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兴起原因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新文化运动》兴起原因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版本:人教版学段:高一单位:浏阳三中姓名:王 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教学设计“新青年的诞生”这一子目,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概况。其背景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国内面临的政治现状以及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教材的分析是不够全面的,学生们很难理解中国为什么在经历了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的失败之后,一定要进入“文化”的学习与反思这一层面。对于这一目,很多老师设置了一个探究题,即北大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我个人以为这不是本课的重点,也不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教师稍作讲解,没有必要花上10多分钟来探究这个问题。教材主要是从主观与客观方面分析了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我这里的设计根据学生的疑问和自身理解强调:中国为什么在经历了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的失败之后,一定要进入“文化”的学习与反思这一层面?材料1:人教版必修P72页第一段。材料2:1915年5月9日,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与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妄图把中国变为日本的独占殖民地。材料3: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咸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及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材料4:从甲午到五四,中国社会两种危机开始涌现。一方面是民族救亡的危机意识。中国政治秩序由大一统的帝国瓦解为军阀的割剧,国家名存实亡。同时外来侵略也更激烈,中国被瓜分为殖民地迫在眉睫。内外交织的民族危机变成知识分子的迫切关怀,他们急需一套思想和信仰来作为共识和共信的基础。另一危机感是来自道德信仰层面的“取向危机”。几千年儒家思想的解体,导致基本价值取向的动摇,文化认同和终极意义取向的失落。汪晖材料5: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保守主义一起构成近代中国的三大社会思潮。在这三大思潮中,激进主义以其昂扬的气势、痛快彻底地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英雄主义的精神感召力量,赢得了最大多数民众的认可,也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何晓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不结果实的花展示以上史料让学生们多角度探究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尤其是明白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并没有入教材所言“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实际上,西方自由主义在政治上的巨大成功,对中国知识界产生了很大触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由主义才被介译到中国。”(雷勇军、肖远鹏学术视野下的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课的教学设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