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分级分类.doc_第1页
煤炭分级分类.doc_第2页
煤炭分级分类.doc_第3页
煤炭分级分类.doc_第4页
煤炭分级分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炭质量分级目前,我国按主要煤质指标划分煤的各种分级标准如表2-1-3表2-1-8表2-1-3 煤的灰分分级(GB/T 15224.1-2004)级别名称代号动力煤灰分Ad范围/炼焦精煤灰分Ad范围/特低灰煤SLA10.006.00低灰煤LA10.0116.006.019.00中灰煤MA16.0129.009.0112.00高灰煤HA29.0012.00表2-1-4 无烟煤和烟煤的硫分分级(GB/T 15224.2-2004)级别名称代号干燥基全硫分(St,d)范围/%特低硫煤SLS0.50低硫煤LS0.500.90中硫煤MS0.911.50中高硫煤MHS1.513.00高硫煤HS3.00表2-1-5 褐煤的硫分分级(GB/T 15224.2-2004)级别名称代号全硫分(St.d)范围/%特低硫煤SLS0.45低硫煤LS0.450.85中硫煤MS0.861.50中高硫煤MHS1.513.00高硫煤HS3.00表2-1-6 无烟煤和烟煤的发热量分级(GB/T 15224.3-2004)级别名称代号发热量(Qgr,d)/(MJ/kg)特高热值煤SHQ29.60高热值煤HQ25.5129.60中热值煤MQ22.4125.50低热值煤LQ16.3022.40特低热值煤(低质煤)SLQ16.30表2-1-7 褐煤的发热量分级(GB/T 15224.3-2004)级别名称代号发热量(Qgr,d)/(MJ/kg)高热值褐煤HQL18.20中热值褐煤MQL14.9018.20低热值褐煤(低质煤)LQL14.90表2-1-8 烟煤的粘结指数分级(MT/T 5 9 6一1996)级别名称代号粘结指数(GR.I)范围不粘结煤BNM05弱粘结煤RNM530中粘结煤ZNM3050中强粘结煤ZQN5065强粘结煤QNM6585特强粘结煤TQN851)包括微粘结煤表2-2-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GB/T17766-1999) 地质可靠程度经济意义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矿产资源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经济的可采储量(111)基础储量(111b)预可采储量(121)预可采储量(122)基础储量(121b)基础储量(122b)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2M11)基础储量(2M21)基础储量(2M22)次边际经济的资源量(2S11)资源量(2S21)资源量(2S22)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1)资源量(332)资源量(333)资源量(334)?注:表中所用编码(111-334),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1=可行性研究,2=与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b=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二)资源储量分类1. 储量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了控制的或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扣除了设计和采矿损失,能实际采出的数量,经济上表现为在生产期内,每年的平均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储量是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又可分为可采储量(111)、探明的预可采储量(121)及控制的预可采储量(122)3个类型。2. 基础储量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基础储量又可分为两部分:经济基础储量,是每年的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并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之前的那部分,可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边际经济基础储量,其平均内部收益率介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与零之间的那部分,也有3个类型,即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3. 资源量可分为三部分,内蕴经济资源量:自普查至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了推断的至探明的,但可行性评价工作只进行了概略研究,尚分不清其真实的经济意义的那部分。可细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量:经过详查、勘探的成果,进行了预可行性、可行性研究后,其内部收益率呈负值,在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只有在技术上有了很大进步、产品能大幅度降低成本或大幅度降价时,才能使其变为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也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预测的矿产资源:即经过预查工作,依据已有资料分析、类比、估算的资源量(334)?,属潜在矿产资源。三、矿井建设和生产对煤炭资源/储量的要求一定数量的资源/储量(主要为工业储量)是进行煤炭工业基本建设的依据,是设计矿区建设规模与均衡生产年限、矿井(露天)生产能力(即矿井井型)与服务年限的决定因素。为保证每个矿区能较长时期地均衡供应煤炭,并使矿区的综合工业设施和建筑等有合理的服务年限,煤矿建设规模和均衡生产年限应符合相关要求。(一)煤矿服务年限目前,我国煤矿矿井井型划分为:大型矿井为1.2、1.5、1.8、2.4、3.0、4.0、5.0、6.0Mt/a及以上;中型矿井为0.45、0.6、0.9Mt/a;小型矿井为0.3Mt/a及以下。新建或改扩建大型和中型矿井时,其服务年限必须符合表222和表223的规定,小型矿井服务年限,不做具体规定。露天矿的服务年限,必须符合表224的规定。表2-2-2 新建矿井设计服务年限(GB50215-2005)矿井设计生产能力(Mt/a)矿井设计服务年限(a)第一开采水平设计服务年限(a)煤层倾角25煤层倾角2545煤层倾角456.0及以上70353.05.060301.22.4502520150.450.940201515注:储量备用系数采用1.31.5。表2-2-3 扩建后的矿井设计服务年限(GB50215-2005)扩建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Mt/a)矿井服务年限(a)6.0及以上603.05.0501.22.4400.450.930注:储量备用系数采用1.31.5。表2-2-4 露天煤矿井设计服务年限(GB50197-2005)矿型设计生产能力(Mt/a)设计服务年限(a),不少于新建露天煤矿改建扩建露天煤矿大型1035304103020中型142015小型11010注:储量备用系数采用1.11.2。矿井(露天)的设计年产能力应根据煤炭资源/储量、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开采技术条件和合理的开采程序,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确定。对煤田浅部有条件用露天开采的地区,应优先考虑露天开采。对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技术条件较好的并田,应设计为大型矿井;对浅部地质构造复杂、开采技术条件较差的井田,应设计为中、小型矿井。对煤层埋藏较深,地形地貌复杂,建井条件比较困难,但具有一定资源/储量的地区,宜适当加大井田范围和矿井生产能力,以减小矿井密度。(二)煤矿设计资源/储量的确定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和煤矿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GB50197-2005)给出了矿井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资源/储量类型及计算式。矿井资源/储量类型包括矿井地质资源量、矿井工业资源/储量、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矿井设计可采储量。1. 矿井地质资源量矿井地质资源量是指详查地质报告提供的查明煤炭资源的全部,包括控制的和推断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2、333);或勘探地质报告提供的查明的资源量的全部,包括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1、332、333)。2.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1)地质资源量中控制的资源量(332),经分类得出的经济的基础储量121b、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2M22,连同地质资源量中推断的资源量333的大部(图223)。计算公式为:矿井工业资源/储量122b2M22333k式中:k可信度系数,取0.70.9,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稳定的矿井,k值取0.9;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的矿井,k值取0.7。以下同。图2-2-3 基于详查报告预可行性研究的矿井工业资源/储量的归类框架(GB50215-2005)(2)地质资源量中探明的资源量(331)和控制的资源量(332),经分类得出的经济的基础储量121b和122b、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2M21和2M22,连同地质资源量中推断的资源量333的大部(图224)。计算公式为:矿井工业资源/储量121b122b2M212M22333k图2-2-4 基于勘探报告预可行性研究的矿井工业资源/储量的归类框架(GB50215-2005)(2)矿井工业资源/储量是指地质资源量中探明的资源量(331)和控制的资源量(332),经分类得出的经济的基础储量111b和122b、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2M11和2M22,连同地质资源量中推断的资源量333的大部(图223)。计算公式为:矿井工业资源/储量111b122b2M112M22333k图2-2-3 图2-2-4 基于勘探地质报告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的矿井工业资源/储量的归类框架(GB50215-2005)3.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矿井设计资源/储量是指从工业资源/储量中减去断层、防水、井田境界、地面建(构)筑物等永久煤柱量及因法律、社会、环境保护等因素不得开采的煤柱煤量后的资源/储量。4. 设计可采储量从设计资源/储量中减去工业场地、井筒、井下主要巷道等保护煤柱煤量后,乘以采区回收率,为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规定,矿井采区回收率应符合以下规定;厚煤层不应小于75;中厚煤层不应小于80;薄煤层不应小于85。5. 计算示例设;新建5.0Mt/a的大型矿井,储量备用系数采用1.4,求所需可采储量。可采储量设计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储量备用系数5.0Mt/a60a1.5450Mt我国现行的煤矿床勘查类型及基本线距影响煤矿床勘查类型划分的因素很多,如矿区(或井田)的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煤系掩盖程度、地质地球物理条件、地貌条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以及自然技术经济条件等,其中,最主要地质因素是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这两个指标。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仍然沿用我国煤炭地质勘查多年来形成的经验,采用单项因素相对分类法,按照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划分为四种类型,按照煤层的稳定程度划分为四种类型。 (一)构造复杂程度及钻探工程基本线距1简单构造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不大,断层稀少,没有或很少受岩浆岩的影响。主要包括:(1)产状接近水平,很少有缓波状起伏;(2)缓倾斜至倾斜的简单单斜、向斜或背斜;(3)为数不多和方向单一的宽缓褶皱。2中等构造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有一定变化断层较发育,有时局部受岩浆岩的一定影响。主要包括:(1)产状平缓,沿走向和倾向均发育宽缓褶皱,或伴有一定数量的断层;(2)简单的单斜、向斜或背斜,伴有较多断层,或局部有小规模的褶曲及倒转;(3)急倾斜或倒转的单斜、向斜和背斜;或为形态简单的褶皱,伴有稀少断层。3复杂构造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很大,断层发育,有时受岩浆岩的严重影响。主要包括:(1)受几组断层严重破坏的断块构造;(2)在单斜、向斜或背斜的基础上,次一级褶曲和断层均很发育;(3)紧密褶皱,伴有一定数量的断层。4极复杂构造含煤地层的产状变化极大,断层极发育有时受岩浆岩的严重破坏。主要包括:(1)紧密褶皱、断层密集;(2)形态复杂特殊的褶皱,断层发育;(3)断层发育,受岩浆岩的严重破坏。 构造复杂程度类型及其钻探工程基本线距详见表7-2-1。表7-2-1 构造复杂程度类型钻探工程基本线距表 构造复杂程度各种查明程度对构造控制的基本线距( m)探 明 的控 制 的简 单5001 0001 0002 000中 等2505005001 000复 杂250500 注:极复杂构造只宜边探边采,线距不做具体规定。 (二)煤层稳定程度及基本线距1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很小,变化规律明显,结构简单至较简单,煤类单一,煤质变化很小,全区可采或大部分可采。2较稳定煤层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但规律性较明显,结构简单至复杂,有两个煤类,煤质变化中等,全区可采或大部分可采,可采范围内厚度及煤质变化不大。3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无明显规律,结构复杂至极复杂,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煤类,煤质变化大。包括: (1)煤层厚度变化很大,且突然增厚、变薄现象,全区可采或大部分可采;(2)煤层呈串珠状、藕节状,一般不连续,局部可采、可采边界不规则;(3)难以进行分层对比,但可进行层组对比的复煤层。4极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极大,呈透镜状、鸡窝状,一般不连续,很难找到规律,可采块段分布零星;或为无法进行煤分层对比、且层组对比也有困难的复煤层;煤质变化很大,且无明显规律。煤层稳定程度类型及其钻探工程基本线距详见表7-2-2。煤层稳定程度各种查明程度对煤层控制的基本线距(m)探 明 的控 制 的稳 定5001 0001 0002 000较稳定200500500l 000不稳定375a250注:极不稳定煤层只宜边探边采,线距不做具体规定。 *只适合3(1)。表7-2-2 煤层稳定程度类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