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法律文书的概念、沿革、特点、分类、作用上编 法律文书第一章 法律文书的概念、沿革、特点、分类、作用第一节 法律文书的概念、特点、分类和作用n 一、法律文书的概念n 法律文书是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等)、公证机关、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各种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法律允许的其他公民自用或代书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二、法律文书的特点n (一)文书的概念和种类n 文书是指行为主体在社会活动中为了一定目的而形成并使用的具有特殊格式的文字材料文书分为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公务文书分为通用文书和专用文书。专用文书包括法律文书、行政执法文书、军事文书、外事文书等(二)法律文书的特点n 1、法律的约束性n (1)制作主体的合法性n (2)制作内容的合法性n (3)制作程序的合法性n (4)制作时效的合法性n (5)制作手续的合法性n 2、内容的规范性n (1)结构固定n (2)事项固定n (3)称谓固定n (4)用语固定n 3、形式的程式性n 4、文字解释的单一性三、法律文书的分类n (一)从制作责任主体的角度,分为:公安机关的法律文书、人民检察院的法律文书、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监狱机关的法律文书n (二)从适用范围的角度,分为:诉讼文书和非诉讼文书n (三)从功能效用的角度,分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和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n (四)从法律文书所适用案件性质的角度,分为刑事法律文书、民事法律文书、行政法律文书n (五)从发文目的和文种特征的角度,分为报告与批复类文书、专业诉讼文书、裁判类文书、演词类文书、书函类文书、笔录类文书、证票类文书、通知与命令n (六)从使用方式的角度,分为拟制式文书和填充式文书四、法律文书的作用n (一)表现国家司法权的作用n (二)具体实施法律的重要工具n (三)依据和凭证作用n (四)客观记录和贮存资料作用n (五)宣传教育作用n (六)对制作主体素质的考察作用第二节 法律文书的沿革n 一、古代的法律文书n 西周,古代的诉讼制度很完备,有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之分,所谓“讼”,就是“以财货相告者”,所谓“狱”,即指“告以罪名者”,法官审理案件,叫“听讼”、“断狱”n 史称秦始皇“昼断狱、夜理书。”“文书”的概念正式出现在汉代。班固的汉书、刑法志有“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编(遍)睹。”n 古代的法律文书发展经过四个阶段,即起源阶段(先秦时期)、形成阶段(秦汉时期)、发展阶段(唐宋时期)、成熟阶段(明清时期)n (一)上行的法律文书n 1、详文 2、奏章 3、禀文 4、看语、审语n (二)下行的法律文书n 1、批语 2、谕旨 3、牌文n (三)平行的法律文书n 1、咨文 2、关文 3、移文n (四)其他重要的法律文书n 1、解票、差票 2、露布 3、验单 4、供辞n 5、诉状n 二、近现代的法律文书n (一)清末的法律文书n (二)民国的法律文书n 三、当代的法律文书n (一)特点n 三个法系、四个法域n (二)当代法律文书的格式和种类n 公安刑事法律文书109种;人民检察院院刑事法律文书235种;人民法院刑事诉讼文书164种,民事诉讼文书247种,行政诉讼文书109种,海事诉讼文书87种。第三节 法律文书写作中的基本要求n 一、主旨明确n (一)主旨的概念n 主旨是指制作一份法律文书所要实现的意旨和要达到的目的n (二)主旨的产生n 1、案情事实 2、法律依据n (三)主旨的要求n 1、正确 2、鲜明二、法律文书材料的选择要求n (一)材料的概念n 材料,就是写作题材,即用以表达一定主旨内容的文字材料n (二)法律文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n 1、围绕主旨选材 2、选关键性材料n (三)对法律文书材料的根本要求n 1、事实材料的客观性n 2、法律条款的针对性三、法律文书的结构要求n (一)结构的固定性n 1、首部n (1)文书名称,一般由制作文书机关名称和文书种类组成。n (2)文书编号n 包括年度、制作机关简称、文书性质代字和顺序号 。 人民法院为“( ) 字第 号” ,人民检察院为“ 检 诉 号” ,公安机关为“ 字( ) 号” 。 n (3)当事人的身份事项n (4)案由或事由、案件来源和处理结果n 2、正文n (1)事实n (2)理由,包括认定事实的理由和适用法律的理由n (3)结论n 3、尾部,n (二)章法的多样性n 1、由事而理,依理而断 2、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3、揭示矛盾,明确焦点 4、论辩说理,章法多样n 四、法律文书的表达方式要恰当n (一)叙述 1、叙述的要求(1)基本要素要清楚(2)因果关系要明白(3)关键情节要交代(4)主次详略要得当 n 2、叙述的方法(1)自然顺序法(2)突出主罪法(3)突出主犯法(4)综合归纳法(5)纵横交错法n (二)议论 1、议论的要求(1)立论准确,严密周到(2)切事而论,分析透彻(3)依法说理,客观公正(4)引证法律,准确恰当 n 2、议论的方式和方法 (1)立论的方法 :归纳法,演绎法,对比法,引证法,例证法。(2)驳论的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n (三)说明1、说明的要求:简明周密,准确科学,言之有序n 2、说明的方法:数字说明法,条款说明法,举例说明法,图表说明法,分类说明法,引用说明法。n 五、法律文书的语言要求:准确明白,简练严谨,质朴庄重,用语规范第二章 公安机关的主要法律文书n 一、公安机关法律文书的概念n 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法律文书是公安机关在司法活动中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n 二、侦查文书的种类n 1、立案、破案文书。共12种n 2、律师介入文书。共4种n 3、强制措施文书。共22种n 4、讯问犯罪嫌疑人文书。共4种n 5、调查取证(含搜查、扣押类)文书。共39钟n 6、延长羁押期限文书。共5种n 7、侦查终结文书。共9种n 8、补充侦查、复议复核文书。共3种三、侦查文书的主要特点n 1、准确。n 2、时间性强、有机密性。n 3、填空式、表格式、多联式文书多,拟制式文书少。n 4、呈请批示文书多。四、制作侦查文书的特殊要求n 1、内容真实n 2、制作及时n 3、取证合法第一节受理刑事案件登记表和立案报告书n 一、受理刑事案件登记表n (一)受理刑事案件登记表的概念和作用n 是公安机关对于控告、报案、举报、扭送或自首的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接受的同时,根据有关材料所填写的表格。是第一道法律手续;是决定是否立案的依据;是填写立案报告书(表)的基础和依据。n (二)受理刑事案件登记表的结构和内容二、立案报告书n (一)立案报告书的概念和特征n 1、概念:是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对接到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报请领导审批决定是否立案所制作的侦查文书。n 2、特征:是刑事诉讼的最初文书;在公安机关内部使用。n 3、制作条件(1)案件必须是公安机关管辖范围之内。先决条件(2)必须确有犯罪事实存在。基础条件(3)必须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n (二)立案报告书的结构、内容和写法n 1、首部n (1)标题 (2)文书编号 (3)主送机关n 2、正文n (1)序言 (2)主体n 3、尾部第二节 通缉令n 一、通缉令的概念和特征n (一)通缉令是公安机关为抓获罪该逮捕而在逃的或者拘留、逮捕后脱逃的犯罪嫌疑人以及从监狱内逃跑的罪犯而制作的一种法律文书。n (二)特征:具有法律强制性。只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才有权发布,其他任何单位都无权发布。n 二、通缉令的结构和内容n 三、通缉令的制作要求第三节 呈请拘留报告书和拘留证n (一)呈请拘留报告书n 1、呈请拘留报告书的概念和功能n 呈请拘留报告书,是承办案件的单位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需要采取拘留措施时所制作的报请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的文书。n 2、呈请拘留报告书的结构、写作内容和制作方法n (1)首部。包括文书的名称、文书的编号、被拘留人的基本情况及简历。n (2)正文。包括拘留的理由和法律依据n (3)尾部。包括承办单位的名称、承办人签名以及制作文书的日期第四节 提请批准逮捕书和逮捕证n 一、提请批准逮捕书n (一)提请批准逮捕书的概念、功能n 是公安机关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且有逮捕必要的犯罪嫌疑人,提请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而制作的文书。n (二)提请批准逮捕书的结构、写作内容n 1、首部。包括制作文书机关、文书的名称、文号、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及违法犯罪经历。n 2、正文。包括犯罪事实和法律依据两方面n 3、尾部。包括文书送达的机关名称、文书签发人签名或盖章、文书签发年月日并加盖公安局印章、附卷材料及犯罪嫌疑人羁押处所。n (二)逮捕证第五节 起诉意见书n 一、起诉意见书的概念、功能n 起诉意见书是公安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后,认为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移送案件时制作的文书。n 二、起诉意见书的结构、写作内容n 1、首部n 2、正文。包括犯罪事实和提出起诉意见的理由及法律依据。n 3、尾部。包括受文机关名称、制作日期、公安局长章和公安局印。n 文末附注 (1 )本案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地点;(2 )附送本案卷宗多少卷多少册;(3 )附送本案赃、证物情况。 第三章 检察文书n 第一节 检察文书概述n 一、检察文书的概念、功能n 检察文书是人民检察院为实现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n 二、检察文书的性质和特点n (一)检察文书的性质,是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的载体n (二)特点n 1、强制性。2、合法性。3、中间环节性。4、程式性。5、数量多。6、性质杂。n 三、人民检察院法律文书的分类n 1、立案文书 2、侦查文书 3、强制措施文书 4、审查起诉、出庭文书 5、审批延长羁押期限文书 6、法律监督文书 7、控告、申诉文书 8、刑事赔偿文书 9、检察通用文书n 四、人民检察院法律文书制作的总要求n 1、准确规范n 2、严格依法n 3、说理充分n 4、办案及时第二节 批准逮捕决定书n 一、批准逮捕决定书的概念、功能n 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审查逮捕的案件审查后,认为符合逮捕条件,决定批准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制作的检察文书。n 二、批准逮捕决定书的结构、制作方法第三节 不批准逮捕决定书n 一、不批准逮捕决定书的概念、功能n 不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不符合逮捕条件,决定不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时所制作的检察文书。n 二、不批准逮捕决定书的结构、制作方法第四节 逮捕决定书n 一、逮捕决定书的概念、功能n 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的案件审查逮捕的过程中以及审查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的案件过程中,决定逮捕自行侦查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或直接决定逮捕公安机关不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时所制作的检察文书。n 二、逮捕决定书的结构、制作方法第五节 起诉书n 一、起诉书的概念、功能n 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对公诉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决定提起公诉时制作的检察文书。n 二、起诉书的结构、制作方法n (一)首部。包括人民检察院的名称、文书名称、文号n (二)正文n 1、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住址、是否受过刑事处罚及在押被告人的关押处所等。单位犯罪,包括犯罪单位的名称,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n 2、案由和案件来源n 3、案件事实。包括犯罪的时间、地点、经过、手段、动机、目的、危害后果等。n 4、起诉的根据和理由。包括被告人触犯的刑法条款、犯罪的性质、法定从轻、减轻或者从重处罚的条件,共同被告人应负的罪责等。n (三)尾部第六节 不起诉决定书n 一、不起诉决定书的概念、功能n 不起诉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受理的案件审查后,认为案件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条件,依法决定终止刑事诉讼时所制作的检察文书。n 二、不起诉决定书的结构、制作方法第七节 刑事抗诉书n 一、刑事抗诉书的概念、功能n 刑事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或裁定依法提出抗诉时所制作的检察文书。n 二、刑事抗诉书的结构、制作方法n (一)首部。人民检察院名称、文书名称、文号。n (二)正文。1、原判决、裁定情况。2、审查意见。3、抗诉理由。4、提起抗诉的法律依据、抗诉要求n (三)尾部第四章 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n 第一节 第一审刑事判决书n 一、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概念、功能n 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是第一审人民法院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程序,对审理终结的刑事案件,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确认被告人是有罪或是无罪,构成何种罪,并科以刑罚、免除刑罚或者宣告无罪等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二、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结构、制作方法n (一)首部n 1、标题。由制作法院、案件性质、文种组成n 2、案号。由立案年度、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判程序代字和案件顺序号组成n 3、公诉机关项 4、被告人项 5、辩护人项 6、案件的由来、审判组织、审判方式和审判经过n (二)正文。包括事实、理由和判决结果n 1、事实n (1)控、辩双方的意见n (2)法院确认的犯罪事实n (3)法院认定犯罪事实的证据n 2、理由 (1)确定罪名 (2)确认量刑的情节 (3)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是否成立(4)确认辩解、辩护的理由是否被采纳n (5)写明判决的法律依据n 3、判决结果n (三)尾部n 1、交代上诉权、上诉期限和上诉审法院n 2、合议庭组成人员署名 3、判决决定的日期 4、书记员署名 第二节 第二审刑事判决书n 一、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概念、功能n 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受理当事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对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不服提出的上诉或者抗诉案件,经审理查明原判决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有错误,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二审程序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二、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结构、制作方法n (一)首部n 1、标题、案号n 2、抗诉人和上诉人的称谓及身份事项n (1)检察机关提出抗诉而被告人未上诉的,第一项写“抗诉机关”,第二项写“原审被告人”。(2)公诉案件的被告人提出上诉的,第一项写“原公诉机关”,第二项写“上诉人(原审被告人)”。n (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提出上诉的,第一项写“上诉人(原审自诉人)”,第二项写“原审被告人”;被告人提出上诉的,第一项写“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第二项写“原审自诉人”;自诉人和被告人都提出上诉的,第一项写“上诉人(原审自诉人)”,第二项写“上诉人(原审被告人)”。n (4)共同犯罪案件的数个被告人提出上诉的,第一项写“原公诉机关”,第二项写“上诉人”。n (5)检察院和当事人同时提出抗诉和上诉的,第一项写“抗诉机关”,第二项写“上诉人”。n 3、辩护人项。n 4、案件由来、审判组织、审判方式和审判经过n (二)正文。包括事实、理由、判决结果n (三)尾部n 1、交代判决的法律效力n 2、合议庭组成人员署名第三节 刑事裁定书n 一、刑事裁定书的概念、功能n 刑事裁定书是指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在审理和执行过程中的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依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n 二、刑事裁定书的分类n 从内容上分,有解决程序问题的裁定和解决实体问题的裁定(如维持原判、核准死刑、减刑、假释、减免罚金);从程序上分,有第一审裁定、第二审裁定、死刑复核裁定、再审裁定和中止审理裁定、终止审理裁定、执行程序裁定。n (一)第一审刑事裁定书n 1、第一审刑事裁定书适用的范围n (1)刑事自诉案件;(2)中止审理案件;(3)终止审理案件;(4)准许撤诉或按撤诉处理的案件;(5)补正裁判文书n 2、第一审刑事裁定书的结构、制作方法n (1)首部。 A、标题 B、案号 C、当事人的身份事项 D、案件由来项n (2)正文n A、事实 B、理由 C、裁定结果n (3)尾部n (二)第二审刑事裁定书n 1、第二审刑事裁定书适用的范围n (1)原审法院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决。n (2)原审法院判决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n (3)原审法院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n (4)受理不服一审刑事裁定提出上诉、抗诉的案件,裁定驳回上诉、抗诉,或者变更原裁定,或者撤销原裁定,发回重新审判。n (5)受理不服一审刑事判决、裁定提出上诉、抗诉的案件,对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或人民检察院撤回抗诉的案件,裁定准许撤回上诉、抗诉。n 2、第二审刑事裁定书的结构、制作方法第四节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n 一、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概念、功能n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是第一审人民法院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程序,对审理终结的第一审民事纠纷案件就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决定。n 二、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结构、制作方法n (一)首部n 1、标题、案号n 2、当事人的身份事项n 3、诉讼代理人的身份事项n 4、案由、审判组织、审判方式和开庭审理过程n (二)正文n 1、事实。首先,写明当事人的具体诉讼请求。其次,写明法院判决认定的事实和证据。n 2、理由。判决的理由。判决的法律依据。n 3、判决结果n (三)尾部n 写明诉讼费用的负担,当事人的上诉权利、上诉期间和上诉法院名称,以及审判人员、书记员的称谓和签名以及判决日期。第五节 第二审民事判决书n 一、第二审民事判决书的概念、功能n 第二审民事判决书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民事判决提起上诉的民事案件,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二审程序进行审理后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n 二、第二审民事判决书的结构、制作方法n (一)首部n 1、标题、案号n 2、当事人的身份事项n 3、诉讼代理人的身份事项n 4、案由、审判组织和审判方式n (二)正文n 1、事实 2、理由n 3、判决结果。四种情况:维持原判;部分改判;全部改判;在维持原判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判决。n (三)尾部第六节 民事裁定书n 一、民事裁定书的概念、功能、分类n 民事裁定书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或者在民事判决执行过程中,为解决程序问题而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n 民事裁定书分为第一审民事裁定书、第二审民事裁定书、再审民事裁定书、督促程序民事裁定书、公示催告程序民事裁定书、执行程序民事裁定书。n 二、民事裁定书的格式、制作方法n (一)第一审民事裁定书n (二)第二审民事裁定书n 1、发回重审n 2、对原审不予受理的上诉n 3、对管辖权有异议的上诉第七节 第一审行政判决书n 一、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概念、功能n 第一审行政判决书是第一审人民法院在受理行政诉讼案件后,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程序审理终结,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参照有关行政规章,就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n 二、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结构、制作方法第八节 第二审行政判决书n 一、第二审行政判决书的概念、功能n 第二审行政判决书是第二审人民法院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第二审程序,对不服第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的行政案件审理终结后,就实体问题依法作出的维持原判或者改判的书面处理决定。n 二、第二审行政判决书的结构、制作方法第二审民事判决书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民终字第号上诉人(原审告)(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被上诉人(原审告)(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第三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列项和基本情况的写法,除双方当事人的称谓外,与一审民事判决书样式相同)。上诉人因(写明案由)一案,不服人民法院年月日作出的()民初字第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写明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未开庭的,写:“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概括写明原审认定的事实和判决结果,简述上诉人提起上诉的请求和主要理由;被上诉人的主要答辩,以及第三人的意见。)经审理查明,(写明二审认定的事实和证据)。本院认为,(根据二审查明的事实,针对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RRA 2301-2024国有企业废旧物资交易平台服务流程管理规范
- 高中孙子吴起列传课件
- 高一课件教学课件
- 电力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分析报告:火电、绿电储能
-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
- 《婚姻解除财产分割协议书:婚前婚后财产清晰划分》
- 猪场租赁与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支持合同
- 夫妻财产分割离婚后子女抚养及赡养费支付合同
- 广告投放效果优化代理合同
- 骨髓穿刺课件
- 2023年江苏省盐城公证处招聘公证人员5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保密室及保密要害部位搬迁发案
- 恐龙灭绝介绍课件
- 《人力资源管理全套课件》
- 核赔经典疑难案例解析
- 尿道损伤的分类与治疗
- 眼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 厂级岗前安全培训教材
- 征兵宣传主题PPT
- 《机电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 电力市场交易体系规则培训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