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2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达标训练(含解析)(1).DOC_第1页
【导学教程】(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2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达标训练(含解析)(1).DOC_第2页
【导学教程】(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2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达标训练(含解析)(1).DOC_第3页
【导学教程】(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2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达标训练(含解析)(1).DOC_第4页
【导学教程】(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2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达标训练(含解析)(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学教程】(新课标)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2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达标训练(含解析)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b神经冲动传到部位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c只有兴奋时,才能合成神经递质d突触一般不含有部位的结构答案b2如图为反射弧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后,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检测到c、d点有神经冲动,说明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b神经冲动由d传导到e时,需要组织液为媒介cb处检测不到神经冲动是由于上个神经元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b处于抑制状态d如果decd,刺激d点时,c处先测到电位变化,这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经过突触有关解析b处检测不到神经冲动的原因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从上一神经元传递到下一神经元,从图中信息可知b点所处的神经元为上一神经元,而a点所处神经元为下一神经元,c错误;虽然decd,但de之间有突触,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较慢,故d正确。答案c3如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中的物质属于神经递质,释放到的方式是外排(胞吐)ba点属于神经元的轴突部分c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d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解析神经递质为大分子物质,通过突触前膜到达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兴奋在传导的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偏转2次,且方向相反。答案c4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传递的过程中,不会出现a离子进出神经元b膜的转移和融合c线粒体活动加强 d神经递质跨膜运输解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传递的过程中,会引起下一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发生离子进出神经元;这一过程中突触小泡会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整个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线粒体活动加强;神经递质运出细胞的方式属于胞吐作用。答案d5下图为一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b点,bc段膜外电流方向为bcb刺激b点,c、d同时兴奋c刺激b点,a、c均会兴奋d刺激b点,必定会引起b神经元的兴奋解析a错误:刺激b点,bc段膜外电流方向是cb;b错误:刺激b点,c点先兴奋,然后是d点;d错误:刺激b点,因递质的种类有兴奋性和抑制性的,故b神经元可能是兴奋也可能是抑制;c正确:兴奋在单个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所以刺激b点,a、c均会兴奋。答案c6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b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c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解析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可发生在一个神经元上,也可发生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发生在同一神经元上的不需要通过突触;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乙酰胆碱或单胺类等小分子物质。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答案b7下图表示神经元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d刺激a处,b、c处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兴奋通过突触时有一个时间延搁,当刺激a处时,b处要比c处先产生电位变化,因为兴奋传递至c处,还要经过一个突触。由此可见,刺激a处,b、c处会相继发生兴奋或抑制(b处比c处先产生电位变化);刺激b处,c处会发生兴奋或抑制,而a处无反应;刺激c处,a处没有反应,b处有反应。答案a8如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既而使得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下列有关甘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甘氨酸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c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d在该过程中甘氨酸不属于神经递质解析据图可知,甘氨酸是突触前膜释放的一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可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因而突触后膜的膜内外电位差更大,从而使突触后膜更难产生动作电位。答案c9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2、4、3、4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1、4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解析刺激a点左侧,a点先兴奋,膜外变为负电位,而b点还处于静息电位状态,即b点膜外为正电位,因此电流表先向左偏转,当兴奋传至a、b两点间时,膜外均为正电位,此时电流表指针处于中间位置;当a点兴奋后立即恢复静息电位,膜外为正电位,b点处于兴奋状态,膜外为负电位,因此指针又向右偏转;在a、b两点中央刺激,a、b两点同时处于兴奋状态即膜外同时为负电位,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当a、b两点兴奋后,细胞又同时恢复为静息电位,即膜外同时变为正电位此时电流表指针处于中间位置。答案d10(2012浙江)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功能。骨骼肌细胞一般较长,但受细胞核所能控制的细胞质体积的制约,一个细胞内常有上百个细胞核同时存在,a项错误;神经和肌肉接点构成突触,其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b项正确;突触后膜的功能是接受神经递质,使肌肉收缩,与此功能相适应的是突触后膜向内部凹陷,以扩大与突触前膜的接触面积,c项错误;要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需要对其的刺激超过某一最小值,并非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即可实现,d项错误。答案b11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解析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低级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与高级中枢无关。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形成的长期记忆属于高级中枢控制的条件反射。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是人类特有的高级中枢。排尿反射有两个中枢,低级中枢在脊髓,在婴幼儿时期控制排尿功能,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随着婴幼儿脑的发育,高级排尿中枢形成,脑与脊髓建立联系后,高级中枢可控制低级中枢,从而控制排尿。意识丧失的病人,高级中枢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功能,病人不能自主排尿,意识恢复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才能行使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功能。答案d1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反射弧上都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b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送到靶器官、靶细胞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d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解析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形式进行的;激素的运输没有选择性;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满分40分)13(13分)(2012新课标)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_,b是_,c是_,d是_。(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_的调控。(3)图(a)中神经元和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的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解析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及分级调节机制是解题的关键。由图(a)及题干描述可知,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b)传导到脑干中的神经中枢(a),再沿传出神经(c)传到效应器(d),引起呼吸肌收缩,产生深吸气动作使肺扩张(引起呼气)。人体屏住呼吸是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有意识的活动。图(b)中的突触小体是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是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形成了轴突胞体型突触。答案(1)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2)大脑皮层(3)轴突细胞体14(13分)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1)图2的结构名称是_,结构的名称是_。(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_,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_。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是_。(4)如果在图2中和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处发生的变化是_(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_的变化。解析图1中a中含有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d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f(肌肉)和支配它的运动神经末梢构成效应器;图2中为突触前膜,为突触后膜。对于神经纤维来说,处于正常状态时,膜外为正电,膜内为负电,受到刺激时,转变为膜外为负电,膜内为正电。 乙酰胆碱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答案(1)突触突触后膜(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反射大脑皮层(3)内正外负(4)兴奋膜电位15(14分)如图为脊蛙的部分反射弧示意图。伸肌收缩,会引起后肢伸直;屈肌收缩,会引起后肢蜷曲。当给某一侧后肢较强刺激时,会引起受刺激侧后肢收缩,另一侧后肢伸直。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神经冲动从刺激点分别到达、两根神经纤维上相应的某点,相同时间内经过的长度不同。据图分析,你认为相同时间内经过的长度较短的相应的点位于神经纤维_上,相同时间传导的距离短的原因是_。(2)从na、k的移动情况分析,若维持甲电位主要靠_,产生乙电位主要靠_。(3)右侧后肢受到强刺激会引起左侧后肢伸直,当神经冲动传导到图中圆圈所示的位置时,神经纤维、上的瞬时电位变化情况分别是_、_(用甲、乙表示)。(4)某同学在制作脊蛙时不慎破坏了某后肢中的一根神经纤维。给左后肢一个强刺激,左、右后肢都无反应,给右后肢一个强刺激,左、右后肢都有反应。你认为该同学损伤了脊蛙的_。解析(1)从图示可以看出,引起对侧肢体发生反应的反射弧中,突触较多,则传递速度较慢,因为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低于在神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