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真菌 2010春谷版 Microsoft PowerPoint.ppt_第1页
第42章 真菌 2010春谷版 Microsoft PowerPoint.ppt_第2页
第42章 真菌 2010春谷版 Microsoft PowerPoint.ppt_第3页
第42章 真菌 2010春谷版 Microsoft PowerPoint.ppt_第4页
第42章 真菌 2010春谷版 Microsoft PowerPoin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真菌概论 微生物教研室 真菌 Fungus 一 概念是一大类无根 茎 叶的分化 不含叶绿素 具有典型细胞核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分类单细胞真菌 以芽生方式繁殖多细胞真菌 由菌丝和孢子构成 真菌的双相性 丝状真菌Filamentousfungi 单细胞真菌Unicellularfungi 菌丝按营养分营养菌丝 气中菌丝 生殖菌丝按形态分单纯菌丝 球拍状菌丝 螺旋状菌丝 结节状菌丝 梳状菌丝等 无隔菌丝nonseptatehypha 有隔菌丝septatehypha 孢子spore是真菌的繁殖器官 由生殖菌丝产生 一条菌丝可长出多个孢子 孢子发芽形成菌丝 菌丝交织成丝状体 接合孢子有性孢子子囊孢子孢担子孢子子叶状孢子 芽生孢子无性孢子分生孢子厚膜孢子孢子囊孢子关节孢子 孢子和芽胞的区别1 芽胞是细菌的休眠状态 是对营养缺乏的一种反应 而孢子是真菌的繁殖器官 2 一个细菌只产生一个芽胞 一个菌丝可形成多个孢子 3 芽胞抵抗力强 耐高温 孢子相反 4 芽胞在细菌细胞内产生 孢子在真菌的细胞内外均可产生 接合孢子 zygospores 孢子囊孢子sporangiospore 菌丝末端膨大成囊状 内含许多孢子 厚膜孢子chlamydospore 关节孢子 分生孢子conidiospores 芽生孢子 真菌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种类 芽生 酵母及酵母型真菌裂殖 以二分裂繁殖 如少数双相真菌萌管 孢子萌发芽管 芽管延伸后形成菌丝隔殖 培养特性 常用沙保弱培养基 Sabouraud 含蛋白胨 葡萄糖及琼脂 培养 鉴定真菌必须以此培养基上的真菌形态为准 生长缓慢最适温度22 28 深部真菌37 最适PH4 0 6 0 真菌在沙保弱培养基上的典型菌落 1 酵母型菌落 无菌丝新型隐球菌2 类酵母型菌落 有菌丝白色念珠菌3 丝状菌落 丝状真菌和霉菌菌落变异性与抵抗力 易变异 对热抵抗力不强 对日光 干燥 紫外线及多种化学药物的耐受性较强 二 致病性 致病因素 1 毒素2 真菌的粘附能力3 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及胞壁中的酶类皮肤感染真菌对感染局部的机械刺激及代谢产物的作用引发局部炎症 深部真菌引起慢性肉芽肿炎症和组织溃疡坏死 致病条件 1 寄居部位的改变2 宿主的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低下3 菌群失调真菌性感染真菌性超敏反应感染性超敏反应接触性超敏反应真菌性中毒 浅部真菌病 深部真菌病 三 免疫性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超敏反应 机体屏障作用 正常菌群 吞噬作用 抗体免疫 细胞免疫 四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鳞屑甲屑病发 加10 KOH微加热 分泌物 排泄物 血液 痰 离心沉淀镜检含抗生素的沙保弱培养基培养血清学诊断 五 防治原则 1 注意卫生 避免直接接触2 消除真菌的繁殖条件3 提高机体抵抗力4 抗真菌药的应用5 预防真菌性食物中毒 加强市场监管 第四十二章主要病原性真菌 皮肤感染真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深部感染真菌 第一节皮肤感染真菌 表皮癣菌属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毛癣菌属石膏样毛癣菌断发毛癣菌小孢子癣菌角层癣菌糠皮孢子菌 花斑癣何德毛癣菌 玫瑰色毛癣菌菌落 玫瑰色毛癣菌大分生孢子 絮状表皮癣菌菌落 絮状表皮癣菌厚膜孢子 石膏样小孢子菌菌落 石膏样小孢子菌大分生孢子 皮肤癣真菌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几种常见皮肤癣病 足癣 股癣 体癣 第二节皮下组织感染真菌SubcutaneousMycoses 1 申克孢子丝菌双相真菌 通过创伤皮肤接触染菌土壤或植物 形成亚急性或慢性肉芽肿 称孢子丝菌性下疳 经外伤感染皮下 一般只侵犯局部 也可通过淋巴管扩散至周围组织 种类 有孢子丝菌和着色真菌 2 着色真菌由外伤侵入 常感染暴露部位 皮肤呈暗红色 称着色真菌病 第四节机会致病性真菌 常见深部致病真菌有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neoformans曲霉菌Aspergillus毛霉菌Mucor 白色念珠菌 一 生物学性状菌体圆形或卵圆形 G 出芽繁殖 组织中易形成孢子及假菌丝 培养时假菌丝中间或末端形成厚膜孢子 为本菌的特征 普通培养基和沙保弱培养基上均生长 菌落奶油色 表面光滑 带有酵母气味 白念的厚膜孢子 二 致病性 皮肤黏膜感染 鹅口疮 念珠菌性阴道炎内脏感染 肺炎 肠炎 泌尿系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膜炎 膜炎 脑脓肿 三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培养 鉴定 芽管形成试验 厚膜孢子形成试验 动物试验 婴儿泛发性皮疹 念珠菌性甲沟炎 鹅口疮 防治原则 1 无有效防治措施2 局部表面感染可外涂制霉菌素 克霉唑软膏等3 深部感染可用二性霉素B 酮康唑等 但这类药物毒副作用较大 二 新型隐球菌 Cryptococcusneoformans 一 生物学性状 一 形态染色本菌为单细胞 圆形 墨汁负染后可见菌周围有一圈透明的厚荚膜 比菌体可大1 3倍 由于不易着染而称之隐球菌 常可见芽生孢子 培养特点 本菌在沙保培养基及血平板上于25 及37 均可形成酵母型菌落 乳白 橘黄 二 致病性 荚膜多糖是重要致病物质呼吸道吸入孢子是主要的感染方式孢子呼吸道肺部血流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性脑膜炎 三 微生物检查法标本 墨汁负染色涂片镜检 主要观察厚膜孢子 沙氏培养 血清学鉴定 免疫试验 乳胶凝集试验 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抗原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