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因水而美.doc_第1页
说明文:因水而美.doc_第2页
说明文:因水而美.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文:因水而美 宜昌的古城不大,占地仅有1200亩左右。因为依着长江而建,城里的人家都是从江中挑水吃,后来就有了专门的挑水工,他们所聚集之处就是现在老城区里面中书街和民主路并行的那条河水巷。当年的那些挑水工用竹扁担担着两个用桐油刷得透亮的木桶,到长江边上将江水装得满满当当的,顺着沿江的小北门、中水门入城,扁担颤悠悠,水桶里的水牌晃悠悠,长江水就被送到千家万户家中的水缸里;挑水工或者沿着洋码头的台阶爬上坡,顺着当年窄窄的陶珠路、如今依然很窄的邮电巷,或者那条强华里送到那些新贵或者洋人的家里,所以那些水巷子里的青石板路上清早的时候总是湿漉漉的。 还是在大跃进的1958年,鼓足干劲的宜昌政府为了解决宜昌中心城区工业生产用电量增大、周边农田需要灌溉和居民饮水等问题,动用5万多名建设者历经两年,风餐露宿、挥舞铁镐和锄头,用人工的肩挑背扛,兴建了一条引水于黄柏河干流的汤渡河水库,经过夷陵区的梅子垭水库,自北向南翻山越岭蜿蜒30余公里,经过1962年建成的东山水厂(现在的一水厂)取水净化,再经过1960年建成的东山水电站发电后,尾水在伍家岗区万寿桥汇入长江。既能方便灌溉沿途的农田,又能发电照明,还能让宜昌市民从此喝上了洁净的运河水,可谓一举三得。 一晃就是50多年过去,那条在东山上蜿蜒起伏、在港窑路形成湿地、在万寿桥奔向长江的人工运河经过了半世沧桑,也和这个国家、这片土地一样有了天翻地覆的变革。那条静静的运河就看见了原来坟头林立的东山先是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果园,然后变成了一个开发区,再从大片荒芜的厂区又变成了高楼林立、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只是曾经哺育了宜昌人的那条运河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出现了沿线污水横溢、垃圾成堆、山体滑坡、堤坝渗漏、河水逐渐变浑、变黑、发臭,连宜昌一水厂的取水水源也不得不在xx年从运河改到东风渠官庄水库去了。 不管是置于死地而后生也好,还是凤凰涅槃也罢,反正从xx年开始,整治运河那个项目就被写入了市政府的工作报告。也就是从那年开始,先后投资过亿元、占地面积11.36公顷、被定位为具有生态风景、休闲游憩、湿地保护和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城市滨水型的运河公园就被慢慢打造成一条城市河流生态廊道、城市景观休闲廊道和城市文化展示廊道。被夸耀成是政府倡生态之游憩,,表循环之经济,而居民对这座城市的记忆,就更添时尚生活,提升了周边的居住品位。不过还是某个游客用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总结的好:港窑路上,运河旁边那座很漂亮的湿地公园,长桥睡莲水杉都是特色,算是城市里的一方净土。 说来也是,儿童公园的前身的中山公园就是因为在石头岭下有一方荷花池而充满灵气,想想那首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的文字就要醉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后来东山之巅修建的东山公园也秉承这种山水相连的园林理念,在古老的白龙井下筑起一湖碧水,建起两座飞檐斗拱的小亭,就成了一处新的市民休闲之地;而葛洲坝公园和滨江公园就索性将环城而过的长江之水纳入到自己的风景之中。就是位于隆康路与滨湖路之间的那个大大的南湖最后被填埋的决定叫人费解,没有了明镜似的水面,即便是有大片草坪和众多树木也显得很单调,连我这个不懂园林设计的人都知道,园林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