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19第13单元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翻译(2)共6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1分)极谏用外戚封事刘向注臣闻人君莫不欲安,然而常危;莫不欲存,然而常亡:失御臣之术也。夫大臣操权柄,持国政,未有不为害者也。昔晋有六卿,齐有田、崔,卫有孙、宁,鲁有季、孟,常掌国事,世执朝柄。终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崔杼弑其君光;孙林父、宁殖出其君衎,弑其君剽;季氏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并专国政,卒逐昭公。故书曰:“臣之有作威作福,害于而家,凶于而国。”汉兴,诸吕无道,擅相尊王。吕产、吕禄席太后之宠,据将相之位,兼南北军之众,拥梁、赵王之尊,骄盈无厌,欲危刘氏。赖忠正大臣绛侯、朱虚侯等竭诚尽节以诛灭之,然后刘氏复安。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并作威福,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朋党比周。称誉者登进,忤恨者诛伤。排摈宗室,孤弱公族,其有智能者,尤非毁而不进。历上古至秦、汉,外戚僭贵未有如王氏者也。物盛必有非常之变先见,为其人微象。孝昭帝时,冠石立于泰山,仆柳起于上林,而孝宣帝即位。今王氏先祖坟墓在济南者,其梓柱生枝叶,扶疏上出屋,根垂地中,虽立石起柳,无以过此之明也。事势不两大,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陛下为人子孙,守持宗庙,而令国祚移于外亲,纵不为身,奈宗庙何!夫明者起福于无形,销患于未然。宜发明诏,吐德音,援近宗室,亲而纳信,黜远外戚,毋授以政。以则效先帝之所行,厚安外戚,全其宗族,诚东宫之意,外家之福也。王氏永存,保其爵禄;刘氏长安,不失社稷:所以褒睦外内之姓,子子孙孙无疆之计也。如不行此策,田氏复见于今,六卿必起于汉,为后嗣忧。易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唯陛下深留圣思,览往事之戒,以折中取信,居万安之实,用保宗庙,天下幸甚。(选自汉书楚元王传,有删减)【注】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政论散文极谏用外戚封事历数前代君王任用外戚之弊,劝汉成帝不要让外戚王氏擅权,表现出他对刘氏政权旁移的关切。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大臣操权柄,持国政操:掌握b吕产、吕禄席太后之宠 席:凭借c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 假:假托d外戚僭贵未有如王氏者也 僭:逾越1c(假:借助、凭借。)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外戚弄权、为害国家的一组是(3分)()诸吕无道,擅相尊王骄盈无厌,欲危刘氏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朋党比周而令国祚移于外亲亲而纳信abcd2c(句都是有关外戚为害于国的事例,句是规劝皇上的话。)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1段中刘向列举了春秋时期晋、齐、卫、鲁等国家因为大臣执掌权柄,导致君主都被杀害的事例,来警示汉成帝不可重蹈前朝旧辙。b第2段中刘向指出外戚王氏一族骄奢僭越的种种行径,其维护汉皇室权威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c第3段中刘向举出王氏祖坟从寝庙梓木柱上长出了枝叶的异象,以此劝说汉成帝对王氏要警惕。d第4段中刘向劝告汉成帝废黜和疏远外戚,不把大权交给他们,用优厚的财物慰安他们,这才是使皇室和外戚相安的良策。3a(第1段中列举的几个国家中鲁国的国君并没有被杀害,而是被驱逐。原文是“卒逐昭公”。)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赖忠正大臣绛侯、朱虚侯等竭诚尽节以诛灭之,然后刘氏复安。(3分)(2)排摈宗室,孤弱公族,其有智能者,尤非毁而不进。(3分)(3)物盛必有非常之变先见,为其人微象。(3分)4见“参考译文”画线处。(1)赖:依靠。竭诚尽节:竭力效忠。然后:这之后,此后。(2)孤弱:使动用法,使势单力弱。非毁:非议诋毁。进:举荐。(3)非常:非同寻常。见:出现。象:征兆。参考译文我听说君主们没有谁不想国家长治久安的,然而却常常有危难;没有谁不想政权永远存在的,然而却经常丢失:这是因为他们驾驭群臣的策略不当。凡是大臣掌握了权力,把持了朝政,没有不成为国家祸害的。过去春秋时晋国有六家世卿,齐国有田、崔二氏,卫国有孙、宁二氏,鲁国有季孙、孟孙氏等,这些家族就经常操纵国家大事,世代都执掌着朝廷大权。到后来,田氏篡夺了齐国君位;六卿胜出中的三家瓜分了晋;崔杼杀了齐庄公姜光;孙林父、宁殖赶走了卫献公(衎),杀了卫殇公(剽)。季孙氏欣赏歌舞时僭用天子才能使用的八佾乐舞,季孙、孟孙、叔孙三家饭后擅听国君才能欣赏的雍乐,还一起把持国政,最终驱逐了鲁昭公。所以尚书上记载说:“臣下如果蔑视君主作威作福,会危害他的家族,危害君主的国家。”汉朝兴起后,吕后家族不讲为臣之道,擅自互立为诸侯王。吕产、吕禄凭借太后的宠爱而占据了上将军和丞相之位,同时又统领京城的南北两支守卫部队,还拥有梁王、赵王的尊贵地位,骄横傲慢没有满足,企图篡夺刘氏的汉朝政权。(汉皇)依靠忠诚正直的大臣绛侯(周勃)、朱虚侯(刘章)等人竭力效忠诛灭了吕氏家族,此后刘汉皇朝才又安定下来。现在外戚王氏家族乘坐红色豪车的有23人,达官贵人挤满了他们的帐幄,像鱼鳞一样依附在他们左右。大将军王凤主持国家大事,握有朝廷大权,其五个同日封侯的兄弟骄奢僭越得更是厉害,他们一起作威作福,依靠东宫太后的尊贵地位,借助皇上与他们的甥舅关系,大摆威风。尚书、九卿、州和郡守等各级官僚都出自王氏家族的亲信,结成排斥异己的利益集团。逢迎他们的人能够升迁,不顺从或怨恨他们的人会遭受打击甚至丢掉性命。他们排斥皇室宗亲,使皇家势单力弱,(对待)皇室公族中一些有智慧有才干的人,他们更是非议诋毁而不举荐。历数从上古到秦汉,外戚僭越皇权的没有比王氏家族更过分的。事物发展到顶点就一定会有非同寻常的预兆出现,这是那些人的幽微的征兆。孝昭帝时,泰山上忽然有冠盖似的大石矗立,在上林苑有倒地的柳树复苏而起,接着昭帝驾崩,孝宣帝即位。当今王氏在济南的祖坟,从寝庙梓木柱上长出了枝叶,而且枝叶茂盛得超过了屋顶,还有根深插于地下,即便是立于泰山的冠石和自起于上林苑的仆柳也不能超过王氏祖坟这种现象表示的明白含义。事物在发展中不会有两种势力同样强大,王氏外戚与刘汉皇族也不能彼此并立,如果此时臣子们像泰山一样安稳而无动于衷的话,那皇上就有累卵之危了。皇上是列祖列宗的子孙,应守护好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如果把国家命运交给外戚摆布,即使不为自身考虑,对祖宗又怎么交代呢?凡明智的人都使福气在无形中兴起,把祸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现在应该明令发诏,发布德音,依靠和亲近皇室宗族,亲近而信任他们,废黜和疏远外戚,不给予他们政治权力。这是效仿先帝的做法,外戚可蒙受优厚的物质待遇,使其宗族得以保全,这才是太后的本意,也是外戚的福分。外戚王氏一族可以永存,保全他们的爵位和俸禄;刘氏皇族可以长久安宁,不失去自己的江山社稷:这是让内外亲属相互褒美并和睦相处、使刘氏皇统子子孙孙永存的良策。如果不实行此策,春秋时田氏篡齐的事件会在今世再现,像晋国六卿那样的不臣之族定会在汉代崛起,给后代子孙带来忧患。易经上说:“国君说话不慎密,就失信于大臣;大臣说话不慎密,就祸及自身;重要的事情不慎密(处理),就会造成灾祸。”希望陛下别把您的考虑告诉别人,审慎地保守这个机密,从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综合各种办法找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使您处在万无一失的稳固地位,用来保全祖宗留下的社稷江山,那天下的臣民就非常幸运了。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所谓大公也。(选自刘向说苑)5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根据上下文意思及首尾标志词“又”“焉”“曰”等即可断句。)参考译文楚共王外出打猎,丢失了他的弓。身边的人请求去寻找弓,楚共王说:“别去了,(我这个)楚国人丢了弓,楚国(另外的)人得到它,又何必找呢?”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可惜他(的胸怀)还不够大,应该说(这个)人丢了弓,(那个)人得到它就可以了,为什么(得到弓的)一定是楚国人呢。”孔子所说的是大公啊。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1分)寇隽字祖俊,上谷昌平人也。祖赞,魏南雍州刺史。父臻,安远将军、郢州刺史。隽性宽雅,幼有识量,好学强记。兄祖训、祖礼及隽,并有志行。闺门雍睦,白首同居。父亡虽久,而犹于平生所处堂宇,备设帷帐几杖,以时节列拜,垂涕陈荐,若宗庙焉。吉凶之事,必先启告,远行往返,亦如之。性又廉恕,不以财利为心。家人曾卖物与人,而剩得绢五匹。隽于后知之,乃曰:“恶木之阴,不可暂息;盗泉之水,无容误饮。得财失行,吾所不取。”遂访主还之。其雅志如此。以选为魏孝文帝挽郎,除奉朝请。大乘贼起,燕赵扰乱,隽参护军事东讨,以功授员外散骑侍郎,迁尚书左民郎中。以母忧不拜。正光三年,拜轻车将军,迁扬烈将军、司空府功曹参军,转主簿。时灵太后临朝,减食禄官十分之一,造永宁佛寺,令隽典之。资费巨万,主吏不能欺隐。寺成,又极壮丽。灵太后嘉之,除左军将军。永安初,华州民史底与司徒杨椿讼田。长史以下,以椿势贵,皆言椿直,欲以田给椿。隽曰:“史底穷民,杨公横夺其地。若欲损不足以给有余,见使雷同,未敢闻命。”遂以地还史底。孝庄帝后知之,嘉隽守正不挠,即拜司马,赐帛百匹。其附椿者,咸谴责焉。二年,出为左将军、梁州刺史。民俗荒犷,多为盗贼。隽乃令郡县立庠序,劝其耕桑,敦以礼让,数年之中,风俗顿革。梁遣其将曹琰之镇魏兴,继日版筑。琰之屡扰疆埸,边人患之。隽遣长史杜休道率兵攻克其城,并擒琰之。琰之即梁大将军景宗之季弟也。于是梁人惮焉。属魏室多故,州又僻远,梁人知无外援,遂遣大兵顿魏兴,志图攻取。隽抚励将士,人思效命。梁人知其得众心也,弗之敢逼。隽在州清苦,不治产业。秩满,其子等并徒步而还。吏人送隽,留连于道,久之乃得出界。(节选自周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九)【注】盗泉在山东泗水县。县内有87处泉水,只有盗泉不流,其余皆汇入泗河。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选量才授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性又廉恕廉:清廉b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行:品行c嘉隽守正不挠 挠:邪曲d于是梁人惮焉 惮:害怕1c(挠:屈服。)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寇隽守正的一组是(3分)()遂访主还之隽参护军事东讨资费巨万,主吏不能欺隐 见使雷同,未敢闻命其附椿者,咸谴责焉 于是梁人惮焉abcd2a(陈述寇隽东讨时担任的官职;是孝庄帝做的事情,且孝庄帝谴责的对象是攀附杨椿的人;梁人害怕是因为寇隽派兵擒获了曹琰之,突出表现寇隽的军事才能,皆与寇隽坚守正道无关。)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寇隽行孝,他的父亲去世时间很久了,他还是要按时节依次祭拜,陈献祭品,如同祭祀宗庙一样,有事情还要经常禀报。b寇隽不重财利,家人曾经从已卖物品中留下五匹绢,寇隽知道后,想方设法寻找到买主,归还给他,这就是他平时的意愿。c寇隽担任主簿时,灵太后花费巨资,通过削减官吏俸禄来建造永宁佛寺,寇隽管理此事不敢欺瞒,寺庙建成后,受到太后嘉奖。d寇隽担任左将军、梁州刺史时,当地的风俗野蛮,很多人成为盗贼,寇隽就下令郡县建立学校,勉励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几年后风俗得到改观。3c(应该是建造费用虽然极多,由于寇隽掌管得严,下面主事的官吏无法欺瞒。)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造永宁佛寺,令隽典之。(3分)(2)敦以礼让,数年之中,风俗顿革。(3分)(3)梁人知其得众心也,弗之敢逼。(3分)4见“参考译文”画线处。(1)造:建造。令:命令。典:掌管。(2)敦:督促,勉励。敦以礼让:状语后置和省略句,即“以礼让敦(之)”。革:改变,变更。(3)弗:不。弗之敢逼:宾语前置句,即“弗敢逼之”。参考译文寇隽字祖俊,是上谷昌平人。祖父寇赞,曾做魏南雍州刺史。父亲寇臻,担任过安远将军、郢州刺史。寇隽性情宽厚文雅,从小有见识和度量,喜欢学习记忆力好。兄长寇祖训、寇祖礼和寇隽,都有志向,有德行。寇隽一家友好和睦,和祖辈人住在一起。虽然他的父亲去世已经很长时间了,但还是在父亲平生所居住的房屋内,齐备地陈设帷帐、倚几和手杖,按时节依次祭拜,流着泪陈献祭品,如同祭祀宗庙。好事坏事,一定要先对着灵位禀报,离家远行往返,也都要像这样。性情又清廉仁爱,不将财利放在心上。家人曾经从已卖物品中留下五匹绢。寇隽在后来知道了这件事,就说道:“不好的树木下的阴凉,暂时休息也不行;盗泉的水,不可错喝。获得钱财却丧失德行,我是不愿这样做的。”于是寻找到买主,将绢归还给他。他平时的美好志向就是如此。因为朝廷量才选用人才寇隽成为魏孝文帝挽郎,任命为奉朝请。大乘贼反叛,燕赵动乱不安,寇隽参与监督军事东讨,因为立了功授予员外散骑侍郎,升任尚书左民郎中。因为母亲去世没有赴任。正光三年,授予轻车将军,调任扬烈将军、司空府功曹参军,很快升任主簿。当时灵太后摄政,减去官吏俸禄的十分之一,建造永宁佛寺,命令寇隽掌管此事。建造费用极多,下级主事的官吏无法欺瞒。寺庙建成后,十分壮丽。灵太后表彰了寇隽,任命他为左军将军。永安初年,华州百姓史底与司徒杨椿打田产官司。长史以下的官员,因为杨椿是权贵,全都说杨椿有理,要将田地给杨椿。寇隽说:“史底是贫困不堪的百姓,杨公还要强行夺他的土地。如果要损不足以给有余,让我也随声附和,我不敢听命。”于是将土地还给史底。孝庄帝后来知道了这件事,嘉奖寇隽坚守正道不屈服,马上委任他为司马,赐给他一百匹帛。那些投靠杨椿替他说话的,都受到了谴责。永安二年,出京城担任左将军、梁州刺史。当地风俗野蛮,很多人成为盗贼。寇隽就下令郡县建立学校,奖励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用礼让勉励他们,多年之后,风俗顿时为之一变。梁朝派遣他的将领曹琰之镇守魏兴,日夜抢建魏兴城墙。曹琰之经常侵扰边境,边境的人都很担心。寇隽派遣长史杜休道率军队攻克魏兴,活捉了曹琰之。曹琰之是梁大将军景宗的最小的弟弟。从此梁朝人害怕了。适逢魏朝发生了很多事,梁州又很偏远,梁朝人知道梁州没有外援,于是派遣大军驻扎在魏兴,目的是攻取梁州。寇隽安抚激励将士,大家人人都愿舍命效力。梁人得知他受到众人的衷心拥戴,不敢靠近梁州。寇隽任州刺史简朴清苦,不置办家业。任职期满,他儿子等人都步行回去。州吏百姓给寇隽送行,一路留恋不舍,经过多时才走出州境。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史臣曰:仁义之于教大矣艺术之于用博矣徇于是者不能无非厚于利者必有其害。诗书礼乐所失也浅,故先王重其德;方术技巧所失也深,故往哲轻其艺。(选自周书艺术)5仁义之于教(/)大矣/艺术之于用(/)博矣/徇于是者/不能无非/厚于利者/必有其害抓住对称句式及“矣”“者”等标志性词可快速断句。答案中“(/)”处是否加斜线不影响得分。参考译文史臣说:仁义对于教化来说,是很重大的,技艺方术对于日用来说,是很广博的,追求这些,不可能没有过失,太看重受益,必定有害处。诗经尚书周礼乐经的失误之处程度轻,所以先王看重它们的德性教化作用。医卜星相之术和工艺技巧所失误的程度重,因此过去的圣哲轻视它们的技艺。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1分)蕲水朱康侯行义记明汤显祖人生大患,莫急于有生而无食,尤莫急于有士才而蒙世难。庸庶人视之,曰:“此皆无与吾事也。”天下皆若人之见,则人尽可以饿死而我独饱,天下才士皆可辱可杀,而我独顽然以生。推类以尽,天下宁复有兄弟宗党朋友相拯绝寄妻子之事耶!此侠者之所不欲闻,而亦非儒者之所欲见也。以予所闻,亡友河内太守蕲水朱子得之弟康侯有足记者。其从兄子贞破千金之产,豪浪结客。产尽去,而为渔大泽中不得鱼,殊泣自伤。康侯曰:“如此,天下闻之,必以侠为悔。”岁与之田百斛,曰:“吾非为子贞八口者也。”初,子得病且剧,自度不可起,割田其宗人为公私费。康侯益为广之,得四百斛,曰:“先岳伯太守之遗也。”旋予必称父兄,可谓儒者。其最者,在急难友人姜夔一事。夔为黄冈诸生,与王子声、康侯等为十二友。子声尝为我语夔于长安,以为才。会游大吏贵人所口语,捕逮急对。子声已前死,莫为言。夔跳身亡去,北至代。所在十年矣,独其母老人与妇居,丁零讼系,至求死不可得。康侯常间存活之,又时时上书理夔。后稍有哀夔者,得白,夔乃出,曰:“我不可复为郡县诸生矣。取赀所游,而游太学,以交于贤豪长者公卿间,豁吾意。”康侯曰:“子行而嫂饥,奈何?吾有田数十亩,近齐昌,岁可粟六百斛,以给嫂,幸无内顾忧。”夔曰:“可矣。”起别去,择日治文书行。此所为康侯之义也。或曰:“异日夔必有以报康侯。”非也。康侯何以必知异日耶或又曰康侯为人故拓落自喜一时闻人如郭美命之徒皆相慕艳为之记以传康侯微亦有名之意耶予观康侯非泄泄为名者。天下凡有意义之事,常力不能致,而心喜之,口道之。喜极而致,固人情也。如予于康侯未有闻也,而独闻之偶愚。偶愚曰:“非惟如是而已。康侯固留意内学者,文字之外,别有所窥。”若此者,亦非予所知也。独怪江、楚之间,不少学者,江多儒侠,而楚多侠儒。以所闻见,其于兄弟宗党友朋之急,好以其身与焉,而不出于庸庶人之见者,亦几何人也。彼诚无所窥者耶?康侯祖江居黄,能世其家学,必有出文字之外者。姑记其行义以风云。(有删改)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我独顽然以生顽然:愚钝无知b康侯常间存活之 存:抚恤c后稍有哀夔者 哀:哀叹d能世其家学 世:继承1c(哀:怜悯。)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朱康侯的义行的一组是(3分)()岁与之田百斛割田其宗人为公私费益为广之,得四百斛又时时上书理夔幸无内顾忧 择日治文书行abcd2b(是朱子得的义行,是姜夔的行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批评自私自利、不关心他人的世人,引出侠者和儒者的态度,为下文记叙朱康侯的事迹张本。b朱子贞因为结交天下豪杰而散尽家财,朱康侯为了解决朱子贞一家八口的生计问题送给他一百斛田地。c朱康侯急人之所急,救济姜夔因逃难而丢下的母亲与妻子,赠予田产来解决他进太学学习的后顾之忧。d作者认为朱康侯行义是因为喜欢“义”到了极点进而去实践它,并为世间这样的义士太少而感到遗憾。3b(朱康侯送给朱子贞田地的原因分析有误,原文第2段说,朱康侯送田地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朱子贞一家八口的生计问题,而是为了弘扬“侠”行。)4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康侯何以必知异日耶或又曰康侯为人故拓落自喜一时闻人如郭美命之徒皆相慕艳为之记以传康侯微亦有名之意耶予观康侯非泄泄为名者4康侯何以必知异日耶/或又曰/康侯为人故拓落自喜/一时闻人如郭美命之徒皆相慕艳/为之记以传康侯/微亦有名之意耶/予观康侯非泄泄为名者(在读懂文段大意的基础上,依据人称变化和关键实词“曰”、虚词“也”“耶”等标志性词语来判断停顿。)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推类以尽,天下宁复有兄弟宗党朋友相拯绝寄妻子之事耶!(3分)(2)如此,天下闻之,必以侠为悔。(2分)(3)以所闻见,其于兄弟宗党友朋之急,好以其身与焉,而不出于庸庶人之见者,亦几何人也。(4分)5见“参考译文”画线处。(1)宁:岂,难道。寄:托付。妻子:妻子儿女。(2)如此:像这样。侠:行侠义。(3)急:危难,危急的事。好:喜欢。与:给予,帮助。几何:多少。参考译文人生最大的担忧,没有比活着却没有食物更令人焦急的,尤其没有比士人拥有才能却遭受世道阻塞而令人着急的。常人看见了这些,会说:“这些都不关我的事。”如果天下人的看法都像这些人一样,那么天下人都可以饿死,只要我一个人不挨饿;天下有才华的人都可以被辱没可以被诛杀,只要我一个人愚钝无知地活着。如此类推到底,天下哪里还有兄弟、宗党、朋友在绝境中相互施以援手甚至托付妻子儿女的事情呢!这些都是侠义的人不愿意听到,也不是儒者所想看见的。就我所听到的,亡友河内太守蕲水朱子得的弟弟朱康侯有值得记载的事情。他的堂兄朱子贞散尽千金的资产,广交天下豪杰。家产散尽了,到大湖里捕鱼却没有捕到鱼,他哭泣得很伤心。朱康侯说:“像这样,天下人听说了这件事,一定会为行侠义而后悔。”那年他送给朱子贞一百斛田,说:“我不是为了朱子贞一家八口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砂料机安装外包协议合同
- 生产经营纠纷调解协议书
- 项目部租赁泵车合同范本
- 研发产品转化协议书模板
- 烤肉桌椅转让协议书模板
- 机关食堂承包合同协议书
- 物业服务业务协议书范本
- 焊工培训考试协议书模板
- 空压机租赁转让合同范本
- 阳台栏杆改造安全协议书
- 2025年钻头市场分析现状
- 2025年四级中式烹调师(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精制花生油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劳动合同范本下载「版」
- 员工内部冲突管理
- 高中家长会 高一下学期期末家长会课件
- 饮料包装设计对销售影响研究-洞察分析
- 医院产房停电应急预案
- 口腔门诊顾客关系管理策略
- 骨痹病护理查房
- 住宅楼排水管道更换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