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9课南朝诗两首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9课南朝诗两首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9课南朝诗两首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9课南朝诗两首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19课南朝诗两首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a潜虬(qi)褰开(jin)飞甍(mn)京邑(y)b沉疴(k) 滞淫(zh) 萋萋(q) 绮丽(q)c流霰(xin) 灞涘(s) 豳歌(bn) 鬒(zhn)d岖嵚(qn) 徇禄(l) 祁祁(q) 芳甸(din)解析a项“褰”应读qin ;b项“绮”应读q ;d项“禄”应读l 。答案c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祁祁伤豳歌(使悲伤)b无闷征在今(出征)c白日丽飞甍(使明丽)d泪下如流霰(流下,落下)解析b项征:验证,证明。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4分a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b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c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d冬雷震震,夏雨雪。解析a项“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明丽”;b项“伤”,“感”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悲伤”“使感伤”;d项“雨”是名词活用作动词,“降下,落下”。答案c4下列诗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4分)a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b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c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d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解析此题考查通过古诗的学习对对偶这一修辞手法的掌握。答案c5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冬日里,阳光总显得那么可爱。它温情柔媚,不热烈不浮躁,轻轻地抚慰着每颗寒冷的心。答: _解析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时,要先弄清楚例句的句式、逻辑关系、修辞手法等,再调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仿写。注意句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都要和例句一致。此外,本题例句中拟人的修辞手法也要在仿写的句子中体现出来。答案旅途中,友情总显得那么珍贵。它淳朴真挚,不张扬不虚伪,默默地陪伴着每段前进的路。危机时,理智总显得那么重要。它清醒冷静,不盲目不冲动,稳稳地保护着每个遇险的人。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完成610题。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悠远的鸣声。b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为了禄位而死去。c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揭开帷帘,打开窗子。d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保持节操。解析b项,应为“追求禄位”。答案b7下列与“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中“薄”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4分)a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b露申辛夷,死林薄兮。c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解析a项不厚。b项丛薄,草木杂生的地方。c项厚度小,与“厚”相反。d项迫近,逼近。答案d8请选出对登池上楼一诗理解错误的一项()(4分)a诗首四句,是诗的起兴,又含有比喻之意。这里,诗人将“我”与物连接在一起,使这几句诗的比喻之意十分显明隐居之士悠然自适,仕宦之人志得意满,“我”欲为官仕途不顺,我欲隐居又乏此高致。b“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这种对自我状态的认识和分析,反映了诗人在仕与隐的去向上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内心矛盾和痛苦。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美好的春光,使作者的烦恼一扫而光,心境变得愉悦,决定做一个自得其乐的隐者,与自然合而为一。d这首诗,或比喻,或直陈,写景仗着生动,写情真挚坦诚。解析优美的春光更加勾起了作者的感伤情怀。答案c9开头两句“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应怎样鉴赏这两句?(4分)答:_解析手法是比兴,鉴赏应该从效果作用方面入笔。答案这两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首句写俯视池中,不禁联想起虬龙的深潜而自媚。下一“媚”字,把潜隐者悠然自得的情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人借助想象的彩翼,化虚为实,把本属传说的动物描绘得相当逼真。次句写仰视飞鸿,想象它振翮高飞而扬音九霄,又描绘出进取者春风得意、奋发有为的情状。10赏析诗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两句。(4分)答:_解析这两句写出了初春的特点。答案“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神来之笔,作者紧扣新春景色的特点,由远及近,绘声绘色,赋予春景以感情。这两句景情交融,自然贴切。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10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可从修辞手法、艺术效果及具体诗句入手分析。答案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1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10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 答案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