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课件4 岳麓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课件4 岳麓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课件4 岳麓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课件4 岳麓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课件4 岳麓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梨园春秋 第10课 你们知道为什么把戏曲称为 梨园 吗 新唐书 礼乐志 载 玄宗既知音律 又酷爱法曲 选坐部伎子弟三百 教于梨园 声有误者 帝必觉而正之 号皇帝梨园弟子 由此可知梨园为唐代玄宗时宫廷所设的训练乐工的机构 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 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 后世遂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 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 什么是戏曲 清末学者王国维说 戏曲者 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戏曲就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 中国戏剧的源头在哪里 一 大傩之舞 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之一 傩 是什么 原始时代 人们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 形成了一种巫术仪式 傩 三星堆铜人面具 傩 的发展 傩 先秦汉唐祭祀中傩仪 傩戏 二 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 宋代南戏 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市民娱乐场所 瓦舍 出现 民间歌舞 说唱 滑稽戏有综合的趋势 哪些因素促成了宋代南戏的形成 宋代南戏的名称因何而来 因流行区域而得名 这种戏曲流行在南方浙江温州以及福建泉州 福州一带 所以叫南戏 宋代南戏有什么特点 一般由民间艺人或下层知识分子创作 主要在民间流行 贴近百姓生活 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 张协状元 是一出婚变悲剧 写书生张协在考中状元后 不认结发之妻 后其妻被一高官收为义女又被许与张协 其妻对张羞辱一番后 夫妻和好 这出戏反映出当时 富易交 贵易妻 的社会现实 三 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元杂剧 元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元代多年不行科举 士子无其他出路 社会地位低下 吸取前代艺术精华 元杂剧创作繁荣的原因 为什么说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 元杂剧集诗词 歌唱 对白 音乐 舞蹈于一体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白朴 马致远 郑光祖 和王实甫 广胜寺元代杂剧壁画 画面表现的是一个戏班10个人物集体亮相的场面 生 旦 净 末 丑齐全 脸谱构画生动 笏板 刀 宫扇等道具的运用 鼓 笛 拍板等乐器的演奏 反映了当时戏剧的规模 这幅壁画为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元代戏剧壁画 三 昆曲 百戏之祖 鼎盛时期 明中叶到清中期特点 文词典雅华美 寓意深切 发音吐字讲究格律 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 地位 明中后期 发展成全国性剧种 对众多剧种产生深远影响 四 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 京剧 京剧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明清时期的北京成为休闲文化的一大中心 北京戏曲舞台非常活跃 成为各剧种竞争的场所 庆祝乾隆帝八十寿辰 1790 成为京剧发端的契机 京剧是北京的地方剧吗 它是怎样形成的 乾隆年间 四大徽班 进京道光年间 徽汉合流 后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 剧目和表演方式 京剧诞生的前奏 京剧形成 博采众长 兼容并蓄 为我所用 是京剧形成的主要原因 四 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 京剧 京剧的发展 同治 光绪年间 京剧走向成熟 迎来第一个繁盛期 涌现出程长庚 谭鑫培等号称 同光十三绝 的著名艺人 清朝末年 京剧由北京走向全国各地 成为全国流行的最大剧种 被公认为 国剧 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 四 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 京剧 京剧的艺术特征 角色分为生 旦 净 丑四大行当 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将唱 念 做 打结合起来 形成一套独特的艺术体系 彝族傩戏 撮泰吉 变人戏 安徽贵池傩戏 思考 傩与戏曲有什么共同点 傩怎样演变成戏曲 穿戴绚丽服饰 载歌载舞是傩和戏曲的共同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