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鲁人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鲁人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鲁人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鲁人版.doc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鲁人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汶上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恁(rn)地 央浼(mi) 饥馑(jn) 鸡豚狗彘(zh)b. 辖(xi)制 棕榈(l) 糍(z)粑 揠(y)苗助长c. 箭镞(c) 付梓(z) 梵(fn)文 庠(xing)序之教d. 祈(q)祷 憎(zng)恶 岑(cn)寂 莞(wn)尔而笑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毗邻 迤逦 穹隆 一蹴而就b. 拌嘴 坍缩 迄今 如梗在喉 c. 赍发 撼动 蹉跎 绿草如荫d. 掂量 帐蓬 婵娟 轻鸢剪掠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随着我国惩治贪污腐败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我们时常可以在各类媒体报道中看到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b姚明和刘伟早在上海东方篮球队时就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可以说是一对志同道合、举案齐眉的好兄弟。c亚洲杯预选赛上,中国足球队虽然没能在客场战胜印尼队,但小伙子们的拼搏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客观讲应是余勇可贾。d在科学上朝云暮雨的人是无所作为的。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本着以“记凡人成就,为百姓立传”为宗旨,国内首个生命教育平台“人生成就网”在上海正式上线开通。 b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0日抵京,开始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中美双方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加强对话,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c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能源、产业、技术、贸易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d“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国际雕塑大会是世界雕塑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深远的综合性盛会,被称为雕塑界的“奥林匹克”。众所周知, ,要继续努力。 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做的事很多,路还很长 城市的雕塑文化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雕塑是人类文明艺术的结晶,是时代精神的象征 一座城市想成为雕塑名城,仅仅靠收藏雕塑精品是不够的 还应该引领最新的雕塑潮流,成为新的艺术思想、艺术流派、艺术模式的产地ab c d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卡西莫多把姑娘藏在他的住房里,他像守护神一样睡在房门口。他把愚人节得到的哨子交给姑娘,通知她遇到危难时,一吹哨子,他就能赶来救援。(巴黎圣母院)b. 堂吉诃德第一次出外当游侠时劝说了一个又矮又胖、满脸胡子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仆从。桑丘家里很穷,正想出去碰碰运气,加上当仆从是赚工钱的,他便答应了。(堂吉诃德)c. 诸葛亮交代杨仪在其死后秘不发丧,若司马懿来追,则回旗返鼓,将自己木像安于车上,推出军前以吓退敌军。后来,事情果然如诸葛亮所料,司马懿见木像以后,狂逃五十里。(三国演义)d. 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自个儿不想干的事,就不要强迫别人干。(论语)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变暖!变冷!谁在忽悠地球?媒体上科学家关于北极海冰完全融化的时间预言被研究报告不断提前,“最快2013年夏季”。然而,美国近日发布的监测数据却完全出人意料:“与2012年8月相比,今年同期北极冰盖面积已增加了60%。”同时,一些科学家发出警告,必须为“全球变冷”做好准备。从预测全球气候变暖到被警告做好应对“全球变冷”准备,这一反差,着实让人心存疑问:“地球到底是在变暖还是在变冷?”“气候变暖”一步步为公众所接受,并成为妇孺皆知的“常识”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彼时,一些科学家发现,20世纪后半期,全球温度上升趋势“非常明显”。研究揭示,20世纪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气层温度上升了0.74摄氏度,近50年观察到的气候改变速度是此前百年的两倍。美国气候科学家詹姆斯汉森说,有99%把握确信,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了温室效应发生。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后发布了4个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不仅指出了全球气温升高的危险,而且量化了人类活动对推动气候变化影响的可能性达到90%以上。联合国围绕温室气体减排等,召开了气候变化巴厘岛会议、哥本哈根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在一些科学家论证气候变暖时,另一种截然相反的研究结论如影随形,那就是“气候变冷”论。20世纪70年代初,一些科学家们从地球运转轨道周期变化规律出发,提出了盛行一时的“气候变冷”说。“地球变冷”论得到了冰川学家的支持。一批俄罗斯、法国、美国的冰川学家认为,地球气温变化的一个完整周期为10万年至12万年,而地球气候变暖最近的一个高峰约在1.7万年前,现在已开始降温。无独有偶,丹麦科学家丹斯加德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推算,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全球“气候变冷”将是主流。全球“气候变冷”论者似乎在现实中找到了证据。比如,被认为地球气候变暖最明显地区之一的阿拉斯加,本世纪十多年间年均气温降低了1.3摄氏度。实际上,两者都广受质疑。“气候变暖”论的两个核心观点即“全球气温上升”和“人类活动是推动全球气温上升的罪魁祸首”就一直受到挑战。对前者,质疑者认为,对地球约45亿年历史来说,用近100年左右的时间纬度来衡量考察,进而得出全球变暖的结论是片面的。对后者,质疑者认为,相对于自然界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言,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是微不足道的,把可能的气候变暖归结为人类活动是武断的。有人直指ipcc是一些国家、组织和个人牟取利益的工具,“气候变暖”论本质上是“世纪大谎言”,其背后隐藏着国际发展权之争和牟取“碳交易”利益的私货。“气候变冷”论也不能幸免,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就曾批驳此种论调,他说:“这类1上下的变迁,过去5000年中极为普通,算不了地球变冷的证据”,认为依据这种“极为普通”的温度波动妄下结论,纯属“杞人忧天”。 无论是预测地球“变暖”还是“变冷”, 我们希望相关预测研究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希望科学家能够“不畏浮云遮望眼”,拿出挺进真理的气魄。(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9月14日 第 08 版)7.下列有关“气候变冷”与“气候变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气候变暖”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完全被公众接受并成为妇孺皆知的“常识”。b.“气候变冷”这一观点得到了俄罗斯、法国、美国一些冰川学家的支持,他们认为地球现在已开始降温。c.曾被认为是地球气候变暖最明显地区之一的阿拉斯加在本世纪十多年间年均气温降低了1.3摄氏度,这是气候变冷最直接有力的证据。d.“气候变暖”与“气候变冷”均被学者质疑,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就曾批驳气候变暖的论调。8.下列有关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a.美国近日发布的监测数据将北极海冰完全融化的时间预言再次提前到“最快2013年夏季”。这一结果完全出人意料。b.研究表明,20世纪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气层温度上升了0.74摄氏度,是此前百年的两倍。c. ipcc发布的4个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量化了人类活动对推动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的可能性。d.丹麦科学家丹斯加德等认为,地球气温变化的一个完整周期为10万年至12万年,而地球气候变暖最近的一个高峰约在1.7万年前,现在已开始降温。9.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因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对气候变冷或变暖的研究方法、论证逻辑等都必须经得起质疑和挑战,科学研究必须对真理负责。b.ipcc是一些国家、组织和个人牟取利益的工具,“气候变暖”论本质上是“世纪大谎言”。c.地球约45亿年历史,但如果用100年左右的时间纬度来衡量考察气候的变化,结论是片面的。d.依据“极为普通”的1上下温度的波动妄下全球气候变冷的结论,纯属“杞人忧天”。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22分)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10.下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辩:辩驳。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啖:给吃。c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谏:规劝。d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属:嘱咐。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优孟“以谈笑讽谏”的一组是(3分)( )请以人君礼葬之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廉吏安可为也a bcd12.对原文问题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辞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b孙叔敖十分看重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d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13.把上面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1)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4分) (2)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4分) (3)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5分) 三、诗歌鉴赏(10分)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颔联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2)“岂”“应”说的是诗人的真实想法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3)作者是怎样描写“沙鸥”的?有何用意?(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1),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吴楚东南坼,。(杜甫登岳阳楼)(3)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4)陈王昔时宴平乐,。(李白将进酒)(5),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6)小楼昨夜又东风,。(李煜虞美人)(7) ,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8)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9)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10)几世几年,。(杜牧阿房宫赋)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圣诞的钟声(荷兰)希瑟迪桑教堂的钟敲响了19点。从教堂传来的乐钟声让她想起了那首圣诞的钟声。约翰娜仿佛又听见了有人在她耳边唱:“我听见了圣诞的钟声世界和平,人人友善。”约翰娜把头压在冰冷的窗玻璃上。真是太滑稽了:世界和平?自从四年前德国人入侵荷兰后,这里就再没有过和平。不管什么时候,这四年来鹿特丹的每一条街的街角都有德国士兵把守。她现在就看见了一个,那个士兵正把一颗糖放进嘴里。今晚平安夜,爸爸将要离开家,前往火车站,坐火车到劳工营去工作。鹿特丹所有的成年男丁都得去。“圣诞快乐,约翰娜!”当约翰娜把鞋放到爸爸的手上时,爸爸笑着对他说。“圣诞快乐?”约翰娜哭道,“你怎么说这个?这是最糟糕的圣诞节!”爸爸俯下身来,给鞋带打了三个结。当他必须出远门时,他就这么做。到火车站要走30分钟。“约翰娜,”他说道,“有时候事情并不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但我们仍须争取好的结果。”他打开那个证明他是一个医生的证件。“有了这个,我的待遇就不会太糟糕。你明白吗?这将会是一个快乐的圣诞节。”爸爸放下证件,把约翰娜揽入怀里。“从今以后,你就是妈妈的好助手,对吗?”约翰娜说不出话来,只是不停地点头。爸爸穿上外套,戴好帽子,提起行李包,笑着向家人挥挥手,然后走出了家门。约翰娜觉得胸口堵得慌。这是最难受的事情因为20点后全鹿特丹就开始宵禁,他们不能到火车站去送他。值勤的士兵已经接到命令,射杀任何20点后出现在街上的人。约翰娜再次靠在厨房的墙上,呆呆地看着餐桌旁那个属于爸爸的位置。突然,她模糊的视线瞥见了某个东西。哦,不!“证件!”她失声喊道。她捡起地面上的证件,惊叫道:“爸爸落下了他的医生证明!”全家人顿时慌作一团。妈妈从约翰娜的手上接过证件,紧紧咬着嘴唇。德里克拿过证件,说:“我送去给爸爸。”约翰娜一把从哥哥手上抢过证件。“我跑得比你快!”妈妈和哥哥还没反应过来,她就跑出家门,冲到了街上。这时,教堂的钟敲响了19点半。如果我不停地跑,我一定可以回来。约翰娜想。虽然她觉得自己的肺要爆炸了,但她不允许自己停下来。终于,她踉跄着来到了火车站的月台。几百个男人挤在月台上。她心急如焚地在人群中搜寻爸爸的身影。她觉得似乎过了几个小时。终于,他发现了一双鞋鞋带打着三个结的鞋。那双鞋准备登车了,约翰娜向那双鞋挤过去。就在那双鞋登上火车时,约翰娜用尽全身力气喊道:“爸爸!”同时她把那本证件高高举了起来。约翰娜感到爸爸的手伸了过来,向她靠近。终于,他碰到了她的手,拿走了证件。但没能再说上一句话,他就消失在人群当中。约翰娜不敢再做逗留,转身拨开人群,跑出了火车站。跑在黑漆漆的街道上,她在心里不断地对自己说:“我要回去!我一定要回去!”她觉得自己要飞起来了。风在她耳边呼呼作响。“当”20点的钟声敲响了。离家还有几条街。约翰娜一咬牙,又加快了速度。不能让他们抓到我,不能让他们抓到我! 突然,一个德国人的声音从黑暗中传出来:“你在干什么?”约翰娜觉得自己的心几乎破膛而出。她喘着粗气转过身。是那个吃糖的士兵。“你在干什么?”他又问了一遍。约翰娜的泪水流了下来。“爸爸需要他的医生证明。我跑去火车站送给他我刚从火车站回来。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跑了。抱歉!”德国士兵看着约翰娜抽噎。“你住在哪儿?”“就在学校旁边。”“哈,正好在我的暗堡旁。”他说道,“我和你一起回家吧。”约翰娜张大了嘴巴。她看着德国士兵,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走得很慢,似乎是有意让约翰娜喘口气。几分钟后,约翰娜回到了家。德国士兵一直陪着她到家门口。“不要再违反宵禁的规定。”士兵说道。约翰娜点点头。士兵用德语说道:“晚上好!还有圣诞快乐!”在远处,乐钟奏响了音乐:“世界和平,人人友善。”“圣诞快乐!”约翰娜笑着回应。士兵朝她挥挥手,转身离去。(摘自微型小说选刊 略有删节)16请说说“19点”、“19点半”、“20点”这几个表时间的数字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6分)17当爸爸祝福约翰娜圣诞快乐时,约翰娜为什么认为这是最糟糕的圣诞节?(5分)18约翰娜没被德国士兵射杀,还被德国士兵护送回家,并得到了德国士兵美好的圣诞祝福,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对此作一些探究。(6分)1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4分)a约翰娜的爸爸在临走时“给鞋带打了三个结”是属于细节描写,约翰娜正是发现了鞋子上的三个结才在人海中找到了爸爸。b约翰娜跑到火车站后,却发现火车站月台上是一个拥挤不堪的场面,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衬约翰娜此时寻找她父亲的艰难。c爸爸拿走了证件,但没能和约翰娜再说上一句话,他就消失在人群当中,这是因为爸爸受到了德国士兵的监视,不敢说话。d由于约翰娜跟那个喜欢吃糖的德国士兵很熟,虽然她回来时超过了宵禁时间,但那个德国士兵却没有射杀她,还护送她回家。e约翰娜是小说的主人公,她机灵聪明,爱好和平,但小小年纪就饱受战争的痛苦,既是战争的见证者,又是战争的受害者。六、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2010年,92岁高龄的日本著名教育家大田尧在清华大学给中国教育同行作了一个精彩的演讲。他一开头就讲了一个故事:他的一位农民朋友给他切开一个苹果,指着苹果核中的种子说,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设计图,我的工作就是培土、施肥、浇水,使它按照自己的设计图长成一个优质的苹果。只施有机肥料,不用化肥、农药,完全让种子自由发芽、成长。这样做,虽然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与市场经济不相宜,但是长成的苹果又香又甜。如果施加无机化肥,苹果虽然长得又快又大,却不香甜。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d(a恁nn地;b糍c粑;c箭镞z。)2.a(b如鲠在喉;c绿草如茵;d帐篷。)3.答案:a (a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区别“骇人听闻”。b举案齐眉:形容夫妻间互敬互爱。本题指代对象不对。c余勇可贾: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本题表意不当。d朝云暮雨:见于王勃滕王阁,此处应该改为“朝三暮四”。朝云暮雨,早上是云,晚上是雨。指早晚变化大,也比喻男女欢会。出自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4.c (a句式杂糅,改为“本着的宗旨”或“以为宗旨”;b语序不当,应为“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合作”;d搭配不当,“环节”不能“降低”,或缺少中心词,在“流通”前加上“减少”)5.c 解析:由中的“更是”可知在后面;由中的“仅仅是不够的”和中的“还应该”可知在后面;根据语境,是对的简要说明,是对的一个小结。故选c项。6.b (劝说桑丘是第二次出外当游侠。)7.b(a原文的表述是“一步步为公众所接受,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c原文表述为“似乎在现实中找到了证据”;d他批驳的气候变冷。)8.c(a美国近日发布的监测数据表明气候在变冷;b应是“近50年观察到的气候改变速度是此前百年的两倍”;d这是俄罗斯等国科学家的观点。)9.a(bc均为“气候变暖”科学家的观点;d是“气候变冷”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