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心理.doc_第1页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心理.doc_第2页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心理.doc_第3页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心理.doc_第4页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心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心理 如果说,咬指甲、上课开小差、做作业动作慢等被视为孩子的坏习惯,那这种观念现在要改了,这些“坏习惯”已被心理专家归入心理行为问题,不再是依靠父母的能力就能改变的,需要做必要的心理治疗。在市七医院的儿童心理咨询室里,记者就看到了不少这样的孩子,心理医生朱晓华告诉记者,来访的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造成孩子心理障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人的问题,其所在的整个家庭都需要接受治疗。 啃手指甲的小男孩 门诊情景重现“医生,你看看他,整天就是剥弄两只手,你看看他两只手!”母亲拉着一个十来岁的男孩走进咨询室,刚落座,便迫不及待地诉说起来,边说边拽着男孩的手,一把放在了医生面前的茶几上。 这是一双十指光秃秃、剪不到指甲的手。甲床周围的皮肤粗糙增生,倒刺翘起,有的还留着撕扯后的伤痕,和眼前白净羞怯的男孩极不相称。 原来,男孩自小由祖父母带大,上小学后不久常把手指弄得咯哒响。母亲担心养成坏习惯影响孩子的学习,便辞职在家,严加管束,经常为这件事打骂他。后来,终于听不到他手指的咯哒声了,但母亲发现他的指甲都被剥掉了,一问才知道是他自己干的。有医生说这是缺锌引起的,于是补锌、排铅的保健品吃了一大摞,还是无济于事。 心理测评 医生发现男孩存在社交恐惧,并伴有自卑、轻度的情绪低落,对母亲过度依赖,生活自理能力差。同时母亲也存在着明显的焦虑情绪,睡眠障碍。几次咨询,父亲均未露面。原来父亲由于忙于生意,很少有时间在家,即使回家,也很少和妻儿交流。家中教育事宜概由母亲负责。很明显,这又是一个“心病”。 医生观点 在咬指甲、吮手指、剥弄手指的背后,往往反映了孩子和家长的心理需求未能获得及时满足。孩子在情绪焦虑、恐惧、孤独寂寞时,常常会以此行为暂时缓解自己的压力,获得安慰。因此,打骂和斥责只会加重问题的存在而无一益。对待孩子的“手指问题”,必须要全面评估父母和孩子的心理状况,解决存在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6岁孩子竟说“活着没意思” 门诊情景重现 带着王亮(化名)来看医生时,母亲几乎心力交瘁,“孩子最近老是讲活着没意思,还不如跳楼死了算了这样的话,吓得我们全家都快崩溃了”。 王亮今年才6岁半,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开学,他总是管不住自己,经常侵犯同学,课堂上也缺乏自制力,搞恶作剧,令人头疼。父亲急了,就以打骂来解决。有一次同学告状,王亮作业没完成,还淘气。回到家里,爸爸边打边说:“天天让别人告状,打死你算了!”王亮当时就回嘴:“你们看我不顺眼,我不要活了!”据母亲说,此后只要父亲不在场,孩子在遭受责备时,这样的话也就脱口而出了。 心理测评 从个案情况来看,在开始时,家长是典型的放任型教育。等到孩子开始自己的学校生活后,发现孩子有这么多缺点,“望子成龙”的心理 又使他们的教育方式演变为“专制型”。特别是父亲,稍有不满,轻则责骂,重则大打出手,并说出一些过激的言语,刺激孩子。这些压力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并没有真正服从父母的管教,所以产生了自杀的心理倾向。 医生观点 孩子出现自杀意念是很严重的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干预,但首先要以家长的改变为突破口,带动孩子的改变。家长先要学会倾听孩子说话,鼓励并让孩子表达他的看法与意愿;父母生气时,稍微做几分钟深呼吸,让自己的情绪缓解一下,不要情绪化;平时家长应利用假日,陪孩子出去散步,一方面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又可使孩子有良好的心境。 一年级女生练琴练出抽动症 门诊情景重现 这个6岁的女孩看上去很聪明,只是手和胳膊常不由自主地乱动。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母亲只能焦急地稳住她的胳膊,眼泪也忍不住掉了下来。 女孩刚上小学一年级,但已有两年小提琴学习经历。她每周都要抽出两天到老师家学琴。孩子母亲说,她一进老师家门就开始哭,一开始练琴就泪流满面,还可怜巴巴地哀求说:“妈呀,我真的不想学。”父亲坚持要她学琴,把特长与升学联系在一起。 平时,父亲对女儿的练琴管得很牢。一旦孩子琴拉得不好,父亲就用手指戳她的头,还推搡她、大声训斥她。孩子就这样承受了两年,终于有一天扛不住了,开始挤眼睛、努嘴巴、耸肩膀,胳膊腿还控制不住地乱动。班主任也向家长反映:“她上课挤眉弄眼,还摆肩膀,经常突然地尖叫。你们还是带她到医院去看看吧。” 心理测评 这女孩子患的是抽动症,此病的病因有专家认为与家族遗传有关,要想全面康复至少需要2年。这个案例是由于家长逼迫孩子学琴,造成孩子精神上极大的压力和内心长时间的压抑,而诱发了此病。医生观点 现在很多家长与孩子缺乏沟通,根本不了解孩子真正的兴趣是什么。建议家长在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时,要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家长最好带孩子到少年宫或者其他小伙伴家里看看,以便进行深入了解。只有孩子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有信心学下去,并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记者手记 在采访这些个案时,所有产生问题的孩子的家长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好,只是用错了方法,反而给孩子造成了负担。 因此,心理专家建议各位父母,要在家庭当中施行成功的教养,必须要能与孩子有融洽的沟通。父母必须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懂得孩子的需要,懂得通过恰当地满足其不同的身心需要来塑造其良好的品质、健全的人格。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下面的小测验可以帮助作为与孩子加强沟通的一个辅助手段,建议爸爸妈妈分别回答以下50个问题。 1你孩子最要好的朋友(小伙伴或同学)是谁? 2你孩子最喜爱的老师是谁? 3你孩子最崇拜什么样的人? 4你孩子最讨厌什么样的人? 5除家里人以外,什么人对你孩子影响最大? 6你孩子最喜欢哪一位亲戚? 7你孩子最喜欢哪门课程?最不喜欢哪门课程? 8你孩子的收藏物中他(她)认为什么东西最珍贵? 9你孩子最害怕什么? 10你孩子最烦恼的事是什么? 11在什么情况下你孩子容易撒谎? 12你孩子最爱看什么电视节目? 13你孩子爱看什么电影? 14你孩子最喜欢什么娱乐活动? 15你孩子爱好哪些体育项目? 16你孩子爱听哪些音乐、歌曲? 17你孩子最愿意到哪儿去玩? 18你孩子最喜欢哪一类课外读物? 19你孩子最近在看哪一本课外书? 20你孩子最喜欢什么颜色? 21你孩子最喜欢什么花朵(植物)?最喜欢什么动物? 22假如让你孩子任意挑选世界上的东西,他(她)会挑什么?(只能挑一样) 23就你孩子的年龄来说,他(她)是否感到自己太大或太小? 24在学校里,你孩子是否感到自己被其他孩子所喜欢? 25你孩子常在什么时候做家庭作业? 26你孩子长大后想干什么? 27你孩子对社会上哪种职业最尊重? 28你孩子最看不起哪种社会职业? 29你孩子对家里什么事最不满? 30什么事情最易使你孩子生气? 31什么事情最使你孩子感到尴尬? 32在什么时候你孩子容易和父母对立? 33在什么情况下你孩子容易听父母的话? 34去年一年,你孩子对什么事最感失望? 35去年一年,你孩子对什么事最感到高兴? 36你孩子希望星期天怎样度过? 37假期内,你孩子常爱做些什么? 38家庭喜庆的日子中,你孩子最喜欢哪一天? 39你孩子对自己做的什么事最自豪? 40你孩子最懊丧自己做过的什么事? 41你孩子最不爱做什么家务? 42你孩子对什么事情能百做不厌? 43你孩子在学校里有绰号吗?怎么会有这个绰号? 44老师认为你孩子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45你认为你孩子性格中最突出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46什么事情是你孩子最不屑一顾的? 47你送给他的礼物中,你孩子最珍爱什么? 48你孩子最爱吃什么菜?最不爱吃什么菜? 49你给孩子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50你孩子喜欢你吗? 分析与建议: 回答完每个问题后,请孩子给你打分。在上述50个问题中,若能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