区环境空气中悬浮物、微粒物 0.365m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0.2mg/ m3,超标率为 58.7;二氧化硫含量为 0.13 mg/ 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0.06 mg/ m3,超标率 50.6;氮氧化合物 0.075 mg/ 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0.05 mg/ m3,超过标准率为 22.8。特别是冬季环境温度低,燃烧不充分时,机动车尾气污染占的比例更高,加上机动车尾气排放位置低,实际对低空环境浓度分担率达 70以上。 机动车排放的 CO、氮氧化合物 NOx,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氮氧化合物中毒性大的主要是 NO2,对人体的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易引起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甚至致癌。 - - 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还可引起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尾 气的二次污染物,与机动车排放的 HC、 NOx有关,其中臭氧( O3)刺激人的鼻、眼、呼吸道,损害肺功能,机动车排放的废气,特别是柴油车排放的颗粒物含有致癌物。据环保部门监测,石家庄市部分地段冬季已有明显的光化学烟雾污染出现。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止光化学污染的公害,已成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以上情况分析,石家庄市对汽车尾气进行治理刻不容缓,特别是对公交车、出租车等长期在市区内运营的车辆,占城市汽车保有量的 10%,但对市区大气环境污染的分担率为 50%,因此,公交车、出租车,应该成为首批治理 的重点。 1.3 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1.3.1 城市概况 石家庄市位于东经 114 24 114 34,北纬 38 00 38 05之间。市域太行山与华北平原,东部临近渤海,西与山西煤炭基地相连。北靠京、津,南邻邯郸、邢台钢铁基地,地理位置优越。 石家庄市共 23个县、市区,总面积 15848平方公公里。 1.3.2 自然条件 石家庄市西倚太行山,东、南、北三面为华北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坡降约为千分之一,海拔标高 67-78米。 石家庄市市区属于滹沱河前洪水冲积造 成的倾斜平原,基底岩层以上有较厚的第四纪覆盖层,表层主要由亚粘土和轻亚粘土组成。地耐力一般为 120 200kPa,地震烈度为 7度。 - - 石家庄市地处暖温带,属半湿润、半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 12.9 极端最高温度: 42.7 极端最低温度: -26.5 年平均降水量: 537.2mm 主导风向:东南风(夏季)风频率 12 次导风向:西北风(冬春季)风频率 10 最大积雪厚度: 19cm 最大冻土深度: 53cm 石家庄市市区域地面水属海沟流域子牙河水系,主要有滹沱河、太平河及人工渠道石津渠,主要水库为,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 1.4 石家庄市天然气发展状况 石家庄天然气一期工程于 2002年投资建设,到目前二环路主环次高压管网 DN500 已基本完成。部分居民用户及公福用户已用上天然气。 2003年计划发展民用 10000 户,天然气储配站,已改建完成。省天然气门站内已建成 1座 8万 m3/日压缩天然气母站 (留有扩建余地 ),即将投入运营,可为车用加气子站提供 CNG。 1.5 市场情况及市场开发 目前石家庄市共有机动车辆 8 万余辆,其中,公交车 1500 多辆(大巴 1000 辆,中巴车 500 辆)。出租车 6500 多辆,随着城市的发展,到 2010年,预计公交车将达到 2340 辆,出租车、环卫车 14000辆。 - - 石家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车用天然气加气站,主要解决的车型为公交车和出租车,也可用于社会用车。 市场开发的两个条件: 1.天然气价格 天然气价格包括两个差价,一个是母站售价与子站售价的价差,另一个是子站售价与燃油的价差。前者 决定加气站投资者用多长时间收回建站的投资;后者决定车主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用多长时间收回汽车改装费。 一般讲, 子站与母站的 CNG价差应保持在 0.4 0.6 元 /Nm3, 才能确保投资人收回建站的投资,国内有的城市加气站为 CNG/ Nm3 价格比燃油低 1.0 1.2 元 /升。因此车主有极大的改变燃料的积极性。从石家庄的实际情况出发,母站 CNG 的售价不能超过 1.70 元 /Nm3,而子站的售价控制在 2.2 元 /Nm3为宜。 2.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 推行 CNG 是改善市区大气质量,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措施;是“环保工 程”,与石油燃料相比天然气燃烧后对大气的有害排放污染要小得多,为促使这一“环保工程”的顺利实施,政府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使加气站的投资方减少建站的投资, 其中,城市地价占到加气站投资的20 30,政府应实行“ 0”地价或实行公用地价,加气站是低效益运营,政府对投资人应予以减免税收政策,对 CNG 价格政府应予以协调,对改装车政府予以鼓励性补贴等。 1.6 编制依据 1、石家庄市市区天然气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 2、石家庄市市区天然气一期工程初步设计 3、石家庄市车用天然气加气站 选址规划说明 2002-2010年 4、河北省天然气利用一期工程初步设计 5、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7-2010 年 6、石家庄市城市燃气规划 2000-2010 年 7、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56-2002 8、石家有限公司下达的编制加气站可研委托书 1.7 编制原则 1、结合石家庄市车用天然气加气站选址规划说明从实际出发、面向 2010 年,远近结合、统筹安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 2、根据市区公交车停车场和现有专 用加油站及社会加油站的站址,合理布局天然气加气子站及合建站的位置。 3、充分利用省天然气门站内的加气母站,严格按照国家规范确定加气站的规模,建设子站及合建站要使其发挥最大能力。 4、子站及合建站内采用传统的工艺方案,做到设备选型合理、技术先进可靠。 5、贯彻城市燃气为用户服务、为生产发展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确定合理的供销价格。 6、充分考虑消防、环保和劳动安全卫生等要求,符合国家规范及有关政策规定。 1.8 编制范围 - - 本可研编制范围:石家庄市车用天然气加气站一期工程( 2003 2005年);加气站工艺系统方案确定;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远期需求预测及加气站平面布置。 1. 9 各种车辆天然气耗量预测 根据我市目前公交车运行状况,大巴平均按 200km/日计,耗油量为50 升 /日,相当于天然气耗量 50Nm3/日;中巴平均按 200km/日计,耗油量为 30 升 /日,相当于天然气耗量 30Nm3/日;出租车平均按 250km/日计,耗油量为 23 升 /日,相当于天然气耗量 23Nm3/日。依此数据核算,可得出总的日耗气量预测: 2003 2010年日耗天然气量预测 年份 车辆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10年 公交车 (大巴辆 ) 260 240 500 2340 公交车 (小巴辆 ) 400 100 出租车 (辆 ) 778 4322 1400 3500 日耗气量 (万 Nm3) 4.29 11.44 5.72 13.25 累计 辆 1438 6100 8000 12840 日耗量万 Nm3 4.29 15.73 21.45 34.7 经政府协调后确定改装车辆与建站数量 1.10 工程建设规模及一期工程建设内容 - - 1.10.1 工程建设规模 本工程分为一期和远期。一期 2003 2005年,远期 2006 2010年。 石家庄现有公交车 1500 辆,其中大巴 1000 辆,中巴约 500 辆。出租车 6500 辆。随着交通业的发展,预计到 2010 年石家庄公交车可发展到 2340 辆,出租车达到 14000 辆。 2005 年日耗天然气为 21.45 万 Nm3, 2010 年日耗天然气为 34.7 万Nm3。子站供气能力按 1.43 万 Nm3/日计算,到 2005 年建站 15 座,才能满足市场需要。省天然气公司加气母站随市区的用量均可满足需求。 远期到 2010 年,建设规模 相同的子站总数为 24 座。天然气加气母站一座(规模根据发展用气负荷确定)。 1.10.2 一期工程建设内容 目前天然气加气母站已由省天然气公司在门站内建设,计划 2003 年7 月完工。其日供压缩天然气能力为 8万 Nm3, 随着市区的需求量由省天然公司扩建加气母站,以满足市场需要。 一期主要建设天然气加气子站 15 座。 - - 第二章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名称及规模 单位 数量 造 价 备 注 1 加气子站 1.43 万Nm3/日 座 15 8261 万元 2 流 动资金 734 万元 3 售气价 (元 / Nm3) 2.2元 4 进气价 (元 / Nm3) 1.75元 5 利润 (元 / Nm3) 0.196 元 6 单位制造成本 (元/ Nm3) 0.254 元 2.2 单座子站建设投资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数 量 单 价 (万元 ) 总 计 (万元 ) 1 土地 4.5 亩 22 99 2 压缩机 1000 Nm3/h 70 70 - - 3 厂房建设 50 m2综合用房、300m2 加气罩等公用工程 50 50 4 售气机 2 台 17 34 5 阀门、管道、管件等 11.53 11.53 6 储气瓶组 6 瓶 8m3 80 80 7 牵引车 0.6 个 24 14.4 8 CNG 运输车 1.6 个 85 136 9 其它 51.8 55.8 合 计 550.73 15 座加气子站总投资为 8261万元。 - - 第三章 设计基础资料 3.1 基础参数 3.1.1 天然气组分 组分 C1 C2 C3 i-C4 n-C4 i-C5 n-C5 C6 N2 CO2 mol 94.22 1.85 0.59 0.04 0.05 0.02 0.01 0.09 0.23 2.88 3.1.2 天然气的质量标准 汽车加气站的天然气质量标准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车用压缩天然气( GB18047-2000)气质指标。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技术指标 项 目 质 量 标 准 高位发热量 . MJ/ m3 31.4 H2S 含量 .mg/ m3 15 总硫 (以硫计 ).mg/ m3 270 CO2含量 / (V) 3.0 O2含量 / (V) 0.5 - - 水露点 在汽车驾驶的特定地理区域内 ,在最高操作压力下 ,水露点不应高于 -13 ;当最低气温低于 -8 , 水露点应比最低气温低 5 注:本标准中气体体积的标准参比条件是 101.325Kpa,20 3.1.3 天然气、汽油、柴油的物理性质 性 能 天然气 汽 油 柴 油 标准状态下( kg/m3) 0.78(气态 ) 700-780(液态 ) 840(液态 ) 沸点 / -161 30-190 175-350 理论空燃比 质量比 17.0: 1 14.8: 1 14.3: 1 低热值 /(MJ/Kg) 45.9 43.9 42.5 混合气热值 /( KJ/m3) 3394 3839 3790 研究法辛烷值 RON 130 92 - 十六烷值 45-65 燃烧极限 /( V) 5-15 1.3-7.6 1.5-8.2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 /( cm/s) 31.5 35-47 火焰温度 / 1875 2197 - - 着火温度(常压下) / 537 390-420 3.2 各种车辆耗气指标 根据上表天然气、汽油、柴油的物理特性: 在标准况状下, 1Nm3天然气的热量略高于 1升汽油(或柴油)的热量。取: 1Nm3天然气 1升汽油或柴油。 石家庄市公交车(大巴)主要车型为:朝阳四缸级烧汽油,红岩六缸烧柴油,耗油量为 24 26 升 /100km。中巴均烧汽油,其耗油量为 14 16升 /100km。出租车全部烧汽油,耗油量为 8.8 9.6升 /100km。 由此得出各种车辆的耗气指标如下: 公交大巴: 25 Nm3/100km 公交中巴: 15 Nm3/100km 出租车: 9.2 Nm3/100km 3.3 各种车辆耗气量计算 根据市场调查结果:石家庄市公交车平均每天行程约 200km,出租车平均每天行程约 250km。按此数据确定各类车日耗气量如下: 公交大巴:每天行程 200km,其耗气量为 50Nm3/日 公交中巴:每天行程 200km,其耗气量为 30Nm3/日 出 租 车:每天行程 250km,其耗气量为 23Nm3/日 各类车日总耗气量如下: 公交大巴: 50 1000 50000 Nm3/日 - - 公交中 巴: 30 500 15000 Nm3/日 出 租 车: 23 6500 149500 Nm3/日 合 计: 214500 Nm3/日 各类车年总耗气量为 : 214500 365 7829 万 Nm3/年 3.4 车用加气子站数量的确定及 CNG运输车配备计算 依据国标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56 2002。 3.4.1 加气子站数量的确定 计算依据:第一期按现有汽车的保有量 公交大巴 1000 辆 ,公交中巴 500 辆,出租车 6500 辆。年耗天然气量为: 7829 Nm3。 按加气时间计算: 每站按 2 台售气机同时工作,每天每台按 16个小时计算,每天相当于工作 32 个小时( 1920分钟)。 大巴每车可装 119Nm3( 6 79L) CNG,可使用 2 天,加气时间按 9 分钟计算,平均每天加气 4.5分钟, 1000 辆大巴共需 4500分钟。 中巴每车可装 39Nm3( 2 79L) CNG 可用一天。每车每次加气时间为3 分钟,平均每天加气 3 分钟, 500辆中巴共需 1500分钟。 出租车每车可装 15Nm3( 60L)可用 0.5 天,加气时间为 1.7 分钟,平均每天加气时间为 3.4 分钟。 6500辆出租车共需 22100 分钟。 共需加气时间: 4500+1500+22100 28100分钟 需建站: 28100 1920 14.63(座) 取 15座 平均每站加气: 7829 15 522万 Nm3/座年,( 1.43万 Nm3/座日)。 - - 按压缩机的能力测算 选用改进的赛福液压式往复压缩机 ,加气能力平均为 1000Nm3/台时。每天按 16 小时工作计,工作系数系取 0.9,其能力为: 1000 16 0.9=1.44 万 Nm3/台日。( 525.6万 Nm3/台年) 需设置为: 7829 525.6=14.89(台) 取 15台。( 15 座站) 3.4.2 CNG车配备计算 拟选用 406 15 10975 25MPa 集装管束 CNG运输车。其标准状态充装总容量为 5207Nm3。残余天燃气量为 2MPa。装入 92即可,用量为: 5207 0.92 4790 Nm3 每站每天需用 214500 15 4790 2.985(辆)。每车占用时间为:加气8 小时 +装气及运输往返 3 小时 +等待 1小时 12小时 。 2.985 车总时间为35.87 小时,每站用车数量为 35.87 24 1.49(辆)。 全系统增加长管拖车及牵引车各一辆,正常工作的 15 座站需长管拖车为 15 1.49 1 23.35,取 24 辆。正常工作的 15 座站需牵引车为 15 0.495 1 8.43(辆)取辆。 - - 第四章 车用加气子站 4.1 加气子站工艺流程及工作原理 CNG 运输车携高压管束至加气子站。高压管束中的高压天然气经程序控制器选择安排,进入子站内高、中、低储气瓶组,分不同的压力储气,不同高压天然气又在气体优先控制盘控制 下经售气机向燃气汽车计量售气。 当高压储气管束存气压力不足时,可通过站内天然气压缩机加压。经气体优先控制盘向站内储气瓶组供气,也可直接供给售气机经计量向汽车售气。 加气站主要设备包括: CNG 运输车、卸车柱、液压往复式压缩机、智能气体优先控制系统、储气瓶组和二台两线售气机。 燃气压缩机为加气站的心脏。而控制系统通过有效的指令,自动操作和分配压缩机的输出,以达到在高压差的情况下,大流量快速加气。 CNG 运输车以 25 Pa 的压力向子站供气,与子站卸车柱连接后,如果有加气需求而且地面储气瓶中 的压力较低,子站上的 CNG 运输车可直接供给售气机给车辆加气。如果售气机处一直有加气的需求,增压压缩机将起动从 CNG 运输车处取气,以高流量继续给车加气,直到完成给车辆的加气过程。正常操作情况下,为了充分发挥子站的功能,应在给车加气前先向地面储气瓶组的三级气瓶加气。 4.2 主要设备选型 - - 4.2.1 压缩机 为能做到投资少、降低运营成本、技术性能好,运行安全可靠 ,对该设备要进行分析、比较后确定。 根据甲方提供的压缩机类型,本方案只对以下三种压缩机进行 比较。 机型 指标 机械往复式压缩机 VFD 0.35/ (30-200)-250 液压往复式 压缩机 B50 30 NEOgas 系统 进口最高压力MPa 20 25 25 CNG 瓶中残余量 20 8 5 设备维修量 大 小 中 (瓶组控制系统 ) 充气能力 Nm3/h 1000 840( 1000) 1000 噪声 88dB( A) 小 小 马达功率 KW 75 37( 55) 45 制造成本 万元 /套 65 70 20(不含瓶组改装 ) - - 从以上几项指标看:用在加气子站的天然气压送装置,不太适合选用机械往复式压缩机。液压往 复式压缩机国外已普遍使用,国内从意大利赛福公司购进 15 套,已投入运行,效果好。 NEOgas 系统使用后要对长管拖车的 CNG 瓶进行改造,瓶组高压阀门的控制系统要求较高,会提高制造费用和维护费用。 本方案选定改进后的液压往复式压缩机。 4.2.2 地面储气瓶组 选用石家庄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地面储气钢瓶组QPZ610F-8。 钢瓶外径 610mm 单瓶容积 1.33m3 充装压力 1 25MPa 使用温度 -40 60 单瓶长度为 6.1m 瓶组数量为 6 个 总水容积 8.0m3 充装总容积 2380Nm3 共设 6 个钢瓶,分高、中、低三组。高压、中压、低压比例数值为 1:2: 3。瓶组内天然气补气起充压力,高压瓶组: 25MPa;中压瓶组: 18MPa;低压瓶组: 12MPa。地面储气瓶组总容积为 8. 0m3。 4.2.3 售气机(加气机) 根据工艺要求每站设 IC 卡加气机二台, 4 支加气枪。选用淄博博山- - 绿源燃气有限公司生产的绿源 JQ3S 25 型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机。 其参数为: 额定工作压力 20MPa 计量准确度 1% 流量范围 2 25 Nm3/min 单价设置范围 0.01 9.99 元 环境温度 -40 +50 相对湿度 30% 90% 单项计量范围 0 9999.99m3 kg元 累计计量范围 0 9999.99m3 kg元 电源 22V 20% 50HZ 1HZ 整机防爆形式 隔爆与本安混合型 整机尺寸 (mm)1000 460 1920 重量 225kg 4.3 站内管材、管件及其它 经压缩机后的压缩天然气工艺管道设计压力应为 30 Pa,采用高压不锈钢管,其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5310)的规定。 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 1.0MPa 的天然气工艺管道可选用国标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T8163)的规定。 钢管外径大于 28mm 的压缩天然气管道采用焊接连接,小于或等于- - 28mm 的压缩天然气管道及与设备、阀门的连接采用双卡套接头。螺纹类型应与连接阀件配套。双卡套接头应符合现行国标卡套管接头技术条件( GB3765)的有关规定。 阀门及管道附件应按压缩天然气系统设计压力提高一级配置。软管应采用耐油胶管,其最高允许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 4 倍系统设计压力,软管总成应能承受大于或等 于 2 倍系统设计压力。 站内压缩天然气管道均采用管沟敷设,并填砂、盖板。 4.4 加气站配套设施 4.4.1 独立的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内不设消防给水系统。 4.4.2 加气站内配置灭火器及简易消防器材,灭火器的选择配置数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的有关规定。 4.4.3 电气装置: 本天然气加气站供电依据为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按三级负荷设计,供电电源采用 380/220V 就近引入,站内采用低压计量。 加气站内供配电及 控制线路敷设方式采用电缆直埋,配电室采用电缆沟,进出建筑物、穿越行车道部分穿钢管保护并做好防水密封。 电力和照明 本站生产区依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为有爆炸危险环境的场所,其电气设计按此规范要求进行设计,电气设备选择在生产区内,设备宜采用隔爆型,防爆等级为 d B 级。非生产区选用防护型或一般型电气设备。 防雷、防静电接地 - - 加气站内生产区建、构筑物依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按二类工业建筑防雷设计,工艺管件的防静电按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HGJ28)进行。站区内电气装置的接地方式采用 TN C S系统。设备的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姆。 4.4.4 采暖通风 加气站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的有关规定。 加气站内具有爆炸危险的封闭式建筑物应采取良好的通风设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 采用强制通风时,其装置的通风能力,在工作期间应按每小时换气 15 次计算,并应与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联锁;非工作期间应按每小时换气 5 次计算;当采用自然通风时,通风口总面积不应小于 300cm2/(地面),通风口不应少于 2 个,且应靠近燃气积聚的部位设置。 4.4.5 建、构筑物 加气站内共设有加气机罩蓬、综合用房二种建筑物。加气机罩蓬为敝开式建筑,建筑面积 300 ,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承重,屋顶为轻型网架结构(涂防火涂料);综合用房建筑面积 50 ,为单层砖混结构,门、窗向外开。以上建筑均按二级耐火等级设计。地震烈度按 7 度设防,地面采用不发火地面。应严格执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56-2002)等有关规范。 4.4.6 站内仪表自控设计 - - 根据工艺条件,加气站内设有检测仪表与控制调节装置。 压缩机和售气机是加气站内的主要设备,需自己操作和分配压缩机的输出,以在高压差的情况下,大流量快速加气。 压缩机自动控制采用智能控制引气,一次仪表的精度等级不低于 1.5级,售气机采用智能 IC卡计量。加气站内设置天然气检漏报警探头,报警装置安装在值班室,与加气站供电系统联锁并配有不间断电源。检漏报警装 置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 GB3836)的有关规定。 4.5 加气站站址选择 4.5.1 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56-2002)规定。本方案地面储气瓶组总容积为 8. 0m3 (充装总容积为 2380Nm3)。 4.5.2 选址原则 站址的选择和分布应符合城市规划和区域道路交通规划; 符合安全防火、环境保护、方便使用的要求; 城市建成区内拟建的加气站,应靠近城市交通干道或车辆出入方便的次要干道上。 本工程加气站按石家庄规划院编制的石家庄市车用加气站选址规划说明 2002 2010 年,一期工程中 15座加气站分布在整个市区。 4.5.3 站址位置 结合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及加气要求,本可研推荐汽车加气站位置见附图石家庄市区车用天然气加气站一期规划图2003 2005年。每座站所用土地按 4.5 亩考虑。 - - 远期规划加气子站及加气母站的分布及位置见附图石家庄市车用天然气加气站布局远期规划图 2006 2010年。- - 第五章 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 为保证 1座加气站安 全稳定运行,面向各类用户高效服务,实现供应、销售统一调度,节能降耗、科学管理,必须建立一套可实施现代化科学管理的组织机构,并合理配备各类人员。 成立石家有限公司下属的加气公司,人员编制可征求投资方意见。本可研每站的司机、检修人员按三班制,每班 5 人,一座站 15 人,牵引车司机 3 27 人,共计人数为 15 15+27 252 人编制。 - - 第六章 环境保护篇 6. 1 环保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建设项目环保设计规定( 87)国环字 003 号 3.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 GB3095 1996) 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3096 1996) 5.城市区域环境的噪音标准( GB3096 93)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96) 7.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88) 6.2 主要污染源及控制措施 6.2.1 主要污染源 1.本工程为天然气利用工程。运输、储存、压送均采用纯净的天然气。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整个系统无废气、废渣、废水排出,对环境不构成污染。只有在事故状态或检修时才有天然气排出,排 放量小,对环境污染小。 2.噪音:天然气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3.废水;站内生活废水。 6.2.2 控制措施 1.提高管理水平,采用先进的仪表控制系统。避免事故状态下的安全放散。 2.对系统运行及管理人员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素质、增强环保- - 意识。 3.本工程压缩机选用液压式往复压缩机,噪声功率 75dB(A),符合GB12348 90标准范围。 4.废气:超压放散装置均设在距地面 4.5m 高度。 5.废水:经过站内化粪池处理合格后排入市政污水管 网。 6.完善管理机构:贯彻环保制度。 6.3 工程的环境效益 机动车排气污染已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尾气排放使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本工程实施后可大大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减少 SO2、 NOX烟尘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替代汽油、柴油量: 62634T/年 减少 SO2排放量: 7.2吨 /年 减少 NOx排放量: 37.44 吨 /年 6.4 站区绿化 每个加气站内绿化系数为 10%。 6.5 环保管理机构 公司设专职环保管理机构,负责组织落实、监督本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和标准。 - - 2.组织制定和修改单位的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3.制定并组织实现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 4.领导和组织本单位的环境监测。 5.检查本单位环保设施的运行。 6.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经验。 7.组织开展本单位的环保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水平。 8.组织开展本单位的环境保护科研和学术交流。 - - 第七章 消防篇 7.1 编制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 87)( 2001 版) 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56-2002)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 90)( 97 年修订) 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 5.工业企业火花安全规程( GBJ6222 86) 7.2 防火与消防措施 本工程设有 15座加气站,分布在市区。其流程为经 CNG 运输车至加气站,经卸车柱至加气机至地面储 气瓶到售气机到车辆。整个工艺流程在全封闭系统进行。正常情况下无天然气外漏。 7.2.1 防火设计 1.各个站的总图布置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站内建筑物均为二级耐火等级,地面采用不发火花的混凝土地面。 2.站内地面储气瓶组采用开敞式或半开敞式钢结构。开敞面设置防冲撞钢栏杆。 3.加气站地震烈度按 7度设计。 4.站内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设计严格执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电气设备选隔爆型。站内防雷、防静电、接地严 格按有关规范设计。 - - 7.2.2 防火与消防措施 1.站内消火栓,按规范就近 80m以内有消火栓位置,可不设置。 2.灭火器配置。 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56-2002)和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第 4.0.1 条,站内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器材。具体设置数量如下: 压缩机: 8kg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2 支 地面储气瓶组: 8kg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2 支 加气机: 8kg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2 支 卸车柱 : 8kg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2 支 7.2.3 报警系统 地面储气瓶组、压缩机附近均设可燃气体检测器。 可燃气体检测器报警(高限)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浓度( V)值的 25。报警器集中安装在控制室或营业室内。 可燃气体检测器和报警器的选用和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定 SH3063 的有关规定。 7.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