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夜喜雨读后感 杜甫的春夜喜雨无论在锤字炼句方面,还是在意象的捕捉、细节的描写方面,都体现了他体物察情,精细入微的过人之处。以下是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首家喻户晓的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公元761年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那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成都定居。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此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杜甫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读了这首诗,我仿佛看见庄稼在雨中欢快地摇摆着,大口大口的吸着上天的恩赐;看见鱼儿们在水中跳来跳去,欢呼着“太好了,终于下雨啦”;看见杜甫和农民们站在庄稼地里手舞足蹈,兴高采烈的跳起了舞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及时的春夜细雨,让大地上的一切变得生机勃勃。而那春夜细雨,却只是默默的,随着风,在夜里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没有一点声音。 这种无私奉献的品质不正是我们缺少的吗?我觉得,如果我们也像春雨一样,有这种无私奉献的品质,社会不就会是一片和谐了吗?我真希望有一天,所有人都有这种无私奉献的品质啊! 春夜喜雨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题目中的“喜”字统摄全篇。全诗八句,虽然没有出现一个“喜”字,春雨赞。 首联写春雨的来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要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了拟人的手法,称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颔联刻画了春雨的特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人和,无意讨好。春雨具有这样高尚的品格,诗人格外喜欢。 颈联写春夜雨景:“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希望好雨能下个够,他打开门出来看,只看见天上乌云密布,地上也是黑沉沉的,连小路也看不清,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露出一点光亮。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春雨过后的翌日拂晓,整个锦官城里必然是一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那一朵多湿漉漉、沉甸甸、红艳艳的鲜花,一定更惹人喜爱。花是如此,那田里的庄稼也肯定会茁壮成长。 常言道,一年之季在于春。可不是吗,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时节,它给我们带来诗情画意般的生活情趣。 春天是植树造林的时节,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在烂漫无比的春天,那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春天就是这样充满着浪漫的色彩。我们将穿越时空,与大诗人杜甫一道走进春雨绵绵的世界。 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诗人怎能不赞美春雨呢? 我爱春天,但是我更爱春雨。春雨给世界一派繁荣的景象。 春天真的是太美了!难怪诗人们都爱春天。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诗1000多首,大半是五言诗,其中大半又是五律,这首春夜喜雨便是五律中的名篇,历朝历代唐诗选本均录此诗。且多有名家评点,如仇兆鳌、浦起龙、张谦宜、钱谦益、沈德潜、萧涤非、傅庚生等人。而诗本浅显,本不用再费周章,写什么随感,只近日重读此诗,颇有心得,便妄自菲薄,献一小文。 此诗既名“春夜喜雨”,可知是春季,重点则是“雨”和“喜”,这两个特点在诗中是如何展示,是读此诗一大关窍所在。 诗中首联,作者就告知读者这雨是在春季发生,点明题意。颔联则是描写春雨的形态和神态,颈联写雨景,尾联写雨后之春色。每一联如初春之花,渐次绽放,却又层层递进,或直白,或听觉、或目视、或想象,句句含“雨”,联联带“雨”,构思之精妙,运笔之神奇,是大家手笔,又能细致观物,写出特点,更见用笔不凡。 那么这诗中“喜”从而来,吴小如分析作品和赏析文章,认为需通训诂、明典故、察背景、考身世,查此诗背景为杜甫在成都所作,四川为粮田重地,又恰逢春季乃耕种之季,首联中“知时节”、“当春”为一喜;颔联用拟人手法,“潜”、“细”均表示雨来时轻、静,“写得脉脉绵绵”,说明不是暴雨,不伤物,为二喜;颈联中“云俱黑”、“火独明”,是作者所看到的场景,说明雨非常密集,而“春雨贵如油”,密而持久,对农作物有利,此三喜。尾联说雨后花次第绽放,香满“锦官城”,带来满城春色,则是四喜。 很多唐诗只能看整体,不能肢解,一旦逐句解释,这诗便不成了诗,诗意、诗趣也全无。又有很多诗只有佳句警句,全篇思想、用语并无多少可取之处。这首诗可说整体好,浑然天成;句句好,形象生动;字字好,描摹细致。既有整体美感,却又见雕琢之细,无一句不扣雨,无一联不带喜。那么又是如何具体表现,则需细加分析,一一点出。 整篇而言,杜甫诗的句法、字法、声律,是唐诗中集大成之作,他就像武林高手用剑,看似剑招平常,却招招致命。从字面看,初看平淡,如话家常,语言简朴,无难解之处,仔细琢磨,却是“看似寻常最奇崛”,平而有趣,淡而有味,耐人回味,咀嚼再三,便唇齿含香,最能见杜甫用字之妙,用力之深,乃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人造自然”。清赵翼在瓯北诗话评价杜甫“寻常写景,不必有意惊人,而体贴入微,亦复人不能到。”这首诗便是如此。 首联为诗歌承启转合中的承,这首诗开句就点名题意,说明雨在春季而落,用拟人手法,把雨比拟成一个通晓事理的人,知道选什么时节,什么时间下雨,而用句浅明易懂,没有艰深之意。 再看颔联。唐初五言律诗由于艺术手法还不甚高超,颔联、颈联往往只做修饰之用,对诗意并无增加,在老杜手中却非如此。这首诗中,第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作者听到的雨,从人的感官而言,总是先闻其声,再见其人。作者在室内听到屋外雨声潺潺,发现这雨不大不急,于是用“潜”、“细”两字,用字之“体贴入微”可见一斑。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说“三四传出春雨之神”,可谓评论恰当。 第三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是作者走门门外看到的情景,是他的视觉观察。因为听到雨声,所以出门观望,从听到见,对“喜雨”的描述更进一步,作者的喜悦也更深一层。颈联前者是“俱黑”,后者是“独明”,前半句是全景,后半句是独点,可全不掩点,反而形成强烈对比,让雨的形象更为鲜明。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则是作者的想。从听到看,从看到想,符合一个人的思维,使得这雨有了人的感情,正是这诗又一美妙之处。尾联中,作者想象着第二日雨后花香锦官城的场景,明写花,却实写雨,一个“湿”字就体现出雨后花朵独有特征,一个“重”字也显示雨水持续时间之久,也见“喜”字。到此,承启转合,环环相扣,而诗歌一收,就此结尾,让人颇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作诗重句法,一句不恰,全篇皆弱;一句不炼,全篇皆涣。按唐诗各选本,“红”均做花解,那么后半句何需“花”字;“红湿”指雨水落到花上,显湿漉漉、沉甸甸之感,“花重”同样是这般意思,明谭元春唐诗归评价:“红湿字已妙于说雨矣。重字尤妙,不湿不重。”可这前后句却有重叠之嫌,似有不妥,让人费解。同样,通读全诗,无一处有重叠,均自从一体,到尾联,却出现“红”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招聘考试热点分析
- 2025年农村医疗保障员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实战模拟题及案例分析教程
- 2025年中成药制药生产线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市政工程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镍压延加工材项目发展计划
- 福建省莆田市某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 心内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抗焦虑失眠药课件
- 抗心律失常课件
- 印章U盾管理办法
- 2025年重庆市永川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电气自动化基础知识课件
- 家畜繁殖员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DG-TJ08-2097-2025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标准
- 数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分层计划
- 甘肃省合理用药管理办法
- 新解读《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BJ-T 15-248-2022》
- 第十三章 三角形 单元测试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
- 女生的青春期健康教育
- 以《论语》为翼:高中生价值观构建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