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1页
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2页
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3页
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4页
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学习目标】1.了解水污染的形成机理和表现。2.以某海域石油泄露为例,分析海洋石油污染的原因、过程及危害。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1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_、_能力。2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的机理(1)分类:物理净化、化学净化、_。(2)天然水体自净能力比较:环境空间越大的自净能力越强,流速越快的水体自净能力越强。河流水_地下水。(3)意义:掌握不同水体的_,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以_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3水污染: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并_其自净能力,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_,改变水中_组成,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_甚至丧失的现象,这就是水污染。二、水体污染现象1水体富营养化(1)污染物:植物营养素_、_等。(2)形成条件:较为_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一方面污染物易于积累,另一方面静水利于水生植物的繁殖,从而使水体_急剧变化,水体生态系统则失去平衡,并造成严重的危害。(3)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在湖泊等缓流水体内_到一定程度后,藻类就迅速繁殖,尤以 _、_占优势。此时,湖面可出现一片片的 “_”,又称“藻花”,在海洋上则称为 “_”。(4)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导致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原因分析:藻类本身有毒,残体分解时还要消耗大量_,使鱼类大量死亡。藻类死亡残体被分解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重新释放到水中,形成周而复始的物质循环,最后使水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久而久之,湖泊演变成沼泽。2海洋水体污染石油泄露(1)原因:近海石油的_、_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海洋石油污染。其中大型和超大型_,经常引发附近海域严重污染的急性事件,对海洋和附近海岸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2)危害:石油污染海洋,会给被污染区域的 _带来灭顶之灾。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天然水体的自净能力1下列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虽然环境有自净能力,但人类把废弃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后,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b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所净化,成为净化的天然水c河道中适量的藻类和其它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对水体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d地理环境的净化作用是有限的,污染物的排放一旦超过其自净能力,环境将趋于恶化2下列关于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b河水流动性大,溶解氧多,污染物扩散快,繁殖快c湖泊水流动性小,水中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d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和河流的自净能力都差考查点2水体污染现象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根据相关知识完成34题。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无关4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a渤海湾 b温州湾 c胶州湾 d珠江口方法技巧练框图分析海洋石油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读下面图和材料,回答问题。世界石油污染水域图材料一2000年10月3日,一油轮在处搁浅,造成7 000吨原油泄漏,污染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附近的海域和海岸,导致大量鱼类死亡。材料二南非两个岛的近20万只非洲企鹅因沾上油轮泄漏的石油而面临生命危险。(1)材料中所说的石油泄漏事故发生在由世界石油主要供应地区驶向主要消费地区的两条石油运输线上,这个石油供应地是_,用字母“a”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2)由石油供应地a向东经过处附近的_海峡,运送的石油主要供应_。(3)若石油泄漏事故1月发生在印度半岛南端附近的海域,在洋流的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将向偏_方向漂流。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原因是_。(4)从图中可知,石油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_和_。其主要原因是_。方法技巧一、选择题在下图中,是地表径流,、是地下径流。读图完成13题。1三类径流流速的比较()a b;c; d;2若沿p垂线三类径流同时受到相同程度的一次性镉污染。10天内n地进行检测()a最先检测到水体被污染b最先检测到了最大浓度的污染c任何时候、污染程度都比严重d中检测到了最大浓度的污染3三类径流受到污染后()a治理难度最大的是b最容易治理的是c的污染持续时间最长d、污染持续时间比长2004年12月7日21时35分,两艘外籍万吨级集装箱船在珠江口担杆岛东北约8海里处发生碰撞,溢出燃油约450吨,造成我国最大的船舶碰撞溢油事故。交通部牵头全力组织清污,采用围油栏截污、向海上洒消油剂和吸油毡等来清除油污。据此回答45题。4若泄油区内的鱼类迅速死亡,则有关鱼类死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a b c d5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小的是()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b利用吸油毡、麦秆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c直接用燃烧法清除d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6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化合态磷,有以下几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a磷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b含磷废液是很好的肥料,不必处理c含磷污水排入自然水体中,能引起藻类繁殖,使水质变坏,必须除去d磷对生物无毒,除去与否都无关紧要题号123456答案二、综合题7读“湖泊沼泽化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将下列词语前的序号填写到相应的空格内(每项限用一次)。阻挡阳光;鱼类死亡;水生植物死亡;蓝藻暴发;分解耗氧(2)水污染会加速湖泊沼泽的演化。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_、_、_。 (3)简述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8人类的不恰当活动,常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从而破坏了水体环境。图1、图2及表格是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的实测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不同温度下do(溶解氧)饱和值表水温/25262729313234do饱和值(毫克/升)8.158.007.857.657.437.307.20(1)该河月均流量最低值与最高值之比约为_分之一。(2)当地黄金生产及造纸、食品加工等乡镇企业的排污造成该河段枯水期富营养化严重,在凌晨500,河水的do(溶解氧)含量的饱和度仅为_%,但在午后,do出现过饱和,如在1800,do饱和度可高达110%。其主要原因是:_;_。(3)因地制宜控制该地水污染的措施有_。 答案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知识清单消纳同化生物净化湖泊水自净规律 最经济超过理化性质生物群落降低 氮磷封闭生物群落积聚蓝藻绿藻水花(水华)赤潮溶解氧开采加工油轮事故 生物基础达标练1b天然水是指存在于自然界未经人工处理的水,所以b项经过处理的水不能称为天然水。2d通常情况下,水体流动性越大自净能力越强。3d4.d第3题,赤潮的发生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大量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直接或间接地排放到海洋里,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积聚,海水呈富营养化,藻类物质繁盛,出现赤潮现象。第4题,在四个选项中,珠江口纬度最低,气温最高,生物活动强烈,最易出现赤潮。方法技巧练(1)中东波斯湾沿岸标注略(2)马六甲日本(3)西因油膜覆盖,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而死;海水严重污染,使鱼类中毒死亡(4)沿海水域海上航道沿线沿海石油开采、石油工业发达,海洋污染严重,海上石油运输过程中油船泄漏现象时有发生解析本题以石油污染水域图和相关材料为切入点,考查海上石油污染的相关知识。第(1)题,波斯湾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地,石油运输航道沿线地区,石油污染严重。第(2)题,马六甲海峡是日本海上石油运输的必经之地,被其称为“海上生命线”。第(3)题,北印度洋冬季(北半球),海水自东向西运动。致使鱼类迅速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海水中缺氧。第(4)题,据图可知,世界石油污染水域主要在大陆沿海水域及海上航道沿线附近。综合提升1c2.b3.d是地表径流(如河流水),是潜水,两类水体流速受水量和地势影响,具有不稳定性。是深层地下水,受静水压力影响流速较慢,故第1题选c。三类径流同时受到相同程度的一次性镉污染,地表径流污染最严重且流速较快,故第2题选b。污染持续时间最长,治理难度最大的是,最容易治理的是,第3题选d。4c5.b第4题,石油污染导致鱼类死亡的原因:一是石油中的化学物质造成鱼类中毒,二是油膜阻碍水气交换,鱼类缺氧窒息。第5题,四项中只有b项处理后残留物少,副作用小。6c含磷污水能引起水体营养化,阻碍鱼类生长,必须除去。7(1) 组合可以和组合上下对换,最左边为蓝藻暴发。(2)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退水(3)减少废水排放;治理水污染。8(1)四(2)6872(2)水温增高,饱和值下降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产氧量增加(3)污染较重的小工业停产;对工农业及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调整生产过程,适当在洪水期排污解析解答本题组关键是do饱和度的计算。首先要在图2中提取数据,然后和表中数据进行对比。教材p16案例1本则案例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分析了自然污染源化工厂排放的污染物甲基汞,经过海洋生物链富集放大后,进入人体而造成危害。案例反映出重金属物质污染水体的过程和危害。除汞之外,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还有镉、铅、铬等,一般具有毒性,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采矿、冶炼等,以“三废”的形式向环境中释放。重金属在水体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只能发生形态间的相互转化及分散和富集过程。教材p18案例2本则案例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我国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和原因,其主要内容用下图表示:教材p18思考1导致太湖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的污染物质是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2导致太湖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的污染物质主要来自太湖流域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城市污水。3太湖富营养化会使其水体生态系统恶化,水生物种减少,群落日益简单,并影响周边人民生活用水的质量。教材p19案例3本案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标明了石油泄漏事件发生的地点、扩展的范围,分析了事件造成的严重危害和清理污染工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