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高中化学 第2章 第3节 醛和酮、糖类 第1课时 常见的醛酮 醛酮的化学性质教案 鲁科版选修5.doc_第1页
山东省滕州市高中化学 第2章 第3节 醛和酮、糖类 第1课时 常见的醛酮 醛酮的化学性质教案 鲁科版选修5.doc_第2页
山东省滕州市高中化学 第2章 第3节 醛和酮、糖类 第1课时 常见的醛酮 醛酮的化学性质教案 鲁科版选修5.doc_第3页
山东省滕州市高中化学 第2章 第3节 醛和酮、糖类 第1课时 常见的醛酮 醛酮的化学性质教案 鲁科版选修5.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第3节 醛和酮 糖类第一课时 常见的醛、酮 醛酮的化学性质 (1) 教材分析:醛和酮是含有羰基的两类重要化合物,在官能团的转化和有机合成中占有核心地位,是有机合成的“中转站”。学生已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所了解,故要应用结构推测性质的思想方法研究醛和酮的化学性质。本节教材选取的反应依据两个方面:一与生产、生活相关;二与有机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有关。糖类与生命现象、人类生活相关,而结构与醛、酮相关,故放在本节中介绍,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糖,也加深对羰基的认识。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烃、醇的命名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密切联系,并初步建立了分类观。第二章第1节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学生通过自我构建的有机化学理论预测醇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常见醛、酮的重要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本节课学习的基本要点,根据醛、酮的结构准确预测其性质是学生的提高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醛、酮在自然界的存在,能列举几种简单的醛、酮,并能写出其结构简式,了解其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2.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对简单的醛、酮命名。3.了解醛、酮的结构特点,比较官能团的相似和不同,能预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研讨,培养比较、分析、演绎等思维能力及参与交流研讨活动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醛、酮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增强环境意识,关注有机物的安全使用。重点难点:重点:醛、酮在生产、生活的应用;难点:醛、酮的物理性质及其结构特点。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训练建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设计思路:学习醛酮命名感受新知巩固练习抓结构预测并学习化学性质训练建构课堂小结达标练习拓展提升阅读预习学案导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与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2min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68-69检查学案上的课前预习填写情况阅读课本,完善学案,了解甲醛、苯甲醛和丙酮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从生活到化学引入自主学习丙醛、丙酮的结构特点3min展示丙醛、丙酮的球棍模型。提问:醛和酮的结构有何相似之处?有何不同点?饱和一元醛、酮的通式?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总结:体会官能团的位置与有机化和物种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演绎等思维能力。总结归纳整合2min一、常见的醛酮1.概念:醛:羰基分别与氢原子和烃基(或氢原子)相连。酮:羰基分别两个烃基相连。通式:cnh2no明确概念训练建构一2min以下属于醛的有 , 属于酮的有 。ch3cch3oa.ch3cho b.hcho c. ch3cch2ch3o d. 分析:ab为醛;cd为酮区分醛酮交流研讨5min课堂展示研讨成果组织学生完成课本p69“交流研讨”c5h10o的同分异构体组织学生展示总结方法。1.分类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3.碳骨架异构: 官能团位置异构: 官能团类型异构:属于醛的有:ch3ch2ch2ch2choch3ch2chchoch3ch3chch2choch3ch3cchoch3ch3ch3cch2ch2ch3ooch3ch2cch2ch3ch3och3chcch3属于酮的有:培养学生的分类观。 回顾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和同分异构体的类型。总结归纳整合1min2.同分异构整合提升知识整合过渡2min回顾醇的命名规则,请利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上述七种醛、酮。3.命名选主链含羰基编号位近羰基写名称标酮基 学以致用典例与跟踪练习训练建构二:醛、酮的命名5min课堂展示研讨成果ch3ch2ch2ch2cho戊醛ch3ch2chchoch32-甲基丁醛ch3chch2choch33-甲基丁醛ch3cchoch3ch32,2-二甲基丙醛ch3cch2ch2ch3o2-戊酮och3ch2cch2ch33-戊酮ch3och3chcch33-甲基-2-丁酮展示利用醇的命名规则命名醛、酮体会完成自主学习常见醛酮的物理性质4min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701.了解甲醛、苯甲醛、丙酮的物理性质,特别是水溶性。2. 了解甲醛、苯甲醛、丙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生活中的醛、酮。阅读课本阅读“身边的化学”了解醛、酮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能力增强环境意识。训练建构三2min室内装潢和家具挥发出来的甲醛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根据甲醛的这些性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入住前,房间内应保持较高温度并通风b选择在温度较高的季节装修房间c检测室内甲醛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后再入住d紧闭门窗一段时间后再入住a入住前,房间内应保持较高温度并通风,这样可以使甲醛尽快挥发掉。正确;b选择在温度较高的季节装修房间可以使甲醛尽快挥发掉。正确;c检测室内甲醛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后再入住,这样可以防止甲醛危害人体健康。正确;d紧闭门窗不利于甲醛的排出。错误体会知识的迁移运用。过渡1min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对其性质影响很大。结构决定性质,请根据醛、酮官能团的结构预测醛酮可能的化学性质。交流研讨醛、酮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4min 阅读课本p71“交流研讨”内容, 1.结合材料和第1节的内容,以乙醛、丙酮为例预测醛、酮可能发生哪些类型的的化学反应,反应时生成何种产物。2.完成课本p71表格。 小组讨论:分析官能团、化学键的极性、碳原子的饱和程度、碳原子的氧化数等,预测乙醛、丙酮的化学性质。通过交流研讨,培养比较、分析、演绎等思维能力及参与交流研讨活动的能力加成反应4min指导学生回顾课本p47“拓展视野”认识化学键的极性对加成反应产物的影响。组织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二、醛、酮的化学性质1、羰基的加成反应回顾加成反应的一般规律:a1b1b2a2a1b1a2b2+-+-异电相吸进行加成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回顾加成反应的特点强化落实总结2min1.了解醛、酮的存在及其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2.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对简单的醛、酮命名。3.了解醛、酮的结构特点,比较官能团的相似和不同,能预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下节课探究要点)。明确本节知识要点课堂达标4min1. 有一系列有机物按以下顺序排列:ch3ch=chcho、ch3(ch=ch)2cho、ch3(ch=ch)3cho ,在该系列有机物中,分子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值接近于( )a95.6% b92.3% c85.7% d75% 2. 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各种装饰材料。泡沫绝缘材料、化纤地毯、油漆、内墙涂料等会释放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a. 氨气 b. 二氧化硫 c. 甲烷 d. 甲醛3.已知丁基共有四种。不必试写,立即可断定分子式为c5h10o的醛应有a3种 b4种 c5种 d6种参考答案:1. b 2. d 3. b作业布置2min我们预测的其他类型的化学反应能否发生,请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报告,下节课上实验探究课,并完成自主学习丛书p52-53明确下节课任务和课下的任务板书设计知识整合一、常见的醛酮1.概念:2.同分异构3.命名二、醛、酮的化学性质1、羰基的加成反应催化剂ch3chhcnoohch3hccn催化剂ch3cch3hcnoohch3ch3ccn课下拓展提高1.由乙炔和乙醛组成的混合气体经测定,其中c的质量分数为72%,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22% b9.32% c20% d2%2. 甲醛、乙醛,丙醛的混合物中,测得h的质量分数为9%,则混合物中o的质量分数a37% b16% c6.6% d无法确定3. 下列关于常见醛和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醛和乙醛都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b.丙酮是结构最简单的酮,也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氢还原c.丙酮难溶于水,但丙酮是常用的有机溶剂d.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难以氧化生成视黄醛,而引起夜盲症参考答案:1. c 2. a 3. d 预习任务ch3cchch2ch2cchchoch3ch3现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要检验出其中的碳碳双键,其方法是 若要检验出其中的醛基,其方法是 课堂反思:本课时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学习,知道常见的醛、酮的用途及其沸点和水溶性的特点,能够用系统命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