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格式.doc_第1页
案例分析格式.doc_第2页
案例分析格式.doc_第3页
案例分析格式.doc_第4页
案例分析格式.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调 查 研 究第15期霸州市人民法院 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日浅议执行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张堡清 从一起案例中谈如何对待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甲乙骑一辆摩托车外出办事,回来途中行至某一道口,与一人力三轮车(骑车人为丙)相撞,构成交通事故。报案后,交警部门赶赴现场,进行了勘验、检测、拍照,并对肇事摩托车辆甲的行车证(登记甲为车主)进行了扣押,当时乙已不在现场。后交警部门传唤乙,乙在询问笔录中自称是乘坐甲驾驶的摩托车,事故发生后被摔昏,醒后什么也没发现,便徒步走到主路道口,打了一辆出租车回城里了。在询问甲的笔录中,甲称在回来途中,开始由甲驾车、乙乘坐。但行了一段距离后,在乙的要求下改由乙驾车,甲乘坐。事故发生时正值乙驾车。甲未能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其主张。受害人丙也没看清谁驾车。交警部门也未能调取到其他证据证明是乙驾车。于是交警部门根据上述事实做出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甲为驾车人,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乙、丙不负事故责任。甲不服,理由是其不是驾车人,但对其他认定责任的事实无异议。后丙因与甲、乙协商赔偿事宜未果,诉至法院,要求甲赔偿其因事故造成的损失。在甲的申请下,法院追加乙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在审理过程中,甲、乙均未提供新的证据,但乙承认在私了事故的过程中,为丙垫付了700元医疗费,且承诺愿意承担丙40%的损失。如何对待交警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书成为本案如何解决的关键。大部分同志认为,法律没有赋予人民法院变更公安交警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书的权力,因此对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只能无条件采信。即使是与事实不符,责任也在交警部门。也有个别同志认为,交警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书只是法院处理案件的证据之一,一般情况下是符合证据的“三性”(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要求的,定案时应予采信。但有时交警部门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由于某种原因,存在明显瑕疵,如果对该认定书仍予采信的话,将导致定案事实与客观事实不符,当事人对判决结果也不服,造成缠诉或上诉。因此,人民法院对有明显瑕疵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应不予采信,结合其他证据重新认定当事人的事故责任,以期案件处理结果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真正统一。其实,对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性质的认识,在理论界也有争议,有的人主张责任认定书属于一种鉴定结论,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服,符合一定要求的可以申请重新鉴定。当然鉴定结论属于民事证据之一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因此,人民法院对事故责任认定书可以采信也可以不采信;有的人主张交警部门认定事故责任,出具责任认定书的行为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对认定的事故责任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是提起行政诉讼。笔者认为之所以有上述认识上的差异,是因为交警部门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行为具有双重属性造成的。交警部门认定事故责任的过程首先是勘查现场,进行拍照、测量、绘制现场图等一系列固定案件事实的活动,在这一阶段,对主要办案人员要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法律也规定主要办案人员要具有助理勘查师以上资质。因此这一阶段具有技术鉴定的属性;其次是根据查证的案件事实,对照交通法律、法规,对当事人的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在这一阶段,交警部门虽未直接对当事人科以行政法上的义务,但对当事人造成交通事故的过错程度进行了认定,这对当事人将来是否应负行政法及其他法律规定的义务及负何种义务产生影响。因此这一阶段具有行政行为属性。但笔者认为应将交警部门认定事故责任的行为界定为具体行政行为。因为任何行政行为的做出,都需要查证案件事实,而查证案件事实的手段有多种,有的需要技术手段,有的不需要技术手段。不能因为认定事故责任的某一阶段有技术要求,而否认认定事故责任整体的行政行为属性。对具体行政行为需要法律监督,监督手段主要是行政复议或是行政诉讼,这样有利于行政主体依法行政。而我国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没有规定当事人不服交警部门的事故责任认定有申请复议的权利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而只是在第七十三条中将交通事故认定书界定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这样一来,使交警部门认定事故责任的行为没有有效的监督手段,从而使交警部门认定事故责任的随意性加大。这从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后,起诉到人民法院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当事人对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率明显上升得到验证。建议法律尽快地规定对交警部门认定事故责任行为的有效监督手段。诚然,现行法律将交通事故认定书界定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人民法院在处理交通事故民事赔偿案件中可以采信,也可以不采信。这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但要法院撇开交警部门的交通事故认定书,结合其他证据重新认定事故责任也非易事。客观的事故现场已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交警部门案卷中通过技术手段固定的现场(而当事人多有异议),而法官也多没有认定事故责任的相关技能。这也是审判实务中即使法官觉得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有瑕疵也予以采信的原因之一。为了达到审判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笔者义为,当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存在明显瑕疵时,法官应不予采信,通过进一步调取证据或大胆运用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事实推定等司法方法重新认定事故责任。例如前文提到的案例,乙的陈述明显不符合常理。既然乙承认自己是乘车人,事故发生后自己被摔昏,醒后打了一辆出租车回城里,说明其醒后神智是清醒的。交警人员赶赴现场后没有发现乙,说明乙是在交警到来前离开现场的。做为一个精神正常的完全行为能力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应首先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帮助公安机关查清案件事实,而不是擅自离开事故现场,逃避责任。因此乙的行为已构成逃逸。国务院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条“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所以应该推定乙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如果乙主张自己没有责任,应由其提供免责证据。而且从甲、乙、丙私了事故赔偿过程中,乙为丙垫付医疗费且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