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联展自考网(/zk/ks/)-中国最好的自考辅导资料网站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001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A.唯物主义B.辩证法C.可知论D.认识论2“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惟一特性在于它的( )A.发展变化性B.矛盾普遍性C.相对稳定性D.客观实在性5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 )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二元论D.不可知论6在意识内容问题上,唯心主义否认意识是( )A.社会的产物B.人脑的机能C.对客观世界的反映D.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 )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C.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D.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8观察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这属于( )A.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C.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D.用唯心主义的观点看问题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10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11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是犯了(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经验论的错误C.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D.激变论的错误12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冬去春来,夏尽秋至B.夜去昼来,昼尽夜至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3中国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实践观B.客观唯心主义实践观C.旧唯物主义实践观D.庸俗唯物主义实践观1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 )A.一切有生命的人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C.一切生存于社会中的人D.一切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1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B.意识物质意识C.实践认识实践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16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C.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17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18对于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根本原因,应当到( )A.地理环境中去寻找B.人口因素中去寻找C.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中去寻找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找19社会结构是指( )A.人类社会各种要素和关系的汇集B.人类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结合C.人类社会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的统一D.组成人类社会的要素及其联系和关系20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 )A.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B.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的范畴C.人类利用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的范畴D.人类进行生产斗争、政治斗争和科学实验的能力的范畴21从起源上说,国家是( )A.人们通过订立契约形成的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C.一个民族压迫另一个民族的产物D.不同民族进行掠夺战争的结果22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清楚明白、通俗易懂C.它能被多数人所接受D.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2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的矛盾B.个人和社会、自然界和社会之间的矛盾C.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4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这说明改革( )A.具有社会性B.具有普遍性C.具有人民性D.具有阶级性2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 )A.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人民群众不是历史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D.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26科学是( )A.人类的一切知识B.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C.知识的理论体系D.正确的思维方法27交往形式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交往形式是( )A.科学交往和技术交往B.国家交往和民族交往C.积极交往和消极交往D.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28从历史观上看,人类解放就是( )A.实现绝对自由B.不受任何束缚C.摆脱规律的制约D.摆脱盲目必然性的奴役29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人生意义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B.贡献和索取的关系C.理想和现实的关系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30中国战国时期的邹衍认为,历史朝代的更替和变迁是按照土德、金德、火德、水德、木德的顺序进行的,史称“五德终始说”。这种观点属于( )A.历史进步论B.历史倒退论C.历史循环论D.历史唯物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3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有( )A.牛顿力学B.细胞学说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E.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32下列各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相对静止的有( )A.事物没有发生任何变化B.物质没有发生位置移动C.事物运动处于某种特殊状态D.事物没有发生根本质变E.事物没有发生显著变化33下列命题中,属于矛盾同一性含义的有(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C.矛盾双方相互贯通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E.矛盾双方相互转化34“本质决定现象,现象是本质的”。这句话的含义有( )A.现象就是本质B.本质是现象的根据C.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D.本质和现象是不可分离的E.本质第一性,现象第二性35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人们的认识( )A.受到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B.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C.受到主体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D.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达到终极真理E.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36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因为( )A.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人口增长过快会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C.人口增长过快会影响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D.人口增长过快会增加劳动力就业的困难E.人口增长必须与生产的发展相适应37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关系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E.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38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各有其特殊性,其表现有( )A.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有各自的特点B.各个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C.有些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D.不同国家和民族社会形态更替的形式和道路各有特点E.社会制度性质相同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经济、政治体制39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阶段和阶级斗争学说内容的有( )A.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阶级斗争是由于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C.阶级的出现是国家形成的基础D.阶级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前提E.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40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在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上的看法的错误在于( )A.把人性和人的本质看成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B.把人性和人的本质看作是不变的,而不是变化的C.把人性和人的本质看成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D.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阶级性,看作是人的共同本质E.把人性和人的本质看作是神赐的,而不是人自身形成的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41简述唯物主义的含义及其发展的历史形态。(7分)42简述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7分)43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6分)44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及真理的谬误的关系。(6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在第45、46、47三题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桥梁装饰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农民工工资保障措施投诉处理
- (2025年标准)驾校代培协议书
- 隧道工程危大工程管控与应急处置措施
- 房屋买卖合同贷款违约答辩状范文
- 自密实砼蜂窝麻面现象及预防措施
- (2025年标准)转让地基房子协议书
- 成品防震包装方案及措施
- 授权代理经销合同(标准版)
- 水利水电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中医护理灸疗技术操作规范:督灸
- 泌尿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指南(2025)解读
- 报酬协议模板
- 《贵阳市公共交通场站设计导则》
-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 工业厂房独立基础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 职业指导师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 企业融资过程中的税务问题解析
- 足球俱乐部股权转让协议
- 电子商务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应用与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