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监测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学校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共36分)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下载(zi) 潦水(lo) 冠心病(gun) 力能扛鼎(gng) b付梓(z) 庇护(b) 万应锭( dng) 横征暴敛(hng) c请帖(ti) 应门(yng) 创可贴(chung) 云销雨霁(j) d洗马(xin) 强迫(qing) 露马脚(lu) 得鱼忘筌(qun)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闲暇 闻名遐迩 鹊桥 鸦鹊无声 b成功 计日成功 孤鹜 好高骛远 c凝练 千锤百炼 是非 共商国是 d伦理 美伦美奂 卓越 真知灼见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曲卑廖河人工湖建设工程充分利用科技和人文展示平台,体现了“礼之起源”、“修身之礼”、“信义之礼”、“纲常之礼”、“好客之礼”和“礼乐之治”等六大特点。 b据说明代士大夫案上总摆两部书:一部庄子,一部水浒传,士大夫们认为水浒传笔法好,写人“明镜照物,妍媸毕露”。c11月3日习近平来到花垣县十八洞村特困户施齐文家。老人老伴石爬专问:“怎么称呼呀?您。”村主任说:“这是总书记。”习近平握住老人的手询问年纪,听说老人64岁了,他说:“你是大姐。” d旧约创世纪中说:“神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应当倒过来说才对,即“人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 a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b自我市开展“创卫”活动以来,原来“垃圾围村”、占道经营、乱搭乱建、背街小巷的脏乱差等一系列影响文化名城形象的难题迎刃而解。 c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d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丽不戴眼镜。 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读了这篇文章,能够使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这一道理。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中国建筑的特征(节选)梁思成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未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6下列对的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活动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b是中国人民在建筑实践中普遍承认并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c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是整个中华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d是在木材结构建筑中产生的,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的规则和惯例。 7对于作者所提出的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b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规则和和惯例来处理它们的建筑,但是他们是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 c作者将中国建筑和世界建筑比较,说明中国的建筑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成就对世界建筑文化也有重要影响。 d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是有着相同的建筑特点和建筑风格的,说明了中国建筑和世界建筑的融合性。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建筑手法各不相同,它完全取决于某一建筑大师的设计理念。 b.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的建筑形式,原本都是从木结构开始的。 c.中国建筑往往是用木结构形式,而西方建筑往往采用砖石结构,说明这两种建筑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d.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与文艺复兴时代窗子使用的“词汇”和“文法”完全不同,这证明各民族的建筑各有其风格,本没有相通之处。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l2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蒸蒸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臣之辛苦,非但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之所明知,皇天后土,实所鉴见。伏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原文略) 送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日:“人亦有言,有固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摘自晋书李密传) 注蒸蒸:zheng,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品格好,资质高。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早亡,母何氏醮 醮:改嫁 b从事白其书司隶 白:禀告 c任黄皓而丧国 任:任凭 d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 援:靠山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密奉事以孝谨闻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c齐桓得管仲而霸 酌贪泉而觉爽 d华问其故,对曰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1.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李密有才干的组是( ) 奉事以孝谨闻 周门人方之游夏 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有暇则讲学忘疲 乃迁汉中太守 数使吴,有才辩 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从很小就懂得尽孝道。他幼年丧父,母亲何氏再嫁,年仅几岁的李密深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至忧思成疾。 b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惰表后,赞扬他是个名副其实的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c李密认为安乐公刘禅是个仅次于齐桓公的君主,理由是刘禅和齐桓公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司空张华对他的这个见解很是信服。 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第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3分) _。 (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3分)_。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4分)_。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_。(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_。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为必做题,(2)(3)任选1个)(6分) (1)登高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能开阔视野,容易产生诗情。杜甫登高,感受到“_,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萧瑟气势;王勃登高,俯瞰到“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繁荣。登高过程的艰难、登上高处的旷茫和寂寥往往更能使人产生对人生、对自然、对宇宙的怀想,辛弃疾登上北固亭,发出“凭谁问:_,尚能饭否?”的大豪情、大悲愁。苟子更是从登高中细细品味到人生的哲理:“_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_,时矫首而遐观。_,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形影相吊。(陈情表)五、(12分,每小题4分) 16.填人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 )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_。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_。还是“拉拉渡”,不用篱或桨,不过牵船的蔑缆换成了拇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_,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 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 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 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 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a b c d17.据说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少年时写了一首咏月诗,请林公过目,其中两句曰“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林则徐看后改成“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况清辉满十分”,沈葆桢看后佩服不已,终成一代英才,被誉为“中国海军之父”。请你说说修改前后的区别。(4分)_。 18.把下面的长句变成三个短句,不改变原意(4分)为期三炙的从议题设置到活动安排处处体现“立足亚洲、放眼全球”特色以及充分展现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在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促进亚洲共同发展、求解世界发展难题等方面的担当的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4月6日拉开帷幕。_。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走运波兰雅奥卡 我碰见了处长,他从树林里出来,老远就对我喊:“你看我手里是什么!这蘑菇太漂亮了!” “真漂亮。”我随声附和。 “你看这斑点多好看!” “是好看。”我同意。 “你还不向我祝贺?” “衷心祝贺您,处长同志!”我说。 其实,这是毒蝇茵,毒大得很,可是不能讲,讲了他该多么难堪!而且会影响我今后的提升,所以我恨不得马上溜之大吉,没想到他偏偏缠住我:“你还没去过我家吧?今天我请你吃煎蘑菇。” “我生来不吃蘑菇!”我大吃一惊,马上撒谎说,“我这些天又闹肚子!”“好蘑菇可是良药呀,”处长说服我,“连病人都可以放心大胆吃,你就跟我走吧!” “不行,处长同志,”我都要哭了,“我有个要紧的约会” “你这是不愿去我家?”处长皱起眉头问,“那我可要生你的气了!你瞧着办吧” 我只好跟他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