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论文352适应性.docx_第1页
上教论文352适应性.docx_第2页
上教论文352适应性.docx_第3页
上教论文352适应性.docx_第4页
上教论文352适应性.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说适应性有效教学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摘要:有效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益、有效果、有效率的教学。然而“352适应性有效教学”是我校针对不同智力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学生个体差异提出的有效教学方法。在适应性有效教学下学生自习能力的培养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教法的更新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健。二、做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三、利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四、利用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五、创设由静变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六、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七、分层指导,灵活训练,使学生善学。八、鼓励语言去转化后进生的自学能力。关健词:自学能力、课前预习、小组合作学习、兴趣、由静变动、创设情景、分层指导、鼓励有效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益、有效果、有效率的教学。然而“352适应性有效教学”是我校针对不同智力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学生个体差异提出的有效教学方法。同时这个方法在实践中逐步进行试行,课堂结构按照3比5比2的比例进行。不管如何安排,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要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大家就应该认真去探讨。要想去探讨,就只有在实战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不断提高,在实践中不断挖取可用的东西。那我们就应该找到一个正确的路径,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达到这一效果。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适应性有效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一、教师教法的更新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健教师的教法和时代的发展有些脱轨。随着的时代的发展,学生在兴趣方面各不相同。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多数学生对电脑、手机了如子掌。因此对课本知识的兴趣不浓,这就要求教师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面,不能落后学生。让学生对教师的知识充满着知识的宝库的向往。因此教师就应该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的先进性去带动学习自习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各种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引导他们主动地参加到各种学习活动中去,自己去看书、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自学的方法,探索知识的规律。二、 做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每天都应该安排学生对下一节课内容进行预习。用3分钟的时间预习。预习时不准互相议论。有时我边巡视边鼓励他们:“看谁不用老师讲,能在预习时就把知识学会。”所以学生在预习时,都是埋头看书、积极思考。要求他们凡是能自己学会的自己要学会,重点地方要画上横线,自己看不懂的要标出“问号”,准备上课时提出来和同学、老师研究、议论。每逢遇到较容易的知识,通过预习把它掌握了,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就异常兴奋。有时下了课就找我兴高采烈地说:“老师,这部分知识我已经预习会了!”我有时一方面鼓励他,一方面给他提出更高的要求“你能在课堂上给大家讲一讲吗?如果你能给大家讲清楚了,就算你预习会了。”这时,他就带着这样的任务去进一步预习。例如我教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预习后一个学生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我会算了。例1:4/7+2/7等于4个1/7加上2个1/7是6个1/7.等于6/7不就完了吗?例2是两天共修路13/20千米,第二天修7/20千米,求第一天修的.就是用13/20-7/20等于13个1/20千米,减去7个1/20千米,还剩6个1/20千米就是6/20千米.”我问:你知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怎样算呢?”他也说对了,于是我问:“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呢?你还讲得上来吗?还有加减后要注意什么你知道吗?”他沉默了,于是我告诉他:“你再看看书好好想想这两个问题,明天讲课时我一定请你给大家讲。”第二天课上我真的提出这个问题,请他回答。他说:“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的数,分子表示取出的份数,所以分母不能动,一动就说明不了例1算的是一共多少个1/7.例2算的是还剩多少个1/20千米.加减后要想着约分。”他全答对了。我当众表扬了他预习认真,有一定自学能力,不依靠老师自己也能独立思考学会知识。自己学会的知识是不容易忘记的。凡是他们在预习时已经把知识弄懂了,在课上议论时就积极发言。凡是在预习时没弄懂的地方,在课上就非常专心地听别人讲解。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三、利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每一位学生都参入到学习中去。成绩好的学生还可以带动后进生,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习能力,同时后进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都可以找到利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合作中一般提出两三个问题就够了,要有目的有重点地提出,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帮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组内议论时掌握重点、难点。例如:一道加减两步应用题:一本故事书,有98页,小明第一天看了35页,第二天看了38页,三天看完,第三天看多少页?下面有线段图和文字分析,两种解答方法列式,我提示了三点:(1)结合条件看线段图是怎么回事?(2)例题是用了几种方法解答的?(3)每种方法是怎么想的?学生自学后拿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学议论,议论时紧紧围绕提纲,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议论研究。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大胆提出问题,自由发表意见。一般是由后进生提出问题,由优生给耐心讲解,水平差不多的则互相研究争论。也有时纷纷邀请老师去参加他们的争论。议论开始时往往分歧很大,议论一段时间之后,意见就会渐渐趋于一致。不愿参加议论的也可以自己继续看书自学。通过自学议论,对比较容易的知识,就可以弄懂学会,只需老师再引导学生把它梳理一下、巩固一下就可以了。这样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对比较难的知识通过议论,老师就可以了解到其症结所在,使后面的讲解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四、利用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学习,来源于浓厚的兴趣,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就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生对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容易混淆,教学时,我让学生先预习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组成与球阀,然后我在选两个数、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题目。让学生从形式上区分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不同,然后师生共同编成顺口溜:最大公约乘左边,最小公倍乘半圆;最大公约都能除,最小公倍数真特殊;两个能除一直除,不能除的移下步;最后的商必须两两都是互质数。又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我利用学校自制ppt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做法为:编制“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条荒草丛生的大路上,被酷热的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悟空便蹦蹦跳跳地来到师傅的面前说:“师傅,口太渴了,我去找点解渴的东西来。”并吩咐八戒和沙僧看好师傅。不一会儿,悟空捧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 ,八戒吃 ,我吃 ”八戒一听,急了:“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最少,你吃得最多。”话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呆子,”到此,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儿童天性喜欢听故事,课一开始,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争论吸引住了,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问题的悬念,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知开拓了一条平坦的大道,营造了良好的自学氛围。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特点和难易程度,采取生动有趣的方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 ,使学生易懂易学,有感兴趣。五、创设由静变动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讲课当中充分发挥自学作用,通过自学议论,学生感到困难的知识就需要老师帮助解决。老师备课时,一般地说,对学习上的这种难点估计是正确的,也有时估计得不够准,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修改教案。学生通过预习、自学议论,仍然有弄不懂的地方,这时在他们的头脑中,就会产生一种请老师帮助尽快把它弄懂的心愿。老师讲解这部分知识时,在他们的大脑皮层上就会出现一个“定向兴奋中心,”他们就会聚精会神听讲,开动脑筋思考,这时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就有了共同的基础和统一的目标。 现代数学理论指出:教学是教与学,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教师只要在观念上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向,学生才能充分地独立思考,质疑问难,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六、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把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景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萌发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激发学生提问题:孙悟空分西瓜。悟空说:“我分给八戒1/3个西瓜,分给沙师弟2/6个西瓜“孙悟空的话还未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请同学们来评评理:“孙悟空分得公平吗?”故事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八戒分得份数少,是否分得少呢?”“两个分数谁大谁少该怎么比较呢?”这样,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其中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中心近,有的同学离中心远)那应该怎么站才公平?(围成一个圆)为什么?那圆究竟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七、分层指导,灵活训练,使学生善学。在学生获取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维加工,才能将认识由具体、简单上升为抽象、复杂。应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对中等生,指导他们巩固所学新知识以后,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的学习问题;对于学困生,则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新知识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优等生,应指导他们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层各自练习,全班学生各自获得不同层次上的平衡,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产生了强烈的愉悦感,这样就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心理循环过程。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可出示以下两个条件:五年级有学生111人,相当于四年级学生人数的3/4,再给3个问题:(1)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2)四、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3)三年级学生人数是四年级的3/2倍,三年级有学生多少人?这道题有3个问题,可采用分层练习:学困生做第1题;中等生做第2题;优等生做第3题。这样一道综合性题目,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适用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水平与学习要求标准,设计行之有效的练习,做到巧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对知识进行不同层次的概括,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素质。八、鼓励语言去转化后进生的自学能力。后进生的转化是我们大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