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别山区生姜立体栽培气候适应性分析 分类:农业 作者:江大纯江胜国杨太明程正飞 字数:3667 来源:农技服务 第9期 2008摘要 通过对20062007年在岳西县进行了为期2年的生姜立体栽培科技扶贫试验分析,立体栽培方案有效地改善了小气候条件,产量显著提高,为当地姜农提高生姜的产量和产值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大别山区;生姜;立体栽培;气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 S63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421(2008)09-040-03 Analysis of Climate Adaptation for Ginger Stereo-cultivation over Dabie Mountain Area JIANG Da-chun et al(Anqing Meteorological Bureau,Anqing,Anhui 246001) Abstract Based on the experi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lping Poverty Reduction over Dabie Mountain area during 20062007, the climate adaptation for ginger stereo-cultivation in Dabie Mountain area was analysi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grammes of Stereo-cultivation improved effectively the local-climate conditions an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yield of ginger.And it provided new solutions in increasing the output value of ginger for local farmers. Key words Dabie Mountain area;Ginger;Stereo-cultivation;Meteorological analysis 生姜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挥发油,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既可食用,又可入药,经济价值高,是重要的多经作物,因其对气候的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而深受各地姜农的青睐,发展生姜生产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良好项目。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气候温凉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层深厚,土质呈沙性,独特的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生姜生长,拥有悠久的种姜历史,生产的生姜系大别山无公害绿色食品,品质优良,具有味辣、香、脆,含水量小,耐储运等优点,作佐料用和药用都非常理想。但当地传统的生姜种植技术落后,产量与产值低,经济效益差。为此,按照中国气象局的气象科技扶贫项目方案,笔者于20062007年在岳西县进行了为期2年的生姜科技扶贫试验,通过立体栽培改善田间小气候,为当地姜农提高生姜的产量和产值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1 生姜生长的适宜气象条件 1.1 生姜对温度的要求 生姜适宜生长在温暖的地方,要求生长期内有效积温达到1 300以上,植株生长发育的适温为2031, 35以上茎叶生长受到抑制,姜苗及根群生长减慢或停止,植株逐渐死亡,25时生长较快,20以下生长缓慢,15以下生长停顿。 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不能发芽,在16以上开始发芽,但发芽极慢,发芽期很长,在2225幼芽生长速度适宜,易培育壮芽,在28以上高温条件下,发芽虽快,但幼芽往往细弱而不够肥壮;茎叶生长期以2028较为适宜;分枝期适温为2025;根尖旺盛生长期,为积累大量养分,要求白天和夜间保持一定温差,白天以保持25左右,夜间保持1718为宜。生长后期怕早霜冻。 岳西县年平均气温14.5,最热的7、8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6.4和25.7;稳定通过15的初日为4月30日,终日为10月15日,其80%保证率初、终日期分别为5月9日和10月8日,其间有效积温为1 323.4;平均初霜日为10月29日,终霜日为3月30日,平均无霜期212 d。从热量条件看,能基本满足生姜的生长需要,但要适时催芽早播。海拔1 000 m以上的高寒地带应选择小气候条件适合的地段种植。 1.2 生姜对光照的要求 生姜喜阴而不耐强光,对光反应不敏感,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光照要求也不同。发芽时要求黑暗,幼苗时期要求中强光,但不耐强光,在遮阴条件下才生长良好,日照太强,特别是气温35且又有强阳光直射时,叶片极易灼伤,生长受阻,植株矮小,产量降低。因而生产上应采取遮阴措施造成花阴状,以利幼苗生长。盛长期因群体大,植株自身互相遮阴,故要求较强光照。连阴多雨,光照太弱的天气对姜苗生长也不利。 生姜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在长短日照下均可形成根茎,但以自然光照条件下根茎产量高,日照时间过长或过短对产量均有影响。 岳西县年平均日照时数2 091.2 h,以7、8月最多,太阳辐射最强烈;日照百分率也以8月最大,7月次之。因此,种植生姜需要进行适当遮阴。 1.3 生姜对水分的要求 水分是生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生姜为浅根性作物,根系不发达,吸水能力不强,不能充分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而叶片的保护组织亦不发达,水分蒸发快,因而不耐干旱,要求土壤始终保持湿润,一般以土壤持水量的70%80%为宜,土壤湿度过高,种姜萌动发芽慢,容易腐烂,土壤含水量低于20生长不良,纤维素增多,品质变差。幼苗期生长量少,需水少,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40%50%,适宜的土壤相对湿度为65%70%;盛长期则需大量水分,适宜的土壤相对湿度为70%85%。 生姜不耐干旱亦极不耐涝。在干旱条件下虽可存活,但生长不良,产量大减,且根茎纤维增多,品质变劣。同样,土壤水分也不可过多,如果土壤积水,轻则使发芽出苗变慢,根系发育不良,重则引发姜瘟病,引起减产甚至绝产。 岳西县雨量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量1 425 mm,夏季最多,秋季少于春季,但年际间变化较大,常有秋旱或伏秋旱发生。年平均相对湿度77%,以7、8月最大,6月次之。遇到干旱少雨,需要及时浇水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供生姜根系吸水;遇有连阴雨或洪涝,要及时清沟排水,以防渍害。 2 生姜立体栽培科技扶贫试验 大别山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生态特点,适宜种植绿色生姜。但是由于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姜农市场经济意识差,单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岳西县田头村是安庆市气象局的科技扶贫点,并下派了1名干部在该村任职村干,因此笔者将大别山区生姜种植技术改良与推广这一项目在此进行大田推广试验。 2.1 试验概况 2.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择在岳西县田头乡田头村,其中2006年在上畈村民组,2007年安排在余屋村民组,试验田面积为0.470.5 hm2,成片,沙壤土,土壤肥力基本一致。 2.1.2 试验设计。将试验分为3个部分进行:0.2 hm2为传统方式种植,0.17 hm2套种豇豆,0.1 hm2搭建遮阳网。第1部分在每垄边间种豇豆,其中2006年面积为0.3 hm2,2007年面积为0.17 hm2;第2部分采用遮阳网遮盖,其中2006年面积为0.067 hm2,2007年面积0.1 hm2;第3部分作为对照地段,未采取任何遮盖措施,其中2006年面积为0.133 hm2,2007年面积为0.2 hm2。试验品种采用当地的农家品种,用种量为3 150 kg/hm2,密度为8.25万株/hm2。 2.2 试验过程 2.2.1 播种与生育期。4月上中旬开始进行试验田翻耕,并开沟做畦,沟深约50 cm。施牛屎火粪拌油饼约4 200 kg/hm2作基肥;4月下旬将种姜种直接种植到大田;5月底至6月初开始出苗;6月中下旬姜苗出齐;7月中旬开始出现分蘖;11月上旬成熟可收。 2.2.2 田间管理。中耕施肥:除草2次,分别是在5月下旬和7月中旬,方法是喷洒“草甘灵”除草剂并结合人工除草。第2次除草7 d后进行1次培土。追肥3次,第1次在7月底,结合培土追施农家肥11 250 kg/hm2、复合肥750 kg/hm2。施用方法是人工掏沟,将复合肥施于姜根旁不接触根部,后将农家肥对足够的水浇在复合肥上,回土掩埋。第2次在8月底,施农家肥16 875 kg/hm2,对水浇灌;第3次在9月底,施碳酸氢铵、复合肥各450 kg/hm2。施用方法为苗旁掩埋。病虫害防治:共施药3次。第1次在7月上旬,用50%杀螟松乳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姜螟;第2次在8月中旬,叶面喷雾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斑点病和炭疽病;9月下旬发现个别田块有姜块腐烂,为防治姜瘟病,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对全姜苗进行了第3次喷雾防治,控制了姜瘟病的蔓延。遮阴:6月下旬,在第1试验区每垄的南边播种豇豆,用种量30 kg/hm2。豇豆于7月初出苗,7月中旬搭架,7月底前即可遮阴。第2试验区于7月底搭架遮阴,方法是先用毛竹搭成拱形架,再将普通遮阳网覆盖在拱形架上,并进行加固。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生长状况。第2试验区搭架遮阴后,土壤保湿效果明显,姜苗比未遮阴的要高30 cm左右,姜株明显粗壮,每穴姜苗均在1520株,生长状况明显比第1和第3小区好,叶色浓绿;第1试验区间种豇豆遮阴效果良好,姜株较粗壮,每穴姜苗在1015株,生长状况好于对照区,但不及第2试验区。第3试验区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在高温和强光照的环境下生长,姜株发育不良,姜苗瘦弱,叶色淡黄。 2.3.2 产量。受干旱天气影响,2年内试验区域内的生姜产量均不高,尤其是2006年生姜严重减产。由表1可以看出,采用遮阳网遮盖的第2试验区单产25 320 kg/hm2,比对照地段增产30.7%;间种豇豆遮阴的第1试验区单产为20 940 kg/hm2,比对照地段增产8.1%;作对照的第3试验区产量最低,为19 375.5 kg/hm2。 2.3.3 经济效益分析。受价格因素的影响,2006年生姜生产经济效益很低,但仍比当地种植水稻等作物的效益要高。表2表明,在生姜地里间种豇豆,不仅能起到遮阴的效果,而且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最高;采用遮阳网遮阴虽然能显著提高生姜的产量,但其遮阴成本大,经济效益反而不高;传统的不遮阴方法产量低,经济效益最差。 3 小结与讨论 3.1 关于生姜栽培管理 岳西县温、光、水条件适宜生姜生长,但传统的种姜方法需要改进,一是要科学处理种姜,正确催芽,适时早播;二是要科学管理,适时中耕培土,及时防治病虫害,遇到渍涝或干旱时要及时排水或浇水;三是要早遮阴,生长旺盛期应适时拆除遮阴物。遮阴注意遮成花阴,不能全部遮严实;四是要注意轮作换茬。 3.2 关于生姜的立体栽培 立体栽培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可供与生姜作立体栽培的作物很多,如玉米等高秆作物或黄瓜、豇豆等需搭架牵藤作物,在立秋前后能成熟收获的均可,要因地制宜,因市场制宜,生产的产品有销路,能创造效益。笔者认为豇豆与生姜争肥少,且生育期适时,遮阴适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3.3 两年生姜大田试验产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3.3.1 干旱。干旱是造成两年生姜大田试验产量不高的最主要气象因素。从表3可以看以,2006年秋季降水量虽然总体上与历年平均值相差不大,但因时间上分布不均匀,导致“白露”至“霜降”期间出现长期干旱,生姜旺长期间缺水致使产量受到严重影响。2007年先是在8月下旬到9月初出现连阴雨,紧接着又转为长期干旱少雨的天气,影响生姜产量的形成。 3.3.2 高温。从表3可以看出,2006年岳西县出现历史上少见的高温天气,不仅出现时间早,而且高温日数多。6月份35高温日数达4 d,创历史新高,7月份高温日数有5 d,也是近10年来最多的年份,6、7月份的日平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平均值均比历年平均值高1.01.5,栽培措施上又未及时进行遮阴处理,严重影响了生姜的早期生长。 3.3.3 阴雨寡照。2007年虽然没有出现上一年度的高温天气,但在生姜旺长期间的79月份光照比常年少20%,8月中旬至9月初,出现了长时间的降水,空气相对湿度偏大,土壤长期处于过湿状态,不利于生姜生长和形成高产。 3.3.4 栽培原因。一是生姜没有催芽等处理,以致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外出旅游安全协议书5篇
- 新解读《GB-T 32622-2016社会保险征缴稽核业务规范》
- 2025防盗门工程承包合同2篇
- 高级房屋售卖合同范本
- 赠予车位合同范本
- 河南高层工程施工方案
- 简易办公租房合同范本
- 石材购销合同范本
- 的消防合同范本
- 承建喷泉工程合同范本
- 2025年市级科技馆招聘笔试重点
- 2025年度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房买卖协议
- 2025西电考试题及答案
- 南昌市小学二年级 2025-2026 学年数学秋季开学摸底测试卷(人教版)含解读答案
- 2025年先兆流产的护理查房
- 电子竞技赛事策划与组织运营管理方案设计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2025年智慧城市信息化运维服务合作合同模板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培训
- (高清版)DB11∕T 2440-2025 学校食堂病媒生物防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