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科综合能力试卷.doc_第1页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试卷.doc_第2页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试卷.doc_第3页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试卷.doc_第4页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科综合能力试卷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卷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O: 16 S:32 Cu:64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为了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脊髓灰质炎的发生,定期给幼儿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新生儿初次服用糖丸,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AB细胞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BB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C产生记忆细胞D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T细胞2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液脂质的运输B蔗糖和乳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CRNA聚合酶活性受酸碱度影响D质粒一定没有核糖参与组成3生物学研究中,经常使用染色剂对生物体的结构或物质染色,以便观察和鉴定。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黑色B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酒精,颜色由蓝绿黄C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细胞核变红色,细胞质变绿色D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用0.02gmL的龙胆紫溶液将染色体染成深色4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A38B58C14D125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图1中的AB段,D点染色体数目是C点的2倍B图2中乙细胞发生基因重组,分裂产生2个精细胞或1个卵细胞和1个极体C图2中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D图2中的甲细胞和丙细胞分别处于图1中的DE段和BC段6下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相关腺体分泌的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到寒冷刺激时,图中含量的增加早于、B用饲喂正常动物,将引起、的分泌量均减少C作用的靶器官只有下丘脑和垂体D物质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信息交流7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减少CO2的排放”。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B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C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D推广煤的气化、液化技术,提供清洁燃料和化工原料8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醛基的电子式: B. 氢硫酸的水解方程式为:H2S+H2O H3O+HS 146NC. 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4的原子: D甲酸甲酯的最简式:CH2O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6g乙醇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NAB1molNa2CO3晶体中,含阴离子数小于NAC25时,1.0 L pH =7的NH4Cl和NH3H2O混合溶液中,OH-离子数为10-7 NA D在KClO3+6HClKCl+3Cl2+3H2O中,每生成3molCl2转移电子数为10NA10下列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加入铝粉有氢气生成的溶液中:Mg2+、Cu2+、SO2-4、K+B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Fe2+、I-、NO-3、Cl-Cc(H+)=10-14mol/L的溶液中:Na+、AlO-2、S2-、SO2-3D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与c(OH-)乘积为10-28的溶液中:K+、Na+、HCO-3、Ca2+11A、B、C、D是原子序数不超过20的四种元素,它们的最高正价依次为+1、+4、+6、+7,其核电荷数按B、C、D、A的次序增大;已知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半径:BCA BB、C、D的氢化物的稳定性:BDCCB、C、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CDBDB与C形成的化合物是非极性分子12下列有关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苯、乙醇都属于烃类物质B.油脂皂化后可用渗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C.乙醇能被氧化成乙酸,两者都能与金属钠反应 D.煤的干馏可得煤油,甲烷、乙烯和苯能从石油分馏得到13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A、B两质点的运动情况在Vt图中,由A、B表示,下述正确的是:( )A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时,A、B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mCA、B同时从静止出发,开始过程朝相反的方向运动D在时,A、B相遇。15甲乙两带同种电荷的小球套在光滑的绝缘圆弧杆上,处于平衡状态甲离最低点较近,乙较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B)甲所带的电量可以等于乙所带的电量(C)甲的质量可以小于乙的质量(D)在带电量不等的情况下,甲乙质量可以相等16如图所示,在斜面上O点先后以0和20的速度水平抛出A、B两小球,则从抛出至第一次着地,两小球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可能为( ) A1 :2 B1 :3 C1 :4 D1 :517如图43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 )图43A.无摩擦力B.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支持力为(M+m)gD.支持力等于(M+m)g18如图13所示,用绝缘细线拴住一带正电小球,在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的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正确的说法是( )A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a时,线的张力一定最小B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时,小球的速度一定最大C小球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D小球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19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物体B上,物体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A、B间动摩擦因数。A物上系一细线,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N,水平向右拉细线,下述中正确的是:( )()A当拉力时,A静止不动B当拉力时,A相对B滑动C当拉力时,B受A摩擦力等于4ND无论拉力F多大,A相对B始终静止20在静电场中由A点静止释放一个点电荷q,运动过程中只受电场力的作用,沿直线先后经过B、C两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力一定做正功,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B. 场强一定越来越大,电势可能越来越低.C. C点取不同的位置时,A点电势可能等于C点电势,B点电势可能等于C点电势.D. A、B、C三点场强任意两点可能大小相等,但任意两点的电势不可能相等.21三根电阻丝以图示方式连接,虚线内存在均匀变化的匀强磁场,三根电阻丝的电阻大小之比为R1:R2:R3=1:2:3,导线电阻不计。当S1、S2闭合,S3断开时,闭合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I,当S2、S3闭合,S1断开时,闭合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5I,当S1、S3闭合,S2断开时,闭合回路中的感应电流是:( )A0 B.3I C.6I D.7I 第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6分) (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1)本实验需要验证: , 。(2)在 条件下,小车所受拉力F就等于砂和砂桶所受重力。(3)在图17-14(A)(D)所示加速度(a)拉力(F)图像和加速度(a)小车和砝码质量(M+m)图像都明显超出了偶然误差的范围,这是由于实验操作中的问题造成的, 试说明造成失误的原因:图(A): ;图(B): ;图(C): ;图(D): 。23.下述关于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量电阻时如果指针偏转过大,应将选择开关拨至倍率较小的挡位,重新调零后测量。B.测量电阻时,如果红、黑表笔分别插在负、正插孔,将会影响测量结果。C.测量电路的某个电阻,应该把该电阻与电路断开.D.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都必须重新调零.24.(14分)一质量为M,倾角为的楔形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置于楔形木块的斜面上,物块与斜面的接触是光滑的,为了保持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可用一水平力F推楔形木块,如图所示,求此水平力大小的表达式。25.(18分)在光滑水平面上的MN、PQ之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区域,一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小于磁场宽度的正方形金属线框放在水平面上,一根绝缘细线一端与线框的ab边相连,另一端跨过光滑的轻质滑轮与一个重物连接,细线的水平部分与线框的ab边垂直。将线框和重物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线框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v0=0.5gt0(t0为已知量)g为重力加速度.求:(1)磁场区域的宽度(2)磁场的磁感应强度(3)金属线框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耳热.26、(15分).下列实验操作、试剂保存方法和实验事故处理,一定正确的是_(填序号)A 实验室中,浓硝酸保存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细口试剂瓶中B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应向20mL沸水中逐滴滴加1-2mL饱和的FeCl3溶液,并继续加热到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为止C 在石油的分馏实验中,温度计需插入液体中D 不慎将浓碱液沾到皮肤上,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E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酸性溶液F 在进行中和热测定时,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使用碎泡沫以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使用铜质搅拌棒、取用的碱溶液略过量、进行两到三次实验取平均值.无水CuSO4在500以上按下式分解:CuSO4CuO+SO3+SO2+O2,某同学为测定一定量的CuSO4受热分解所产生的SO3、SO2、O2的物质的量,从而通过计算来确定该条件下CuSO4分解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实验的主要仪器如下:实验所测得数据及有关事项如下:a准确称取6.40g无水CuSO4;b装置C在实验结束时增重2.88g;c实验结束后,测量量筒中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排出水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224 mL。(1)按装置从左至右的方向,各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用圆圈内数字表示)。(2)500以上CuSO4分解的产物中,能被碱石灰吸收的气体有_(填分子式)(3)D装置中无水CaCl2的作用_(4)实验前,还须向盛满水的D装置中通入O2(所需的O2另用其他方法制取)使之达到饱和,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5)假设CuSO4完全分解且所有气体全被吸收或排出,通过题中所给的数据计算,CuSO4完全分解所得SO3的物质的量是_mol,该条件下无水Cu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 27 .(15分)已知A为常见金属,露置空气中较稳定,X、Y为常见非金属单质,X、E、F、G常温下为气体,C为液体,B是一种盐,受热极易分解,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较广。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注意:其中有些反应的条件及部分生成物被略去)请填写下列空白:(1)物质X的电子式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从D溶液制备D的无水晶体的“操作a”为 ;(3)反应为A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生成单质Y和A的氧化物,其反应方程式为: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反应中化学方程式为 。28(13分)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已知: SO2(g) 1/2O2(g) SO3(g) H98 kJmol1。(1) 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3,若在此温度下,向10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0 mol SO2(g)、16.0 mol O2(g)和3.0 mol SO3(g),则反应开始时v(正) v(逆)(填“”、“”或“”)。(2)一定温度下,向一带活塞的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SO2和1.0 mol O2,达到平衡后体积变为1.6 L,则SO2的平衡转化率为 。气体隔膜(仅不允许气体通过)(3)在(2)中的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SO2(g)平衡浓度比原来减小的是 (填字母)。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 mol O2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0 mol SO3C降低温度D移动活塞压缩气体(4)若以右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写出通入O2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5)为稳定持续生产,硫酸溶液的浓度应维持不变,则通入SO2和水的质量比为_。29(7分)某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由滩涂、藻类、浮游动物、红树林等部分组成。兴趣小组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调研。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 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2)红树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这种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3)兴趣小组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 (如图)。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C、D分别代表 、 。图中为异养生物的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信息传递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通过图中E、F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明信息能够调节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0(10分)右图表示北方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植物在0时12时吸收CO2的速率。假设一昼夜6时日出,18时日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图中a和b时间点的含义相同): (1)一昼夜中,密闭大棚内CO2浓度最高的时是 。(2)一昼夜中,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点是 。(3)若10时的气温与夜间相同,此时大棚内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量为 mgh。(4)一昼夜中,只进行细胞呼吸的时间段是 。(5)若在24时突然给予适宜光照,短时间内叶绿体内C3含量将 (增加减少不变)。31(12分)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相互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B控制蓝色素的合成,基因Y控制黄色素的合成,bbyy个体显白色,其遗传机理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该过程说明基因通过 ,从而控制生物性状。(2)若已知酶B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能不能)确认基因B转录的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理由是 。 (3)若将多对纯合蓝色雌鸟和纯合黄色雄鸟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为 ,再让子一代雌雄交配,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4)欲在一个繁殖季节内鉴定某黄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则应选择 雌性个体与之杂交,若出现 后代,该黄色个体为杂合子,若只出现 后代,则黄色个体很可能为纯合子。32(10分)研究表明:胚芽鞘的向光性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有关。研究人员推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能发生在胚芽鞘尖端,也可能发生在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弯曲生长部位),还可能在两个部位都可以发生。为了探究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的部位,有人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直立生长状态相似的燕麦胚芽鞘若干,不透水的蜡纸(可插入胚芽鞘),台灯,一侧开孔的不透光纸盒等。 实验步骤: (1)将生长状态相同的燕麦胚芽鞘分成数量相等的四组,标号为A、B、C、D。 (2)B组将不透水的蜡纸插入胚芽鞘尖端;A组 ;C组 ;D组不做处理,作为对照。 (3)将A、B、C、D四组材料置于不透光的纸盒中,给予单侧光照(四组材料均可感受相同的单侧光照),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根据相关信息回答:请参照下图并结合预测的可能实验结果,补充完成实验步骤(2)中A、C组的操作,画在答题卡的图中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a:若A组不向光弯曲生长,B、C、D三组都向光弯曲生长,则说明 。 b:若 ,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部位是在尖端下面一段。 c: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化到状态c其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过程吸热大于bc过程放热(B)ab过程吸热小于bc过程放热(C)ab过程放热大于bc过程吸热(D)ab过程放热小于bc过程吸热(2)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内装有水银,开口向上竖直放置,开始时两管内的水银面到管口的距离均为L,在大气压强为Po2gL时,用质量和厚度均不计的橡皮塞将U形管左侧管口A封闭,橡皮塞与管内壁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P0S/2用摩擦和厚度不计的小活塞将U形管右侧管口B封闭设水银密度为,管内横截面积为S,如图一14所示现将小活塞向下推,设温度保持不变,要使橡皮塞不会从管口A被推出,求小活塞下移的距离不得超过多少?34.(物理选修3-4,15分)(1)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同一介质中,波速与频率成正比;B在同一介质中,波长与波速成正比;C在同一介质中,波长与频率成反比;D同一波源发出的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波长与波速成正比。(2)在广口瓶中盛满水,如图那样把直尺AB紧挨着广口瓶瓶口的C点竖直插入瓶内,这时,在直尺对面的P点观察水面,能同时看到直尺在水中的部分和露出水面的部分在水中的像,读出你看到的直尺水下部分最低点的刻度S1以及跟这个刻度相重合的水上部分的刻度S2的像S2,量出广口瓶的瓶口内径d,就能算出水的折射率。这是为什么?请列出计算折射率的公式。35.(物理选修3-5,15分)(1)处于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当它们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从4的能级直接跃迁到2的能级,辐射出可见光光子B从4的能级直接跃迁到1的能级,辐射出的光的波长最长C从4的能级跃迁到3的能级时,辐射出的光的频率最高D从4的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可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光子。(2)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小滑块以水平速度v0从长木板的一端开始在木板上滑动,直到离开木板,滑块刚离开木板时的速度为。若把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其他条件相同,求滑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v。36. 【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工业上生产硫酸时,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 转化为SO3是一个关键步骤。压强及温度对SO2转化率的影响如下表(原料气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为:SO2 7% O2 11% N2 82%):0.10.511040099.299.699.799.950093.596.997.899.360073.785.889.596.4压强/MPa 转化率/% 温度/(1) 已知SO2的氧化是放热反应,如何利用表中数据推断此结论? ;(2)在400500时,SO2的催化氧化采用常压而不是高压,主要原因是: ;(3)选择适宜的催化剂,是否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 (填“是”或“否”),是否可以增大该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填“是”或“否”);(4)为提高SO3吸收率,实际生产中用 吸收SO3;(5)已知:2SO2(g)O2(g) 2SO3(g);H196.9kJmol1,计算每生产1万吨98%硫酸所需要的SO3质量和由SO2生产这些SO3所放出的热量。37【化学一一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 (15分) 已知A、B、C、D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核外部分电子排布式为:nsnnpn;B原子核外2P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C原子核外S能级电子总数和P能级电子总数相同,且P能级成对电子数等于未成对电子数:D原子核外M层全充满,N层只有1个电子。 请回答: (1)B元素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 A、B、C电负性由大到小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回答)。 (2)B和C两元素形成的阴离子BC-3中B的杂化类型为 空间构型 。 (3)与BC-3互为等电子体且含有A、C两元素的微粒是 。(写化学式)(4)D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 ,(5)该元素单质形成的晶体晶胞如图所示,已知D原子半径为r,相对原子质量为Mr,则D元素单质的密度可表示为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38.有机化学基础 (15分)已知:信息I: 有机物的转化存在以下计量上的关系:信息II: 有机物A、B、C、D、E、F之间存在如下的转化关系:其中:有机物D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可形成具有五元环状结构的有机物G。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 ;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2)上述转化关系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序号);(3)请写出G的结构简式: ;(4) 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H能与NaHCO3反应,请写出H所有的结构简式 ;(5)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5分)下图为胡萝卜素的提取装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是 萃取过滤浓缩。(2)胡萝卜素是一种脂溶性物质,因此选取的萃取剂应为 。(3)装置1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4)本实验将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 进行鉴定。鉴定时要对 样品和 样品进行点样。如果 说明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成功。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5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GFP)会发出绿色荧光,可借助荧光跟踪蛋白质在细胞内部的移动情况,帮助推断蛋白质的功能。下图表示培育绿色荧光小鼠的基本流程: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流程中,作为目的基因的是 。(2)在培育绿色荧光小鼠的过程中,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核心。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至少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 基因等部分。(3)过程用到的工具酶有 ,过程采用的方法是 ,过程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4)为迅速增加绿色荧光小鼠的数量,可采用试管动物技术。在这项技术中,首先要做 的是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的培养。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主要包括 、精子的获取和受精等几个主要步骤。(5)为提高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 技术,应该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 或囊胚进行分割。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 进行均等分割。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生物部分)选择题C B D A B C29(7分) (1)取样器(或捕捉器、采集罐、吸虫器等)(1分) (2)光照(t分) (3)分解者(1分)生产者(1分) B、C、E、F(2分) 生物的种间关系(1分)30(10分) (1)a时(2分) (2)b时(2分) (3)6(2分) (4)18时6时(或:l8时24时和0时6时)(2分) (5)减少(2分)31(12分) (1)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2分) (2)不能(1分)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或“密码予的简并性”)(2分) (3)BbYy(1分)绿色:蓝色:黄色:白色=9:3:3:1(2分) (4)多只白色(2分)白色(1分)黄色(1分)32(10分) 如右图(2分) a生长索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在尖端和尖端以下一段(2分) bA组和C组不向光弯曲生长,B组和D组向光弯曲生长(2分)c.A组和B组不向光弯曲生长,C组和D组向光弯曲生长,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部位是在尖端(4分)39生物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粉碎(1分)干燥(1分) (2)有机溶剂(1分) (3)冷凝管(2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挥发(2分) (4)纸层析(2分)标准(2分)提取(2分) 萃取样品中出现了和标准样品一样的层析带(2分)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GFP基因(2分) (2)标记(2分) (3)(同种)限制酶和DNA连接酶(2分)显微注射技术(2分)动物细胞培养(或“早期胚胎培养”或“受精卵培养”)(2分) (4)卵母细胞的采集(2分) (5)胚胎分割(1分)桑椹胚(1分) 内细胞团(1分)化 学7. 8. B 9.C 10.C 11.D 12.C 13. B26、(15分) .BDE(各1分,每多选一个扣一分,扣满3分为止).(1) (2分)(2)SO3、SO2(2分)(3)防止D中水蒸汽进入C装置,使测得SO3、SO2的量偏高(2分)(4)降低O2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少实验误差(2分)500以上 (5)0.02,(2分)4CuSO4 4CuO+2SO3+2SO2+O2(2分)27.(15分)(1)HH(2分) 12(2分)(2)将D溶液在干燥的HCl气流中蒸干(2分)(3)2Mg+CO22MgO+C(3分)(4)4NH3+5O24NO+6H2O(3分)(5)C+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