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感言:从一次知识竞赛说起.doc_第1页
教师教学感言:从一次知识竞赛说起.doc_第2页
教师教学感言:从一次知识竞赛说起.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教学感言:从一次知识竞赛说起 教师教学感言:从一次知识竞赛说起 最近,我校组织了一次初中生课外阅读知识竞赛,通过监考和阅卷工作,本人感慨颇多。 试题是我出的,范围不超出新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书目和内容,难度很一般,时间为40分钟,参加的人员均为初一、初二各班级语文学科前十名的学生。 总体情况很差,平均分仅三十几分左右。 很多学生闹了不少笑话。比如李逵的绰号竟然成了“逵子”、“逵哥”、“木炭脸”;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先帝竟然成了“秦始皇”,他竟然死于西汉!个别学生把“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作者写成曹雪芹,作品名写成红楼梦;有的学生把杜甫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翻译成“若白了头而抱怨,寿命会更短,浑浊的欲望是达不到目的的”。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默写不出李清照的醉花阴和范仲淹的渔家傲,让人大跌眼镜。还有不少学生显然在考试时因不会答题而显得无聊,在试卷上乱写一通,或字迹非常潦草以示发泄。 显然,绝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读过该读的名著或名篇,基本上属于胡蒙。 这当然不全是学生的错,不客气的说,不少语文老师也没有看名著的习惯,更别说去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 据统计,全国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中学生没有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我想说的是,语文课的阅读课有多少老师上了?有多少教师认真指导过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一个个的所谓的不同级别的达标图书馆究竟利用了吗?这个浪费有多大?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能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还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和一生的发展,有多少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真正认识到了? 我又想起来语文高考。那年的作文考试是要求学生以“诚信”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南京的考生蒋昕捷根据自己对三国演义的熟练把握,写了一篇赤兔之死,获得了满分的喜人成绩,一时传为美谈。就连很多写作大家都自叹弗如,对此篇文章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因此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阅读古典名著的热潮。时过境迁之后,很多人对此都淡忘了。 中国古现代文学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是历代文人心血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影响了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古朴的诗经,华丽的汉赋,五彩缤纷的唐诗,或豪放或婉约的宋词,直率而尖锐的元曲,结构宏大、内蕴丰富、艺术手段高超的明清小说无不在闪耀着历史的光辉。很多人对此漠然无知,就连“百家讲谈”里的一些名家竟然也对有关知识产生了错误的解释,就更不用“青歌赛”上那些类似文盲的歌手了。 我们有很多理由不去读名著。“过时了”、“没时间”、“不感兴趣”但我们有理由拒绝自己的成长吗?记得有一句名言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没有高雅的阅读,我们只能培养出为考试而学习的“好学生”,我们只能看见大街上越来越浅薄的女孩,只能看见越来越粗鄙的黄段子,只能看见所谓的专家漏洞百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