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训练 融知识 提能力 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2、5、6、8、10、11、12、1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3、4、7、9、1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读“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物理机械作用为主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物理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解析:1.d2.c第1题,火山是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峰林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褶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景观;峡谷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第2题,峰林的形成以化学作用为主,峡谷的形成以物理机械作用为主。科学家在意大利西海岸水面下30米处的一个洞穴中,发现洞底有隆起的灰色石笋。切开石笋的剖面可以看到棕黄色的岩石层和白色的沉积层(为海洋微小生物遗体)互相交错。据此回答34题:3.该洞穴岩石从成因上讲属于()a.沉积岩b.变质岩c.火山岩d.岩浆岩4.从石笋剖面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地壳一直处于下沉状态b.该地区地壳一直处于抬升状态c.该地区露出海面一次d.该地区露出海面两次解析:3.a4.d第3题,白色的沉积层(为海洋微小生物遗体)存在,说明属于沉积岩。第4题,两次出现棕黄色的陆上沉积岩层,说明两次露出海面接受沉积。(2013黄山质检)下图表示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势高低与沉积物空间变化,将该地区分为16个方格,每个方格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地势高度和沉积物厚度(14表示地势从最低到最高或沉积物厚度由最薄到最厚)。读图,回答56题:414141414132324131242431121313125.图示地区沉积物() a.最有可能为冰川沉积物 b.由岩石风化作用而形成 c.由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 d.由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6.该地貌类型分布最典型地区是() a.黄河三角洲东部 b.江汉平原中部 c.内蒙古高原北部d.华北平原西侧解析:5.d6.d第5题,由表中数据推知,该地两侧较高、中间较低,为谷地,且地势高的地区沉积物较薄,地势低的地方沉积物较厚,故该地的沉积物最可能是由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第6题,该地貌类型多分布在河流的出山口处,在我国华北平原的西侧分布最典型。(2013江南十校联考)下面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a、b、c、d代表三大类岩石,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右图是广东丹霞山,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结合相关知识,回答78题:7.构成丹霞山景观的岩石所属类型是() a.a变质岩 b.b侵入型岩浆岩 c.c喷出型岩浆岩 d.d沉积岩8.塑造右图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地质时期的海浪侵蚀作用 b.风力的吹蚀、磨蚀作用 c.流水侵蚀、重力崩解作用 d.古山岳冰川的侵蚀作用解析:7.d8.c第7题,丹霞山是由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这种岩石属沉积岩,它对应于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中的d。第8题,右图景观是沉积岩层形成后,受外力作用中的流水侵蚀,再加上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2013河南中原名校联考)图1为黄山“天狗望月”景观,“天狗”是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翘首望月。据此回答910题:9.“天狗”的岩石类型及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图2中的()a.cb.ac.ed.d10.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天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风化作用解析:9.a10.d第9题,由题干可知,图示景观由花岗岩组成,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图2中b为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岩(a),侵入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岩(c)。第10题,花岗岩只有经过风化作用,棱角处才会崩解破碎,塑造成“天狗”景观。11.(2012年山东文综)如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由于甲处顶部褶皱缺失,因此首先受到侵蚀作用;后发生沉积作用,在岩石顶部形成沉积岩;最后由于岩浆侵入,破坏了褶皱与沉积岩的连续性,故d选项正确。二、综合题(共45分)12.(2013滨州模拟)下图为我国沿90e附近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7分)(1)比较甲、乙两地形区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12分)(2)图中河峡谷拐弯地带形成世界最深的峡谷,简述该峡谷的形成过程。(4分)(3)乙地形区东南部边缘和中部都有典型的谷地发育,东南部多峡谷,而中部谷地较为宽广。简述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4分)(4)图中山脉是我国西部两大盆地的分界,山脉北侧的盆地多半固定沙丘而南部多流动沙丘。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7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甲位于塔里木盆地,乙位于青藏高原,由此判断两地外力作用类型。第(2)题,峡谷是流水侵蚀最强烈的表现。第(3)题,形成青藏高原谷地的外力作用一是冰川侵蚀,主要分布于中部地区;一是流水侵蚀,多分布于东南部边缘。第(4)题,图中山脉为天山,呈东西走向,因降水差异形成南北两侧沙丘类型的差异。答案:(1)甲: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2分)甲位于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风力强劲,多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4分)乙:流水侵蚀和冰川侵蚀作用;(2分)乙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冰川发育,冰川侵蚀作用强。位于河流上游,河流侵蚀作用强。(4分)(2)板块碰撞,地壳隆起,河流下切侵蚀。(4分)(3)青藏高原中部谷地多为冰川侵蚀而成,呈“u”状,东南部谷地多为河流侵蚀而成,呈“v”状。(4分)(4)天山北侧的准噶尔盆地西部有一些山口,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气流可以深入,因而降水多于南部地区,沙漠地区水分条件优于南部,因而多半固定沙丘,而天山南侧的塔里木盆地是封闭的,降水很少,所以沙漠中多为流动沙丘。(7分)13.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黄山“猴子观海”景观,“猴子”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静观山下云海(图1)。材料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图2(1)判断图2中地质作用类型,任择其一说明该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8分)(2)运用岩石圈物质循环原理解释“猴子”的形成过程。(6分)(3)与a、c两类岩石相比,b岩石的突出特点有哪些?(4分)解析:第(1)题,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以判断,为岩浆的冷却凝固作用,为外力作用,为变质作用,为重熔再生作用,对地表形态有影响的是外力作用和岩浆的喷出作用。第(2)题,“猴子”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外力作用形成“猴子”。第(3)题,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c是变质岩,据此可知是回答沉积岩的特征。答案:(1)为冷却凝固作用,为外力作用,为变质作用,为重熔再生作用(4分);外力作用具有削高填低的特点,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北京二手房交易合同中关于交易税费承担条款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监理工程师补考辅导协议
- 2025版化工原料药购销及质量保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安置房房票买卖贷款利率调整合同
- 地铁知识培训视频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维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商务大厦会议室租赁合同范文
- 2025版新型农村个人住房借款合同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仓储外包服务合同范本:安全仓储管理
- 二零二五年度艺人音乐作品版权交易合同
- 放疗基本知识介绍-1
- 2025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 阳光房制作安装合同协议书范本8篇
- 2025年供应链管理与优化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租借医生执业证合同协议
- 山东省特种设备企业端管理平台 -操作手册
- GB/T 45449-2025再生粉末高温合金原料
- 工程投资人合同协议
- 分娩期产妇的心理护理
- 快速除甲醛知识培训课件
- 眼视光创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