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梳理自测+理解深化+巩固提升)第五章功和能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三节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案 鲁科版.doc_第1页
【志鸿优化设计】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梳理自测+理解深化+巩固提升)第五章功和能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三节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案 鲁科版.doc_第2页
【志鸿优化设计】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梳理自测+理解深化+巩固提升)第五章功和能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三节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案 鲁科版.doc_第3页
【志鸿优化设计】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梳理自测+理解深化+巩固提升)第五章功和能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三节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案 鲁科版.doc_第4页
【志鸿优化设计】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梳理自测+理解深化+巩固提升)第五章功和能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三节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案 鲁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机械能1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2)表达式:_。(3)矢标性: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正负,其意义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比它在参考平面大还是小。(4)重力势能的特点:系统性:重力势能是_所共有的。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但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5)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_。2弹性势能(1)定义:发生_的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2)大小:与形变量及_有关。(3)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_;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_。二、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_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3对守恒条件的理解(1)只受重力作用,例如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的各种抛体运动,物体的机械能守恒。(2)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例如物体沿光滑的曲面下滑,受重力、曲面的支持力的作用,但曲面的支持力不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守恒。4机械能守恒的三种表达式表达角度表达公式表达意义守恒观点_系统的初状态机械能的总和与末状态机械能的总和相等转化观点_表示系统(或物体)机械能守恒时,系统减少(或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系统增加(或减少)的动能转移观点_若系统由a、b两部分组成,则a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与b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相等1伽利略曾设计如图所示的一个实验,将摆球拉至m点放开,摆球会达到同一水平高度上的n点。如果在e或f处钉上钉子,摆球将沿不同的圆弧达到同一高度的对应点;反过来,如果让摆球从这些点下落,它同样会达到原水平高度上的m点。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物体由静止开始沿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或弧线)下滑时,其末速度的大小()a只与斜面的倾角有关b只与斜面的长度有关c只与下滑的高度有关 d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2(2012湖北武汉调研)置于水平地面上的一门大炮,斜向上发射一枚炮弹。假设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炮弹可以视为质点,则()a炮弹在上升阶段,重力势能一直增大b炮弹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动能一直增大c炮弹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一直增大d炮弹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3(2013四川自贡一诊)如图所示,一直角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左侧斜面倾角为60,右侧斜面倾角为30,a、b两个物体分别系于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且分别置于斜面上,两物体下边缘位于同一高度且处于平衡状态,不考虑所有的摩擦,滑轮两边的轻绳都平行于斜面。若剪断轻绳,让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着地瞬间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b着地瞬间两物体的机械能相等c着地瞬间两物体所受重力的功率相等d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amb14易错辨析请你判断下列表述正确与否,对不正确的,请予以更正。(1)物体所受的除重力和弹簧弹力外的其他力虽然做功,但其他力做的总功为零,系统机械能仍然守恒。(2)对一些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非弹性碰撞等问题,除非特别说明,机械能必定不守恒;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机械能不守恒。(3)通过轻绳或轻杆连接的两个物体,不能只注意到轻绳或轻杆对一个物体做功,而断定系统机械能不守恒。(4)机械能守恒是指始末两个状态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一、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自主探究1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思考1:运动员下落过程中,重力做什么功?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有什么关系?思考2: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有什么关系?思考3: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其机械能守恒吗?思考4: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吗?归纳要点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方法(1)利用机械能的定义判断(直接判断):机械能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可以看物体或系统机械能的总和是否变化。(2)用做功判断:若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虽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3)用能量转化来判断:若物体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则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4)对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除考虑是否只有重力做功外,还要考虑系统内力做功,如有滑动摩擦力做功时,因有摩擦热产生,系统机械能将有损失。二、机械能守恒定律三种表达形式的理解自主探究2(2012山东青岛一模)如图所示,光滑固定的竖直杆上套有小物块a,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通过大小可忽略的定滑轮连接物块a和小物块b,虚线cd水平。现由静止释放两物块,物块a从图示位置上升,并恰好能到达c处。在此过程中,若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a到达c点时加速度为零b绳拉力对物块a做的功等于物块a重力势能的增加量c绳拉力对物块b先做负功后做正功d绳拉力对物块b做的功等于物块b机械能的减少量思考1:a物块到达c点时受几个力的作用?思考2:绳拉力对两物块分别做什么功?两物块机械能如何变化?归纳要点1守恒形式:e2e1或ek1ep1ek2ep2,表示系统初状态的机械能等于其末状态的机械能。当系统除地球外,只有单个物体,且初、末状态的高度已知时,用这种表达形式较方便。运用时,应选好零势能面。2增量(或转化)形式:epek,表示系统减少(或增加)的势能等于增加(或减少)的总动能。一般用于始末状态的高度未知,但高度变化已知的情况。应用时,无需选择零势能面。3转移形式:ea增eb减,表示若系统由a、b两部分组成,则a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与b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相等。以上三种表达方式中,守恒形式是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易于理解和掌握,但应用时始末状态的动能和势能要分析全,防止遗漏某种形式的机械能。应用增量或转移形式列出的方程简洁,是同学们应该重点掌握的,但在分析势能的变化时易出错,要引起注意。命题研究一、单一物体机械能守恒【题例1】在竖直平面内,一根光滑金属杆弯成如图所示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为y2.5cos(单位:m),式中k1 m1。将光滑小环套在该金属杆上,并从x0处以v05 m/s的初速度沿杆向下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当小环运动到xm时的速度大小v_ m/s;该小环在x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_ m处。思路点拨:小环沿光滑曲杆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由曲线方程可判断小环的初、末位置。从而确定初、末状态的机械能,列守恒方程可求有关物理量。解题要点:规律总结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思路(1)选取研究对象物体或系统。(2)根据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进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3)恰当地选取参考平面,确定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状态时的机械能。(4)选取方便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方程形式(ek1ep1ek2ep2、ekep或eaeb)进行求解。命题研究二、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题例2】如图所示,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和b,两球之间用一根长为l的轻杆相连,下面的小球b离斜面底端的高度为h。两球从静止开始下滑,不计球与地面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且地面光滑,求:(1)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2)整个运动过程中杆对a球所做的功。思路点拨:将a、b两球看成一个系统,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可解决。解题要点:规律总结(1)由于多物体组成的系统中各物体的运动过程比较复杂,故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研究问题比较方便,但要弄清各过程中各物体间的能量转化情况。列方程时,切记不要遗漏某个物体的动能或势能。(2)解决此类问题的另一关键是弄清物体之间的速度关系,如用轻绳、轻杆连接的物体,沿绳或杆方向上的速度相等。1(2012上海虹口质检)图(a)中弹丸以一定的初始速度在光滑碗内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图(b)中的运动员在蹦床上越跳越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a)弹丸在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b图(a)弹丸在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c图(b)中的运动员多次跳跃后,机械能增大d图(b)中的运动员多次跳跃后,机械能不变2(2012浙江宁波期末)如图所示,竖立在水平地面上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将一个金属球放置在弹簧顶端,并向下压球,使弹簧压缩,用细线把弹簧拴牢,如图(a)所示;烧断细线,球将被弹起,且脱离弹簧后能继续向上运动,如图(b)所示;忽略空气阻力,从细线被烧断到刚脱离弹簧的运动过程中错误的是()a球的动能在刚脱离弹簧时最大b球刚脱离弹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c球受到的合力最大值大于小球的重力d球和弹簧组成系统的机械能不变3(2013沈阳二中测试)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的竖直板p拴接,另一端与物体a相连,物体a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右端接一细线,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b相连。开始时用手托住b,让细线恰好伸直,然后由静止释放b,直至b获得最大速度。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b物体的机械能一直减小bb物体的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拉力做的功之和c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增加量d细线拉力对a做的功等于a物体与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4一质量为50 kg的男孩在距离河流40 m高的桥上做“蹦极跳”,原长长度为14 m的弹性绳ab一端系着他的双脚,另一端则固定在桥上的a点,如图(a)所示,然后男孩从桥面下坠直至贴近水面的最低点d。男孩的速率v跟下坠的距离h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假定绳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遵守胡克定律(不考虑空气阻力、男孩的大小和绳的质量,g取10 m/s2)。求:(1)当男孩在d点时,绳所储存的弹性势能;(2)绳的劲度系数;(3)讨论男孩在ab、bc和cd期间运动时作用于男孩的力的情况。参考答案基础梳理自测知识梳理一、1(2)epmgh(4)物体和地球(5)wgep2(1)弹性形变(2)劲度系数(3)减小增加二、1重力或弹力4ekepekepekepe增e减基础自测1c2ad3b解析:根据初始时刻两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magsin 60mbgsin 30,由此可得,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amb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着地瞬间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选项a、d正确;着地瞬间,a物体重力功率pamagvsin 60,b物体重力功率pbmbgvsin 30,两物体所受重力的功率相等,选项c正确;由于两物体质量不等,初始状态两物体的机械能不等,所以着地瞬间两物体的机械能不相等,选项b错误。4答案:(1)正确。(2)正确。(3)正确。(4)错误。机械能守恒是指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任一时刻、任一状态,机械能的总量都保持不变。核心理解深化【自主探究1】abc提示: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始终做正功,重力势能始终减小,选项a正确;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力沿绳往上,故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选项b正确;由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可知,选项c正确;重力势能大小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但重力势能的改变与势能零点的选取无关,选项d错误。【自主探究2】bd提示:物块a到达c点时加速度为g,速度为零,选项a错;对物块a由功能关系得,绳拉力对物块a做的功等于物块a重力势能的增加量,选项b对;绳拉力对物块b一直做负功,选项c错;绳拉力对物块b做的功等于物块b机械能的减少量,选项d对。考向探究突破【题例1】答案:5解析:光滑小环在沿金属杆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由曲线方程知,环在x0处的y坐标是m;在x时,y2.5cos2.5 m。选y0处为零势能面,则有:mvmgmv2mg(2.5),解得:v5 m/s。当环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同理有:mvmg0mgy解得y0,即kx,该小环在x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 m处。【题例2】答案:(1)(2)mglsin 解析:(1)由于不计摩擦及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因此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相等,设为v,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2hlsin )2mv2解得v。(2)因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时的速度v比b从h处自由滑下的速度大,增加的动能就是杆对b做正功的结果。b增加的动能为ekbmv2mghmglsin 因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所以杆对b球做的功与杆对a球做的功的数值应该相等,杆对b球做正功,对a做负功。所以杆对a球做的功为wmglsin 。演练巩固提升1bc2a3abd解析:把a、b和弹簧看做一个系统,机械能守恒,在b下落直至b获得最大速度过程中,a的动能增大,弹簧弹性势能增大,所以b物体的机械能一直减小,选项a正确;由动能定理,b物体的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拉力做的功之和,选项b正确;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与a动能增加量之和,选项c错误;对a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由功能关系,细线拉力对a做的功等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