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桎梏(o) 浸渍(z)长歌当哭(dn) 前仆后继(p)b叱咤(zh) 步履(l)迥乎不同(jin) 熙熙攘攘(rn)c炽烈(ch) 症结(zhn)味同嚼蜡(jio) 毁家纾难(ch)d莅临(l) 戕害(qin)不着边际(zhu) 缠绵悱恻(f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厮打 炉火纯清/山清水秀察言观色/和颜悦色b寂寥 殒身不恤/功勋卓著优柔寡断/优哉悠哉c和蔼 宣泄愤怒/渲染烘托委曲求全/屈打成招d笑魇 桀骜不驯/孤鹜齐飞博闻强识/搏弈激烈3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不培养坚强的性格和不怕困难的精神,_,_懂得很多好道理,_未必真有用处,_正像温室里的花卉似的,是经不起日晒雨淋的。a如果 那么 无论 都 就b如果 那么 即使 也 因为c因为 所以 无论 都 因为d因为 所以 即使 也 就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即将在浙江卫视播出的电视剧新亮剑再曝人物海报,海报中几员猛将叱咤风云,几朵金花亦是女中豪杰。b忽然间,一个惊天炸雷响起,天开缝,地颤抖,一条鳞光闪闪的黄龙,腾云驾雾,摇头摆尾,盘旋飞跃在空中。c阳春三月,桃红柳绿,蜂飞蝶舞,春意阑珊,徜徉于美丽的田野村落,无处不充溢着大自然那盎然的生机和活力,令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d三位老人虽已九十多岁了,但是对那段往事记忆犹新,因为每个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振聋发聩的真实版潜伏经历。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考察干部要注重考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忌防止把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等作为评价干部政绩的主要依据。b没有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没有优秀文化的与时俱进,没有正确对待历史和现实关系的观念方法,都会影响年轻人的文化观念的形成。c真正的政绩不在于gdp的增速多快,不在于搞了多少漂亮的大工程,而在于能否带动广大农民持续增加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d正如鲁迅不仅是中国文学的旗手,更是民族性格和意志的标志一样,巴金是作为民族良心和品质的旗帜而被人们崇敬的。二、名句名篇默写(6分,每空1分)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_,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挽歌)(2)真的猛士,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3)惨象,_;流言,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4)剑外忽传收蓟北,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阅读理解(2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9分,每小题3分)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明显事实。其主要表现是:信仰生活的失落。人生缺乏一个精神目标,既无传统的支持,又无理想的引导;功利意识扩张导致人与人之间真情淡薄;诉诸官能的大众消费文化泛滥,诉诸心灵的严肃文化陷入困境。对于这种平庸化现象,凡注重精神生活的人都是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的。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拯救天下为己任,他们的反应又因性情和观念的差异而有区别。大体而论,宗教和道德型的人主要表现为愤怒,视这个世道为末世,对之发出正义的谴责,欲以此警醒世人,寻回盛世。理智型的人主要表现为忧虑,视这个世道为乱世,试图规划出某种救世方案,以重建精神生活的秩序。而比较个人化的知识分子,相对而言,他们没有太直接的救世抱负,而是更加关注自己独立的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活动。他们的反应不是愤怒或忧虑,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近乎宽容的淡漠,属于这一类的大抵是一些沉迷于自己学术的学者,以及执著于人生和人类根本问题之思索的哲人智者。一个人立志从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的事业,应该是出于自身最内在的精神需要。所以他们面对外部世界时的心态是平静的。那些面对浮躁世态而自己心态也失衡的人,他们也许救世心切也心诚,但同时我又很怀疑他们自己内心缺乏精神生活的牢固根基,要不何至于如此惶惶不安?同时,我更怀疑他们美好愿望的效果。当今时代,最容易产生失落感的或许是一些有着强烈的精英意识和济世雄心的知识分子。他们想做民众的思想领袖和精神导师。但是,我觉得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精英或想当精英的人太多,而智者太少了。当今之世不像是一个能诞生新救主和新信仰的时代,但这并不妨碍每一个热爱精神文化事业的人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从事独立的探索和创造。这样的人多了,时代的精神文化水准自然会提高。真正精神性的东西是完全独立于时代的,它的根子要深邃得多,植根于人类与大地的某种永恒关系之中。唯有从这个根源中才能生长出天才和精神杰作,他们不属于时代,而时代将跟随他们。他们也不会在任何世道下悲观失望,因为他们知道,人类精神生活作为一个整体从未也绝不会中断,而他们看来似乎孤独的精神旅程便属于这个整体,没有任何力量能使之泯灭。7文中画线句“注重精神生活的人”是指哪些人?下列叙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b道德和宗教型的人以及比较个人化的知识分子c道德和宗教型的人以及理智型的人d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和比较个人化的知识分子8作者认为“他们面对外部世界时的心态是平静的”,下列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从事自己的事业首先是出于自身最内在的精神需要。b他们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对浮躁的世态漠然视之。c他们的内心有牢固的精神生活基础。d他们知道,人类精神生活作为一个整体从来也绝不会中断。9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主要表现为信仰失落、真情淡薄和文化错位。b面对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比较个人化的知识分子不会愤怒,也不会忧虑。c在精神文化事业中进行独立探索和创造的人是脱离他们所处的时代的。d从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的人内心虽然孤独,但他们的事业有益于社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18分)秋 夜巴 金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我抬起头,就好像看见先生站在面前。仍旧是矮小的身材,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他在房里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张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我目不转睛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个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不要离开我们!”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轻人的声音。我听见一声响亮的回答:“我决不离开你们!”这是多年来听惯了的声音。我看见他在窗前,向窗外挥一下手,好像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过多少次的话。“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退却?在暴力面前低头?“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寂静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从四面八方送过来响应的声音。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不知道从哪里送来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愈燃愈亮,于是整个房间,整个夜都亮起来了,就像在白天一样。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愈燃愈小,终于成了一块像人心一样的东西。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我再看窗前鲁迅先生的身形,它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见了。我连忙跑到窗前。我看出来: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烧的心。我第一眼只看到一颗心。可是我仰起头仔细再看,先生的慈祥的脸不是就在那儿?他笑得多么快乐!真是我从未见过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我笑了,我也衷心愉快地笑了。我知道鲁迅先生并没有死,而且也永远不会死!我回到写字桌前,把野草合上,我吃惊地发现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上燃烧。原来我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1956年9月10(1)文章第段描写的梦境中的鲁迅先生的肖像、动作和神态有哪些特点?(2分)(2)描写“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雨大作,“屋子里灯光黯淡”,有什么作用?(2分)11(1)从第段来看,文章写“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个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主要意图是什么?试写出两点来。(2分)(2)第段中“不要离开我们”“我决不离开你们”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12(1)第段“忘记我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中的话包括三层意思,试将每层意思各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各句均不超过10个字。(4分)(2)第段“忘记我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这段话中句子的语气是怎样逐步变化的?有什么作用?(2分)1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文章先写“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再写“把野草合上”,最后写“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可见文章以野草为线索贯串全文。b文章是一曲鲁迅精神的赞歌,借助于梦境,便于充分展开想象,写出强烈而不寻常的感受。c第段中的几句话摘自野草的各篇文章,作者精心选择和组合,充分表现了鲁迅的精神。d第段中,作者把鲁迅先生燃烧的心比作初升的红日,并在其中叠印先生慈祥的脸庞,崇敬之情达到高潮。e“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这句话含蓄地表明作者每读一次鲁迅,就有一次新的发现。四、语言运用(12分,每小题4分)14某出版社要出版一本中国近代百位历史文化名人,在全国开展“推荐名人”活动,如果你想推荐梁启超,请你在了解他的基础上为其写一段简明的“推介词”。(不少于50字)15下图是针对“鲁迅的文章从中学课本里删掉”的一幅漫画。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不能将鲁迅作品删除的原因。16按要求扩写下面的句子。要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70个字。腾空而起的焰火,光彩夺目。扩写:_五、作文(40分)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一支科学考察队在原始森林中迷了路,几乎陷入绝境。队里的老教授身患重病,奄奄一息。他临去世时,拿出一个小木箱,郑重嘱托:“这是我一生的心血,你们一定要走出去,把它交给科学院。”老教授去世了,考察队化悲痛为力量,终于走出了森林。那盛满老教授“一生心血”的小木箱被打开,原来里面是一些小石块。对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试以“人性的光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800字左右。_参考答案1. 答案:d 解析:a项,“梏”应读“”;b项,“履”应读“l”;c项,“症”应读“zhn”,“纾”应读“sh”。2. 答案:c 解析:a项,“炉火纯清”的“清”应为“青”;b项,“悠”应为“游”;d项,“魇”应为“靥”,“搏弈激烈”的“搏”应为“博”。3. 答案:b 解析:该语段总体是假设关系,其次是因果关系,第三层又是假设关系。4. 答案:d 解析:“振聋发聩”用以形容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根据语境,应该用“惊心动魄”。5. 答案:d 解析:a项,不合逻辑,“忌防止”意思矛盾。b项,语序不当,“没有优秀文化的与时俱进”应为“没有与时俱进的优秀文化”。c项,不合逻辑,前后不一致,一面对两面。6. 答案:(1)死去何所道 (2)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3)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尤使我耳不忍闻 (4)初闻涕泪满衣裳答案:7 d 解析:d项,概括较全面,其他各项有些偏颇。8 b 解析:b项,“对浮躁的世态漠然视之”错。9 a 解析:b项,说法太绝对;c项,不是脱离而是引领;d项,文中“看来似乎孤独”,说明并不孤独。10. (1)解析:考查概括能力,可以从文中进行提炼,特别是抓住细节进行概括。参考答案:鲁迅先生一点也没有改变,自然而平易近人,具有独特的人格和精神。(2)解析:考查写作技巧的作用,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对人物性格的衬托作用。参考答案:反衬(突出)。“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和“燃得通红的心”反衬鲁迅先生的光芒。11(1)解析:鲁迅的心燃烧,“成了一个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这些语言都是在赞美鲁迅。参考答案:歌颂鲁迅先生的战斗激情和献身精神,同时也反映出鲁迅先生对青年具有指引和鼓舞的作用。(2)解析:“不要离开我们”“我决不离开你们”则说明鲁迅精神对新时期的青年来说仍然非常重要。参考答案:新的时期仍然需要鲁迅精神,鲁迅精神永远指引我们前进。或:我们仍将在鲁迅精神的指引下前进。或:鲁迅活在我们心中。12(1)为了青年(后人)无私奉献;为了真理无畏战斗;勉励青年(后人)勇敢前进。(2)解析:从每一句话的标点符号来体会作者语气的变化。参考答案:语气从陈述到反问再到祈使(语气从反问到祈使)。语气强烈,富于感染力和鼓动性。13bd 解析:a项,文章先写“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再写“把野草合上”,这些都是作者“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不是实写。c项,充分体现了鲁迅对青年的关怀。e项,“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不能说明作者每读一次鲁迅,就有一次新的发现。14. 解析:突出其历史、文化地位。参考答案:梁启超,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曾协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 000余万字。15. 解析:“不该将先生的文章撤下”说明鲁迅是永远的鲁迅,他的价值仍然存在。参考答案:从文学角度而言,他的作品确实可称为经典。由于鲁迅先生是中国文人中最有骨气的人之一,应该用鲁迅这样“有骨气”的文字来激励学生。时代仍然需要鲁迅精神,撤掉鲁迅的几篇文章不要紧,关键是不要丢掉鲁迅精神,鲁迅精神在中华民族成长发展的进程中,其价值永远不可低估。16. 解析:本题可运用描写渲染法扩展。扩展时,本题要注意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着眼整体描绘场面,或着眼细节描绘场面,或着重描绘人们的神情、动作、心理等。同时要注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及修辞的要求。参考答案:(1)腾空而起的焰火,像一条条飞天的巨龙,直冲云霄,伴随着艳丽的色彩,炸开了,闪亮着,光彩夺目。人们昂着头,有的捂着耳朵,有的指着天空,有的舞动着双手,有的还有节奏地跳跃着,惊奇、兴奋、欢乐无不写在脸上。(2)一束束色彩斑斓的焰火冲天而起,绚丽多姿,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孔雀开屏,有的像金蛇飞舞往日璀璨夺目的城市灯火,似乎显得暗淡无光,今夜,人们都把赞美的目光聚焦到了天空。17. 答案:提示:写人,着重写人的什么呢?写衣着,写相貌,写言谈,写举止,写人的所作所为无论写什么,最终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弘扬美好的人性。美好人性的含义非常广泛,诸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集体,等等。写美好人性,首先必须认识美好人性,感受美好人性。以上说的美好人性,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长期形成的共性。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同一种美好人性,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来,便各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点,这就是个性。人人有个性,社会人生才变得丰富多彩。写人,一定要写出人物的个性,人物才鲜活,才生动,才能让读者久久不忘。所以,本单元在写法上要注意凸显人物个性。参考例文:人性的光辉一个猎人拿着枪追赶一只鹿,在猎人开枪之前,这只鹿的前腿弯曲,用乞求的目光看着猎人,这个猎人最终还是开了枪,等他剖开鹿的肚子一看,才知道肚子里还有一只小鹿一只鹿都有如此崇高的兽性,更何况人呢!父 亲有一个穷困家庭,一个父亲,一个母亲和一个骨瘦如柴的孩子,当这位父亲看见自己的孩子如此瘦弱,他深感内疚,为家庭他卖了自己身上的第一管血。当自己的孩子伸手向他要报名费时,他怔了一下,这才知道一年已经过完了。为了孩子,他卖了自己身上的第二管血。转眼八年过去了,他找了工作,家庭状况也改善了,他也有了一些知己。当他们把钱投资给了一个工厂后不久,这个工厂却宣布倒闭,他只是赔掉了所有的积蓄,而朋友还倒欠几千块钱,为了朋友,他卖了自己身上第三管血。这是一位有责任感、有情有义的男人。人性不仅仅在亲情之间体现,也能在陌生人身上体现。“漂亮妈妈”“漂亮妈妈”这个称号是授给一位母亲的。她本是一名普通的妈妈。有一天,她去买菜,回家途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生态旅游项目单包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 2025年标准砖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采购合同
- 2025版公路桥梁施工安全保密协议书汇编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居间合同协议书(新型城镇化)
- 2025版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投标标前合作合同
- 2025年金融产品代理推广合同
- 2025版机器人设计制作合同范本模板
- 2025版电子商务平台提前终止合作协议书
- 2025版顺丰快递快递服务质量考核合同
- 2025版电信企业员工试用期劳动合同参考模板
-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
- 2023年泰州市高级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 业余足球比赛技术统计表
- 社情民意写作基本知识要点课件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GMP培训专家讲座
- 2023年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共38张PPT)
- 金风15兆瓦机组变流部分培训课件
- 膀胱镜检查记录
- 沈阳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三联)
- 化工装置静设备基本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