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三十年的回望.doc_第1页
生命三十年的回望.doc_第2页
生命三十年的回望.doc_第3页
生命三十年的回望.doc_第4页
生命三十年的回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命三十年的回望 1979年,祖国成长的符号之年,也是我生命开始之时。 偏远的农村,土地承包刚刚开始。 绿色竹林旁,三间瓦房。端午节的早上,我不出意外的降生到了这里,为什么是这里而不是城里又或其它地方我现在一直还没参透。如果有如果,或许我就不会成长为农民工。为什么出生在农村长大进城工作就有个找媳妇都不光彩的称呼“农民工”,我现在也还没参透。那一年贫穷农村还很少见到手表,所以三十出头的我还没有考证到我来到这个世界的具体时间,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听母亲说我出来时出工的村民刚早工回来,这个时间还是不能知道,可能村长那天心情好早收工又或不好晚收工呢。因此有一天或到地狱或天堂又或别的世界时我无法回到我生命起点的具体时间。天堂?回望三十来年岁月,我想天堂我是去不了啦。追忆到记忆的起点,用一句小品的话说: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是一只装两节五号电池的手电筒,那也只是用于紧急照明。当黑夜来临除了天上的星星,就只有家里那两盏用墨水瓶做成的煤油灯发着微光。孕育生息的村庄在黑夜里没有任何娱乐,所以村里人口越来越多,我家里的人口也在快速增长,四岁的我有了两个弟弟,在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前还有一个女孩早我来到这个贫穷的家里,我的姐姐。我来到这个世界时也正是计划生育开始之年,所以我的两个弟弟在村里有个统一称呼“黑娃”,父亲说家园的建设人多力量大嘛,可见父亲是伟大的。读小学时老师问我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人生育要有计划而动物不用,但我人穷胆小一直没能正确表达我心所想,我想这也许是我撒谎的开始。自从有了两个弟弟,来我们家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时成群结队,有时三更半夜,这些人到家里每来一次就像一次革命,有时是仓里仅有点的粮食没了,也可能是猪圈里的猪跟他们走了,也可能是父亲跟他们走了,母亲面对这样革命的日子只能一次次站在门口以泪洗面,所有的议见不能不遵从革命的道路,父亲也从“四管会”的一员变成了没有土地的农民。现在回望这些岁月,我无法体会父母是顶着怎样的生存压力把我们一家完整地带过来的,更无法体会伟大的父亲在控制人口增长这一件事上的行为。为了不让全家饿死,父母亲开始分工合作,母亲经常跑到村长家里又或镇长家里吵着要田土,虽然母亲只念过小学二年级但母亲的道理绝对正义:为了养活人。难道这还不够正义吗?他们试着跟母亲吵过几次之后终于还是决定给些田土算了,也为自己求得安宁,母亲终是胜利了。父亲则每天在家后面的小荒山坡上挥血流汗-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刘欢这首歌就象在唱我的父亲,父亲也很爱唱歌,没有手表的日子里,村里就是在听到父亲的歌声时开始一天的生活的。我们三兄弟与姐姐四人童年就是在追随父母劳着中一天天长大,母亲总是教育我们“井水担不干,力气用不完”,在母亲的指引与鼓励下我们四个终于开始了村里别人认为我们一辈子也做不到的事情-上学。无论春夏,无论风雨,父亲每天都会天没亮给我们做每天同样的早餐:稀饭加酸菜,吃完早餐后我们就顶着星星,伴着月亮开始向着学校方向前进。下雨的日子里东倒西歪到达学校时已全身没多少干的地方了,就这样我们一天天,一年年直到读完小学,再读完中学,无论怎样都坚持下来了。家里四个人的学费在当时成了一年最大的支出,每到开学时父亲都会愁眉苦脸好长一段时间,父母都是好强的人,所以我们还是都顺利的走进了学校,当时村里好多人家都读不起书。为些家里每年养的十好几头猪,上百兔子还有鸡鸭等从来都没进过我们的口,父亲也曾为些得到县里的表彰,“五好家庭,至富能手”的红色牌子挂在大门最上方。有人问我童年是什么?我得反应好长时间,不知道是太简单还是还复杂。农忙时我们全家奋战在田地里,平时放学或放假我们做完作业后还是奋战在田地里:捡蜗牛喂鸭子、打猪草、割兔草(因为家里粮食太少了,人吃了都不够那能喂畜生)、捡牛粪种蘑菇,童年是什么?童年是一幅幅劳动的画卷,是一次次汗水与泪水的交融,是立于天地间那弱小身躯的忽近忽远,后来有了那首童年时我一直怀疑它的真实性,童年是那颗昐望长大的心越来越强烈在我五六岁时,村里有了现代化的初步体现,家后小山坡加起了电结杆,山坡边那家几村共用的粮食加工站也从柴油机变成了电动机,从谷子变成大米、从麦子变成面条的时间被缩短了,村里也开始了自已付费通电照电灯,不是交电费而是电线电杆等都要自费,因为我们家离加工站近所以也第一个照亮了电灯,接着村里有些钱的人家开始联合起来通电,有些人家还是很多年后才用上电。我们党的承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也越来越近了。电不能包证每天都有,所以家里那两盏煤油灯还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侣,有了电之后家里墙上拉线开关垂下来那根线变得异常神奇,黑暗与光明就在拉那一瞬间。虽然那时还不知道那个玻璃球为什么拉一下就会亮,但有电的日子让黑暗变得比以前更加光明些了。渐渐地村里的男人女人把娱乐方式从床上移到了电视前,直到今天那也还是村里人最重要的娱乐方式,只不过从黑白变成了彩色,电视机前那一大群人变成了现在的一两个人,再也没有了我儿时偷几分钱去看电视的神奇。记得小时候弟弟还因为经常跑到别人家去看电视而被母亲常常责骂,但弟弟看电视那颗决心从没被责骂征服过。比电视更高级的娱乐就要算电影和录像了,那家人过生日最体面的事就是放免费电影或录像了,好几个村的人都会去看,看出什么意义我想是没有的,那些黑白的画面的意义对于村里人来说在当时还难理解,每个人都在珍惜黑夜里能这么多人走到一起,这也让山村的黑夜变得更加丰富,阳光下那些无法逃脱的枷锁也在这夜里得以短暂的喘息,每次这样的大场面过后村里都会传些风月事迹,也给村民更多的聊天主题,所以大家都盼望这样的日子越多越好有了电视后村民们开始认识了山村以外的人,除了国家领导之外还有:倪苹、赵忠祥等,这些人也从此成为村民心中最伟大的偶像。渐渐村民们从电视里学会了少年壮志不言愁、学会了潇洒走一回、嘴里唱起信天游现在有人说中国电视节目很差,那是你不明白电视这玩艺儿最重要的神圣使命是为那些山村的黑夜带去娱乐,为那些家里仅剩的老人带去夜晚的守候,他们并不关心电视节目好与差,也不懂得去分或者说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在夜晚能听到人的声音,看到图像。所以我说中国电视,你一直都很好完成了神圣的使命。村里又多了个收电费的公共职业,这形象赵本山曾很丰富地为大家做了再现,在谁谁谁被电死的传言中村民懂得了电可以夺去生命,于是水里的那些生命开始了它们的噩梦,野生的鱼虾鳝蟹开始变得越来越少,农民朋友们开始发挥着他们最大的智慧利用这一现代化的能源,村里山坡上架起了喇叭,村长的声音变得更加洪亮。村民的劳作方式在我们这个小山村跟中国传承几千年来没有任何区别,我不知道从有人类到耕种走过了多久岁月,但这种劳动方式是如此辛苦而美丽。父母总是不停叮嘱我们四姐弟读书是唯一出路,而我们也似懂非懂,回忆起来最让我们下定决心念书的理由应是:不读书就得在家干家活。一年到头最高兴的就是过年,只有到过年时我们才可能吃到平时只能看的食品,走亲威串门一直维持个把月,家家贴对联求祝福,年三十到处都是鞭炮声,所有人都像抛开一切在享受难得的年关,镇里集市全是人虽然八十年代中国改革的触角没能伸到这偏远山村,但在土地承包后农村人的日子还是好过了很多,起码能吃得起饭了,好的家里还能有些肉。听母亲说,生我那年村里刚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年的春节村里特别热闹,大年三十晚鞭炮声都没停过,我想是人们终于能自己做点主了。重庆山村的冬天寒冷干燥又多雨,也是山村一年休养生息难得的休闲日子。但父亲还是很少闲在家里,在记忆里父亲从来没休息过,总是在吃完早点后就到地里去了,偶而带着我们出去跟他一起干活。母亲则有些时间在家跟我们玩,也是在那时母亲教会我们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红灯记、红梅赞等。山坡上的野草也在冬季走到了生命尽头,母亲带着我们四姐弟,背上父亲用竹编织的背篓把它们全都割回来做柴火,在汗水与泪水中,一个又一个小山坡留下我们的身影,一个又一个山坡变成了秃头。冬天遇到出太阳的日子是非常高兴的,母亲就换下全家人的衣服洗起来凉在竹干上,一大排。或者屋前屋后打扫清洁,坐在屋前地坝里晒太阳,给我们讲她小时候那个年代的故事,在母亲的讲诉中我们知道了她小时候非常辛苦,那也是中国非常艰难的年月,而母亲就是在中国这最艰难的岁月里长大,那也是一个因为饥饿而遍尸横野的岁月。母亲只读过二年书,但教给我们四姐弟那些人生道理一直伴随着我们,坚强自立的个性得到村里人敬畏。家里孩子越多生活就越坚难村里人都笑话我们四姐弟进不了学校,可能都长不大,父母亲也比村里其他人辛苦很多倍,为了能让家里过上好日子,为了能得到公平的分配耕地,母亲一次次跟村干部甚至镇干部争吵,现在回到村里看到以前那个村长都还有揍他的心。母亲总是跟父亲吵架,父亲性格开朗,遇事不急,总是哼着他的二郎山、南泥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父亲学过裁缝,全家穿的衣服都是他亲手制做,把那些母亲从外公家带回的小块布料发挥到最佳利用。为了能让四个孩子能有钱上学,父亲除了格外艰辛外,也发挥着他不同村里其他人的智慧:稻田养鱼、养长毛兔、种蘑菇。全家所有重活父亲一个人做,他从不让母亲挑重担,总是天黑了还在地里,天没亮就起床,父亲用一个男人的肩挑出了六口之家的全部生活,但从没听到父亲说一声累。那个年代我们能吃到的小吃、水果、零食很少,我们家更是几乎没有,生地瓜、花生也只能背着父母亲吃,只有在过年过节走亲威时才能吃到少量的糖。小时候亲威家的日子总是比我们好,因外公舅舅在邻镇做服装布料生意,生活也比我们家好很多,所以我们四姐弟都争着走亲威。水果成熟的季节里,那些长在别人家果树上的水果就成了我们最大的诱惑。在离家半小时路程的地方,有大片桃花山,绵延好几里,每到春天来临,满山遍野的桃花似人间仙景,西游记里的花果山比起来都显逊色,每到这个季节学校就会组织春游,在记忆里桃花山就成了每年春游的必选地。夏天里满山都是熟透的桃子,只有这个季节我们三兄弟是桃花山的常客,先看好地方,主要是找桃林看守人外在桃林的什么地方,选好地方后就如孙吾空般飞到桃树上开始美餐,变换着姿势尽情享受。但也有失手被王母娘娘发现的时候,看林人拿着扁担冲向我们的时候,我们早已跑了好远,看林人也不会追太远,听着响切山林的骂声,我们兄弟在落日晚霞中开心奔向家里人一辈子至少要经历三次教育才会长大:家庭、学校、社会,但也可能永远长不大,如果把人的成长比作植物,家庭便是成长的土壤,学校便是成长必须的营养,社会是阳光与风雨,可惜我们的营养总有偏差。我一直很感谢我生在这个小山村,感谢我是农民的儿子,这里每一寸土地没有污染,纯洁的环境才会孕育纯洁的心灵。这上世界太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纯洁的心灵,从来到人世间起就活在龌龊不堪的世俗中,以为会弹琴会唱歌就是艺术,有钱就是一生成功的标志、炫耀的资本,把道德看成生活的二奶:一直想拥有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拥有,为了自以为远大崇高的理想挣扎一生,把自己当商品,把爱情当阶梯,把朋友当工具,最后好不容易成功、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时,却发现只不过是为自己修了一个或大或小算不上豪华的坟墓而已,在得意之时想不起上天给予生命的意义,却在心变成无低黑洞时才想起烧香、祈求。穷人家里没有象牙塔,在姐姐中专毕业去千里之外打工后,十五岁的我也加入了这支中国九十年代特殊而潮流的队伍,三天三夜颠簸后我到了中国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源地-广东。举目无亲又陌生得看不清方向的城市激发着生命最原始的力量。和我一起走进这家日本独资企业的还有我们五个老乡,从此总算有吃有住了。我是一个没什么理想的人,从到工厂那天起心总被人事部那个美女占有着。我是个多情的人,但到现在为止都还没弄懂爱情二字到低是什么意思,我可以却定的是对人事部那个美女主管应不是爱情,她黑制服下那两条雪白的腿对雄性充满着巨大诱惑。每天上班开完早会就策划着找理由去趟人事部,去看看那张桃花般的脸,去多次了也就熟悉了,当她从面无表情变成微笑后觉得人生开始有了成功的喜悦,直到有一天她钻进工厂门前那辆黑色桑塔那,我明白我自己只是个穷小子。工厂生活就像课本书上的包身工,宿舍里七个人来自六个省,中国民族大融合得到真实体验。每天八点钟站在广场上喊完来自日本的口号后开始一天的我作,我的工作算是比较有技术性的:喷漆,工作时味道熏得人流泪。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那时做梦都想那机器坏几天,好好休息。跟我一起工作的工友问我把鞋子喷漆后挂到烤炉里烤出来会不会跟电脑机壳一样亮,我试着叫他试试,结果他的鞋子没从烤炉里出来,机器真的坏了,工友也不要工资跑了。当然这个事我是没有说出去的,只是后来修理员在烤炉里捡到一只烤焦的胶鞋,经过详细申查也没有查清鞋是谁的,每天都有工人跑掉,所以也不能认定是我工友的。在工友牺牲的同时我也有几天休息。第一次离家这么远的人,离久了对家乡有种强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